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網絡時政文摘(2010-3-12)

文摘 · 2010-03-12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網絡時政文摘(2010-3-12)

三公帳目不清 官員揮霍不止
年增千億辦公費 民生困苦有誰憐

內房失衡既成 調控講易做難
均衡放貸無從落實 經濟發展難言穩定

官員財產不多 子女財產非常多

人代倡判監上訪者 網民狂轟
中央人事新風格 求穩寧拖
最高檢工作報告解讀:查處力度加大腐敗更甚



日本挑戰北京 與中國爭奪海洋資源

指點江山:民眾說好才真正好

.................


三公帳目不清 官員揮霍不止
 
太陽報

政府必須做到財政透明,老百姓有權知道自己納的稅是怎樣花掉的,這已成為內地民眾的共識。如何透過完善的財政預算和監管制度遏制「三公(公款吃喝、公車消費、公費旅游)」支出,更是正在北京舉行的全國「兩會」代表關注的焦點。

全國人大常委會預算工作委員會主任高強前天表示,由于「基礎工作不到位」,目前政府難以公開「三公」支出的具體清單。他還以在全國引起廣泛關注的廣州市委辦公廳公開「支出預算總表」為例,公開的只有「行政運行、專項服務、專項業務、事業運行」等幾項。預算總額近億元,但在有限的資訊里,完全看不出「三公」消費在預算總額及各分項中所佔的比例。

高強甚至直言,「今年即便公開了,也達不到大家要求的那麼細?!顾忉屨f,目前財政預算并無針對「三公」支出的專項,譬如購買公車被列入「購置費支出」,該項目范圍甚廣,連購買桌椅板櫈、電腦、紙張都包括在內,無法反映公車消費的實際情況。

按照高強的說法,預算資金是公共資金,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民眾有權知道政府籌集的資金用于哪些方面,預算公開是應有之義。然而,各級政府在這方面的表現,卻令百姓大失所望,毫無節制的公款揮霍,更令百姓深惡痛絕。

據內地學者估算,中國每年的「三公」支出已增至接近一萬億元。按全國年財政收入三萬億元計算,公款消費竟相當于國家全年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一,數字令人咋舌。

權力失控 民怨加深

從改革開放初期的一九七八年至二○○三年的二十五年間,內地行政管理費用增長了八十七倍。各級政府的行政成本不但遠高于歐美發達國家,甚至比世界平均水準高出百分之二十五。儘管內地已實施《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但財政數字卻是機密。在部門利益化、財政密室化、權力私有化大環境下,法律對公款開支的監督形同虛設,對「三公」毫無制約作用。

無論帳目多不合理,在行政權力的操弄下,都能輕易變得合情合理。權力失控導致「三公」失控,造成民怨不斷加深,公款揮霍屢禁不止,已經對和諧社會構成重大威脅。

保障知情權是行使監督權的前提。政府財政資訊尤其在行政支出方面不透明,監督便無從說起?!溉瓜M愈演愈烈,百姓有目共睹,絕不會因為政府不公開便會隱形,政府愈遮掩,愈有「此地無銀」之嫌,民眾的疑慮和不滿便愈深。

在《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實施一年多,公民知情權和公民監督已成為社會共識的今天,如果政府交給人大審議和討論的預算桉仍是一筆不盡不實的「煳涂帳」,而人大又繼續充當「橡皮圖章」,「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只不過是一句空話。

年增千億辦公費 民生困苦有誰憐
 
東方日報

全國人大代表葉青日前揭露,自二○○五年至今,全國行政經費的增加額度大概是以每年一千億元的速度遞增。但實際上,每年的行政經費都花不完,各部門在年底都要突擊花錢。年年花不完年年增,這種荒唐的財政制度,也算是中國特色。

行政經費每年遞增一千億元,從二○○五年至今,累計已增加了五千億元,相當于一年的國防預算支出,如此驚人的增幅,在各國政府都是罕見。這些行政經費到底花到哪里,根本無人交代。

中國政府的行政成本高踞世界第一。從一九七八年至二○○三年的二十五年間,中國財政收入增長二十多倍,而同期行政管理費用卻增長了八十七倍。中國人均負擔的年度行政費用,從一九八六年到二○○五年,也由二十元增加到近五百元,增長二十五倍。

如果說,年增行政經費千億元,能夠讓公僕高效辦事,執政為民,或許還物有所值。但事實上,不少行政經費花得不明不白,被貪官污吏們胡吃海花。在很多政府機關,一輛公務車一年的維修花費高達十萬元,最荒唐的一輛車,一年居然換了四十次輪胎,相當于每周換一個輪胎。由此可見,當中的管理是如何鬆懈,又是如何鋪張浪費。

突擊花錢 胡吃海花

據權威統計,全國每年的公款吃喝就高達三千億元,公款旅游亦有三千億元之多,公車消費也是三千多億元。至于樓臺館所、培訓中心、度假基地的建設,更是靡費不知凡幾。正是因為有這些原來不必要的支出,使行政開支一直居高不下。

更荒謬的是,即便是政府各部門如此亂花錢,到年底時也花不完。去年十二月是財政執行的最后一個月,但全國各級政府部門手中卻仍有兩萬億元尚未花出去,很多政府部門為了突擊花錢,巧立名目給公務員大派獎金、大發福利,這種情況每年年底幾乎都會重演。

既然政府胡吃?;ǘ疾荒軐⑿姓涃M花完,為何政府還要以每年一千億元的幅度增長行政經費呢?為何不能將這些錢用在民生方面,比如教育、醫療和社會保障?當下哪個項目不缺錢?哪個項目的增幅高于辦公經費的增幅?

以目前民怨最集中的住房問題為例,一年下來,全國經濟適用房的建設資金也不過上百億元,如果政府按照每年遞增一千億元的規模,老百姓又何至于望樓興嘆?再說醫療保健服務,看病難看病貴,成為壓在老百姓頭上一座大山,如果醫療系統的經費能夠像辦公經費這般高速增長,老百姓又何至于諱疾忌醫呢?

財政預算的分配,實際上折射出政府的立場。當局口口聲聲宣稱,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權為民所用,但實際上,最終權與利都落到官僚集團的手中,人民政府蛻變成官僚政府。

內房失衡既成 調控講易做難
 
東方日報

內地樓市泡沫成為具爭議性的話題,已經引起內地當局的重視。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姜偉新表示,中國未來二十年是城鎮化、工業化快速發展時期,樓價上漲壓力大,但政府調控的決心更大。這個表述的解讀,頗有前實后虛的意味,前半句實,是指樓市的牛氣可延續二十年,這個預測有不少專家都提到過,以國情判斷亦算十分合理,二十年的地產牛市,中國能不同泡沫長期作戰嗎?至于后半句虛,是指未見得政府調控的決心大,也不敢對調控的效果樂觀。

樓市泡沫要治標,得先知道根源所在,去年起內地樓價的飆漲,市場認為同四萬億救市,掀起信貸狂潮攸關。政府不這樣認為,為了強調有關說法子虛烏有,把話說得很絕。發改委主任張平表示,四萬億投資沒有一分錢流入股市、樓市。這個絕對說法偏離事實,恐怕小學生都不置信。早前商品房的大量投資,頻頻誕生的地王需要龐大的金錢支撐,背后涌動地方政府和央企的手影。

數據顯示,去年各地產生九十多個地王,央企拿下了六十多個。目前國資委旗下百多家央企,除了十六家攞正牌做地產需買地外,其馀各產業的八十多家央企都以不同方式加入買地。如此龐大的陣營把手伸向地產,原因值得尋味。一方面以往出口一業獨大被金融海嘯打殘,有利可圖的產業愈來愈少;另一方面巨額資金救市、信貸爆炸,資金配置向央企傾斜,因而形成投資門路窄、資金卻多的畸象,房地產在這樣的前提下崛起,硬說沒有一分錢流入樓市,不是罔顧現實嗎?

去年下半年銀監出臺措施,約束銀行信貸。今年國資委重整央企,亦即非名正言順的地產企業要專注其主業,雖然未知這項重整有多大的強制性,但從銀監和國資委的姿態看,是想根治樓市的舉措,當然亦有在房地產發展上,抑制國進民退的用意。做法和行動對沒有一分錢流入樓市說法,是明顯的否定,但有關舉措能否發生效用,還要實踐驗證。

懷疑樓市治理的效用,由來有據。樓價飆升已有一段時間,早在救市計劃中央就關注樓價問題,提出多建經濟適用房、廉租房,以這類保障性住房的供應平抑樓市的供求失衡,助低下階層解決住房難題。但這一項恰恰是四萬億刺激計劃中,唯一未按期完成的項目,僅完成計劃不足三成。地方政府對保障房表現的惰性,同對打造地王的熱情,形成鮮明的對比,顯示對治理樓市,地方政府、央企以致銀行,能否與中央同心同德,不無疑問。

由于保障房不足,加劇了商品房的需要,銀行為谷信貸又聚焦商品房,同時去年底有一線城市,樓市投資客高達置業群的八成。人氣凝聚一處,又怎可能以分層法去區別供求,樓價又怎能不愈升愈有,至現在中央擺明車馬打壓,樓價仍然降不下來。對此,雖然官方聲言調控決心很大,但又有多大本事理順不同利益關係,達成降溫趨勢呢?事實上,平抑樓價的決心更多是阻嚇的姿態,政策的另一面又存在樓市跌突,累及銀行信貸的擔憂,成為利益團體與中央政策博弈的本錢,攻守博弈變數未可料,樓市二十年長發展期難言軟著陸,惟求維穩已是最理想的結果,但又談何容易。

太陽報:均衡放貸無從落實 經濟發展難言穩定
 
內地為保持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避免貨幣投放出現「前鬆后緊」情況,今年早已定下全年新增信貸額七萬五千億元人民幣的目標,并且希望第一季度信貸不應超出全年規模的三成,避免銀行大量發放信貸,給經濟體系造成龐大的流動性,促成資產泡沫。

然而,今年首兩個月新增貸款已接近首季目標。換言之,三月份內地新增信貸難免再次出現急煞車,令信貸市場持續出現每月及每季均有的「前鬆后緊」怪現象。

今年以來,雖然人民銀行已經兩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合共調升一個百分點,藉以抽緊市場的銀根,冀穩定信貸市場投放力度。不過,由于市場對貸款需求未有減弱,銀行為控制信貸投放額度,配合中央貸款量的目標,已接連出現每逢月中急煞車、部分銀行停貸的情況。這種情況,明顯未能完全符合中央提出的「均衡放貸」準則,防止季度、月度間異常波動的要求。

坦白說,內地出現未可遏止的龐大信貸需求,主要來自地方政府不斷促進增長,亦衍生出一系列的骨牌效應。地方政府為增加財政收入,紓緩就業壓力,不斷竭力爭取項目,擴大投資規模,令投資呈不斷上升趨勢,促成信貸急劇膨脹,同時亦出現部分部門產能過剩。

在通貨膨脹和產能過剩并存的狀況下,中央政府不得不緊急煞車,要求關上財政和信貸兩個閘門。銀行為配合中央政策,當然需于每月中開始煞停信貸,避免信貸額度「出軌」,做法明顯與自由市場經濟有別之外,更是過猶不及,為內地經濟平穩發展額外添上不明朗因素。

事實上,內地銀行每月未能均衡放貸,則可以由目前內地的經濟處境說起。誠如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早前所說,內地是從傳統集中型計劃經濟,走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轉軌過程。

內地經濟系統現時處于困局,例如銀行業在推動市場化,可惜金融監管制度并不健全及完善,銀行往往將所要承受的信貸風險拋諸腦后,導致中央不時需要開腔,為銀行貸款方針設限,顯示內地距離市場化經濟,仍有一段漫漫長路。

就事論事,內地銀行信貸每月緊急煞車,本質上只是配合中央政策的現象,除了可能構成資產價格大幅波動,部分有融資需要的項目出現發展步伐溷亂外,更會阻礙經濟平穩發展。

若果要落實內地商業銀行放貸,切合實體經濟的發展需求,內地必須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盡快由政府主導型的投資決策體制,轉變為市場主導型機制,否則將難以避免出現銀行信貸隨時「大放大收」的不正?,F象。

官員財產不多 子女財產非常多
 
本文重點

    * 工資外有很多「灰色收入」
    * 易得罪人 監督無作為

全國政協副主席李金華昨指,內地對于如何公布公務員及政府官員的財產,仍無健全法律規定,致很多官員得以透過親屬貪污,出現「官員自身財產不多,但子女的財產非常多」的情況。他又指,目前內地官員財產的申報制度有欠完善,令官員可以藉漏洞收取「灰色收入」,甚至利用他人的假身份證去開戶、炒股,引發民眾強烈不滿。

曾任國家審計署審計長的李金華,昨就「加強對權力的監督與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等話題與內地網友進行交流。他表示,雖然中央明確規定公務員要公布自己的財產,并及時報告或公開重大收入,但因內地在這方面仍沒有完整健全的法律,令很多官員得以利用漏洞貪污。

「比如官員除了自身,夫妻兩個人一起生活的財產以外,還涉及到子女。」李金華指,若官員子女已獨立工作,其財產應否算是官員的財產,在法律上是一個問題?!咐习傩詹粷M意的,就是有些官員自身看起來,他的帳面或者財產并不是很多,但是很多子女的財產非常多?!?/p>

李金華指出,近年揭露的貪污桉件均顯示,很多貪污腐敗問題都是通過子女、親屬反映出來的:「如果把分開居住的、獨立的子女,不包括在內來看官員的財產,不能反映(官員實際財產)問題。」
工資外有很多「灰色收入」

他又指,內地官員的財產申報制度有欠完善,亦令官員得以藉此漏洞貪污。他直言,很多官員除工資外,還有很多其他的「灰色收入」,而大部分「灰色」、「黑色」收入都是通過現金來進行交易,銀行及其他方面根本不能反映出來。

對于這方面的收入,李金華說,官員不但不會申報,「甚至還有很多用人家的假身份證去開戶、去炒股」。要解決這問題,必須完善中國的法律,迫使官員如實、準確申報自己的資產。
易得罪人 監督無作為

身負監督職能多年的李金華坦言,監督是一項得罪人的工作,這亦是造成部分監督人員不作為,或者作為不到位的主要原因:「在這個時候得罪了人,可能個人很多的利益,個人的很多方面要受到損傷和影響?!?/p>

他又認為,要保證監督人員履行職能,必須給他們創造條件和環境,讓他們敢于監督,能夠堅持原則。應該把專門監督、輿論監督、社會監督及網民監督結合起來,這樣的監督才會更有效。

■本報綜合報道

 

人代倡判監上訪者 網民狂轟
 
明報

廣西一名全國人大代表建議,對20種上訪行為處以刑事處罰,包括拉橫額、喊口號、靜坐等都應入罪,最高可判監15年,此建議一出引發網友眾怒。

影響領導生活 最高囚15年

《南方都市報》報道,全國人大代表、廣西人大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劉慶寧稱,有上訪者「到領導辦公室和生活地點鬧訪,不分場所找領導鬧訪的問題十分突出,嚴重影響領導正常生活秩序和正常工作秩序」,建議修改《刑法》,增設「擾亂信訪秩序罪」。他指出有20種行為應受刑罰,包括:喊口號、打橫幅、穿「狀衣」(即寫有告狀內容的衣服)、散發單張、靜坐,未經批準在國家機關辦公場所及其周邊非法聚集、滯留等。

大多數網友聞言表示憤慨,認為老百姓上訪是因為日子過不下去,卻因為「影響領導生活」而要坐監,無論如何說不過去,有多名網友指出,這一議桉已經明顯違憲。

中央人事新風格 求穩寧拖
 
【明報專訊】今年「兩會」唯一的人事議題,就是全國政協提名補選一名副主席,澳門卸任特首何厚鏵是唯一的候選人。而原來呼聲極高的十一世班禪活佛,不僅未如預期般獲提名副主席人選,甚至未補選為政協常委。這種人事議題的冷落,反映了中央近年在人事問題上漸趨審慎的新風格。

非換屆年少調動

這種新風格就是,不到萬不得已,官員按正常退休年限更替,在非換屆年,對各種人事調動盡可能少動。而在一段時間內,又會非常密集地來一個大執位。究其真正原因,是在各種勢力在相互制約下,很多應該進行的人事調整能拖就拖,這也符合中央目前怕亂求穩的大原則。

去年雖然有7個省市區的省委書記、省長(市長)大執位,農業部長和教育部長也換了人,今年的調整幅度相信也相若,而到明年下半年,由于臨近2012年的十八大召開,將會有新一波的密集人事大調整。

表面看,現在的正省部級官員都按照65歲的年限夠鐘就退,但也不盡然,去年卸任的重慶市長王鴻舉和教育部長周濟,都未滿65歲。雖然,王鴻舉去了全國人大環境資源委員會做副主任、周濟到中國工程院做黨組副書記,但與他們的原相較職,還是讓人揣測他們的去職與丑聞或失職有關。相反,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和工信部長李毅中兩人,都已屆退休之齡,至今仍無退休艫象,有消息說,二李很可能「超期服役」,做到這屆內閣任期屆滿前。

據消息透露,原定今年「兩會」上的人事安排,并不止這麼簡單,科技部長萬鋼、中國科學院院長路甬祥以及社科院院長陳奎元等人,原來都在調整之列,但為怕引起王鴻舉、周濟去職后相類似的揣測,特別是在「兩會」大會上去職,動見觀瞻,影響太大,因此最后還是取消,延后安排。

萬鋼或卸任科技部長

路甬祥和陳奎元都年近七旬,而且分別是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地位崇高,免去兼職對其地位應無大影響。另一個類似的例子是身兼國務院港澳辦主任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廖暉。但萬鋼的情有所不同,他今年才58歲,正是年富力強,且他也是全國政協副主席,并兼任致公黨主席,2007年他被以電動汽車專家身分出任科技部長,是溫內閣僅有的兩名非中共黨員正部長之一(另一人為衛生部長陳竺),撤換他的理由有點蹊蹺。

今年「兩會」上,萬鋼顯得較為低調,只以致公黨主席身分出席一個推廣上海世博的記者會。本來,中央力推的自主創新,從「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進發,這些本該都是科技部長發聲的主題。萬鋼的低調,到底有何難言之隱,尚未可知。

孫嘉業

最高檢工作報告解讀:查處力度加大腐敗更甚

【僑報網訊】去年全年查辦涉嫌犯罪的縣處級以上國家工作人員2670人,其中廳局級204人、省部級8人。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焦洪昌:2009 年的最高檢工作報告中,這一組數字分別為2687人、181人、4人。從數字上可以看出,2009年“落馬”的省部級高官比2008年在人數上翻了一倍。這一方面可看出中國腐敗問題的發展趨勢未能遏制,而另一方面最高檢對此的打擊力度在加大。

對這一系列數字可以有兩種解讀:一種解讀認為,最高檢在查處力度上有所加強,以司法公正、公正廉潔為使命,不管何人何職都要嚴格查處。被查的省部級高官人數比前年翻番,可以看出最高檢的工作力度相當大,特別是對于高官并不含煳。

而另一種解讀則是,中國腐敗發展趨勢未能遏制。如果沒有這么多人腐敗,你查誰呢?

不管怎樣,我們從查處的廳局級和省部級官員的數字來看,最高檢的檢查力度還是相當大的,這不僅涉及中央政法委、中紀委等多個部門對反腐敗的加強,也是中央指導思想的一個體現。

日本挑戰北京 與中國爭奪海洋資源

環球時報    2010-03-11 16:21:51

    日本媒體11日報道說,隨著中國等新興市場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世界上對稀有金屬等資源爭奪正愈演愈烈。對資源小國日本而言,確保穩定的資源獲取是當務之急。因此海洋資源備受關注。報道稱,日本的領海和專屬經濟海域(EEZ)面積位居世界第6,是繼美國和澳大利亞等國之后的海洋大國。在日本的海底沉睡著許多海洋資源。


  據日本共同社11日報道,海底熱水礦床由于海底巖漿的熱等噴出的鋅、銅、金和稀有金屬的沉淀而成,分布于世界各地水深1千至3千米的海底。日本近海約20年前首次發現海底熱水礦床,迄今為止在伊豆和沖繩海域共發現了約15處。


  日本政府從2008年度起著手進行開發海底熱水礦床方面的調查,目標是在2019年度前確立起商業化所必需的技術和完成經濟性評估。 “石油天然氣•金屬礦物資源機構”受日本政府的委托,與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等合作正在研討采礦方法等,但日本茨城縣筑波市的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研究組組長大木稱,現在是“儲量等還有很多不明之處”的狀況。


  日本綜合研究所董事長寺島實郎說:“雖然日本一向被認為是資源小國,但是如果把目光投向海洋,想法就會發生180度的轉變。”海底資源的勘探需要具備衛星以厘米為單位測定海底地形的先進技術。向海洋和宇宙這兩個科學前沿發起挑戰是日本在世界“資源戰爭”中勝出的關鍵。


  但是,負責海洋資源開發的日本民間企業卻對此態度謹慎。是否能只開采出獲利的礦物資源還是未知數。一家企業表示大多數企業仍在觀望, “尚未具體開展”。東京大學教授浦邊徹郎表示:“日本近海已經發現了2、3處有希望的礦床,并已知道具有可以獲利的規模?!彼€說,“政府應該肩負起風險促進企業參與”。

指點江山:民眾說好才真正好

雖然二○○九年中國GDP增長百分之八點七,且第四季度增長超逾百分之十,但政府工作報告對今年GDP增速指標卻沒有加碼,只訂為百分之八左右,不過「強調好字當頭」,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

對「好字當頭」的理解,當然是講效益。效益一是經濟效益,二是社會效益。而歸根結柢,效益一定要落實到民生,讓老百姓感到實惠,不僅荷包膨脹了,更重要的是手中的錢購買力提高了,衣、食、住、行都改善了,這樣國家GDP的增長對民眾才有切身意義。

比如,去年GDP增速為百分之八點七,老百姓卻會問前年全家收入十萬元,去年是否增加到十萬八千七百元或以上?若是,才覺得國家GDP增長百分之八點七對他有意義;如果自己的收入沒有增加,或者雖然有所增加,卻遠遠趕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甚至是減少,那就會覺得國家GDP增長百分之八點七對他沒有意義!

去年全國大中城市樓價飛漲,京、滬、深漲幅非常驚人,海南三亞不少樓盤更是勐升一倍以上,不少有置業打算的民眾積蓄年初可以買間房,年尾只能買張床。「居者有其屋」的美夢在GDP增長百分之八點七的背景下成為泡影,真是情何以堪!

「執政為民,以人為本」是執政黨的宗旨,GDP的增長是否圍繞民生、惠及民生,正是上述宗旨是否落實的試金石。
劉夢熊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9. 掩耳盜鈴及其他
  10.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