【內容提要】中國社科院國情調研重點項目《當代大學生信教群體狀況調查》課題組選擇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和清華大學四所高校,開展專項社會調查。課題組撰寫的國情調研總報告已經引起各界關注,現將其中重要部分以系列報告的形式陸續刊登。
本文為系列報告之一,重點分析當代中國大學生信教不斷升溫的現狀。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宗教熱”的升溫,宗教勢力不斷向高等學校滲透,其中教會體制外的“文化傳教”成為主要的傳教方式。調查的樣本顯示,在大學校園傳教的現象比較普遍,其中基督教勢力最為活躍。大學生信徒不斷增長,呈上升趨勢,基督教徒比例最高。田野考察表明,非注冊類型的大學生基督教團契增長迅速,其神學傾向,認為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干涉宗教信仰自由,只有參加家庭教會,才能獲得“純正的信仰”。這類基督教團契與現實社會之間的張力較大。在當代中國的公共教育領域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的原則,受到公開挑戰。
在當代中國大學校園里,宗教現象逐漸升溫。浮出水面的標志之一是,大學生宗教信徒持續增長。這種現象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近些年,有關大學生信教問題的調研報告成為研究熱點之一。由于經費等等條件的限制,迄今為至公開發表的各種調研報告,其調查問卷基本上都采取非概率抽樣方式。我們認為,這些非等概率隨機抽樣獲得的調研數據,盡管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社會學調查數據,但仍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現實存在的情況和發展趨勢。
此次國情調研課題組在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這四所高校開展調研工作。調查者采取在校園中隨機發放問卷的方式搜集資料,屬于非概率抽樣,以期探索性地了解各學校大學生的相關情況。此次調研獲得的有效總樣本為195人,其中非信徒179人,填答A問卷,信徒16人,填答專門針對信徒情況設計的B問卷。
根據此次國情調研的樣本,大學校園傳教的現象比較普遍,基督教勢力最為活躍。大學生信徒不斷增長,呈上升趨勢,其中基督教徒比例最高。非注冊的大學生團契是大學生基督教徒主要的宗教活動方式。
一 大學校園傳教的現象比較普遍,基督教勢力最為活躍
校園傳教指的是大學生在大學校園里遇到陌生人向其傳播宗教信息。此次調研所搜集的非信教大學生的樣本遇到校園傳教的情況是:22%的人多次遇到過校園傳教,38%的人遇到過一兩次,39%的人沒有遇到過。遇到校園傳教學生的比率高達到60%,其中22%的人多次碰到過。由此可見,這一現象目前在高校比較普遍。
此次調研樣本顯示,有44.6%學生遇到宗教團體在校園進行的活動,55.4%學生沒見過。在遇到宗教團體在校園進行活動的學生當中,有78.5%選擇了基督教,19%選擇了佛教,13.9%選擇了伊斯蘭教,1.3%選擇了其他宗教。遇到宗教團體在校園活動的學生中,有近八成的人見到的是基督教團體,佛教、伊斯蘭教則相對較少。調查樣本反映出,基督教在高等學校的傳教活動最為活躍。調查樣本顯示,北京大學見過宗教團體在校園進行活動的學生比例比其他三所學校高。2008年北大學生對基督宗教的態度調查數據顯示,北大對基督宗教“比較熟悉”以及“略有所知”的大學生多達76.3%。由此可見,北京大學的宗教氣氛相對較濃,值得深入分析。
此次調研的樣本反映,對沒有宗教信仰的大學生來說,有40%參加過宗教場所里的宗教活動。有31.0%的學生去過一兩次,有9.5%的學生去過多次。主要是去基督教堂、佛教寺廟等。當問到參加的都是什么宗教活動時,選擇唱贊美詩、禱告、圣誕節等基督教活動的人數為47%,選擇讀經參禪等佛教活動為24%,選擇誦經、祈禱等伊斯蘭教活動13%,其他為15%。非信教的大學生中,竟有63.8%的大學生對宗教感興趣,最受歡迎的是佛教,其次是基督教。還有30.7%學生選擇將來有可能信仰某種宗教。大多數學生對本土化的佛教感興趣,而參加宗教活動最多的卻是基督教。這反映出佛教與基督教在校園傳播的方式不同。這種現象有待深入研究。
在當代中國,宗教屬于非主流文化,在沒有宗教信仰的大學生中竟有40%參加過宗教活動,而其中參加基督教活動的人數有多達近半數。在非信教大學生群體中對宗教感興趣高達63.8%,還有30.7%學生選擇將來有可能信仰某種宗教。可見,宗教文化在大學校園中有相當的影響力。如果在校園傳播宗教的趨勢繼續升溫的話,信教大學生的比例將會繼續增長。
二 大學生信教人數呈上升趨勢,其中基督教徒比例最高
根據此次國情調研問卷的統計,北京大學學生的信徒百分比是11.3%,其中基督徒9.4%,佛教徒1.9%;人民大學學生的信徒百分比是10.7%,其中基督徒5.4%,佛教徒1.8%,伊斯蘭教徒3.6%;北京師范大學學生的信徒百分比是6.8%,其中佛教徒4.5%,天主教徒2.3%;清華大學學生的信徒百分比是這四所高校中最低的,占2.5%,為基督徒。數據顯示,北大、人大學生中基督徒比例高于佛徒,清華學生中的信徒比例在這四所高校里最低。
由于客觀條件的限制,此次調研并非等概率隨機抽樣,不能嚴謹地代表總體情況,然而,此次大學生信徒百分比的數據也能反映一種關系強度或者趨勢。以北京大學為例。此次調研反映的情況與2008年北大學生信教調查的數據正好相反。2008年的調查顯示北大佛教徒比例6.3%,高于基督徒的3.8%。除有本次調研非等概抽樣帶來的數據誤差外,這一數據也反映出近三年來基督教在北京大學等高校發展的態勢。
此次調研樣本中179位非信教大學生的樣本中,有43名大學生身邊沒有同學信教,有136名大學生身邊有同學信教。樣本表明,身邊有信教學生的比例約占總數的77%。就身邊信教同學的問卷分析(此項問卷分析為可以多項選擇),其中有基督徒的占70.6%,有佛教徒的占44.9%,有天主教徒的占11.0%,有伊斯蘭教徒的占37.5%,有其他宗教信徒的占0.7%,不清楚是什么宗教的信徒的占6.6%。。雖然此次調研并非隨機抽樣,但是對于這身邊有信教同學的非信教大學生樣本分析,身邊有基督徒的情況仍然占了絕大部分,有佛教徒的約占四成多,伊斯蘭教徒將近四成(這個數值可能包括回民)。這些數據顯示身邊有基督徒的情況在該樣本中更為普遍。它也從一個側面反映近幾年來基督教在大學的傳播速度之快。
此次調研樣本反映,信仰基督宗教的大學生對宗教活動或儀式相對比較看重,他們也更注重宗教群體生活,基督宗教信徒參與宗教活動的頻率是最穩定最頻繁的;而佛教對儀式或者宗教活動相對來說比較隨意,沒有那么嚴格的規定,佛教徒參與宗教活動或者儀式的頻率就比較分散,也不那么穩定。
此次調研樣本顯示,有7.2%的大學生參加過大學生基督徒為主的團契或聚會活動。有31.9%的人知道有大學生基督徒團契或聚會活動,但從未參加過。根據此次樣本的信息,有近40%的學生知道或參加大學生基督徒團契。這對于處于非注冊狀態生存的大學生基督徒團契而言,其知名度比較高。
從此次調研樣本反映的信息來看,大學生信徒接觸宗教的途徑,首先是通過家人,約占56%;其次是在大學里通過接觸同學和朋友而獲得宗教信息,約占31%;再次是通過書籍,僅為6%。可見,大學生信仰宗教首位因素是社會原因,隨著社會群體中基督教信仰者的不斷增加,有56%的大學生在入學之前,因家庭因素已經受洗入教。此次樣本顯示,大學生信徒全部主張大學可以對宗教開放,大部分人認為可以開設神學課程,多數人認為政府對校園傳教的管理還是偏于嚴格的。第二位因素是大學校園的傳教因素,大學校園里同學和朋友之間宗教信息的傳播占31%,成為僅次于家人之后、遠遠超過書籍影響的重要途徑。
三 非注冊類型的大學生基督教團契增長迅速
我們國情調研課題組對北京高校集中的海淀地區進行社會調查。調查者深入大學生基督教聚會點,進行田野考察。其中,一個是海淀堂大學生團契,屬于三自愛國會系統;一個是中關村教會,屬于非注冊類型的大學生基督教團契。調查顯示,非注冊類型的大學生基督教團契增長迅速。其神學傾向,認為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干涉宗教信仰自由,只有參加家庭教會,才能獲得“純正的信仰”。此類基督教團契與現實社會之間的張力較大。
根據課題組田野調查的筆記,2004年,課題組成員在北京大學讀書期間,曾參加過兩次中關村教會聚會,當時在一個小兩居的客廳里進行聚會,人數不多,約二三十人。而2012年12月,當課題組成員再次到該教會進行田野考察時,據教會的人說,經過八年的發展,人數不斷增加,現在已經分為三個堂,即一、二、三堂。該教會的成員多數來自北京中關村一帶的高校學生和畢業生。從三堂來看,成員人數有80-90人。其中,80%都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在校學生占60%以上。據說,一堂的年輕人更多,90%都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以在校大學生和剛畢業的大學生為主。因為家庭教會的私密性,所以,新增加的成員基本上都是已有成員傳播福音的結果。
我們可以估算一下,中關村教會在2004年時,大約有約二三十人,只有一堂聚會。而到2012年底,經過八年的發展,已經擴展為三堂,每堂以80人估計,大約有240人,其中以海淀區的高校北京大學、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為主。就這個家庭教會而言,經過八年的發展,基督教徒增長了大約10倍。非注冊類型的大學生基督教團契這樣的增長迅速,值得有關部門深入調查研究。
中關村教會發展迅速的原因之一,是教會有職業的傳道人,即主要從事傳福音的工作,比如一位北京大學畢業生晉洪林。他大概是2009年畢業于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之后在中關村教會從事專職服侍工作。他每天到北京大學的食堂進行傳教活動。他說每天向三十個人傳福音,如果沒人理會也不再繼續,但是每次從來沒有出現三十個人都拒絕的情況。當然他也承認,多數會拒絕,也有人反感,但也有不少人感興趣,并隨他來到中關村教會。課題組成員所在小組的幾位北大男生幾乎都是他帶來的。不僅如此,他連北大食堂的工作人員都發展成為教會成員。從2012年2月開始,他被抽調到一堂,開始在清華大學食堂進行傳教活動。
中關村教會的組織屬于非公開性質,普通觀察者難以知其內部結構。從一般調查者的角度觀察,其組織有兩個特征。
第一,成員隊伍穩定,參加聚會活動的積極性比較高,聯系方式隱秘。據調查者觀察,中關村教會中的大學生基督徒多是通過同學或校友的傳教而來到教會,不久后便成為信徒。教會活動地點隱蔽,在網絡上幾乎沒有任何公開的信息。他們僅靠手機和email保持聯系。該教會的信徒是以青年人為主,尤其以大學生為主,而這些大學生中,又以北大清華的學生居多。當然,教會發展信徒也不局限于大學生,只要有機會,他們會向各種人士傳教。信徒的隊伍相對穩定,絕大部分成員都能堅持來參加聚會活動。每次來的新成員不很多,約3-4人。成員之間的聯系比較緊密,在平時會發短信溝通或提供信仰方面的幫助和引導。
第二,多數大學生進入教會的時間不長,但很快能成為信徒。就觀察者所在的小組來看,新加入的人比較多,在校大學生都是剛信教,或者是慕道友。他們從進入教會到成為信徒的時間都不算長。一位北京大學化學學院的男生,2011年11月經晉洪林在食堂傳教,帶來教會,在2012年4月已經做了決志禱告。據他說,剛開始也沒興趣,后來讀了教會推薦的幾本書,開始動搖原來的想法,其后經過勸導后,就信教了。
中關村教會教會的經濟來源不明朗,從不公開經費收入與來源。根據課題組成員觀察,每次聚會有午餐提供,每次參加聚餐者為60-70人。因為聚會者大多數是在校學生,因此每人的奉獻金為5元。而5元錢只夠一個人的飯菜的成本。2011年圣誕節聚會的午餐,菜比往日豐富。調查者沒看見收錢的紙箱,特意詢問,被告知說教會請客。教會聚會點是一座新樓的一套兩室一廳的單元房,約70平米。因為地處蘇州街地鐵旁,估計每月租金至少會在5000左右。此外,教會還需要支付晉洪林等職業傳道人的生活費用。這些經費從何而來,屬于教會的核心秘密。這樣的獨立于三自愛國會之外的大學生基督教團契屬于傳教事業重點開拓的領域。
從課題組調查者的角度思考,它的生存和發展,除信仰者自身的力量外,有重要的外部因素推動,特別是教會經濟、教會的神學思想等等,值得深入調查研究。
四 非注冊類型的大學生基督教團契的神學傾向
非注冊類型的大學生基督教團契的神學傾向,認為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是干涉宗教信仰自由,只有參加家庭教會,才能獲得“純正的信仰”。
2011年3月,課題組調查者在北大未名BBS上看到有人問教堂和家庭教會有什么區別?有人回復說:
“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都是神的教會,只是組織方式有些不同,教堂屬于三自教會,是在政府管制下的教堂,所以聚會和講道不是完全自由的,畢竟我們的政府是無神論者。而家庭教會更自由一些,而且因為人數一般較少,所以大家彼此認識,互相關心,一起學習成長,像一個家庭一樣。其實如果想了解純正的信仰,而非無神論的政府管制下的信仰,還是建議去家庭教會。”
課題組調查者在觀察筆記中寫道:“從中關村教會的證道內容和小組分享來看,他們比較強調信仰的虔誠和壓力,也表達出對政府和“三自”教會的不滿。從每次證道都有一個主題,如‘律法與圣靈’,從證道的內容來看,證道人都進行了比較深入地思考和分析。有一次證道人論述‘信在前,愛在后’。他說,信不是一件簡單的時期,是長期苦苦的追求,不停地掙扎和摸索的過程。信心就等于順服,不信就是最大的罪。他們比較注意聯系實際,通常充滿激情,而且時常帶有悲憤的情緒。他用‘逼迫我們的政府官員’這樣的詞語來表達對政府的情緒。在分享和見證中,也有過說“三自”教會不好,信仰不純正,受控制等等。”
課題組調查者在觀察筆記中還寫道:“在中關村教會的證道或分享中,經常會提到罪,并強調要認罪,順服神,放下驕傲等等。如,有次證道中提到,上帝對罪的態度有三點,一是不放過任何的罪,二是為了對付罪會讓信徒經歷很多痛苦,三是神對于罪是不接受任何借口的。另一次證道時說,要接受神的定罪,對罪的態度要堅決,如果痛苦,要想到痛能遠離罪;如果幸福快樂,反而應當要舍棄。如果與神隔絕,那么就會從昏昧變成喪盡天良,從而行污穢,最后將面臨審判。對于現實的世界,他們通常感到抗爭的力量。用證道人的話說,世界不是迷人之境而是戰場。證道或分享的內容不是泛泛而談,也不有趣,所以,在教會中的氣氛總的來說比較壓抑和沉重,甚至有點恐懼的感覺。但是,的確非常促進成員反思自己,檢查自己的不足,不符合和未達到信仰的地方。在小組分享中,有人說‘越征戰就越有盼望’;還有人說要‘常常憎惡自己的罪,努力地去勝過罪’。”
他們對于社會的現狀持有強烈的批判態度,覺得現實中充滿與神背離的情況,具有強烈的宣教動力。他們認為,哪怕是教會充滿基督徒,只要有一個靈魂游蕩在外面,神都不會喜悅。他們強調世人的罪,外在世界的黑暗和救贖的迫切。要求信徒不斷地增強自己的信心,勝過自己的罪。他們對信有著極強的要求,甚至認為一切智慧和愛都只能從神而來,強調先“信”后“愛”,先“信”才有智慧,不信就是昏昧,是最大的罪。
據課題組調查,中關村教會比較關注國內文化基督徒和漢語基督教神學運動。該教會中的大學生信徒閱讀的著作,除比較熱門的基督教宣教讀物,如《標桿人生》外,還包括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基督教文化譯叢》。他們知道北京高校著名的文化基督徒教授。
在這種“虔誠信仰”的氛圍中,大學生基督徒的身心健康也值得深入研究。在調查者的角度來看來,至少有兩點令人擔憂。
第一,多數成員在教會中更多的是經歷痛苦而非快樂。
無論是在證道還是分享,教會成員有痛哭的,有感動的,有疑問的,卻很少有特別快樂的。教會的聚會活動中,一般來說,很少有特別有趣或開心的時候。似乎每次都被戳到痛楚,大家都很謹慎。小組成員在教會分享的時候也比較嚴肅,一般有人提出自己面臨的問題或痛苦的時候,他們也沒有特別具體的意見或建議,多是強調讀《圣經》,順服神,聽從神的旨意。總之,在那里感覺信仰是很嚴肅的、沉重的,有壓力的。就連證道者都說,信徒在自己成長的路上會發現自己有認不完的罪。
第二,多數大學生基督徒與家庭其他成員的關系比較緊張。
通過在大學里通過接觸同學和朋友信仰基督教的同學,多數與家庭關系緊張。據課題組的田野調查,這些同學的煩惱之一是家庭,來自不信教家庭的壓力。有不少大學生信徒是因為同學、朋友或老師的帶領下信教,家庭成員并非基督徒,很多父母甚至極力反對。大學生尚未完全脫離父母的懷抱,因為信仰問題而造成與父母之間關系緊張的不在少數。據調查者的田野筆記,許多大學生基督徒都明確表示,父母反對或不理解自己信教,與父母關系交惡。有人甚至說,家庭是罪的深淵。因為他們的父母多為50-70歲之間,要么沒有宗教信仰,要么是信佛教的,于是產生沖突。
五 非注冊的大學生基督教團契與現實社會之間的張力較大
從一般社會學角度考察,一個團體獲得執政當局注冊,即獲得現實社會體制的認可,盡管思想理念有差異,兩者之間的關系已經達成默契;與此相反,而一個團體沒有能獲得執政當局注冊,與現實社會制度之間,存在的矛盾較大,兩者之間的張力自然比較大。
海淀堂大學生團契屬于三自愛國會系統,海淀堂是北京市政府公布的五大模范宗教活動場所。因此海淀堂大學生團契,與社會之間的關系比較和睦。
海淀堂大學生團契比較強調“愛”,強調有益。他們包容性比較強,能夠接受對神的質疑,愿意進行討論。他們開展對社會性熱點問題的討論,如曾就同性戀問題作過專題討論。主要觀點是倡導通過信仰克服同性戀傾向,同時告誡教會與信眾要“愛”同性戀者。大家認為,按照《圣經》,同性戀的確是罪,但是仍主張對待同性戀者要像愛罪人一樣去愛。他們也會推薦國外翻譯的著作,比如《標桿人生》,但是最重要的是強調多讀《圣經》。對于國內學術界的神學著作,倒是很少提到。他們非常反感邪教或基督教異端,對此很戒備。
海淀堂大學生團契比較了解和遵守國家的法律規范和有關政策。盡管他們也希望能傳福音,但是一般都會采取在教堂開展活動,比如圣誕贊美會等方式來開展,鼓勵團契成員帶自己的同學過來參加。他們會高興有新成員的加入,但并沒有強烈的傳福音的壓力。在一些重要的問題上,他們比較理性和清醒。比如他們很明確基督徒不能入黨,因為“黨章規定黨員不能有宗教信仰”和“馬克思是無神論的”。但是他們很少批評政府,更多地是強調維持信仰和社會生活的平衡,既要維護自己的信仰,又要融入現實生活。海淀堂大學生團契的集中講道和小組查經分享中,基本上不涉及對現行國家政治制度的看法,也不討論國際關系,盡管他們和外國的教會也不是毫無聯系。
中關村教會屬于非注冊的大學生基督教團契。因為,它在非正式許可下開展宗教活動,因此內部結構比較隱秘,其成員之間具有很強的凝聚力。而與外部社會之間有較強的張力。
中關村教會有很強的凝聚力,對信徒相對要求比較嚴苛。所以大多數的信徒內心不輕松。在教會中,很少有特別開心和快樂的時刻,多數時候信徒們都很嚴肅,謙卑和充滿畏懼之情。他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堅固信仰,以達到思想上的一致性。那里的大學生基督徒內心會有比較強烈的沖突,不僅在信之前,在信之后也是。就像他們說的,信教后發現更痛苦,因為認識到自己的罪,想要自己承認和戰勝它,是一個非常痛苦的否定自己的過程。所以,他們認為信教不是為了快樂,而是為了尋求真理,為了減少自己的罪,為了將來能進天堂。
中關村教會更強調他們受到了政府的逼迫,認為自己的信仰和現實社會格格不入。他們能強烈地感受到信仰和社會的沖突,不斷地想辦法沖破現實社會的種種障礙,從而達到信仰的純正和深入。他們急切地努力地想發展壯大自己的教會,不斷地堅固成員的信仰。他們不僅強調自己與世俗社會的不相容,同時也很排斥其他宗教信仰,對三自教會非常不認可。分享時,他們經常感受到的是,自己作為一名基督徒在社會中受到的苦難和歧視,自己面臨和信仰沖突時的各種為難和糾結。這一切都想表明,在中國做一個基督徒是非常不容易的,需要格外的努力。也就是說,他們通過與社會其他部分的沖突和分離來表明自己信仰的純正。似乎沖突越大越嚴重,越表明他們信仰的必要性。
在中關村教會里的大學生基督徒幾乎從來不去三自系統的海淀堂。但是,從中關村教會出來后的信徒有的參加海淀堂的大學生團契。調查者觀察到同類型之間的教會有聯系。比如在非注冊的教會之間,如守望教會的成員到中關村教會的三堂參加活動。
總之,海淀堂大學生團契中的基督徒更希望自己的信仰能融入現實生活,中關村教會更強調信仰與現實世界的不相容性。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宗教熱”的升溫,宗教勢力不斷向高等學校滲透,其中教會體制外的“文化傳教”成為主要的傳教方式。在境外宗教勢力的支持下,宗教在高等院校的傳教活動逐漸由秘密轉向公開,特別是基督教漢語神學運動,進入大學講堂和國家研究機構。這樣擴張態勢的傳教中,大學生基督教徒出現比較快的增長趨勢。一些畢業生到美國教會大學或神學院學習。其中,有些人士成為基督教職業傳教者,在北京大學等高等院校開展傳教活動,組織大學生基督教團契,拒絕中國基督教三自愛國教會的領導,成為政府依法管理宗教事務的難題。在當代中國的公共教育領域里,“教育與宗教相分離”的原則,受到公開挑戰。
(注:文中所有姓名均為化名;原載《科學與無神論》2013年第6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