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特派北京記者徐靖、王飛、李棟) 針對去年年底國家農業部首次頒發兩種轉基因水稻安全證書,汪蘋、張濟順等4位全國政協委員聯名遞交提案,疾呼“目前還沒有足夠科學手段去評估其風險,應暫緩轉基因水稻商品化”。
不過,作為評審專家之一的黃大昉教授,昨日接受本報記者獨家專訪時回應稱,轉基因水稻的產業化將不會暫緩,預計3至5年內有望上市。
安全性 評估超過10年
黃大昉表示,獲批的轉基因水稻產品早在1999年就已經開始進行安全性評價,前后共有十多噸的轉基因水稻投入了動物實驗。除了研發單位外,還委托了國家疾控中心等專業第三方機構進行試驗,并經反復評估,最后確定轉基因水稻和非轉基因水稻一樣安全。
至于整個過程,黃大昉和研發單位提供基因的分子特征等方面的研究數據,之后由國家農業生物安全委員會,包括生物技術、環境安全、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等方面的60多位專家,進行了全方位的嚴格審查。
競爭力 達到國際標準
審查結果送交由農業、衛生、環保等11個部委組成的部際聯席會議審查,由農業部頒發允許生產應用安全證書。“轉基因水稻結論明確,技術成熟,有很強的國際競爭力。”黃大昉說。
專家
訪談
無須臨床試驗
記者:在投入商業生產之前,有沒有考慮進行人體臨床試驗?
黃大昉:這十年時間里,轉基因水稻一直在進行各種各樣的安全性評價,已經充分驗證出結論,證明了它對人、對環境的安全,同時也進行了大量的動物實驗。
不是所有食品的安全性都要經過臨床試驗,只有藥品才需要。
美國對轉基因小麥的安全性早在六七年前就已批準過了。他們還從母乳中提取基因,研發提高免疫力的轉基因水稻,并且已經種植好多年,面積逐步擴大。所以說,我們并不是第一個干的。
記者:國內外都曾經爆出轉基因食品出現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這加深了人們對轉基因食品的憂慮。
黃大昉:對于這些事件,我們都給予了高度關注。截至去年共收集到相關案例16個左右,但是,經過查證,并沒有確切的證據表明是轉基因技術本身出了問題。前一段時間還爆出廣西某地種植了轉基因玉米,人食用后導致精子失活,后來查清楚了,純屬無稽之談。
黃大昉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委員會委員、教授。
文/特派北京記者徐靖、王飛、李棟
黃大昉:應堅定不移地推進轉基因作物新品種產業化
2010年03月09日 農博網--《東方早報》
轉基因生物技術的發展一直受到國內外高度關注,轉基因食物的安全性也爭議不斷。早報記者昨日獲悉,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研究員黃大昉在“兩會”期間表示,“應堅定不移地推進轉基因作物新品種產業化。”
黃大昉在本次政協會議上的發言中表示,我國政府高度重視并一貫支持轉基因生物育種的發展。今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在科學評估、依法管理的基礎上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目前,我國已建立了比較完整的生物育種研發和管理體系,成為世界上為數不多、能夠獨立研發轉基因作物新品種的國家之一。轉基因生物育種已經成為我國發展現代農業、實現科技創新、確保糧食安全的戰略選擇和必由之路。
他認為,隨著生物安全管理日趨規范和科學時間的不斷積累,轉基因作物安全性進一步得到保障,公眾的認識業逐步走向科學和理性。轉基因產品不僅受到廣大農民歡迎,也為越來越多的消費者所接受,生物技術發展趨勢已不可逆轉。
“但近年來,個別具有國際利益集團復雜背景的極端環保組織勢力迅速擴展,在對基因安全的認識上不斷制造混亂,企圖干擾我國政府決策,阻止轉基因技術發展。”黃大昉說,“對于未來國際農業生物技術領域競爭的激烈性與復雜性,我們必須有足夠的準備和全面的對策。為此,更需加強自主創新研究,堅定信心,排除干擾,積極推進轉基因新品種產業化。”
為此,黃大昉建議,在項目實施和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強調“頂層設計”,以保證戰略方向絕不出錯,研發過程少走彎路。他還建議,盡快制定和出臺包括融資、技術轉讓、減免稅收等一系列復制和鼓勵生物育種企業發展的政策和措施,爭取用較短的時間重點培育幾家具有較大規模的生物育種企業。同時,要加強政府與公眾的交流、科學知識普及和爭取輿論引導。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