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立:轉基因戰爭兵臨中國
經濟參考報近日報道:受國外低價轉基因大豆大量涌入影響,我國大豆主產區黑龍江出現了油脂加工企業停產、大豆預期種植量下降現象。專家認為,跨國糧商操控“洋大豆”低價沖擊我國主要目的,就是試圖把我國產大豆擠出市場,進而控制我大豆產業話語權,賺取高額壟斷利潤。國家應采取緊急措施,從生產、流通、加工等環節入手,保護我國大豆產業安全。
人民大學副教授周立長期關注轉基因技術安全,近日接連在媒體發文呼吁公眾關注轉基因技術可能對中國造成的危害。他提出,一場基因戰爭已經在全球范圍內打響,中國不能對此漠然視之。
宋陽標 文
轉基因技術會危及到人類的生存,集體性的生存,生態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以及對天然食品的選擇,這樣看它是不道德的,甚至有的美國參議員說它是邪惡的
宋陽標:基因戰爭究竟是什么東西?
周 立:應該說轉基因只是一項技術,它本身沒有對錯之分。關鍵人是有私欲的,掌握在不同人的手上,用作不同的用途,就帶來了對它的是非判斷的區分了。
根據歷史的經驗,人類只要一掌握一種新的技術,就不可避免地把它用到軍事用途上,而且常常把最尖端的技術用在軍事上,從開始的鐮刀、斧頭,到后來的火槍、火炮,到現在的核武器,太空的技術,基因技術也是一樣,只是現在基因技術還沒有達到完全可控,但是其影子已經有了,比如說把基因做成一種單獨的商業工具,比如孟山都公司,在1998年就采用了終止子技術,終止子技術就是讓種子斷子絕孫的,目的就是讓你每一次種植都得買他的種子,過去人們常說的技術中性,道德中性,這樣的表達就蒼白無力了。再高尚的表達,到了私人手里,都會轉化為牟利的工具,這樣會危及到人類的生存,集體性的生存,生態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以及對天然食品的選擇,這樣看它是不道德的,甚至有的美國參議員說它是邪惡的。國家更是可以利用公司和軍事技術搜集別的國家的人種基因,建立基因庫,用作基因戰的用途。我們相信這種技術是在突飛猛進的,轉基因技術僅僅出現十來年就對人類生活產生如此大的影響,再過20年,誰也不知道會變到什么樣。
跨國公司在中國進行了很多年的種子基因庫整理工作,由于他們有強大的財力和平臺進行研發,中國沒有一家公司有這樣的實力去做,他們有產學研平臺,而我們沒有。就像一場競賽,跑步已經開始了,得勝的肯定是第一名。
宋陽標:在全球競爭中的轉基因技術會給誰帶來利益?
周 立:過去十年來,所謂的生物技術的突飛猛進,使得世界早已經展開了一場類似核競賽,又遠遠比核競賽嚴重,比核戰爭隱秘的基因競賽和基因戰爭。如果不能及時認識這場競賽和戰爭的性質,做出相應的戰略部署,就會在這場隱秘的世界大戰中,成為輸家。不僅是被基因武器控制的國家和人民是輸家,全世界所有國家和人民、自然環境、生態系統,以及子孫后代,都會成為這場戰爭的輸家。戰爭中的暫時贏家,可能僅僅是少數幾個在這場“贏家通吃”的競賽中牟取全球暴利的跨國公司,以及在這個利益鏈條上暫時分攤到一點點好處的少數利益集團成員而已。事實上,當1998年美國孟山都公司購買了一項叫做“終止子”技術的專利時,對于轉基因技術的一切高尚表達,都變得蒼白無力了,當有人處心積慮地要把人類生存繁衍的作物種子,都變成私有財產時,還有什么高尚可言呢?實際上,在人類依靠自然恩賜的生存邏輯,被置換為資本控制的現代邏輯時,這場戰爭的性質就清楚顯明了——這是一場只有一個得勝者的競賽,如同微軟在互聯網領域做到贏家通吃一樣。不幸的是,互聯網給我們提供的,還只是彈性消費服務,我們接受與否,還可以有選擇。而轉基因在意圖控制我們的生存環境,控制我們日用的飲食,無人可以在這場戰爭中置身事外。
基因戰爭比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厲害,殺人于無形當中。具有隱秘性,大面積性,非常規性,超國界性。
宋陽標:基因戰爭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周 立:基因戰爭針對的是國民的根本,人是每頓飯都要吃的。比其他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更厲害,殺人于無形當中。具有隱秘性,大面積性,非常規性,超國界性。
基因作為一種戰略武器,是有別于其他武器的:
第一,極度的非對稱性。因為在基因和應用上,有先發國家和后發國家,發展程度極度不對稱。在經費投入、研發平臺、技術實力上,各國差異甚大。中國在2008年7月,做出了一部非常重大的轉基因研發戰略,推出了一個為期5年的240億元的轉基因研究國家重大專項。但是,這筆研究經費,只是相當于孟山都一家公司的。況且,我們沒有他們的集成良好的研發平臺。僅此一例,就能表明其極度不對稱性。
第二,全民參與性。過去的核競賽,是國家間政治、國家間軍事的活動,除非爆發戰爭,幾乎不涉及到平民。但是,基因競爭和基因戰爭,卻涉及到每一個國民。因為我們的食品、日常用品,以及我們未來的醫療,都可能受制于轉基因技術。現在轉基因食品的應用,已經在影響著每一個百姓的生活。所以,這是一場全民參與的競賽和戰爭。
第三,隱秘性和滲透性。基因改造的效果,可以像定時炸彈一樣,在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以后釋放出來,基因變異在我們人體之中,在我們漫長的生命過程中所產生的變化,是我們難以預期的。而且,這場競賽突破了國家疆域的界限,具有超越互聯網,又類似于互聯網的隱秘性和滲透性。
第四,內在驅動型。轉基因技術的研發應用,具有一個強大內在利益驅動機制。因為基因作為一種戰略武器擴張過程中,本身就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會有一種內在的驅動機制,使基因的研究和推廣成為全世界的一個機制。
宋陽標:西方機構或者跨國公司是怎樣針對中國進行轉基因戰略的?
周 立:中國也不可避免地會落入這場戰爭。因為在公眾利益、子孫利益、長期和諧發展,和上述利益的代表者——中國中央政府面前,已經凝結了各種各樣的利益集團,使得短期利益,勝過了長期利益,也使得可持續發展和和諧社會、和諧世界的創建,面臨巨大的挑戰。
就轉基因技術而言,至少有七股力量已經聯合,形成一個利益相關者的利益同盟,從而凝結出一股強大的勢力,使得有害無益的轉基因技術發展,成為一股勢不可擋的大潮。
宋陽標:那么,你說的七股力量主要是指哪些人?
周 立:我總結的七種力量是以下這些部分。
1.跨國糧商得利潤。跨國糧商在糧食國際貿易和轉基因技術的開發應用上,早已形成了寡頭壟斷。跨國糧商的運作模式,已經做了“三個全”:全球化經營、全環節利潤、全市場覆蓋。糧食政治在跨國糧商的全球戰略中,變成了政府和公司的配合。每一個跨國糧商,都有清楚的政府背景,也有清楚的國家政策配套,他們就能打組合拳,實施各種戰略。而其他國家,往往認識不到這些“陽謀”,稀里糊涂就做了甕中之鱉。
2.外國政府得戰略。“糧食政治化”使糧食成為國際政治硬實力的一項標志。從20世紀50年代開始,美國就著手重塑糧食政策和世界糧食結構。從“取消世界糧食儲備制度”到“農業商業化”、從“綠色革命”再到“第二次綠色革命-轉基因革命”和“生物燃料計劃”,不斷使用新技術來逐步控制世界糧食生產和貿易。在糧食商品化和糧食政治化的相互作用下,現在已經有不少國家由于引入了美國的現代農業技術、轉基因種子和化學肥料,導致其農業走上了對美國依賴的不可逆的進程。
3.地方政府得政績。雖然生物育種領域的轉基因技術使用,涉及國家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糧食主權,以及國家長遠戰略等,但這并不在地方政府的利益函數中。試問,地方政府有什么義務去提供國家公共物品,國家戰略品呢?地方政府官員的主要動力,就是在短期內做出政績,尋求提拔。招商引資,是做政績的最佳路徑。
4.中資公司得好處。中資育種公司,由于缺乏跨國公司“全球化經營、全環節利潤、全市場覆蓋”的優勢,也難以在在國內種子市場條塊分割、農戶小規模經營、產業鏈條未經整合的國內市場形勢下,獲得長足的發展。因此,當種子行業的跨國公司伸出“友誼之手”的時候。中資公司的管理層和雇員,會因為短期內可以得到高額的收入和集約化、市場化、產業化平臺,會尋求合資、合作,甚至選擇被兼并,以得到短期的好處。
5.科研院所得經費。以獲取研究經費和科研發表(求利有求名)為目的的高校與科研院所的轉基因研究,并沒有動力與國家安全和國家戰略保持一致。諸多跨國糧商和跨國種子公司,已經在不少重點高校與科研院所,以資助研究、資助辦學、發放獎學金、舉辦會議、合作研究之名,俘獲了各大科研院所與科研人員,成為一個個為了研究經費、成果發表(尤其是Nature,Science以及各類SCI國際發表)和生物試驗與商業推廣,而主動為其效力的731部隊。
6.國家部門得租金。轉基因研究的潮流,使得跨國公司的院外集團,可以輕易地以少量的利益交換,就能俘獲具體經辦人員,致使社會公眾利益、國家安全、長期戰略等,因缺乏相應利益表達者,被逐漸,而且輕易地攻破底線。使得轉基因研究、開發、應用等,逐漸成為事實。一些跨國公司的負責人揚言:中國開放轉基因的研究和推廣,是遲早的事情;中國認可并開放轉基因育種市場,指日可待。所以,跨國公司在這樣一個明確預期下,不斷排兵布陣。他們以直接和間接的利益交換,來換取國家有關部門和經辦人員的信任。從而不斷地攻城掠地,中國近些年在糧食領域、在轉基因研究上,已經不斷地在開放,在落入俘獲的網羅。
7.種糧農民得閑暇。轉基因種子,也會得到農民的普遍歡迎。一方面,轉基因處理后,作物會有了抗藥、抗蟲等特定的抗性,會減少農藥、化肥以及人工投入,使得農民可以更加安心地出外打工,得到閑暇時間,以更多的農外收入,來彌補農業收入的不足。另一方面,轉基因種子在出芽率、抗倒伏、結實率等方面,會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會帶來短期的產量效應,短期的種子廉價或者免費銷售策略,以及收成的回收加工策略,也會使農戶得到短期內的收入效應。從而,會在短期利益的驅使下,主動采用轉基因種子,以獲得短期收益。最終,會出現劣幣驅逐良幣效應。就像中國的大豆,已經出現“劣豆驅逐良豆”一樣。也可能會有些人用市場理性和農民理性的角度,來解釋轉基因種子的使用。實際上,在農業領域,在轉基因技術領域,市場理性和農民理性的基本假設前提,都不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對稱、技術不對等,組織的極度不平衡、農作周期和農民收入周期的長周期性,以及土地用途、種子用途的近乎不可逆性,使得所謂的市場理性和農民理性,都只是極其短暫的視角。
宋陽標:這些看起來互不相干的力量是怎么破壞了國家的利益的?
周 立:上述7個利益集團已經自覺和不自覺地里應外合,形成一個轉基因農業發展的利益鏈條。而且,在上述7個利益集團中,只有2個是外部敵人,其他5個是內部敵人。內敵遠遠大于外敵。在利益驅動下,諸多機構和個人,甘心做買辦,以獲取短期利益。在上至地方政府,下至農民百姓沒有長遠預期的情況下,短期利益的考慮,占據了主導地位。“十年二十年之后,哪管洪水滔天?!”
實際上,種子的問題,遠遠不是商業利益所能涵蓋的。種子問題涉及生態環境、國家安全、民族文化、子孫后代、社會穩定等,是涵蓋自然與社會系統,涉及千秋萬代的系統工程。即使是轉基因技術處于絕對領先地位的歐美國家,也沒有人簡單地把它產業化、市場化。在國家戰略性、國民經濟命脈性的領域,沒有哪個國家會相信僅僅通過市場,就能做好事情。而且,對于生物多樣性重要性的認識,對于生命系統復雜性的認識,人類可能還只是略知皮毛。
在糧食生存領域應該實行非競爭性手段,因為糧食有公共品屬性;農業具有非單獨產業部門屬性,具有公共部門屬性。要想解決轉基因問題,要對農業、糧食問題有一個重新的看待。這樣才可能有治本之策。
宋陽標:據媒體報道,有些西方機構和跨國公司在中國進行人類基因樣本采集,你了解這類情況嗎?
周 立:我沒有做過相應的調查,但是我通過我的私人渠道知道有這樣的現象。中國的一些人類基因組課題是跟國外共享的。我們也知道,中國的漢奸實在是太多了。只要有人給利益,那為什么不干呢?對于公司,員工都有好處,何樂而不為。
宋陽標:中國的轉基因技術研究現狀如何?
周 立:2008年7月國務院批準實施的總額240億元的轉基因重大專項研究,撒胡椒面似地分散在不同的高校與科研院所。缺乏基本集成平臺的,各自為政的高校與科研院所研究,不僅會做大量無效的、重復的研究,還很容易在發表論文、出國交流、專利申請、商業贖買等誘惑下,把階段性成果和國家機密,輕易地公布或出賣出去。同時,分散無序的轉基因研發過程,也容易發生基因飄逸、技術泄露等問題。這類事情在中國中部的一個研究基地已經發生。
以獲取研究經費和科研發表(求利有求名)為目的的高校與科研院所的轉基因研究,并沒有動力與國家安全和國家戰略保持一致。諸多跨國糧商和跨國種子公司,已經在不少重點高校與科研院所,以資助研究、資助辦學、發放獎學金、舉辦會議、合作研究之名,俘獲了各大科研院所與科研人員,成為一個個為了研究經費、成果發表(尤其是Nature,Science以及各類SCI國際發表)和生物試驗與商業推廣,而主動為其效力的731部隊。
相比之下,食物帝國的擴張者,有極其清楚的戰略部署和戰略準備,有進可攻退可守的戰略平臺。資金的充裕(如中國所有的轉基因研究經費只是相當于某一個轉基因公司的金額)、商業化平臺的完善、政治游說機制的機動靈活,
宋陽標:那據您了解,西方機構和跨國公司是通過哪些方式對中國進行這場基因戰爭的?
周 立:確切地說,我不認為他們是在主動地發起一場基因戰爭。我不贊成陰謀論。如果有謀的話,也是陽謀,是公開的手段來運作的。只是我們能不能識破他們的陽謀。跨國公司更多的是以商業利益為訴求,而非直接針對國家的。
他們會對中國一項項地攻城略地。比如,你說轉基因食物不好,轉基因棉花總可以吧?據說中國的轉基因棉花產量已經占95%了;再進一步,玉米不是人直接吃的,總可以轉基因吧;你不讓種小番茄,我做番茄醬總可以吧。國內的一些機構也看著眼紅,別人都能做了,為什么我們不能做,于是出于利益的考慮,他們也參與了進來。原來對轉基因技術的態度,我們國家是被脅迫參與,現在是主動參與了。
宋陽標:袁隆平的雜交水稻技術是轉基因技術嗎?
周 立:可以這樣說,袁隆平的技術是天然轉基因,而不是人工轉基因技術,不是認為的植入基因,而是天然雜交的方式。這種方式是無法被哪一家公司所控制的,從技術上說,也是安全的,對人的身體健康沒有影響。他的技術從大的方面來說,也是轉基因,但是卻不是我們應該詬病的那種。
宋陽標:據了解,一些農村地區,由于長期購買種子站的高產種子種植,而拋棄了傳統的糧食種植方式,即每年在收獲的糧食中留下一部分次年再種植,雖然不高產,但產量很穩定,現在改為每年都在種子站購買新的種子,但是這種種子收獲的糧食卻不能留種次年再種植,這是不是意味著一旦控制了中國的種子業的跨國公司切斷對中國的種子供應,就會對中國的糧食安全造成危害?
周 立:我想他們切斷種子供應鏈,在可預見的將來,沒有一家公司可以做到,但是可以抬高糧價。恩道爾在他的書中提到過這樣的例證。同時促使你的農業高成本化,走向更危險的地步。最后可能會形成一個在我們的生存資源方面的競爭,這是每個國家都不愿意看到的。我們國家現在對糧食的基本屬性和農業的基本屬性認知不清楚,盲目的去開放糧食市場。實際上在工業品領域、在服務品領域,開放無可厚非。但是在糧食領域、農業領域不能盲目開放,因為它是在給我們提供生存的必需品。如果生存必需品不是一個國家能夠自主掌握的,那就受制于人了。如果它的質量也是不可控的,那么一個國家的國民健康都受制于人。我把它叫作國家的糧食主權,食物的主權。我認為在糧食生存領域應該實行非競爭性手段,因為糧食有公共品屬性;農業具有非單獨產業部門屬性,具有公共部門屬性。因為農業除了提供糧食之外,還促使生態環境改善,還提供了文化教育功能,還提供了部分的醫療功能……你把這些功能都不算了,單獨算它的產業功能,是很危險的。要想解決轉基因問題,要對農業、糧食問題有一個重新的看待。這樣才可能有治本之策。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