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開啟轉基因水稻種植 專家:5年上餐桌
2010年03月23日 廣州日報
本報近日專訪轉基因水稻安全許可證書獲得者
在剛剛結束的全國兩會上,與房價、物價、醫改等熱門話題一樣,轉基因水稻的安全問題備受關注。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公開表態:“如果轉基因抗病蟲的水稻要人體做實驗,我第一個報名。”據報道,他將與國內該領域的權威張啟發院士合作,加強轉基因水稻的研究。
毫無疑問,關于轉基因產品的安全性,目前仍無定論。進一步的問題則是,轉基因產品的商業化是否會引起國際種業巨頭對國內種業市場的壟斷。
綜合今年1月底中央一號文件關于轉基因品種產業化的論述,加上去年年底我國批準第一張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的利好消息,轉基因產品——尤其是轉基因水稻的商業化,在中國似乎已然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那么,未來可能成為中國人口糧的轉基因大米到底長什么樣?口感如何?價格是高是低?“民以食為天”,我們迫切需要這些問題的答案。 文/圖 本報記者李穎
名詞解釋
轉基因技術是指:將一個基因片段從一種生物體中分離出來,通過修飾后導入另一種生物體的基因組中,從而達到改造生物的目的的技術。
神秘的轉基因水稻
審批機構成員信息成謎
1月31日,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大統籌城鄉發展力度,進一步夯實農業農村發展基礎的若干意見》發布,文件特別提到“要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這一政策走勢與另外一則備受關注的新聞聯系在一起,讓人浮想聯翩。
去年年底,由華中農業大學負責研制的轉基因水稻“華恢1號”和“Bt汕優63”剛剛獲得安全許可,這也是我國頒發的首張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
神秘的轉基因水稻
農業部的這一決策被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鄭風田形容為“驚險的一跳,讓全世界驚出一身的冷汗”。因為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批準主糧可以轉基因種植。他表示,既不能妖魔化轉基因產品,也不應放任不管,對口糧作物轉基因產品的產業化問題,應該慎之又慎。
去年12月初,鄭風田撰寫了《轉基因大米你敢吃嗎?》一文,此后兩個月,該文在網絡上被廣泛轉載,轉基因水稻成為春節前的焦點話題。
盡管研究者曾借助主流媒體表態,“轉基因大米不僅吃起來安全,對生態環境也是安全的”。但仍難解人們的擔憂,一連串的問題有待解答,比如:安全證書的審批程序如何?實驗室只能證明短期安全,長期食用到底對人體有無害處?還有網絡論壇發起了“反轉基因主糧”的簽名活動。
早在2008年,由天涯論壇進行的“轉基因食品”調查中,就有超過50%的人表示最關心轉基因大米,也擔心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
“我們注意到最近的輿論,并十分理解公眾的關切。有關轉基因水稻研發的所有信息,只要不涉及國家科技秘密,我們都將以公眾能夠理解、認知的形式予以公開?!贝舜潍@得安全證書的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以下簡稱“華中實驗室”)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
審批機構成員信息成謎
恐懼和擔憂,往往來源于信息的缺乏。與喧囂的網絡相對,官方的回應顯得很低調。面對諸多質疑,農業部曾回應,證書發放是“經過嚴格的實驗研究、中間試驗、環境釋放、生產性試驗和申請生產應用安全證書等5個階段的多年安全評價,依據國家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以下簡稱‘轉委會’)評價結果做出的決定”。
問題在于,成員構成等轉委會的信息一直沒有公開,外界可知的權威信息非常有限。
即使在轉基因水稻的批準時間上,輿論也一度爭論不定。去年10月22日,一份名為《2009年第二批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批準清單》出現在“中國生物安全網”上。但有業內人士發現,“當時名單上并沒有兩種轉基因水稻,那是去年11月27日才加上去的。”
華中實驗室則告訴本報記者,“華恢1號”和“Bt汕優63”品系安全證書的簽發日期是2009年8月17日,有效期為5年,適用地為湖北。
科研人員“以身試稻”
轉基因水稻是否安全?這種擔憂普遍存在,并非毫無根據。被廣泛用作論據的,是幾則國外的研究案例。據了解,2007年,法國科學家證實,全球最大的種子公司——美國孟山都公司出產的一種轉基因玉米對人體肝臟和腎臟具有毒性。2008年,美國科學家也證實了長時間喂食轉基因玉米的小白鼠免疫系統會受到損害。至于長期食用轉基因水稻對人體是否有害,科學界也一直存在爭論。
中央民族大學生命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薛達元是環保部生物多樣性研究的首席專家。他說:“食用轉基因水稻‘相對安全’。所謂‘相對’,是指目前所有的實驗、檢測都證明了它的安全性;但另一方面,我們也受制于現有技術的局限性,不一定能檢測到所有的風險。”
華中實驗室的研發人員則“以身試稻”,“以正視聽”。華中實驗室回復本報記者稱:“近年來,我們的科研人員一直在食用轉基因大米,他們健康狀況良好。”“轉基因水稻一旦被批準商業化種植,我們研究者的米缸里肯定都是轉基因大米?!?/p>
“水稻是中國的主糧,我國科學家研發轉基因水稻從一開始就把安全問題放在首位。國家為我校兩個轉基因水稻品系發放安全證書也是慎之又慎。”
除了安全,人們也好奇大米的口感?!耙陨碓嚨尽钡难邪l人員告訴記者,該校研發的轉基因大米與普通大米相比,“沒有任何不同,事實上它就是雜交稻米”?!拔倚Q邪l的轉基因大米口感良好,二次加熱后外觀和口感均無明顯變化,達到國家優質米的標準。”
知識產權與漲價的擔憂
轉基因作物的開發主要依賴于標準化的技術、方法和元件,包括許多大型跨國農用化學品公司在內的國外機構已在這些領域申請了至少59項專利。
不久前,一份名為《誰是中國轉基因水稻的真正主人》的研究報告顯示:我國正在申請商業化種植及在研的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無一擁有獨立的自主知識產權,上述8個轉基因水稻品系至少涉及28項國外專利技術。這些專利分別屬于美國孟山都、德國拜耳和美國杜邦這三家跨國生物公司。此次頒布證書的兩種轉基因水稻,至少涉及11~12項國外專利。
專利的歸屬,將直接體現在未來種子的價格上。報告稱:“如果轉基因水稻商業化,那么中國農民可能會面臨種子價格不斷上漲的風險。”方立峰進一步分析:“如果種子價格上漲,不排除生產者會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未來,轉基因大米的價格有可能更昂貴?!?/p>
對此,華中實驗室直接回應:“以為我們使用了多項國外合法有效專利,是誤解或猜測。”此次獲批的“華恢1號”和“Bt汕優63”具有自主知識產權。
他們表示,此次獲批的“華恢1號”所用的育種材料,是我國已推廣多年的優良恢復系“明恢63”,其中,轉入的抗蟲基因是由中國農科院科學家自己修飾的,并已取得專利。“華恢1號”的轉基因方法已在我國申請了專利保護?!翱梢姡撧D基因水稻品系的核心知識產權屬于我國?!?/p>
對于被指兩種轉基因抗蟲水稻涉及12項國外專利,華中實驗室明確表示,這12項國外專利中, 只有4項在中國提出了專利申請,1項未獲授權;在授權的3項中,1項已于2009年在中國過期失效,另外2項專利的權利內容,與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抗蟲水稻采用的技術、方法、材料完全不同。“其余各項均未在我國提出專利申請,不存在侵權問題,也就更不存在支付專利費的問題了。”
“對于專利的問題,相信農業部門很清楚怎樣規避和使用?!毖_元表示,轉基因產品往往涉及數十種專利,在科研工作中,有時會跟專利所有者簽訂協議,用于研究時不涉及專利問題,但商業化生產就會涉及,“具體情況都在協議里有約定”。
此時的中國,關于種子專利的爭論,更像是一把雙刃劍。相比于規模龐大的國際種業公司,國內種子企業的弱、小、散的局面并未改變。樂觀者認為,可以借轉基因水稻的機遇一搏;悲觀者則認為,國內種業加強產學研結合、提高創新能力已經迫在眉睫,倉促上馬,并不一定能“一擊必勝”。
此前中國引進轉基因大豆的經驗,已成為一些學者擔心的理由。農業部一位專家此前表示,國外出油率高、價格低廉的轉基因大豆已經嚴重沖擊了國產大豆,如果我們不能正視現實,會有更多的農產品(14.61,0.31,2.17%)被國外轉基因產品沖垮。
但這也成為國內加快、加大轉基因產品商業化途徑的理由之一。
轉基因棉花:前車之鑒?
本次獲批的兩種轉基因水稻,據稱在位于湖北省的實驗區受到了當地農民的歡迎,因為“能控制導致水稻減產的主要害蟲”。
對農民而言,“轉基因水稻在種植技術方面并沒有特殊要求,種植時間、播種方法、田間管理、儲藏加工等都與普通水稻一樣。最大的不同是減少80%的化學農藥用量,這不僅大大降低了農民購買化學農藥的支出,而且大大減少了施用化學農藥的人工投入,使整個生產成本降低,效益增加,同時保護了環境不受化學農藥污染。”
華中實驗室表示,我國水稻單產近20年來的年增產量從未超過1%,而轉基因水稻可提高約8%的產量,“這只是實現‘綠色超級稻’構想的第一步”。所謂“綠色超級稻”,其構想的基本目標是:不打農藥、少施化肥、節水抗旱、優質高產,使水稻生產實現資源節約、環境友好。
中國農科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在農業部研討會上表示:“嚴格意義上來講,我們現在還沒有直接能增產的轉基因作物。因為增產涉及的基因很復雜,我們現在還沒搞清楚,還無法轉移‘增產基因’,最終達到增產目的?!?/p>
另外的反駁者則認為,農藥量減少80%是個“神話”,因為我國的水稻病蟲害與其他作物相比較少,用常規的防治手段基本就可以防治,不一定非要用轉基因的技術。
在這個問題上,已有十幾年商業化種植歷史的轉基因棉花,近兩年已成為一個負面例證。2009年,江蘇的轉基因棉花出現減產之憂,并出現次生蟲害。記者了解到,這些棉花的抗蟲基因主要針對棉鈴蟲,但可能很容易染上其他病蟲害。這讓危害次于棉鈴蟲的其他害蟲反倒成了主要的災害。棉農不得不加大農藥使用量?!案叻鍟r期,棉農可能3天打一次藥?!庇袠I內專家告訴記者,“部分棉農表示不會再種轉基因棉花了。”
鄭風田在博客中援引“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話:“政府應該特別慎重批準轉基因植物商業化。雖然實驗非常成熟,但其對人類可能造成的影響,或許要在未來幾代人后才顯現?!?/p>
中國轉基因水稻發展進程示意圖
目前:
已發放安全證書,允許兩種品系在湖北省內試驗種植——不得出省
未來2~3年:
進行品種審定,發放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種子經營許可證
5年后:
商業化種植
附文:關于專利問題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4/201003/136184.html
盡管這次轉基因水稻的研發單位聲稱農業部頒布安全證書的兩種轉基因水稻是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但是綠色和平組織披露:據綠色和平組織的調查,張啟發研究的轉基因抗蟲水稻Bt63涉及多項國外專利。“轉基因抗蟲水稻Bt63在研發過程中,至少涉及到11 項國外專利。這些專利包括了技術(如合成植物基因和準備方法(EP0413019)等)與基因(如合成殺蟲晶狀蛋白質基因(US5380831)等)。這些專利都在包括美國、歐盟、日本與中國在內的國家和地區注冊。專利持有人包括孟山都(Monsanto,美國),拜耳作物科學(Byer Cropscience,德國) 和先正達(Syngenta,瑞士)等國外生物科技公司與科研機構。”(來源:綠色和平,2008年4月,國外專利陷阱中的“中國”轉基因水稻)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孟山都公司方面披露,2009年下半年在華中農業大學設立了100萬元人民幣的獎學金,鼓勵該校學生從事生物科技研究,同時與華中農業大學結成更加緊密的合作關系,在新基因的探索上合作?!?國家環境保護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生物多樣性首席專家薛達元說:“一個課題組乃至一個國家取得一項技術的成功,可能使用了國外的許多相關技術,就轉基因而言,一個轉基因作物的成功研究,可能涉及30多個專利技術,而這些技術可能由多個國家的科學技術人員或公司所擁有。目前,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功能基因并不多,有些轉基因研究確實使用了其他國家和國外大公司研究機構所提供的基因材料。”
面對質疑,張啟發所在的華中農業大學回應:“通過專利授權檢索我們發現,該報告指稱的12項國外專利,有4項在中國提出了專利申請,1項未獲授權……在授權的3項中,1項公告號為CN1263946的‘合成殺蟲晶體蛋白基因’發明,將于2009年在中國過期失效?!?項專利的權利內容,和我國自主研發的Bt轉基因抗蟲水稻采用的技術、方法、材料完全不同……”(第一財經日報)
對此做過深入分析的郎咸平先生在廣東衛視的《財經郎眼》節目中指出:“整個轉基因水稻的研發流程,是孟山都等公司規定好的流程,你一定要按照這個流程走……” 節目中李銀指出:“孟山都跟湖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包括先正達、拜耳、杜邦,他們都紛紛跟中國的科研機構合作,這個過程就有陷阱在產生,為什么,它的試驗的品種,植株是孟山都他們提供的,比如第一代轉PEPC基因的水稻,是美國大學研究出來的,第二代的轉基因水稻Xa21,這個型號是美國的實驗室出來的,它們都會受到一個叫做《材料轉移協議》的保護,這個協議看起來好像不是專利申請的那種保護,但是你要知道,中國的研究機構跟他們簽這個協議的時候是必須要簽的,這表示什么呢?這個科研材料在科研的時候可以無償使用,一旦商業化,它必須再跟孟山都等提供植株的公司再談判,談判的過程中要保證提供方的經濟利益?!?/p>
即便真如張啟發所言,他們采用的國外專利技術要么在中國沒得到授權,要么會很快過期,但是綠色和平也指出“與專利相比,……《材料轉移協議》在材料原產國和接收國家皆有效,而且該類協議對所涉及材料的所有權幾乎沒有設定時限。”孟山都等公司于華中農業大學合作的報道屢見于報端,Xa21即使不同,也是來自于美國的大學,這些張啟發都沒法否認。目前農業部批準的兩種水稻還只是試驗階段,一旦開始商業化推廣,《材料轉移協議》的談判結果會是怎樣尚未可知。盡管2009年7月9日,孟山都公司大中華區總裁Mike Frank接受采訪時宣稱“孟山都不會向中國農民收取轉基因種子專利費?!保╤ttp://www.patent.com.cn/info/2009/0713/198.html)但同樣的甜言蜜語,孟山都卻欺騙了阿根廷農民。恩道爾在《糧食危機》中披露,上世紀90年代阿根廷開始種植轉基因大豆,后來發展到阿根廷99%的大豆都是孟山都的轉基因大豆,孟山都公司完全控制了該國的大豆生產,孟山都公司的主要控制途徑是與阿根廷的種子公司簽訂專利使用權轉讓協議,并要求支付使用費。當華中農業大學的轉基因水稻完全商業化之后,進而擠垮中國的雜交水稻之后,孟山都完全可能通過材料轉移協議索取高額費用。
暫且不論跨國種子公司的專利陷阱將來會從中國人的飯碗里搶去多少錢,整個轉基因水稻的研發過程是循著跨國公司規劃好的路徑,這個成果有沒有可能是別人的基因武器呢?完全有可能的。美國軍方早在二戰結束時,就從臭名昭著的日本帝國主義的731部隊那里秘密接手了他們在中國搞生化武器的全部資料,可以說美國滅亡中國是圖謀已久。“橘生淮南為桔,淮北為枳”,同樣的東西美國吃了可能沒事,但并不能保證中國人吃了也沒事。何況美國已經掌握了中國人的全部基因組,如果美國的統治精英做好了滅亡中華民族的準備,他們只要在整個研發過程的某個小片段或者某個基本元件材料上做點手腳,就完全可能導致整個中華民族的種族滅絕。
當然,這個都是邏輯上的假設推斷,不能依此判斷轉基因就是美國的生化武器。但同樣的,也不能把美國宣稱轉基因是安全的這一結論,作為判斷中國轉基因食品安全的依據。在關系民族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上,任何輕信、武斷都是要不得的。中國的轉基因食品是否安全,必須針對中國人自身進行長期而充分的檢驗、檢測和臨床試驗觀察。保住了18億畝的土地紅線,中國現在并不存在大米緊缺的情況。沒必要為了目前的一點蠅頭小利,拿中華民族的存亡作抵押,筆者完全支持國家繼續加大人力物力搞好轉基因作物的研究、試驗。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