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說香港在回歸之前,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雖未做過調查,但身邊不少朋友都贊同此論。有趣的是,“借來論”本身也是借來的,這句話源自“鬼佬” Richard Hughes在1968年寫的一本書:Hong Kong – Borrowed Place, Borrowed Time,書的封面是一張照片:兩個洋人在打板球,背景則是貼滿紅旗和毛語錄的大廈。
板球源自英格蘭,在英屬殖民地特別流行,是典型英國文化的代表;而毛語錄在當時給英國人的感覺,是民族主義更勝于共產革命。放在今天,或者可以被詮釋為“很香港”(陳冠中用以形容香港的混雜性),但當時正值火紅年代,英國人當然不會有這種浪漫,在他們眼中,這幅照片的解讀是——即便多年殖民,香港畢竟還是“借來的”,始終要還。
英國人的借來感,還真的有一張借據;華人對此論的認同,多少顯得有點不合邏輯。如果對本地華人來說香港是借來的,向誰借?什么時候還?實情是,英國人還了香港之后,可以回英倫三島的老家,香港人卻既“無權借”,更“還不起”。
當然,某種理念多人認同,無論多不合邏輯,也有一定基礎。“借來論”與其說是一種移情作用,倒不如說是但求安身的“難民心態”作怪。除了“逐水草而居”和沒有長期打算外,難民也常常擔心現在得過且過的生活是否能保,因此拒絕任何變化,龜縮在自己熟習環境當中。談借來論時,港人沒有英人的那種哀愁和反思,有的只是不想改變現況,表象一樣,關心的卻是另外一件事。
無獨有偶,近年很多貌似深刻的后現代外衣,里面還是前現代的難民心態。常常可以聽到一些貌似最本土左翼的“公共知識份子”,在論及“告別革命”時非但沒有內地人的那種對現代國族的深刻反思,更令人詫異地表現出一副“我們香港人不明白愛國主義”的嘴臉,彷佛無知是一種美德。內地人要說明自己的想法時,又被動輒謾罵為被洗壞了腦。自己不知,別人又無知,巧妙地形成了循環,永遠樂此不疲。歸根究底還是難民式的龜縮,不是真的在討論后現代。
近年香港經濟轉差,物質上已經被內地追過,難民心態就更熱切希望由精神和細節上找到獨一無二的地方。論及香港成功模式時,難民們不顧任何客觀的歷史機遇,不斷地在一些香港人很文明、很法制、很勤勞、很多元等不能驗證的價值觀里面虛耗時間。既不能分析出香港的成功之道,也未抓住實質。
香港已經浪費了太多時間,無論找多么漂亮的理由,也不能掩蓋前現代難民心態的“土氣”。社會需要發展,不是靠龜縮回前現代的難民心態,更不能依靠偶發善心式的小農意識。青年,再出發吧。
2009年10月19日
(作者為香港的傳媒工作者。本文原刊于同日《星島日報》,此為未經編輯的原稿)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