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從烏有之鄉見到了自己極為敬佩的倪光南,見到他還在講述聯想,還在心系國家的核心知識產權,真是太讓人激動了。這勾起了我10年前關于聯想沒有前途的一個判斷。這個判斷現在成為現實了。
1999年末,網上流傳一片文章《柳傳志永遠的痛》(本人已經收藏,見附件),講述了倪柳之爭。我看了很感興趣,隨即在網上進行檢索,發現了真實的原委,并為倪光南感到不平。
原來,在1995年的時候,聯想有個程控交換機事業部,倪光南是負責人,并帶領一群人全力開發萬門交換機。但是,倪光南的這種技術流和柳傳志“貿工技”思維嚴重相左,并遭到了柳的極力反對,甚至到了整個事業部被全公司孤立的局面。最后的結果是,聯想的交換機開發被柳傳志強行下馬,倪光南也被迫走人。有意思的是,1995年,中興、華為還是小不點,就已經開發出了萬門交換機。何以聯想不能呢?假設聯想當時按照倪的思路開發出交換機來并致力于通訊技術研發,試想今日聯想將是何等威風?怎會讓華為、中興縱橫天下?
我當時了解到問題原委后非常替倪光南報不平,并預言聯想的戰略錯了,倪光南的出走,預告著聯想今后將沒有前途了。我當時也為聯想著急,就專門把自己看法寫下來,投遞到聯想網站的郵箱,期望聯想認識到這個錯誤)。只可惜沒有下文了。
我當時甚至產生一個奇異的想法,就是把倪光南推薦給中興通訊(我當時在中興通訊工作)。甚至我幾次差點給侯為貴總裁寫信了,可惜當時認為自己人微言輕而沒有寫。今日頗有些后悔。
好了,言歸正傳,我就把自己1999年投給聯想的信奉獻給各位吧。
附件1:給聯想的郵件(約寫于1999年末)
剛才看到《柳傳志永遠的痛》一文,頗為倪光南不平。道理很簡單:
1、連華為、中興通訊這樣技術上原來一窮二白的民營企業,現在的科研實力都比聯想強。可聯想一直擁有中國最具有科研實力的中科院計算所做后盾,怎么能講聯想在技術上成功了呢?
2、84-95年,計算機是多么的賺錢,深圳有的私人通過貿易就成了億萬富翁,何況聯想還有漢卡呢?還有,國家在政策上的支持有多大?怎么講聯想在規模上成功了?
3、聯想人太短視了!當我們聽說聯想將定位于OEM以后,就知道真正的聯想完了,這就是“貿工技”戰略的結果。今天當聯想人聽到中興通訊出口2億多美圓的GSM移動設備,聽到華為在一步步占據中國通訊市場高層網絡時會有何聯想?怎么講聯想的未來會成功呢?
柳傳志的確有他的優勢,他是一個優秀的人,但我們不能漠視倪光南的意見,也許當技術的競爭更為殘酷的時候,務實的聯想人才可以給他一個客觀的評價。
剛才又讀了全文,我認為,倪光南的襟懷要比柳總廣闊,志向比柳總高遠。
1、在志向上,他是以擔負中國計算機產業振興為己任,而柳總是以聯想賺錢為目標,倪高過柳;
2、在襟懷上,他胸懷祖國,堅持原則,而聯想給他一個誣告的結論后他還是沒有絲毫退讓,無私無畏!
3、從戰略方向上看,倪更關注與中國的軟件事業發展,這個方向是非常正確的,而柳將聯想辦成加工廠,要OEM,戰略方向是不對的。
現在看來,我10年前的即興之作還是那么有些生命力。這就是“全勝經營學”的魅力所在。“全勝經營學”以中國古代的“道”而不是西方的“邏輯”為哲學基礎,以毛澤東思想、孫子軍事思想為理論源泉,從來不是從經營活動本身去研究經營活動,而是從更大的范圍,從歷史角度去動態地分析經營活動本身,即去探究經營活動的本質和內在規律,所以能始終處于“全勝”的境地。就拿聯想的柳倪之爭來說吧,其本質就是“貿工技”和“技工貿”模式的爭論。看透了這個本質,就知道了聯想未來了,想都不用想。
柳傳志信奉的“貿工技”模式,其實就是個甘做二流的思維模式,采取這種思維模式的人,只配當學生,不能也不敢當老師和領袖,所以聯想總是學習別人。80年代學習倪光南的漢卡技術,90年代學習東芝的筆記本產品和銷售,21世紀,學習IBM的產品設計和企業管理,學了20多年了。可以說,聯想永遠在學習別人,更準確地說在模仿別人。
10多年了,聯想還沒醒過來,悲哀啊!現在柳傳志再次出山,而思維模式不做本質概念,照樣沒有前途。
有意思的是,甘愿當學生的人,卻恰恰被我們奉為“企業教父”,這是對中國企業的莫大嘲諷。這不是柳的錯,實際是中國人崇洋媚外的錯:總覺得自己不行,總是要學習別人的東西,反倒失去了自己。
我們今天為什么這樣關注聯想,為什么烏有之鄉把倪光南請過來做報告?因為聯想的道路就是中國資改派的道路,聯想的模式就是中國資改派所奉行的模式——總覺得自己不行,總是崇洋媚外,“以市場換技術”“用襯衣換飛機”,等等。這種甘當二流、甘當學生,甚至甘當“兒子”的模式,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悲哀,值得全體中國人反思。
感謝倪光南,你還是這么的執著,讓我看到了中國的希望。
附件2:柳傳志心中永遠的痛(1999年末網上的一篇舊文)
將兩個人之間的矛盾置于整個公司利益之上,無論如何都是不對的。很遺憾,柳傳志與倪光南之間曠日持久、至今未息的"戰爭"恰恰可以左右聯想這輛"戰車"的方向。
失去倪光南的聯想,就在大家眼前;失去柳傳志的聯想,無從想象。歷史不可能回到1995年再按照倪光南的意愿重新走過,而柳傳志今天的聯想似乎比1995年能夠想象的還要輝煌。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聯想的員工堅決站在柳傳志這一邊,其實,他們是站在聯想的利益一邊,站在自己的利益一邊。太需要富足的中國人今天終于明白了社會財富至上、企業利益至上、集體利益至上的道理,這是一個進步。無論如何,企業向前發展是眾望所歸。
中國太缺乏好的企業,聯想是中國難得的優秀企業;中國太缺乏好的企業家,柳傳志是中國難得的優秀企業家。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國家會站在柳傳志一邊,國家一定會站在現實地為國家創造財富的企業和企業家一邊。這是一個現實的問題,不能感情用事,也不可能感情用事。
中國企業中的"告狀"現象屢見不鮮,被"告倒"的人物屢見不鮮,"告狀有理"的外在環境依然存在,企業在經濟轉軌時期,不規范的行為隨處可見。因此,從歷史經驗看,倪光南"告倒"柳傳志的可能性不是沒有,否則,聰明至院士的倪光南不會"屢敗屢告"。但是,有沒有想過,"告倒"柳傳志,聯想將會怎樣?沒"告倒"柳傳志,倪光南又損失了什么?
倪光南曾經是柳傳志最真心相待的人,柳傳志被倪光南譽為"十年難得的一知己",這樣的兩個人,如何落到了"仇人"的地步?從柳傳志方面檢討,是柳傳志自己在聯想中造了"倪光南這尊神",后來,當他發現"倪光南這尊神"阻礙了聯想發展時,他又不得不將"這尊神"拉下"神壇","神"當然要憤怒。從倪光南方面檢討,原因又是什么呢?
在柳傳志、倪光南這場"戰爭"中,倪光南沒有"告贏"。倪光南沒"告贏",難道柳傳志就勝了嗎?沒有。這場"戰爭"沒有勝者,不僅兩個人的心都在"交戰"中被扎得鮮血淋漓,而且還影響到了聯想的發展速度。中國的高科技企業最大極限地向前跑,還不一定能追趕上世界的潮流,哪能還有人為的"內耗"。讓一切都盡早結束,此為本文一次性將一切能公開的內容都公開的目的。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