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論戰酣市民傾向“自然”
發布日期: 2010-3-25 稿件來源:合肥在線-合肥晚報 作者:□唐曉和 方春俊/文
轉基因食品從上世紀80年代誕生的第一天起就伴隨著質疑和爭論,經過30多年的發展雖然已經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很多方面,幾乎每一個人都吃過轉基因食品,但是人們對它的態度應該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方向,而專家和學者們也各有自己不同的見解。
“非轉基因”就是綠色天然?
“看到非轉基因標識那么醒目,我想肯定質量要好些!”昨晚,在佳佳潔超市遇到錢大爺時,他正拿著一瓶標示“非轉基因”油看了又看。一旁的于大媽插話說,她一直認為“非轉基因” 就是“綠色天然”的代名詞,因此看到這個標識后,就會毫不猶豫地選購,對于成分一欄詳細的說明,她說自己從未注意過。
羅先生在高校工作,他認為,超市大豆油基本上都是轉基因大豆加工的,我們每個市民幾乎都吃過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究竟對人體好不好,目前還不能定論。”
為了弄清市民對轉基因食品的看法,記者在三里庵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觀點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抱著接受的態度,宋先生的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說,既然轉基因食品可以允許上市銷售,那肯定是安全的,但一定要有標識,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另一種則是明確地說“不”,劉女士是一位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她說,轉基因食品究竟有沒有危害,現在還沒定論,不吃比吃好,萬一有事,就后悔莫及了。“既然蟲子都不能吃的東西,人能吃嗎?”她還引用了網絡上盛傳的一句“雷語”。
是否有害不能一概而論
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陳宏權教授表示,轉基因技術應用在食品上,究竟有沒有害,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只是純粹提高產量或品質,安全性可以保證,如果是抗病類,那有無危害性就不好說了。國家對轉基因作物的監管較為嚴格,目前批準發放安全證書的轉基因作物僅有棉花、番茄、矮牽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等為數不多的品種,而且從發放安全證書到商業化種植,還有一個漫長的審定、試驗過程。
陳宏權介紹說,盡管國家控制嚴格,但并不排除有轉基因作物非法進入種植和銷售環節,他舉了一個例子,從外國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從運輸到儲存,從銷售到加工,中間的環節不可能全部被監管,一些人拿出去出售或種植,也是十分容易的。目前轉基因檢測手段較少,市場監管還不到位,盡管大多城市設有轉基因檢測中心,但只是針對科研的,消費者想知道流通在市場上的食品是不是存在轉基因,還比較困難。
“轉基因主糧論”紛爭再起
2010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由國史學會原副秘書長蘇鐵山、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三農學者李昌平等各界人士起草,并由100多人聯署的一封反對轉基因主糧的公開信寄到全國人大。這封信明確表示:“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種植轉基因主糧的國家(其他國家轉基因品種僅限于非主糧)。我們認為,將安全性仍然存在廣泛、激烈爭議的轉基因食物主糧化,有可能危及民族與國家安全。”
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權威糧食專家袁隆平的一席話將有關轉基因的話題帶入了更大的風浪中。“要想證明抗病抗蟲的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到底有沒有問題,目前唯一的辦法是用人來做實驗。我是第一個報名的志愿者!”袁隆平表示,“如果兩代人沒有問題的話,就證明這種轉基因食品可以大膽地吃。”
百人公開信披露后,著名反偽科學人士方舟子連續發文反對。但看似熱鬧的爭論實際上并不是在討論同一個問題。百人上書的簽署人反對的是主糧轉基因化,而反對他們的“方舟子們”卻認為他們是在反對轉基因技術。“就是一種藥,也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大規模臨床實驗才能確定有無副作用,或者有什么副作用。……轉基因有沒有毒,誰敢打保票?”百人上書成員之一、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家左大培向記者表示。
而方舟子則認為:在美國,三大主糧的轉基因品種早就批了,早在十幾年前,美國就開始種植轉基因玉米,現在80%的玉米都是轉基因的;2001年美國就批準了轉基因小麥;到去年為止,美國也批準了6個轉基因水稻品種。歐盟國家總體上也是支持轉基因作物的,只有法國反對。左大培激烈反對方舟子這一論據,他認為,方舟子僅僅是說美國是轉基因種植大戶,但并沒有告訴大家,美國是不是以轉基因作物為主糧!
且據華盛頓智囊團Pew研究中心一份44國民意調查顯示,西歐和日本分別有81%和76%的人都因為健康和環境理由反對轉基因食品,美國也有55%的人認為轉基因食品是不良的。
有害還是無害試吃說了算?
對中國自身關于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中國人民大學農學院副教授周立表達了另一層擔憂。他認為“諸多跨國糧商和跨國種子公司,已經在不少重點高校與科研院所,以資助研究、資助辦學、發放獎學金、舉辦會議、合作研究之名,俘獲了各大科研院所與科研人員,他們成為了一個個為了研究經費、成果發表、生物試驗以及商業推廣而主動為其效力的‘731’部隊。”
而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在新著《新帝國主義在中國》一書中講述了4家跨國公司是如何實施在中國的轉基因作物戰略的。他披露:一些跨國公司賄賂中國的一些官員,偷偷摸摸地推廣轉基因作物。中國的大豆和棉花產業鏈早已被跨國公司所控制,玉米正在步前者的后路。
類似的陰謀論遭到方舟子的強烈反對。而西方一些學者也并不贊同郎咸平的觀點,奈杰爾·哈爾福德認為:中國有自己的生物技術產業,所以批準轉基因水稻的決定應該不是跨國公司在背后操縱的。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則力主進行轉基因大米自愿試吃實驗,周期最少不能夠少于10年。試吃者包括那些聲稱轉基因大米無害的科學家,還有其積極的擁護者。即使如此,為了防止健康風險,建議國家從轉基因重大專項中增加一部分資金,再募集一部分資金,用于大力獎勵那些自愿試吃轉基因大米的“先驅者”。為了確保實驗的嚴謹性,必須有獨立的第三方對實驗進展進行跟蹤,確保一日三餐中所有涉及的大米及其制品必須是轉基因的。試吃過程接受社會監督,全程公開,一旦有了階段性結論,昭告天下。
“非轉基因”就是綠色天然?
“看到非轉基因標識那么醒目,我想肯定質量要好些!”昨晚,在佳佳潔超市遇到錢大爺時,他正拿著一瓶標示“非轉基因”油看了又看。一旁的于大媽插話說,她一直認為“非轉基因” 就是“綠色天然”的代名詞,因此看到這個標識后,就會毫不猶豫地選購,對于成分一欄詳細的說明,她說自己從未注意過。
羅先生在高校工作,他認為,超市大豆油基本上都是轉基因大豆加工的,我們每個市民幾乎都吃過轉基因食品,“轉基因究竟對人體好不好,目前還不能定論。”
為了弄清市民對轉基因食品的看法,記者在三里庵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觀點大致分為兩類,一種是抱著接受的態度,宋先生的話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他說,既然轉基因食品可以允許上市銷售,那肯定是安全的,但一定要有標識,讓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 另一種則是明確地說“不”,劉女士是一位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她說,轉基因食品究竟有沒有危害,現在還沒定論,不吃比吃好,萬一有事,就后悔莫及了。“既然蟲子都不能吃的東西,人能吃嗎?”她還引用了網絡上盛傳的一句“雷語”。
是否有害不能一概而論
安徽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陳宏權教授表示,轉基因技術應用在食品上,究竟有沒有害,不能一概而論,如果只是純粹提高產量或品質,安全性可以保證,如果是抗病類,那有無危害性就不好說了。國家對轉基因作物的監管較為嚴格,目前批準發放安全證書的轉基因作物僅有棉花、番茄、矮牽牛、辣椒、番木瓜、水稻、玉米等為數不多的品種,而且從發放安全證書到商業化種植,還有一個漫長的審定、試驗過程。
陳宏權介紹說,盡管國家控制嚴格,但并不排除有轉基因作物非法進入種植和銷售環節,他舉了一個例子,從外國進口的轉基因大豆,從運輸到儲存,從銷售到加工,中間的環節不可能全部被監管,一些人拿出去出售或種植,也是十分容易的。目前轉基因檢測手段較少,市場監管還不到位,盡管大多城市設有轉基因檢測中心,但只是針對科研的,消費者想知道流通在市場上的食品是不是存在轉基因,還比較困難。
“轉基因主糧論”紛爭再起
2010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由國史學會原副秘書長蘇鐵山、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三農學者李昌平等各界人士起草,并由100多人聯署的一封反對轉基因主糧的公開信寄到全國人大。這封信明確表示:“中國將成為世界上第一個種植轉基因主糧的國家(其他國家轉基因品種僅限于非主糧)。我們認為,將安全性仍然存在廣泛、激烈爭議的轉基因食物主糧化,有可能危及民族與國家安全。”
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權威糧食專家袁隆平的一席話將有關轉基因的話題帶入了更大的風浪中。“要想證明抗病抗蟲的轉基因食品對人類到底有沒有問題,目前唯一的辦法是用人來做實驗。我是第一個報名的志愿者!”袁隆平表示,“如果兩代人沒有問題的話,就證明這種轉基因食品可以大膽地吃。”
百人公開信披露后,著名反偽科學人士方舟子連續發文反對。但看似熱鬧的爭論實際上并不是在討論同一個問題。百人上書的簽署人反對的是主糧轉基因化,而反對他們的“方舟子們”卻認為他們是在反對轉基因技術。“就是一種藥,也要經過很長時間的大規模臨床實驗才能確定有無副作用,或者有什么副作用。……轉基因有沒有毒,誰敢打保票?”百人上書成員之一、中國社科院經濟學家左大培向記者表示。
而方舟子則認為:在美國,三大主糧的轉基因品種早就批了,早在十幾年前,美國就開始種植轉基因玉米,現在80%的玉米都是轉基因的;2001年美國就批準了轉基因小麥;到去年為止,美國也批準了6個轉基因水稻品種。歐盟國家總體上也是支持轉基因作物的,只有法國反對。左大培激烈反對方舟子這一論據,他認為,方舟子僅僅是說美國是轉基因種植大戶,但并沒有告訴大家,美國是不是以轉基因作物為主糧!
且據華盛頓智囊團Pew研究中心一份44國民意調查顯示,西歐和日本分別有81%和76%的人都因為健康和環境理由反對轉基因食品,美國也有55%的人認為轉基因食品是不良的。
有害還是無害試吃說了算?
對中國自身關于轉基因技術的研究和應用,中國人民大學農學院副教授周立表達了另一層擔憂。他認為“諸多跨國糧商和跨國種子公司,已經在不少重點高校與科研院所,以資助研究、資助辦學、發放獎學金、舉辦會議、合作研究之名,俘獲了各大科研院所與科研人員,他們成為了一個個為了研究經費、成果發表、生物試驗以及商業推廣而主動為其效力的‘731’部隊。”
而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在新著《新帝國主義在中國》一書中講述了4家跨國公司是如何實施在中國的轉基因作物戰略的。他披露:一些跨國公司賄賂中國的一些官員,偷偷摸摸地推廣轉基因作物。中國的大豆和棉花產業鏈早已被跨國公司所控制,玉米正在步前者的后路。
類似的陰謀論遭到方舟子的強烈反對。而西方一些學者也并不贊同郎咸平的觀點,奈杰爾·哈爾福德認為:中國有自己的生物技術產業,所以批準轉基因水稻的決定應該不是跨國公司在背后操縱的。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蔣高明則力主進行轉基因大米自愿試吃實驗,周期最少不能夠少于10年。試吃者包括那些聲稱轉基因大米無害的科學家,還有其積極的擁護者。即使如此,為了防止健康風險,建議國家從轉基因重大專項中增加一部分資金,再募集一部分資金,用于大力獎勵那些自愿試吃轉基因大米的“先驅者”。為了確保實驗的嚴謹性,必須有獨立的第三方對實驗進展進行跟蹤,確保一日三餐中所有涉及的大米及其制品必須是轉基因的。試吃過程接受社會監督,全程公開,一旦有了階段性結論,昭告天下。
圖1 :
圖2 : 轉基因技術已經深入到不少農作物的生長環節,但市民更崇尚綠色自然。
借我一雙慧眼看清轉基因的臉
■食品身份不明市民難弄清 ■國家有明規商家常“避諱”
發布日期: 2010-3-25 稿件來源:合肥在線-合肥晚報 作者:□唐曉和 方春俊/文 劉兵生/圖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安全則是食品的“天規”。從全國兩會期間到現在,轉基因食品是“天使”還是“魔鬼”的討論再次沸沸揚揚。我們是否在吃轉基因食品?身邊的轉基因食品有哪些?作為消費者我們至少應該有更多的知情權和選擇權。 “非轉基因”成了“安全”賣點 昨晚8時許,徽州大道的一家超市顧客盈門。在飲品柜組,各種品牌的豆奶令人目不暇接。豆奶的主要生產原料都是大豆,那么,這些大豆是否為轉基因大豆呢?記者一袋袋翻看起來,大多沒有注明是不是轉基因大豆。終于找到一袋黑牛豆奶,在外包裝上醒目地標識著“大豆采用非轉基因原料”的字樣。 記者來到三里庵的一家大型超市,在食用油銷售區,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葵花仁油、橄欖油有六七個品牌琳瑯滿目。一些品牌在外包裝上標著又大又醒目的“非轉基因”字樣,以此作為賣點。一種品牌的濃香葵花仁油在產品介紹上第一行寫著“本企業通過非轉基因身份保證(IP)認證”。另一品牌則在外包裝的正面用大號字體標出“非轉基因壓榨一級花生油”,更多的是在原料說明上特別注明“不含 轉基因”。 晚9時許,記者在九華山路佳佳潔超市轉了一圈,一家食用油最吸引人,廠家在超市入口處就張貼著大幅墻體廣告,上書“非轉基因來自大別山”等字樣。進入超市可發現,該食用油系列產品外包裝上都用大字標識著“非轉基因原料”。記者特地看了一眼花生調和油,成分里面也有大豆。不過,廠家在成分一欄還特地標著“大豆油原料為非轉基因大豆”。另外,在四牌樓附近的兩家超市,一些品牌食用油外包裝上“非轉基因”字樣很引人注目。 “轉基因”食品大玩“躲貓貓” 但與“非轉基因”大張旗鼓、吸引消費者“眼球”相比,一些轉基因原料的食品卻有些羞羞答答。在很多超市,大豆油色拉油乍一看,沒有醒目的是否為轉基因標識。但如果把油桶翻過來,仔細看說明書,在原料一欄就會發現采用轉基因大豆字樣。而不少品牌大豆油、調和油外包裝上最吸引人的是“QS”標識或“1∶1∶1平衡營養更健康”的口號。記者特地提起一桶油,將成分一欄露出來,就可以看到“大豆采用轉基因大豆原料、菜籽油采用轉基因油菜籽”的說明,若非特意觀察,一般人不會留意。記者看到一款純香型菜籽油成分欄中寫著:“加工原料為轉基因油菜籽”,一款精煉大豆油的原料欄標著“轉基因大豆”。一家品牌食用油天然谷物調和油外包裝上“天然谷物”幾個字對追求天然、綠色的市民有著很大的吸引力,不過當記者走近察看成分欄時,才發現注有這樣的文字:“菜籽油原料為轉基因油菜籽;大豆油原料為轉基因大豆。” 盡管一些番茄、巧克力也有轉基因原料,可記者在各家超市采訪時發現,番茄醬、番茄沙司外包裝上只寫著“不含香精”、“不含防腐劑”的字樣,但找不到是否為轉基因的文字。 記者發現,超市除了食用油外,幾乎再也沒有標注轉基因的其他食品了,以大豆為原料的醬油中,只有一款160毫升裝的特級醬油特別注明“非轉基因”,剩下都是“身份不明”,一位顧客聽記者一說也擔心起來,如果這些醬油以轉基因大豆為原料,那就是轉基因醬油了,但沒有標識,消費者怎么鑒別呢? 昨晚7時,記者來到位于濉溪路上的一家超市,情況也大致相同,在以大豆為原料的商品中,食用油普遍遵循了規定,品牌的大豆食用油上都有使用轉基因原料的標識,少量大豆飲品在包裝上突出了“原料為非轉基因”的說明,但大多沒有“轉基因標識”。 據家樂福一位銷售人員介紹,國家有規定,轉基因食品必須明確標識,以保證消費者的知情權,現在消費者對轉基因食品不是太放心,因此,一些企業有意無意地“忽視”“轉基因”的標注。這位銷售員表示,多數顧客主要考慮的是價格,對是不是轉基因并不太在意。 營業員心里是筆“糊涂賬” “這種小磨麻油是轉基因原料嗎?”“放心,我們的產品100%非轉基因。”記者拿起超市一瓶小磨麻油詢問營業員時,她笑著說,廠家的麻油絕對是壓榨出來的,成本比一般的要貴上不少呢。記者本來以為她在顧左右而言他,問了幾次之后才明白,營業員把“非轉基因”與“壓榨”畫上等號了,認為非轉基因就是壓榨的意思。 “奶粉都是非轉基因的嗎?怎么沒有標識啊?”“以前好像貼過這種標識,現在換包裝了,標識就沒了。”蘇果超市一位推銷品牌奶粉的女孩說。但記者想細問非轉基因為何物時,女孩有些茫然。一位賣鮮奶的營業員聽記者問非轉基因之事,說,“每盒奶上都有標識啊!”并指著成分一欄,“這里都寫了”。原來她把轉基因當成“微量元素”了。 “轉基因?沒聽說過,醬油里哪有這成分啊?”一位調味品銷售員面對著記者的詢問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她認真地拿出一瓶醬油,指著“成分說明”說,看,我說沒有吧,成分有大豆、鹽、水…… 廠家笑談“轉基因”賣得火 昨晚記者在一些超市采訪時看到,一種5升裝的食用油除了壓榨菜籽油外,還有一種菜籽調和油,這種調和油由菜籽油、大豆油、花生油及芝麻油混合而成,仔細察看,發現注有“大豆油原料為轉基因大豆”字樣。 記者根據該食用油外包裝上的電話聯系了公司。談到“轉基因”,一位女工作人員說,菜籽油是用物理方式“壓榨”的,而大豆油是化學方式“浸出”的。于是記者詢問,這應該不是“轉基因”的區別標準吧?女工作人員又說,公司的大豆油原料是進口的,應該是轉基因原料。“這有什么區別呢?”她笑著說,現在兩種油賣得都很好,都有QS標志,轉基因的大豆油質量不會有任何問題。 燕之坊粗糧深受市民青睞。那么是否含有轉基因原料呢?針對記者的疑問,昨晚在佳佳潔超市的燕之坊柜臺,一位營業員大媽很肯定地說:“我們沒有轉基因的農產品。”并指著置于粗糧世界上方的一個標牌,記者看到,上面寫著:“本柜臺產品采自全國各地優質特產。”營業員指著待賣的大豆說,大粒子的黃豆采自福建,小粒子的采自內蒙古,都是從農戶家里收購來的,不可能是轉基因產品。 作為副食品菜籃子的周谷堆市場,同時銷售大米、面粉等糧食作物及食用油。周谷堆市場信息員周濤告訴記者,目前該市場食用油銷量每天在30噸至40噸,以散裝油為主,部分來自港口,菜籽油也有本地產的。食用油銷量不是很大,其中大豆油占7%,“也許有的是轉基因原料吧!”周谷堆市場大米面粉等主糧一天的銷量為1300多噸,不過,周濤很確定地告訴記者,這些主糧從沒聽說過是轉基因產品。 違規種植銷售都要查處 “目前涉及到的轉基因產品主要是經濟作物,像大豆、棉花、油菜等,主要糧食作物像水稻、小麥、玉米等我國一直都規定不允許生產。”市農委科教處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轉基因產品要經國家農業部批準,地方農委主要是執行上級有關部門的規定。目前,市農委尚未對超市等地方的農產品進行檢查,不過,如果市民發現哪些市場違規出售轉基因種子,自行種植、銷售轉基因作物,可以向市農委反映,他們會上門進行查處。轉基因產品沒有相關標識的,顧客如發現了,也可及時反映。 對于一些營業員把轉基因非轉基因與浸出壓榨混為一談的現象,市農委工作人員表示,轉基因產品與加工方式沒有關系,而是要看原料的來源,像轉基因大豆,種子是合成的,基因經過了人工干預,可能將其他植物的基因人工轉移到了大豆里面。這種種子不可能通過自然界生產。 省農委科教處工作人員表示,轉基因產品方面,從試驗到生產,國家有一套完整、嚴格的管理辦法。監管方面,國家曾出臺《農業轉基因生物標識管理辦法》。對于超市哪些產品為轉基因原料,眼睛是看不出來的,不過可以留意說明書上的標注。 焦點鏈接 轉基因食品:系指利用基因工程技術改變基因組構成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它包括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產品;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直接加工品;以轉基因動植物、微生物或者其直接加工品為原料生產的食品和食品添加劑。 2009年,我國農業部依法批準發放了幾個轉基因玉米、轉基因抗蟲水稻的生產應用安全證書。201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表示將繼續實施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科技重大專項,抓緊開發具有重要應用價值和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基因和生物新品種,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的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 圖1 : 非轉基因成了一些食用油的廣告語。 唐曉和 攝 圖2 : 非轉基因食用油的標識很醒目。 圖3 : 很多國家對轉基因主糧持否定態度。 圖4 : 含有轉基因成分的食用油標識很不醒目。 |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