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為本”的重慶探索
我國中西部唯一的直轄市重慶,集大城市、大農村、大山區、大庫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為一體,不沿邊、不靠海,底子薄、困難多,沒有現成的發展模式可循。在深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實踐中,重慶堅持以民生為本,推動發展轉型。
“改善民生是我們黨根本宗旨的內在要求,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核心內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說,“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努力探索以民生為導向的經濟社會發展路子。”
前不久召開的重慶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會,專題研究民生工作,出臺了廣受老百姓贊譽的“民生10條”,決定在未來兩年半時間里,將在解決全市群眾最關心的10大民生問題上取得重大突破,將民生新舉措推向一個新高潮。
以百姓幸福為根本,舍得在改善民生上下大力花大錢
“民生10條”,兩年半投入3400多億元,直接惠及2000多萬人
安居、上學、看病、就業……翻開重慶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會通過的《關于做好當前民生工作的決定》,10大民生工作,件件直指老百姓最憂、最盼、最急的難題。
細心的市民發現,這個《決定》很“不一樣”——說的全是老百姓牽掛的生計大事,而且都是看得懂的大白話:3年之內,建3000萬平方米公租房,解決50多萬戶家庭住房困難,租金為市場價的60%,而且環境好、交通便利;為300多萬農民工解決城鎮戶口;讓渝東北、渝東南地區95%的農戶年收入增加1萬元以上;改造、新建2000所留守兒童寄宿制學校,為130多萬孩子每天免費提供一杯奶、一個雞蛋、一頓肉;基層公立衛生機構實現基本藥物“零利潤”;發展6萬戶微型企業,新增30萬就業崗位……條條都點到群眾心坎里,樁樁都是百姓關切的大事。
重慶的決策者們認識到,居民幸福指數不僅取決于經濟總量和人均經濟量,還取決于城市的自然環境、居住條件、安全狀況、人際關系,以及市民氣質、精神狀態、是否有主人翁感覺等。這些方面做到位,百姓的幸福感就會大大提升。
因此,《決定》對自然環境、公眾安全、社會公平等格外關注,不僅有美好的規劃藍圖,更有切實的數字目標。比如,環境方面,森林覆蓋率達到40%,城區綠化率達到35%,主城區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311天以上;安全方面,在全市中小學、幼兒園配備校警,建成500個交巡警平臺,設立5000個陽光警務查詢監督終端;公平方面,提前實現全市農村養老保險全覆蓋,確保農村所有60歲以上老人每月領到不少于80元養老保險金,使300多萬農村老人老有所養……
提出“民生10條”的《決定》,不足5頁紙,3000來字。然而,這份可能是重慶歷史上最薄的全委會文件,卻是一個真金白銀的民生“大手筆”——為落實《決定》,今后兩年半時間將投入3400多億元,名副其實的“一字千金”!
對此,重慶的理念是,不看高樓大廈建了多少,不求GDP增長多快,但求老百姓生活幸福;給老百姓辦的事都是對的;給老百姓花的錢都是正確的。人民是我們的“衣食父母”,給父母花錢,還有不應該的嗎?
2008年7月,重慶本屆政府就啟動實施了緊扣民生的“五個重慶”建設。“森林重慶”為了讓老百姓多吸氧,兩年造林800萬畝;“暢通重慶”讓主城不塞車、鄉村有油路;“平安重慶”讓群眾的人身、財產和家庭安全有保障;“健康重慶”讓孩子長得壯、老人能長壽,120多萬學生有了塑膠運動場;“宜居重慶”讓全市百姓特別是中低收入者都有房住,而且價格低、環境好。
從財政支出看,2009年重慶財政民生支出682億元,已占一般預算支出的51.7%,創歷史新高,這已是該市連續第三年民生支出占總支出半數以上。同時,“打黑除惡”扶正祛邪,主城區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1%,群眾安全感顯著增強;“唱讀講傳”抵制低俗文化,提振了精氣神。老百姓實實在在感受到了好處。
59歲的王原輝,祖孫三代5口人都找到各自的幸福理由:老伴說,門前垃圾站變成了龍頭寺公園,環境好了;女兒女婿說,公交車多了,門口在修輕軌,出行方便了;上小學的外孫說,學校很近,新近還來了警察叔叔,條件越來越好了;王原輝自己說,原來沒事就打個麻將,現在每天都和老伙伴們唱紅歌,跳健身舞,身體好了,精神頭更足了……
改善民生使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良性互動,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大思路
改善民生,營造了一個大市場,擴大了消費、拉動了內需,經濟實現高質量快速增長
傳統的思路是,先發展經濟掙錢,有了錢再改善民生。現在人們日益深入認識到,發展經濟和改善民生并行不悖,改善民生的過程,就是發展經濟的過程,而且是更基礎性的工作,這正是重慶的思考邏輯。
“我們不僅要算當前賬,也要算長遠賬,做到中長期平衡;不僅要算經濟賬,還要算社會賬,做到綜合平衡。”重慶市市長黃奇帆認為,加大民生投入,可以解決貧困群體的困難,還會促進消費,使發展由基礎設施建設等投資拉動,轉變為內需拉動,“這是真正的啟動內需,是長周期的啟動內需。”
重慶市國土房管局局長張定宇心中有一本賬。他說,全市未來3年建設3000萬平方米公租房,解決50多萬戶中低收入群體住房困難,將會使更多的住房困難群眾,拿出原本計劃買房的積蓄,用于改善生活,從而有力刺激消費。
重慶市工商局局長黃波也算了一筆賬:發展6萬戶微型企業,將新增30萬個就業崗位,年新增300億元銷售值,為地方創造6億元稅收。鼓勵創辦微型企業,既是重慶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之策,又將成為當地拉動經濟、創造社會財富的重要途徑。
民生與發展的賬還有很多:戶籍制度改革,300萬農民工轉為城市戶籍,如果保持同城市居民一樣的消費水平,每年將拉動300億元消費;
醫療、教育、社保的改善,將大大解除老百姓后顧之憂,提高消費預期,進而刺激消費并帶動經濟增長……
據測算,重慶推進10大民生工作將投入的3000多億元,可帶動內需至少4000億元;今年完成民生投入1200多億元,能拉動GDP增長4至6個百分點。
“重慶將改善民生、發展社會事業這種見效相對較慢的措施放在如此突出的位置,說明隨著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新的經濟發展思路正在形成。”重慶工商大學校長王崇舉教授說,“民生10條”的根本,是通過調整政府投資結構,以抓民生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啟動和擴大內需,推動民生與經濟協調并進。
薄熙來指出,很多同志習慣把“發展”理解為吸引投資,推動GDP增長;認為改善民生是“賠錢”。其實,改善民生是發展必不可缺的重要內容。只顧悶頭抓GDP,想快也快不了,路子也會越走越窄。“發展是硬道理”,如果發展不能改善民生,那就不是“硬道理”,而是“沒道理”。
重慶正以生動的實踐證明,改善民生不僅不分散經濟發展的成果,還使經濟發展的各個環節良性互動,是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大思路。2009年全市GDP增速達14.9%,今年上半年達17.6%,均列全國第三。在美國《時代》周刊去年評出的“亞洲最佳投資城市”中,重慶排名第七。近兩年,重慶利用外資增幅穩居全國第一,總量居中西部第一;今年1至6月,實際利用外資又增長22.9%,內資增加了1倍多。
改善民生既要舍得投入,也要改革創新
抓民生不僅大投入,而且在戶籍、住房、教育、醫療等領域進行了一系列制度創新
8月1日,來自重慶合川的農民工陳剛,成為重慶“戶籍改革”后第一個拿到“農轉城”戶口簿的人。
“重慶戶籍改革的特點,就是給農民穿上城里的‘五件衣服’時,暫不脫下農村的‘三件衣服’。”重慶市發改委主任楊慶育說,我國的城市戶口,穿著就業、住房、養老、醫療、教育“五件衣服”,農村戶口則穿著承包地、林地、宅基地“三件衣服”。
重慶戶籍制度改革靈活處理了農民轉戶進城后的相關土地權益問題,為農民轉戶進城設計了一套彈性退出制度,允許農民3年內保留對土地、林地、宅基地的收益,以合理過渡期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公租房建設被業內專家視為新一輪住房改革的關鍵步驟,其核心在于改變單一的住房供應模式,構建起市場和政府“雙軌制”的住房保障體系。同時,還打破城鄉和內外差別,租房對象不設戶籍限制。
“沒有體制機制的改革,就難以實現民生領域的根本性突破。”重慶市社科院研究員孫元明說,重慶推進10大民生工作,從起點上就非常注重制度框架設計。過去的實踐表明,單靠“發禮包”、“送溫暖”等是不可持續的,更無法確保民生核心地位的落實。
重慶落實“民生10條”需要投入3000多億元,而重慶去年財政收入才1000億余元,“小財政”如何支撐“大民生”?靠的是智慧,是改革。
首先,創新財政保民生機制。市財政局長劉偉說,重慶堅持兩個“不動搖”:一條是一般預算支出的50%以上用于民生;一條是市與區縣財力分配比例控制在25∶75,使區縣財政從“保運轉”向“保民生”轉變。其次,用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創新民生籌資模式。新增的3000多億元民生投入中,600多億元由財政直接出資,其余部分將以各種渠道融資,并帶動社會資金投入。農戶萬元增收工程,政府直接投入22.5億元,帶動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達100億元。公租房建設,政府性投入約200億元,市場融資500億元,建成投入使用后,租金完全能支付利息,保證現金流平衡。第三,發揮國有資本經營收益支撐作用。市國資委主任崔堅說,重慶民生投入近年來做到只增不減,國有資本經營收益發揮了“第三財政”的支撐作用。重慶八大國有投資集團每年用400多億元的經營收益投資公共設施,既直接改善民生,也為財政騰出相應的空間,支持民生和社會事業發展。
這是一張破冰前行的民生改革清單,也是一張意義深遠、凝結著更多希望的清單。這些建立在體制機制創新基礎上的惠民政策,必將讓百姓享受更持久的“民生大餐”,也為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提供更堅實的基礎。
干部群眾魚水相親,本身就是民生內容,也是改善民生的基本要求
10萬干部“三進三同”,20多萬干部“大下訪”,結50萬戶“窮親”
一件件民生實事,如何做到人民群眾心坎上?除了注重制度創新,重慶還特別強調改造黨員干部作風、繼承密切聯系群眾的優良傳統。
重慶的決策者們深刻認識到:民生工作是“日久見人心”的事情,如果對人民群眾缺乏真情實感,如果黨員干部作風沒有真正轉變,再多的民生投入都將大打折扣,更無法持久。因此要求,各級干部要像孝敬父母一樣對群眾投入真情,像對待兄弟姐妹一樣惦記群眾利益。要發揚黨的老傳統,跟工農群眾交朋友,與困難百姓“結窮親”,了解老百姓的所憂、所盼,傾聽群眾的所思、所想,這樣,不但暢通了民意渠道,還潛移默化地增進了黨員干部與群眾的感情。
從去年開始,重慶在全市機關干部中組織開展“三進三同”、“結窮親”和“大下訪”三項活動。“三進三同”是機關干部“進基層、進村子、進農戶,與農民群眾同吃、同住、同勞動”。“三項活動”開展以來,20多萬干部下基層,察民情,解難題,共解決信訪個案11萬件次;還結了50萬戶“窮親”,出資金、出技術、出點子,讓600萬群眾直接受益。
“干部下鄉真為我們辦實事!”九龍坡區銅罐驛鎮雙騎龍村村民賴壽寬說,今年5月,區委書記劉光全住進村里開展“三進三同”活動,大伙提出希望把出村的路整一整。劉光全認真調研后,責成區交通局等部門硬化村前土路,為群眾解難。
抽樣調查顯示,活動開展后,認為重慶黨群干群關系好或很好的比例由56.2%上升至75.8%。不少干部感嘆:“干部下去了,民意上來了;問題解決了,民心回來了。”
重慶還在全市基層推行“三項制度”,即村、社區建立黨組織書記每周一次接待群眾、黨組織班子成員每年兩次進家入戶走訪每戶群眾、群眾意見定期辦理反饋,形成了基層黨組織密切聯系群眾、更好服務群眾的長遠制度設計。
黔江區馮家街道漁灘社區四組居民王思楊說,過去是“干部動嘴,群眾跑腿”,現在變成了“群眾動嘴,干部跑腿”。江北區觀音橋街道低保戶蔡明道說:“干部的心比針尖尖還細,越來越關心老百姓的柴米油鹽,我們心里很舒暢。”
“‘三項活動’和‘三項制度’是鞏固執政基礎、體現科學發展觀的大事。”重慶市委黨校黨建教研部主任黃遠固認為,活動錘煉了黨員黨性,改善了干部作風,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形成長效機制后,將為推進“民生10大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可喜的是,這次重慶市委全會把“三項活動”和“三項制度”列入10件民生大事,使之制度化、常態化。要求區縣黨政領導干部每人每年下訪12次以上,各級機關干部每年至少7天、新招錄公務員和新提任領導干部至少30天“三進三同”;村和社區黨組織要把落實“三項制度”作為剛性職責和看家本領,嚴格督促考核。
薄熙來對干部們語重心長地說,光陰似箭,黨員干部真正干工作的時間也就三四十年。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更有價值,退休之后無愧于心?最好的辦法莫過于為老百姓多辦些實事。
“民生為本”的重慶探索證明,人民群眾是最公道的,也是看得最清楚的。一心為百姓,老百姓就會將心比心地擁護黨支持黨。一個地方能不能發展好,關鍵看老百姓怎么想。與老百姓魚水相親,就會一通百通,干工作就事半功倍。2009年,重慶市、區兩級各類信訪量下降幅度均超過25%,最高達45%;群體性事件下降45.6%。重慶主城區110報警量同比下降40%,打架斗毆等矛盾糾紛下降20個百分點,社會風氣和治安狀況明顯好轉。
當今中國,已進入一個新的經濟社會轉型時期。既是矛盾凸顯期,也是發展關鍵期。重慶對民生的認識與實踐,將為實現經濟社會轉軌發展提供一個新路徑。
枕著江風入眠,重慶人的生活因此而富有詩意。隨著民生不斷改善,一座更加和諧的城市、一種更加幸福的生活正悄然走來。
編后
民生觀是經濟觀,是社會觀,也是政治觀。
重慶的實踐告訴我們,在科學發展觀的統攬之下,民生與國計、公平與效率、社會建設與經濟建設,不分孰先孰后,不是對立沖突,而是辯證統一、相得益彰的整體。
認為只有犧牲經濟發展才能搞好民生建設,同以犧牲民生建設為代價片面追求經濟發展一樣,都是對科學發展的誤解。保民生與促發展,互為目的,也互為前提。真正認識到這一點,發展才能真正為民生服務,才會有永不枯竭的動力來源。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最根本的是發展目的、發展動力的轉變,重慶的民生建設實踐令我們理解,實現了這樣的轉變,擴內需、轉方式、調結構才能建立在堅實的基礎之上。
民生建設不只是物質建設,不能僅僅以財富的增長、物質的豐盈來衡量。重視公平正義,重視幸福尊嚴,重視人的感受,兼顧人們多層次、多樣化的心理需求,這是重慶民生建設戰略思路的另一大亮點。從扶貧濟困到保障民權,從服務生存需要到滿足發展需求,在重慶發展民生事業的進程中,我們更加真切地體認到,歸根結底,科學發展觀就是人民幸福觀。
民生建設是一面鏡子。到這面鏡子前照一照我們的經濟發展理念、社會治理理念和政府服務理念,重慶的探索引人深思。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