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時政 > 時代觀察

外資角色再審視:28個主要產業中21個外資控制

時衛干 · 2006-10-25 · 來源:環球視野
收藏( 評論() 字體: / /


  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中,排名前5 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 21 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盡管時間因素很快沖淡了它們曾經帶來的巨大震蕩,但中國已然成為國際資本新的冒險樂園。 

  8月8日,商務部、國資委、工商總局、證監會等6部委聯合頒布《關于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自2006年9月8日起施行。《規定》明確外資可以利用境外股權的方式并購境內企業,體現了中國順應國際化的思路,同時更顯示出政府在維護國安經濟安全方面的決心。

中國發出外資政策調整信號?

  盡管《規定》只體現為對《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暫行規定》(2003年所頒布)的修訂,但聯系到兩個月前開始并至今沒有定論的“凱雷并購徐工事件”,此時出臺這一文件激發了官產學各界的想象力,似乎喻示中國政府對待外資的態度有所轉變。

  《規定》由六章總計61條構成,篇幅較此前《暫行規定》的26條有了較大增加,更重要的是,在外資利用境外股權方式收購境內企業、外資企業收購的市場準入及審批程序、政府反壟斷調查等內容有了較為明晰的規定,體現出中國政府對待外資的政策方面已經進入戰略調整階段。

《規定》的出彩之處頗多,核心在于解決了三大問題

  其一,第十二條規定:“外國投資者并購境內企業并取得實際控制權,涉及重點行業、存在影響或可能影響國家經濟安全因素,或者導致擁有馳名商標或中華老字號的境內企業實際控制權轉移的,當事人應就此向商務部進行申報。當事人未予申報,但其并購行為對國家經濟安全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影響的,商務部可以會同相關部門,要求當事人終止交易或采取轉讓相關股權、資產或其他有效措施,以消除并購行為對國家經濟安全的影響。” 

  這一條至關重要,商務部因此而被授予了對外資并購交易的最終審批權。但是,商務部并未規定“影響國家經濟安全”的標準是什么,也就是說,現階段“經濟安全”更多可能是基于感性判斷而不是理性事實,商務部的最終審批權由此而被大大放大,政府否決外資并購也有了法律基礎。 

  其二,《規定》允許外國投資者以境內已在交易所上市的股權作為支付手段并購境內公司,并專門列出一章,對外資的股權并購行為報批流程予以約束。 

  該條目內容,影響方面有二:一是規范了已在境外上市的公司收購國內關聯企業資產的交易;二是,堵死了前幾年流行的“海外曲線IPO”(俗稱“紅籌上市”)。過去,中國本土企業尋求海外上市的操作流程一般為:境內企業在海外設立離岸公司或購買殼公司→將境內資產或權益注入殼公司→以殼公司名義在海外上市,這種方式一則能有效繞開國內管制,二則能夠通過收購、注資、換股等方式,令境內企業股成為法律意義上的外商投資企業,享受相應優惠待遇。 

  對此,《規定》明確規定,未來境內企業通過“特殊目的公司”方式海外上市,必須獲得證監會及商務部的審批,再想通過上述方式尋求海外上市已不再合法,對許多已投資于國內企業的私募基金及諸多投資銀行而言,這一點是致命的。 

  其三,《規定》首次提出,外資并購必須要經受“反壟斷調查”,如果出現境外并購一方當事人在我國境內擁有資產30億元人民幣以上、在中國市場上的年營業額在15億元以上、其及關聯企業在中國市場占有率已經達到20%,或者由于境外并購使其及關聯企業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達到25%等情況,商務部和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可以審查這個并購是否存在造成境內市場過度集中,以及妨害境內正當競爭、損害境內消費者利益的情形,并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 

  可以想象,《規定》對外資并購中國企業、中國企業赴海外上市都將產生極大影響。而《規定》提出的“國家經濟安全”,很顯然與“徐工事件”有著莫大關系。

驚人的外資控制

  2001年中國正式加入WTO后,收購已經取代投資建廠從而成為外資進入中國市場最重要的方式。 

  據統計,2005年,國內并購案創記錄地達到1251宗,數量上,外資占比在10%以上,而且外資的收購標的額,平均高出內資收購的50%。一般而言,外資收購中國企業,堅持著“必須絕對控股”、“必須是行業龍頭企業”、“預期收益率必須超過15%”的“三必須”原則。 

  從行業上看,銀行、保險、電信、汽車、物流、零售、機械制造、能源、鋼鐵、IT、網絡、房地產等,凡此種種,這些熱門行業都已經有外資進入。并購方陣營中,來自美國的跨國公司最多,占比超過30%,歐盟企業次之,約占27%,其余來自東盟和日本等。從資金來源看,國外收購資金主要包括兩種:跨國企業、QFII及各種私募基金,而且,近年來國際私募基金逐漸成為并購的主角。 

  網絡及IT行業是私募基金傳統上的偏愛行業,不過,種種跡象表明,私募基金的興趣已經逐漸轉向金融業及其它產業。金融業方面,2004年新橋資本最終控股深發展銀行;高盛領導的投資基金,聯合德國安聯公司購買工行9.9%的股份;淡馬錫(亞洲金融控股私人有限公司)購買建行5.1%的股份;凱雷收購中國太平洋壽險公司24.975%的股份等等。 

  產業方面,華平基金入主哈藥股份;凱雷收購徐工機械(尚待中國有關部門審批);高盛下屬基金入股海王生物及控股雙匯;摩根斯坦利下屬基金收購山水集團(中國最大的水泥企業)、美國Best Buy控股五星集團(中國第四大消費電器連鎖商);美國卡特彼勒計劃收購廈門工程機械、廣西柳工機械、河北宣化工程機械以及山東濰柴動力等;瑞士豪西盟(Holchin B.V.)擬通過定向增資發行A股方式最終控股G華新(中國水泥龍頭企業)、印度米塔爾鋼鐵公司入股湖南華菱管線;英博啤酒收購雪津啤酒;美國AB公司收購哈啤;佳通收購樺林;DSM戰略投資華北制藥……

  所有這些案例都在近年間發生,盡管時間已經慢慢沖淡了它們所曾經留下的巨大振動,但當我們很不完整地羅列出這些時,我們的心還是忍不住會被揪動,很顯然,中國已然成為國際資本新的冒險樂園。 

  國務院研究發展中心最近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在中國已開放的產業中,每個產業中,排名前5位的企業幾乎都由外資控制:中國28個主要產業中,外資在21個產業中擁有多數資產控制權。比如玻璃行業,該行業中最大的5家企業已全部合資;占全國產量80%以上的最大的5家電梯生產廠家,已經由外商控股;18家國家級定點家電企業中,11家與外商合資;化妝品行業被150家外資企業控制著;20%的醫藥行業在外資手中;汽車行業銷售額的90%來自國外品牌。 

  據國家工商總局調查,電腦操作系統、軟包裝產品、感光材料、子午線輪胎、手機等行業,外資均占有絕對壟斷地位。而在輕工、化工、醫藥、機械、電子等行業,外資公司的產品已占據1/3以上的市場份額。

追問常識

  時至今日,中國確實已經到了重新審視外資角色的時候了,至少有三個問題必須一再追問:中國還需要外資嗎?繼續給外資以超國民待遇合理嗎?外資危及中國的經濟安全了嗎? 

  為什么吸引外資進入?核心目標有兩個:補充國內儲蓄不足、引進先進技術和管理。目前,我國居民儲蓄率居高不下,外匯儲備增長過高過快,銀行業整體出現流動性過剩,許多引入外資的企業,根本就沒有動用所獲得的外匯去購買外國設備和其他產品。這些外匯僅僅被賣給央行,而央行只好用該筆外匯購買美國國庫券。 

  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外資在中國繞了一個圈子,又流了出去,中國只得到美國國庫券利息收入,而外資則獲得至少10%以上的投資回報率,為什么國內這么好的機資機會一定要給外資?

  再者,外資能帶來先進技術和提高管理水平嗎?未必。以中國汽車業為例,在上世紀90年代,外資進入中國汽車業受到嚴格控制,外資主要來自德國大眾和美國通用,結果卻導致中國汽車市場10余年始終死氣沉沉,價格也居高不下,國內合資方并未如愿以償地得到技術和管理經驗。只是近年來隨著中國汽車業開放力度不斷加大,行業整體水平才有了本質性的提高。 

  所以,引進外資并不代表就一定能得到技術,相反,要看這個行業的競爭格局,外資只有在面臨市場競爭時才會帶來技術和管理經驗。

  既然如此,進一步講,給予外資國民待遇——而不是超國民待遇——應該是新審視外資政策的根本與核心。多年以來,為了推動經濟增長,增加就業,我國一直實行鼓勵外資進入,并為外資提供了諸多超國民優惠政策,涉及所得稅率減半、優惠價供應土地、“兩免三減半”稅收優惠等。 

  今天,中國已經不再是外資企業低成本的生產基地,相反,中國成為外資最大的目標市場,如果繼續給外資以超國民優惠政策,對內資企業將是一個極大的損害,扭曲了整體經濟環境,不利于長遠的經濟發展。

  外資進入是否會危及國家經濟安全?事實上,即便是在強大的美國,對外資的并購也是極為謹慎的。除了廣為所知的《反壟斷法》確保外資收購不會形成市場壟斷之外,美國還有專門機構對外資并購進行經濟安全審查,而履行這項職責的是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去年中海油競購優尼科、聯想收購IBM電腦業務以及阿聯酋迪拜公司收購美國六大港口等事件中,收購方都曾受到CFIUS的審查。

  不但如此,對于大型的跨國收購,還可能要遭遇美國司法部和美國對外貿易委員會等機構的反壟斷審查。更不用說,一旦涉及國防、能源、高科技、傳媒、航空、國土資源等敏感領域和戰略資產,經濟安全審查就成為必經程序。 

  中國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將外資進入中國的產業分為鼓勵類產業、限制類產業和禁止類產業三類,規定了外資禁止進入和限制進入(不能超過51%股權比例)的產業,實質上也是對外資收購建立了一道安全屏障。盡管《規定》對到底怎么才算危及“國家經濟安全”語焉不詳,但的確很有必要。 

(環球視野•網摘)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烏有之人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胡錫進硬懟平原公子,這釋放了什么信號?
  2. 李克勤|“深切緬懷毛主席,您永遠的學生王光美”:劉少奇的妻子晚年的說法做法意味深長
  3. 郭松民 | 也說“滬爺撐起一片天”
  4. 改開以來民間“順口溜”拾穗(一)
  5. 美國加州大火燒出了房地產金融騙局
  6. 選擇題:到底誰讓老百姓吃飽了飯
  7. 奴顏婢膝的學生與急眼了的老師
  8. 臥龍大橋擴寬:南陽人民的恥辱!
  9. 研究和評價“文革”,是否應該跳出個人恩怨、得失的小圈子?
  10. 否定前三十年,就是在否定偉大領袖毛主席!
  1.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2.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3.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4.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5.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掩耳盜鈴及其他
  1.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2.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3.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4.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5.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6. 到底誰不實事求是?——讀《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與《毛澤東年譜》有感
  7.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8.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他不是群眾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張勤德|廣大民眾在“總危機爆發期”的新覺醒 ——試答多位好友尖銳和有價值的提問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