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開放觀是否要修正
陳冰
大約兩年前,當中國的TCL收購法國湯姆遜(Thomson)、聯想(Lenovo)收購IBM全球個人電腦業務時,西方媒體驚呼“龍來了”。
但自去年目擊兩家汽車集團以幾千萬英鎊使路霸汽車(Rover)復活后,我對中國企業的“國際化擴張雄心”產生了隱憂。
路霸汽車是英國老字號,80年代國有化失敗后被“甩賣”給英國宇航公司,90年代又委身于德國寶馬公司(BMW)。寶馬最終發現這個“英國病人”無藥可救,便在2000年以10英鎊的象征性價格引渡給風險投資商鳳凰控股(Pheonix Venture Holdings)。
然后,該公司老板把腰包填滿后,又將路霸空殼(廠房和生產線)送給英國政府托管。工黨政府看到路霸汽車的技術仍停留在80年代,便毫不猶豫判其死刑。想不到中國的“南汽”和“上汽”竟然掀起競購。
海外戰略屢戰屢敗
《金融時報》報道:世界上最大的電視機制造商TCL將關閉歐洲七個辦事處中的五個。TCL只能保留在歐洲市場兩年的湯姆遜商標使用權。這家中國公司與法國阿爾卡特(Alcatel)成立的手機合資公司,也僅存在了九個月時間便宣布散伙。
聯想集團也傳出壞消息:2005年聯想收購了IBM的個人電腦業務,今年3月份發布的財政年報顯示,凈利潤下降85%。
“雄心壯志過大,卻缺乏收購的經驗和能力,致使中國企業付出慘重代價”,經濟學家這樣分析。用作家王朔的話來解釋,可能更加通俗易懂——“無知者無畏”。
為什么會如此?是不是中國人還不夠開放?
沒有多少人愿意承認自己不開放。今年春節,中國某著名公司副總在倫敦與我等海外學人交流,談及海外發展戰略時說:“屢戰屢敗,屢敗屢戰!”
不過,當今中國人所說的“開放”,似乎另有一層含義。這是我最近在深圳同幾位文化人的交流中隱約感到的。
喝著功夫茶談天說地,總讓人的思路開闊。我們談朝核危機、伊戰后果、臺灣民主亂象、中國軟實力如何影響世界,一路談下來少有人打探英國、歐洲的信息,最多把“保守”、“紳士”兩個早已過時的標簽貼在英國身上。
我問他們怎么看待麥當娜從非洲搶領貧窮兒童,幾乎所有人都說那孩子幸運,從此改變命運,要是這富婆到中國認領幾個孤兒該多好。我能感覺到他們心底的善良,卻也有某種遺憾:母子之情、是否違法、尊重人權、明星特權、制造新聞等因素,統統排除在考慮之列。
有意無意地我開了個玩笑,“這想法也太不開放了吧?一個明星花那么多氣力去搶一個非洲兒童,其中的道路一定不那么簡單!”
有人立刻反駁:“說簡單倒還行,但說不開放就不對啦。我們這里可能是世界上最開放的地方,世界很多大公司在這里落地,名牌名品到處都是就怕你沒錢,中高低檔餐館樣樣具備,中國的茶館西方的咖啡屋比比皆是,就連找情人都很容易,這里的男女都很開放啊。”
根本在于頭腦要開放
想起那位副總的侃侃而談,加上這里人們自然流露的潛意識,我忽然覺得我們說的開放意味不盡相同。我理解的開放可能帶有點西方色彩,英文中的開放就是open-minded,不僅指示了開放的對象主要是頭腦和思想,而且表明開放是一種善于學習的謙卑姿態。
而他們意識中的開放,似乎是身體的開放,物質的開放。如果說物質享受,西方人真得不怎么“開放”,所以他們往往把最新產品先投放中國市場賺錢,在日本測驗占領全球市場的性能。
其實,孔夫子的“不恥下問”,也許是對開放態度最好的注釋;“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為開放指出了實現的路徑。當把開放的側重點從思想、精神和視野轉移到物質、身體和感觀上時,是不是會產生盲目的雄心、自大的習慣和屢戰屢?。?BR>
記得三年前在上海遇到一位法國人,為了在中國做生意,他除了了解市場行情、結識業內人士外,還學習中國人的生活習慣和為人處事的細節。他大口地喝白酒,高聲地喊著“干”,用并不流利的中文說著“請領導指示”,不恥地詢問怎樣能與中國人一見如故,第一次見客戶的面是否送點小禮品等等。
我看到他的難受,因為歐美人的酒精度數不會超過40度;也為他的開放心態感動,要了解新環境中的人情世故的確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學習,需要為此付出時間和精力。三年后,他把潔凈蔬菜打入中國大城市的商場,資產上千萬,用的手機卻仍是三年前的那款摩托羅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