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套現背后的銀行業(yè)漏洞
2009年03月13日 投資者報
投資者報(記者)2月27日,香港市場風傳,中國工商銀行(601398行情,愛股)(01398.HK)三個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持股禁售期到4月28日結束,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之一的高盛已委托數家大中華基金在香港市場試盤,測試基金接貨意向。受此影響,工行H股股價當日下跌1.22%。
3月5日,工行董事長姜建清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工行目前還在做工作,外國投資者不一定都會選擇減持。
但事實是,從去年底開始,中資銀行的洋股東們正在紛紛撤退,競相上演一場看誰跑得快的比賽:2008年12月31日,瑞士銀行(UBS)拋空33.78億股中國銀行(601988行情,愛股)H股,套現8.08億美元,拉開外資機構減持中資銀行板塊的序幕;今年1月7日,美國銀行以每股3.92港元的價格拋售建設銀行(601939行情,愛股)56.2億股H股,凈賺10億美元;1月14日,蘇格蘭皇家銀行(RBS)將持有的中國銀行108.1億股股票盡數沽出,套現約24億美元……
一時間市場風聲鶴唳。要走的終究留不住,人們轉而猜測乃至期待,下一個撤離的會是誰?境外投資者在中資銀行來去匆匆、進退自如的同時,不僅讓人要問:他們憑何而來?又因何要走?
戰(zhàn)略投資者的投機策略
2005年,中資銀行引入境外投資者掀起高潮。從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等國有銀行再到北京銀行(601169行情,愛股)、南京銀行(601009行情,愛股)等地方城市商業(yè)銀行,境外投資者蜂擁而至全面開花。據中國銀監(jiān)會統(tǒng)計,截至2006年12月底,已有29家境外機構投資入股21家中資銀行,入股金額190億美元。
但不料3年光景不到,一些看上去的“幸福婚姻”就走到了盡頭。
按照銀監(jiān)會監(jiān)管要求,入股中資銀行的單一境外合格投資者持有股份比例不得超過20%,多個境外投資者持股比例合并不超過25%。一般意義上講,持有5%及以上中資銀行股份的境外投資者為戰(zhàn)略投資者,持有5%以下視為財務投資者。
在實際運作中,境外投資者入股中資銀行時,除了與銀行原有股東簽署《股份認購協(xié)議》外,還需要與目標公司(中資銀行)簽署一攬子的《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書》,戰(zhàn)略投資者承諾在未來一定時期內對目標公司提供技術及業(yè)務協(xié)助,展開全方位戰(zhàn)略合作。
為吸引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中資銀行基本上都重復了同樣步驟:資產剝離,然后是股份制改革。通過資產剝離,由國家(包括地方政府)一次性買單,將嚴重影響銀行管理效能和經營業(yè)績的非金融類資產以及不良貸款從銀行中徹底拿走,讓銀行變得干凈、漂亮。股份制改革則是為銀行下一步在境內外公開上市做鋪墊。
干凈的財務指標,明確的上市預期,還有出乎意料的超低入股價,于是,境外機構投資者們紛至沓來爭相搶買中資銀行“原始股”。除了持股比例不超過20%的限制讓境外投資者們有些遺憾外,他們幾乎不承擔任何風險。對不遠萬里而來的他們最有吸引力也最具現實性的選擇是:低價進入,上市后高價賣出,這是一個包賺不賠的買賣。
在境外投資者短期贏利前景非常確定的情況下,戰(zhàn)略投資者們必然會采取套現了結的機會主義行為。中資銀行寄希望于用股權換機制、換管理、換技術,幾乎是一廂情愿。在戰(zhàn)略投資者已經自覺或不自覺蛻變?yōu)樨攧胀顿Y者的時候,戰(zhàn)略投資不過是投機策略而已。
進退規(guī)則漏洞不少
自市場上開始接連上演驚心動魄的外資大出逃以來,與民間輿論嘩然不同,主流觀點卻普遍對外資的大舉撤離表現出不同尋常的理解、寬容甚至是某種慶幸。銀行方面表示“沒有外資,中資銀行會更好”。針對中投公司接盤舉動,更認為是外資撤離給中投提供了大好投資機會。
面對境外投資者的退出行為,主流看法也幾乎高度一致:境外投資者后院著火,急需套現自救。
但上述觀點顯然經不起推敲。既然“中資銀行會更好”,當初為何要迫不及待引進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去改善銀行治理?外資撤離給了中投大好投資機會,3年前的機會不是更好?外資減持的行為是否過于輕松和隨意?
盡管從商業(yè)角度需要坦然面對境外投資者的正常減持行為,但另一方面,作為監(jiān)管機構和銀行自身,也必須從國家金融主權和金融安全高度出發(fā),對此前引進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的制度和相關技術安排進行反思和檢討,并進而重新研究和完善境外投資者的進入和退出機制。
在進入方面,目前規(guī)定的入股中資銀行的境外合格投資者的條件過于原則化和抽象化,應進一步提高準入門檻并制定量化標準,在審查程序方面應變形式審查為實質審查、多重審查。事實上,絕大部分發(fā)達國家對外國投資者進入本國金融業(yè)都采取了諸多技術性保障措施,投資者看著容易但做到難。
在戰(zhàn)略投資者評價和退出機制方面,至少有以下如下幾方面需要進行改善:關于投資期限。作為中長期的戰(zhàn)略合作安排,為保持雙方在經營發(fā)展戰(zhàn)略上的一致性,應要求境外投資者入股時間一般不應低于5年,目前通常采取的3年鎖定期太短;外資是否退出或以何方式退出。這需要以雙方業(yè)務合作協(xié)議是否被正常履行為考量重點。如果戰(zhàn)略投資者不能履行其合作承諾,中資銀行有權對戰(zhàn)略投資者的股份減持行為說“不”;逐步或分階段退出。戰(zhàn)略投資者不宜一次性無條件全部轉讓銀行股份,每次減持股份前還應事先向銀行說明并為銀行預留合理的應對時間,以避免銀行受到不必要的沖擊和影響。
此外,還要高度關注并重視,境外金融機構對中資銀行在知識產權方面的長期或永久性授權許可,避免因外資單方撤離而讓銀行已有業(yè)務陷入停頓,即或資金撤出在先,而投資方對目標公司業(yè)務合作和技術支援也應合理延續(xù)。
簡言之,銀行作為金融機構非同一般商業(yè)企業(yè),境外投資者的進與退不僅關系銀行自身生存發(fā)展,還可能涉及國家金融主權和國家金融安全。
回頭審視中資銀行的境外戰(zhàn)略投資者們一窩蜂地來又一陣風地去,竟讓人想起電影《瘋狂的石頭》里的一句臺詞:這里是公共廁所嗎,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 支持烏有之鄉(xiāng)!」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