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轉基因棉導致盲蝽象爆發的一篇舊文 |
蔣高明 三年前,筆者和山東農業大學碩士生李彩虹(她現在是植物所筆者的博生生,以生態中心第一名成績考入筆者門下)合寫了一篇文章《轉基因抗蟲棉緣何也要打農藥》,文章當時是在科學時報發表的,發表后不久就遭到某自由職業者的冷嘲熱諷,其為轉基因棉拼命辯護,毫不客氣地將筆者臭罵一通,還指責筆者對盲蝽象不認識。而今,我們認識了這個蟲子,但是,轉基因棉暴露的次要害蟲成為主要害蟲的現象在《科學》發表了。 5月14日,美國《科學》雜志網絡版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吳孔明帶領的一個團隊的論文——《Bt棉花種植對盲蝽象種群區域性災變影響機制》。吳孔明等人的研究表明,Bt棉花大面積種植有效控制了二代棉鈴蟲的危害,棉田化學農藥使用量顯著降低,但也給盲蝽象這一重要害蟲的種群增長提供了場所,導致其在棉田暴發成災,并隨著種群生態疊加效應衍生,而成為區域性多種作物的主要害蟲。 我不是昆蟲學家,當時從棉農那里得知的一種蟲子,我們叫它似盲椿象,完全是為了讓明白人告訴我們,今天看來就是這個害蟲,筆者學到了一些昆蟲知識。但是,我們當時質疑的是,用了轉基因為什么用藥量還要增加。我們得到的保證是,用轉基因技術后,農藥用量是下降的,但這個保證與我們三年前在現場調查的結果是完全不一樣的。 于是,就有了科學時報的文字。現在,我們也知道,所謂農藥用量下降,如果十幾年下來,算總賬的話,轉基因抗蟲棉實際導致的農藥用量是增加的。其中的原因,是人們打亂了生態平衡造成苦果。通過美國和很多種植轉基因作物的國家種植轉基因作物的教訓,我們還知道,轉基因作物不僅要打農藥,還要打他們專門研制的農藥,還有專用的除草劑,專用的化肥!不僅除不掉害蟲,還會誘導超級害蟲;不僅控制不住雜草,還會誘導超級雜草。 今天,我重新將這篇文章在這里轉載,為了的是三年前的那場“官司”,請網友們明鑒:是否我們受到了不白之怨?人們盡管可以不爭議,無視轉基因棉失敗的教訓,將主糧轉基因,將中國吃飯的選擇權剝奪,將中國人生產糧食的主動權交給孟山都那樣的跨國公司,讓美國人管中國人的飯碗,然而,歷史會記住發生過的一切事情的。 轉基因,真的那么美妙無比嗎?任何事物有利就有弊,我從沒有聽說他們說轉基因油什么不好,聽到的都是一些美妙的承諾,反對的文章不允許發表,寫好的書,忽然終止出版合同。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國家都對轉基因食物“圍追堵截”,唯有在中國大開綠燈。這一切,似乎有些不正常。
蔣高明 李彩虹
但進入90年代,棉鈴蟲大爆發徹底擊碎了棉農的“發財夢”,棉花幾近絕產,棉田面積急劇下降。即使在政府強制留棉田的壓力下,農民再也不敢冒風險種棉花了。用“談蟲色變”來描繪當時棉農的心情,一點也不為過分。打那之后,棉花在該縣消失了若干年。 上世紀末,抗蟲棉出現了,這得益于轉基因成果的規模化應用。有了抗蟲棉,人們又陸續開始了棉花種植。當時人們議論的最多的就是轉基因棉抗蟲嗎?開始時,抗蟲棉表現確實身手不凡:蟲害小了,農藥用量少了,產量和效益也提高了。棉農的積極性再次被調動起來了。 隨著時間的延伸,抗蟲棉的表現就沒有當初那樣有效了。它有天生的弱點:苗期病害多,需要及時打藥防治。也就是說,棉苗一出來就和農藥結下了不解之緣。另外,抗蟲棉易患枯黃萎病,死苗、爛根比較嚴重,而且很難治愈,只能防治,需要噴施壯苗、助扎根的藥劑。抗蟲棉對蚜蟲不抗,還得打藥防治蚜蟲。目前農藥市場上,圍繞棉花種植的藥劑種類繁多,數不勝數。農藥商們在棉農身上賺足了錢。 噴施農藥的時間間隔約3-5天,每噴霧器裝滿可達40斤,內含30-50毫升不同種類的農藥原液,一畝地一次至少噴兩桶。也就是說,科學家向抗蟲棉轉移的某種基因可能有效地抵抗了某種目標“害”蟲,但對于增加的其它蟲子們就無能為力了,農民們還得回過頭來借助劇毒農藥。是否還需要轉移更多的基因?蟲子們“嚴陣以待”。 一旦棉株長出“蚊子嘴”(棉桃幼期),就得著重防治棉鈴蟲。該蟲在生長季節能發生3-5代,越是后期的棉鈴蟲越難治。今天的棉鈴蟲已不是從前的棉鈴蟲了,它們的危害性大大增強了。好像蟲子們有意捉弄人類似的,專使蕾鈴脫落。為了增產增效,棉農們不得不借助“座桃王”、“整枝打杈”等藥劑防治棉鈴脫落,噴施“棉桃膨大素”等使棉花多吐絮。 除棉鈴蟲肆意危害外,近年來還出現了一些未知名的蟲子。三四年前出現了一種類似盲春象的硬殼蟲子,甚是了得,所到之處,蕾鈴幾無幸免地脫落,致使棉花嚴重減產,棉農們稱它們為綠盲春象。有的四肢細長,形體比蒼蠅還瘦弱,危害性也是“大大的厲害”。 目前的農田是充滿了殺機的“屠場”,農藥、除草劑大量使用。但是,不幸的是,害蟲和雜草們越治越多,藥物濃度越來越大。昆蟲們在人類制造的殺蟲劑誘導下迅速進化:長出了很厚的蠟質層;消化系統可產生降解農藥的酶,抗藥性越來越強。另外,蟲子的進化速度遠大于農藥研制的速度,一般殺蟲劑很難將成蟲殺死。雖是抗蟲棉,葉片上也分布著許多被蟲子蠶食的缺口。 棉桃到8月中下旬就陸續開放了,此時才基本停止打藥。棉花產量一般為500-600斤/畝,價格2.5-3元/斤。每畝肥料需230元; 農膜34元; 農藥300元; 轉基因種子70元; 整地100元。扣除以上成本,每畝地經濟效益516-1066元之間。這可是全年的收入,因為棉花只能種一季。 給棉花不停地打藥帶來的環境污染是嚴重的。稀釋農藥大多用灌溉井中的水,在提水、加藥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將農藥泄露到地下水中,進而影響附近居民的身體健康。在現場調查時,我們發現,每個井附近都可見大量的農藥瓶、藥劑包裝袋等。覆蓋的地膜,勤快點的棉農會在收獲后將地膜摟出,或扔在地頭、路邊,或直接點燃,造成嚴重白色污染。如果任地膜留在土壤中,長此以往,良田將不適宜再耕種。 與上述滅殺棉蟲和“餓”死(轉基因抗蟲)昆蟲做法形成鮮明對照的是,河北棗強農民金安磊的有機種植試驗耐人尋味。他采取與昆蟲甚至麻雀和平相處的做法,堅持不使 用化肥,不噴農藥,更不用轉基因,采取傳統的有機種植。六七年平靜地過去了,土地讓他保養得能感覺出彈性來,蟲剌蛄、蚯蚓都回來了。2004年,罕見的災年讓安金磊的40畝棉田成了明星:無機種植的棉花大減產,而他種的棉花大豐收。中國農業科學院棉花研究所專家親自驅車前來參考。在事實面前,專家也無語了。 棉花是我們穿衣的主要來源,也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棉籽還可榨油。但是轉基因棉的纖維、棉籽油是否還是那么天然,這就不得而知了。畢竟在生產的過程中施加了太多的有毒或潛在有害物質:農藥和轉基因。 |
轉基因棉田里的新麻煩:棉鈴蟲走了盲蝽象上位 | ||||||||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