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持聯想控股幕后事
2009年08月16日09:33
來源:中國經營報 武軼飛
一則措辭干脆、指向明確的股權轉讓新聞,引起極大爭議與無限聯想。
2009年8月7日,中國科學院國有資產經營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科控股”)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發布公告稱:將所持有的聯想控股有限公司29%股權掛牌轉讓,掛牌價格27.55億元,意向受讓方注冊成立時間需滿20周年,主營業務范圍應包括金融、能源和房地產三個領域,實繳注冊資本不低于40億元,經審計的2008年度合并財務報表的資產總額不低于350億元,凈資產不低于100億元;經審計的2006年度、2007年度和2008年度合并財務報表的凈利潤平均為8億元以上。
消息一經披露,旋即激起洶洶熱議,有媒體甚而指稱“聯想控股資金鏈震顫”,此篇報道令聯想方面異常震怒。
8月10日,“國科控股”發布聲明對此次交易進行說明,稱股權轉讓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并稱“股權轉讓得到了聯想控股的完全理解和支持”。
當傳媒下意識地將目光定格于“聯想控股資金鏈”時,顯然忽略了一個不應淡漠的關鍵人物——柳傳志。我們試圖聚焦、還原柳傳志的所思所想所為,從而得以系統性歸結“事件”之“來龍去脈、原因影響”,由此衍生出與眾不同的解讀。
拜會李榮融
李榮融的一次即興發言,曾經讓柳傳志頗感震驚。
那是2003年6月12日,國資委主任李榮融在一次講話中突然表示:今后國資委監管的范圍還將包括聯想、方正這類企業。李榮融的表態,在聯想、方正內部掀起不小的波瀾。隨后,經濟學者以言論方式質疑國資委的“圈地”行為。
聯想、方正終究沒有“劃”入國資委,李榮融的“聲音”,則在客觀上強化了聯想謀求更深層次體系變革的意念。
2005年初,柳傳志親往國資委拜會李榮融。柳傳志與李榮融是同齡人,兩人脾性相投交談甚是愉快。國資委辦公樓二層會議室里,柳傳志、李榮融懇懇聚談,其時,在座的還有國資委產權局、企業改革局的兩位副局長(這兩個局定向指導現代產權制度建立和國有產權管理,編者注)。
柳傳志向來直率,言語坦誠而質樸,但是這一次,在李榮融面前,柳要求自己盡量把話說得“很藝術、很含蓄”。盡管柳傳志只把話說了七成,但智慧的李榮融已經完全領會了他要表達的思想和訴求。李榮融坦稱,對于聯想,國資委只有指導、建言的權利,而非監管職能,并建議柳務必就一些敏感事項妥善處理好與中科院、財政部的關系。
雙方探討的話題是嚴肅的,但交談的氛圍絲毫不凝重。一個小時后,柳傳志與李榮融握手而別,表情輕松而釋然。應該說,那是一次意義重大的談話,這次談話讓柳對政策層面、體系設計等方面的問題格外小心、非常在意。李榮融的回應,也讓柳傳志堅信一點,國資減持在政策層面不存在無法逾越的障礙和癥結。
“行動之前、把路探好,然后小心邁步,一步步試探。”這是柳傳志一以貫之的做事風格,同時他也時刻警醒自己“既要改革,絕不做改革的犧牲者”。
難能可貴的是,柳傳志的“個人想法”與中科院的“指導思想”并不沖突,甚至可以說是一拍即合。彼時,中科院內部已經在著手制訂一個5年計劃,在這個計劃里,中科院承諾陸續將院屬企業的持股比例減少。
曾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國科控股董事長的楊柏齡,以及國科控股副董事長、總經理鄧麥村,均與柳傳志保持著非常緊密和友善的關系,中科院高層對柳傳志的所作所為歷來鼎力支持,多年來一直如此。
聯想控股副總裁唐旭東,他的主要工作職責之一就是與楊柏齡、鄧麥村等“要員”的無縫銜接。楊柏齡、鄧麥村二人,是股權減持方案的堅定支持者、推動者。而在相當長的時期內,股權減持都是聯想控股內部的頭號機密。
泰康人壽擦肩而過
2007年11月,國資委最后修訂的一份規范國有企業員工持股的新文件中,明確推崇聯想集團的改制模式。
國資委的表態非比尋常。
凌志軍在《聯想風云》一書中有言,“柳傳志是個善于審時度勢的人,總是能夠利用國家形勢的最新變化去做對自己有利的事。”
中科院高層在研討到底該轉讓多少股權問題時,產生過一些不同意見。有人不支持過多減持,因為擔心市場層面的不必要猜想,當然,也有人擔心過多減持之后中科院將失去對聯想的掌控。經過多輪磋商、反復調研,最終,中科院高層與財政部在減持比例的問題上達成了一致。這個過程的復雜程度,常人難以想象。
當時的情形是,聯想控股內部仍有許多問題需要“調教”,物流、餐飲兩大“產業”的窘狀讓柳勞心費神、不勝唏噓。故此,“時間窗口”的選擇便一再推后。2004年之后柳傳志將全部精力投放在聯想控股,極力促動這間資產管理公司走上“投資控股”的嶄新路徑。這期間,最能考驗柳傳志心志的便是“空降兵”趙令歡的導入。趙令歡是聯想控股副總裁、弘毅投資總裁,弘毅投資如今是聯想控股旗下最賺錢的投資公司。
2006年5月,一件小事打動了柳傳志。當時,他應邀參加聯想控股退休老副總們的旅游,在成都,柳傳志特意拜謁武侯祠,這次瞻仰讓他心事重重、思慮萬千。
“諸葛亮雄才大略、滿腹經綸,為什么卻落得個秋風五丈原的凄涼下場?匡復漢室的宏偉理想非但沒有實現,反而在三國之中最先被消滅。為什么?”柳傳志對諸葛亮有著深切的同情與喟嘆。
“有理想但不理想化,”這是柳傳志在2006年之后經常提及的一個詞匯。那是一次小范圍的內部會議上,柳傳志異常堅定地提到時機成熟之時,聯想控股將以“投資控股”的模式走向資本市場。
股權減持、資本運作,柳傳志心目中最為重要的兩件大事。
2008年,曾經是一個恰當的“時間窗口”。當年5月泰康人壽參股聯想控股的事情基本就定了,雙方甚至草簽了一紙框架協議。最后時刻因為泰康人壽的要求過于苛刻,泰康人壽與聯想控股的“婚姻”,無果而終。
情定泰康人壽,其實很偶然。2008年年初的一天,一次外出,柳傳志和陳東升在飛機的頭等艙里“偶然”相遇。柳傳志漫不經心地談道,聯想控股正在進行股份改造。
陳東升很敏感,當即表態,“我們手里還有一些沉淀資金,我們很有興趣。”
你情我愿、情投意合,于是雙方開始深談。
據說對外傳播的新聞稿都已經擬好了,但柳傳志到底還是拒絕了陳東升。泰康為什么沒能入主?知情人士透露,主要原因有二:陳東升對入股之后的投資回報狀況有所猶豫,陳東升對聯想控股的管理和治理提出了一些“條件”,這些“條件”讓柳傳志難以接受。
或許是被陳東升刺激了一把,至今讓聯想控股方面耿耿于懷。國科控股在股權減持的公告里特別注明,“如成為標的企業股東,5年內不提出對經營管理層進行改組,不轉讓所持股權”。
這樣的表敘將從制度層面有效保證聯想控股自身在經營管理上的自主性、主動性。
股權減持之后的懸念
此次股權減持之后,聯想控股董事長曾茂朝是否將退休?
國科控股總經理助理周傳忠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那是之后的事情了,新的股東進來之后肯定會派駐董事參與董事會,董事會的架構還需要時間去等待。”按照周傳忠的說法,“這次減持是中科院遵照國家相關政策和法律進行的一次戰略安排,通過減持使聯想控股的股權結構更加合理,促使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加速科研成果的產業化。”
“柳總做事的風格是‘步步為營、穩扎穩打’,棋至中盤,他已經考慮好了如何收官。應該是有明確的買家了,公告中的條件是為潛在買家‘定制’的。”聯想內部人士透露。9月初,股權減持的接盤者或將浮出水面。
現在,我們應該面對的問題是:融科智地一直謀求單獨上市,并將上市的時間設定為2010年。聯想控股將以何種模式實現上市?聯想控股倘若上市,其股權結構如何?公司治理模式如何?新的利益分配模式如何?股權減持之后的柳傳志又將如何?
最可能的答案是:聯想控股資本化,柳傳志出任聯想控股董事長。
曾茂朝現年77歲,仍為聯想控股董事長,他的退休只是時間問題。如無意外,此次股權變更之后,導入新的投資者之后,伴隨著組織結構的調整,柳傳志接替曾茂朝出任聯想控股董事長當是一種必然。柳傳志為自己設定的退休年齡是70歲,今年,柳傳志65歲,他將在聯想控股董事長的位置上實現職業人生的謝幕。性格敦厚、溫良謙恭的曾茂朝,曾任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所長,他是柳傳志等人創辦聯想的見證者、支持者。
無論如何,曾茂朝是不能被忘記的,盡管他幾乎從來沒有被媒體報道、宣傳過。
柳傳志身邊人說,“柳總的言行舉止透射出一種無與爭鋒、舍我其誰的霸氣,離他越近,這種感受愈發強烈而深刻。作為企業家,他能合情合理、合法合規地拿捏體制與自由的邊界、外延與內涵,繼而盡顯真性情、真韜略。”
2004年柳傳志將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的位置讓給了楊元慶,身邊人下意識地問了一個有點“幼稚”的問題:“柳總,您真的要退休嗎?”
柳傳志并不答話,只是回以淡然一笑,那一笑,含蓄而深邃、意境廣遠耐人尋味。
稍后,與柳傳志熟稔的幕僚半開玩笑半認真地說了一句話:“你記住,斯大林和羅斯福當年都沒想過真要退出歷史舞臺。”柳傳志享有、享受作為企業家的過程與結果,一直以來,而且樂此不疲。
這些年,柳傳志始終在和體制博弈,這一次,他依然能贏。
聯想一位內部人士8月10日給筆者發來短信評價,“柳為未來作聯想控股董事長,實現自始至終掌控的第一步,也是變相擴大股份實現價值最大化的重要一步。”
不爭的事實是,員工持股會持股35%(柳傳志擔任“員工持股會”理事會理事長),新股東29%,兩家如果聯手,構成一致行動人關系,即可輕易掌握更為寬泛的實質性話語權。
未來5年,柳傳志的路徑清晰可見。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