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大米安全爭議難消
新華網 ( 2010-03-05 ) 來源: 國際先驅導報
水稻的轉基因種植是否安全尚存爭議。 本報記者 王鵬/攝
這場越來越多人參與進來的轉基因水稻商業化問題的爭論中,最核心的問題依然是“是否安全”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金微發自北京 “發放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并不等同于允許商業化生產。”面對沸沸揚揚的質疑,3月2日,農業部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人通過答新華社記者問的方式回應道。
自去年11月,農業部批準兩種轉基因水稻的安全證書以來,就轉基因水稻商業化問題的質疑就沒有間斷過。
反對的不是轉基因技術
農業部批準兩種轉基因水稻的安全證書之所以引發爭議,主要是因為很多人擔心,這將是轉基因水稻商業化種植的開始。
從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辦公室負責人的回應來看,拿到安全證書,也的確使轉基因水稻向商業化種植更近了一步。
“轉基因水稻獲得安全證書后,首先要進行嚴格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達到標準的才可獲得品種審定證書;之后,相關種子企業還要通過嚴格審核才可獲得轉基因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和經營許可證,方可進行種子生產經營。”該負責人稱。
中央民族大學教授張宏良認為,目前關于轉基因水稻商用化的相關法規還不夠健全,容易出現流程控制不好的問題。他說,國務院針對轉基因有幾個條例,但還沒有正式的系統的產業化成文法律作支撐,“轉基因糧食要走上餐桌應該嚴格立法后才能付諸實施”。
“反對轉基因主糧進行商業化種植并不是反對轉基因技術,而是反對用全體國民的主糧去冒險。”張宏良強調,反對者不僅不反對,甚至百分之百地支持發展生物產業和基因產業,“如同百分之百地支持發展核技術,但是反對在公眾聚集的地方試驗原子彈一樣”。
“有任何一點不確定性,中國都不應該沖到最前面。”綠色和平組織食品與農業項目主任羅媛楠說。
實驗室稱小白鼠是安全的
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是這場持續了幾個月的爭論的核心之一。
2月25日,轉基因水稻的研究和培育者之一、華中農業大學教授張啟發在一個專家座談會上表示,中國去年批準生產應用的轉基因玉米和水稻與非轉基因水稻、玉米具有同樣的安全性。
此前,轉基因水稻的培育單位、華中農業大學作物遺傳改良國家重點實驗室在回應外界的質疑時也完全肯定了轉基因稻米的安全性。
“人類安全使用BT蛋白(編者注:BT即蘇云金桿菌,可以分泌一種毒蛋白,對特定的物種有毒性)來抗蟲已有70多年歷史,沒有發生一起讓人中毒和過敏的例子。”改良實驗室解釋說。
實驗室還提供了可供參考的實驗:研究人員用純Bt蛋白對抵抗力很弱的小鼠進行灌胃,劑量達每千克小鼠體重灌注5克純BT蛋白,沒有發現中毒、過敏、體重異常、臟器病變。每克轉基因稻米含Bt蛋白不超過2.5微克,按小鼠灌胃劑量折算推知,一個體重60公斤的人吃掉120噸稻米也不會發生中毒、過敏、體重異常、臟器病變。如果按每天吃500克稻米計算,一個人活上120歲,也只吃掉約10噸稻米,不及小鼠灌胃劑量的十分之一。
“我們想特別指出,人類食用轉基因食品已有十多年歷史,沒有發現任何中毒、過敏等不安全問題。”實驗室給出的回復說。
而張啟發在接受《北京科技報》采訪時曾這樣描述轉基因水稻的安全性:“對人體無毒的BT蛋白在轉基因大米中的含量,比國家標準規定的食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還低。我們研發的轉基因大米比達標的飲用水還安全。”
浣熊和牛不吃轉基因食品
旅美學者徐開彬撰文指出,與人類生命健康相關的重大科學實驗,除了對小鼠的實驗外,必須有人類作臨床實驗。而這是轉基因食物在世界任何國家至今也沒有解決的問題,因為沒有人愿意充當這樣的研究對象。
北京大學醫學部免疫學系副主任王月丹博士對張啟發所稱BT蛋白很安全的說法提出了質疑。他說,中央級專業雜志《食品科學》已揭示出蘇云金桿菌(BT)其實與人體的致病菌蠟樣芽孢桿菌是一種菌,而后者被認為是可以引起致命性嘔吐和腸胃炎的病原體——其產生的毒素可以在30分鐘內使人嘔吐,并曾經導致一名17歲的瑞士男孩因嘔吐引起肝衰竭和橫紋肌溶解而死亡。
王月丹結合自己的研究指出,目前的一切實驗都只是單用BT蛋白做過敏實驗,但是BT蛋白在植物體內如果結合了其他蛋白,就可能引起新的過敏問題。
“一個是有機的成分,一個無機的成分,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兩者根本不能比。”對張啟發通過比較轉基因大米中的BT蛋白含量和飲用水中的亞硝酸鹽含量來得出轉基因水稻比飲用水都安全的說法,云南財經大學社會與經濟行為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顧秀林認為,生命永遠在演化,而人類對生命的了解程度遠遠不夠,對于不知道的東西就應該謹慎,“生命規律一旦被打亂,后果不堪設想”。
顧秀林留學美國,并從事過多年農業研究。她在一次研討會上介紹,世界各地用不含毒素或毒素含量較少的轉基因食品喂養小白鼠,有三種實驗結果:出現腎臟和肝臟損害、生殖系統出問題、免疫不正常。
“以免疫為例,正是因為碰到不正常的東西,動物免疫系統才會排斥,但世界上沒有科學家能說清這是何物。”顧秀林介紹,歐洲的獨立研究也揭示,不育、器官衰竭、免疫力下降都與轉基因食物有關。
珍·古道爾(北京)環境文化交流中心理事會主席范敏堅給記者列舉了國際知名的自然資源保護者珍·古道爾所調查的世界各地轉基因食品的奇怪現象:在美國轉基因玉米帶,浣熊會自覺地跑到非轉基因玉米吃玉米;兩盆分別裝轉基因食品和天然食品的盆子,牛走到轉基因食品前會嗅一嗅,然后主動到天然食品的盆子里狼吞虎咽。
轉基因作物:不少國家都禁種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毛曉曉、宋媛、李雪梅發自新德里、北京、巴黎 轉基因作物,尤其是主要糧食作物的商業化種植,在全球都是受到爭議的。很多國家都選擇暫時停止商業化種植來應對爭議。印度就是最近的一例。
印度:轉基因茄子都禁了
一場關于轉基因茄子的爭論在印度鬧得熱火朝天。一些抗議者穿著亮紫色和綠色的茄子狀服裝走上街頭,甚至打出“轉基因茄子滾出印度,孟山都滾出印度”的標語。美國孟山都是世界最大的種子公司。
去年10月,印度政府下屬的基因工程批準委員會批準了轉基因茄子的商業種植。此后,反對聲不斷。2月9日,印度環境部長拉梅什宣布,禁止商業種植轉基因茄子,要求須先對其進行獨立的安全測試,評估其對人類健康和環境的長期影響,并獲得公眾和專業人士的認可。
拉梅什表示,經過印度全國數個城市對轉基因茄子的公開聽證后,仍然有約10個邦的政府、環保分子和農民反對商業種植轉基因茄子。“科學家內部對此也尚未形成共識,環境科學家提出的很多問題還沒有得到滿意的答案……(禁令)是對科學界和社會負責任的方式。”他也得到了總理辛格的支持。
印度科技部和農業部則力撐轉基因作物。科技部長普里特維拉杰表示,9年的科學研究顯示轉基因茄子對人類是無害的,三個階段的生物安全檢測的結果都是積極的。農業部長帕瓦爾認為,轉基因作物可以增加產量,并有助于緩解發展中國家的貧苦,尤其是印度面臨的食品保障問題。
但印度大多數媒體支持環境部禁令,認為不應這么著急開始轉基因食品的商業種植,應等待政府認可的獨立測試,而不是根據生物科技公司聲稱沒有任何負面影響的數據。
印度是世界上豆類消費量最大的國家,但印度種植的豆類品種產量低、易遭受蟲害。印度政府已拿出資金,用于發展生物工程改良過的豆類,以提高產量。但由于印度第一種轉基因食品作物——轉基因茄子深陷政治交火,媒體認為轉基因豆類近期內也不大可能進入商業種植。
美國:反對聲越來越大
美國是轉基因作物種植比較多的國家。據美國農業部的統計,2009年,轉基因大豆,玉米和棉花的種植面積分別占全部面積的91%、85%和88%。
可是,在美國,至今還沒有對主糧——小麥進行轉基因的商業化種植。
前幾年,孟山都曾向美國政府和加拿大政府申請進行轉基因小麥的商業化種植,但卻遭到農民協會的強烈反對,要求該公司撤回申請。
由于擔心種植轉基因小麥影響美國糧食出口——歐盟和日本拒絕進口轉基因小麥,2004年孟山都公司主動從加拿大和美國政府撤回了申請。
轉基因公司在美國一直遭到反擊,而且力度越來越大。比如2009年,在加州,有3個縣進行了全民公決,決定禁止在自己的縣里種植轉基因作物。有一家美國企業在加州做藥用轉基因水稻的田間試驗,因為當地農民反對,被迫轉移到密蘇里州。
法國:民間團體破壞試驗田
法國對轉基因作物的敵視由來已久。
不少法國人認為,轉基因技術雖然能提高作物產量或增強作物的抗病蟲害能力等,但可能會對環境和人類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民間有些團體經常組織起來去破壞轉基因試驗田。
法國在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和研究上不占任何優勢,因此一直反對新的轉基因產品進入歐盟市場。
法國政府允許轉基因作物在國內種植,但卻做了一系列嚴格規定。2008年年初,法國宣布暫停種植國內唯一的轉基因作物——孟山都研發的轉基因玉米。歐洲食品安全局去年6月底曾表示,這種轉基因玉米品種安全可靠,對健康和環境不會造成危害。
為此,法國政府要求生物技術最高委員會對解除禁令的可行性進行評估。委員會下屬的兩家機構——經濟、倫理與社會委員會和科學委員會隨后對此均給予了否定答案。前者認為,種植轉基因玉米的不利因素要超過有利因素;后者則表示,由于缺乏試驗田和實驗室數據,歐洲食品安全局至今仍無法對一些疑問進行解答。這一表態使得法國取消轉基因玉米的種植禁令更加遙遙無期。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