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中國社科院有關課題組最新的報告指出,我國當前的經濟資源、組織資源和文化資源有向上層積聚的趨勢,使得農業勞動者仍占44%,社會的中間層占15%,而低階層進入中間和高階層的門檻過高,流動障礙在強化,便形成了該縮小的階層沒縮小,該擴大的階層沒擴大,阻礙了社會結構的公正、合理、開放的自由流動。
“七大指標”衡量社會和諧度
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可以從一些主要的社會經濟發展指標中找到方向與答案。最近,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朱慶芳研究員從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中,選取了38個重要指標組成指標體系,概括反映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一些不平衡現象,需要在和諧社會建設中特別注意。
社會秩序和社會穩定指數難以樂觀
社會秩序指數由刑事、治安、貪污、生產、安全等五項指標組成。統計數據顯示,1979~2004年26年間,我國社會秩序指數年均遞減1.7%,其中每萬人口刑事案件立案率從1978年的5.5件上升到2004年的36.4件,按逆指標計算,年均遞減7%;以同樣的計算方法,貪污賄賂瀆職受案率和治安案件發案率,年均遞減1.6%和5.4%。在安全指標中,2004年我國交通、工傷、火災死亡人數高達14.6萬人,每10萬人死亡率由1979年的4.4人增至11.3人,年均遞減3.5%。
社會穩定指數則由通脹、失業率、貧富差距、城鄉貧困率等指標組成。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有關數字匡算,26年間我國社會穩定指數增減相抵后年均遞減1.1%。其中通貨膨脹率年均遞減5.8%,實際失業率年均遞減0.8%,貧富差距年均遞減3.7%,城鄉貧困率遞增1.1%,顯示總體上我國減貧成果是突出的,但其中城鎮貧困率年均遞減6.4%,城鄉收入差距遞減0.8%。
讓民眾擁有充分安全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標志之一,而社會秩序和穩定指數的下降直接導致了居民社會不安全感的增加。零點調查與指標數據公司在2005年歲末的居民生活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居民的社會治安安全感從2003年~2005年已連續三年呈下降趨勢,農村居民的社會治安安全感更是大幅下降;在影響社會治安安全感的因素中,農村居民憂心財產安全,而城鎮居民則更多地擔心惡性犯罪的增加。
據分析,城鄉差距、貧富差距的拉大導致居民治安敏感度上升,農村社會治安管理落后、應變能力差,城市流動人口較多、治安環境復雜,加上我國警力不足的現狀,都是影響居民安全感的重要原因。
另外,社會安全生產事故不斷,工傷人員生存狀況欠佳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這主要是由于經濟快速發展與安全保障能力滯后的矛盾突出,行業市場經營秩序不規范,相關法制建設尚未完善。地方政府與企業突發事件應對能力不足,從業人員安全意識薄弱,也都導致了安全生產事故不斷。
社會發展總支出比例低
國家財政用于文教科衛、社會福利的事業費和基建投資,統稱為社會發展總支出。從歷年看,我國社會發展總支出絕對額有了很大提高,但比例仍很低。改革開放前,財政支出中用于社會文教方面費用占GDP的3%左右,改革開放以后,這一比例逐步提高,2004年社會文教支出占GDP的比例提高到5.5%,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若加上財政對社會保障的補助支出,就占到GDP的10.4%,提高幅度明顯。但從總支出看,人均社會發展支出只有1100元,而用于經濟和其他支出高達90%左右,人均達9500元。(教育衛生支出單列)
社會發展總支出比例偏低影響了居民的生活質量與水準,滿足不了居民需要。據第五次全國體育場地普查領導小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2005年11月,我國平均每萬人擁有體育場地只有6.58個,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僅1.03平方米。
與此同時,教育部公布的2004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檢測報告表明,與2002年相比,我國7~22歲學生的體能指標包括爆發力、力量、肺活量等繼續呈下降趨勢,而超重及肥胖檢出率上升,其中10~12歲城市男生肥胖檢出率上升幅度增加了15.97%,表明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亟待提高。
社會發展支出少還直接影響到一些產業的發展。如我國5億城市人口僅僅擁有3000多塊銀幕,人均擁有數僅及美國的1/20。由于我國銀幕數量少,一方面“量少價高”不能滿足大眾需求,另一方面又使“20部引進大片橫行全年”,市場容量過于狹小成為制約中國電影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另外,目前我國大量的文化資源配置集中在大中城市,農村和邊遠地區的人民群眾不能共享文化發展的成果,也需要通過提高社會發展投入來解決。社會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公益化、社會化和系統化程度需要加強。
投資效果需要提高
我國經濟高速增長主要是靠外延、擴大投資而獲得。投資占GDP的比例從“六五”到“九五”期間一直在快速提高,2003、2004年雖然采取了調整措施,投資率仍提高至47.3%和51.5.%,由于投資過熱而引發了原材料、燃料的緊張,重復建設和盲目建設造成了生產能力過剩、產品積壓。
另一方面,綜合反映經濟效益的指標投資效果系數(新增GDP與固定資產投資的比例)則在26年中分別下降了48%和49%,平均每年遞減2.5%和2.6%。
由于我國長期處于國有銀行主導型的儲蓄——投資轉化機制,國有銀行和國有企業缺乏有效的投資風險約束機制,從而在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過程中,金融效率始終難以提高。最終使宏觀經濟的不良后果集中到金融系統,增加了宏觀經濟風險。
依靠低效投資拉動的經濟擴張引起了許多伴生問題,如環境保護壓力越來越大。“高投入、高消耗和高排放”的粗放式增長模式,使得城鄉賴以生存的自然生態環境面臨越來越嚴重的威脅。城市環境承載力趨于飽和。許多城市污染物排放總量超過環境容量,23.4%的城市全年水質達標率小于60%,同時還有近2/3的城市供水不足,1/6的城市嚴重缺水。而在農村,頻頻被發現的“癌癥村”,也要求政府必須加大環保工作力度。
公共教育經費投入慢于GDP增長
教育事業是實現現代化、振興國家、進行國際競爭的戰略性產業。我國教育事業投入近來顯示出一條兩頭高、中間低的曲線。1970年我國公共教育經費占GDP的1.2%,此后逐步上升到了1995年的2.8%,1995~1997年又降至1.8%,2003年財政性教育經費為3851億元,占GDP的3.3%。
長期以來,我國教育經費的增長慢于GDP的增長,教育彈性系數一直低于1%,財政性教育經費按人口平均2003年僅為36美元,只相當于美國90年代1400多美元的2.6%。
除總體教育投入占GDP比例較低外,我國教育機會不均也比較嚴重。據統計,2003年教育部的預算內經費用于農村小學和初中的只占30%左右,中西部地區農村的中小學有危房約4千萬平方米,貧困學生2400多萬人。
專家指出,一個社會不可能做到財富的絕對公平,但是要盡力做到機會的公平,而教育是機會再分配的重要基礎之一,貧困人口一旦喪失了受教育的機會,就業競爭力就會下降,對經濟調整和社會變革的適應性就會更差。因此,教育公平是實現“公平正義”的重要基礎。
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低
我國公共衛生經費的投入占GDP的比例長期徘徊在0.4%~0.5%之間,且歷年呈下降趨勢。我國的衛生彈性系數即衛生經費的增長率和GDP增長率的比值,從1991年到2004年14年間,只有0.96%,慢于GDP的增長。
在衛生醫療總費用的構成中,政府投入的比例由1990年的25.1%降至2003年的17%,個人醫療支出由36%上升到56%。個人醫療費用總支出同期增長了12.8倍,政府投入只增長了5倍。
衛生資源也存在分布不均的情況。據衛生部調查統計,醫療衛生資源約有80%集中在城市,其中2/3集中在大醫院,2004年每千人口醫生數,農村只有0.85人,僅為城市居民的1/3,還有10%的農村沒有醫療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覆蓋面和醫療費水平均很低。
公共衛生事業的發展滯后,對國民經濟和生活質量的影響是巨大的。據衛生部測算,目前全國城鄉居民因病、損傷和早亡,造成的經濟損失相當于GDP的8.2%,因病和損傷所消耗的醫療費相當于GDP的6.4%,兩者合計就占到了GDP的14.6%。
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低是造成“看病貴”的主要原因,并降低了城鄉居民的衛生服務水平。衛生部第三次衛生服務調查顯示,目前50%以上的城市人口,87%的農村人口缺少醫療保障。城鄉低收入患者應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達41%,應就診而未就診采取自我醫療的比例,城市占47%,農村占31%,貧困地區未就診未住院比例高達70%~90%。
公共衛生經費投入低,還嚴重損害了社會的公平性。世界衛生組織2000年對191個成員國的衛生績效進行的評估排序,中國居144位,在衛生負擔公平性排序中,中國居188位。
各種收入差距擴大
我國的收入差距問題屬于復合型,兼具分配不公和制度缺失的特點。一是貧富收入差距擴大。根據國家統計局城鄉住戶抽樣調查數據,參考世界銀行的調整數,用五等分法測算出平均貧富差距,從1978年的2.7倍擴大到2004年的7.2倍。
二是城鄉收入差距擴大。不計社會保障與福利補貼,我國城鄉收入差距從1978年的2.57倍擴大到2004年的3.21倍。三是地區收入差距擴大。東西部人均GDP比例由1991年的1.86倍擴大到2004年的2.52倍。四是行業收入差距擴大。行業平均工資,2004年最高與最低的比例是7.5,1978年為1.3。
貧富差距擴大是當前群眾最為關心的焦點問題。貧富差距不僅影響消費,影響勞動積極性,還影響社會的合理流動和社會穩定。中國社科院有關課題組最新的報告指出,我國當前的經濟資源、組織資源和文化資源有向上層積聚的趨勢,使得農業勞動者仍占44%,社會的中間層占15%,而低階層進入中間和高階層的門檻過高,流動障礙在強化,便形成了該縮小的階層沒縮小,該擴大的階層沒擴大,阻礙了社會結構的公正、合理、開放的自由流動。
貧富差距背后的種種不公平分配原則和制度設計,是影響群眾心態穩定的關鍵誘因。同時,近年來富人收入來源呈多樣化,增值速度加快,而窮人收入來源逐步萎縮,呈遞減趨勢,形成了所謂的馬太效應,更令人憂慮。
老年人口貧困率高
中國人口的老齡化過程始于20世紀60年代中期。70年代以來,政府推行的計劃生育政策在有效降低生育率的同時,也促使了老齡人口的增加。1999年,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占全國人口的比例達到10%,到2000年,65歲以上的人口占全國人口的比重也超過了7%,按照國際通行標準,中國已進入了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在老齡化加速的過程中,老齡人口貧困化正在擴大。有關資料估算,在全國60歲及以上的1.4億多人口中,貧困率達13%~17%,平均6個老年人中就有一個貧困人口,主要分布在農村。
人口老齡化帶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老年人口的增加與社會上對滿足老年人口需求的投入不成比例,老年人的生活需求無法得到滿足。目前,完全需要由社會供養和照料的老年人約有200萬,預計到2040年將超過1000萬。所以我們不僅要給予老年人經濟上的贍養,而且還要有精神上的慰藉,要格外給予他們安慰、體貼、照料、尊重和幫助。
社會上還存在老年歧視的傾向,由于老年人經濟地位的降低,社會與家庭地位必然受到影響,沒有人站出來為失去經濟地位的老年人維護合法權利。遺忘弱勢群體,致使社會公平的砝碼偏向一側,影響公眾對老年人的看法。在經濟發展過程中,政策實施者更注重在崗人員的利益而忽視老年人的利益,加上家庭小型化,社會人口撫養比激增,社會養老措施跟不上,不僅加重了社會保障體制的壓力,也使得老一代日益成為人數眾多的弱勢群體,日益加大代際間的不和諧。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