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助航空公司就是救助落后生產力
不出意外,三大航獲得注資,媒體報道稱,東航還將獲得100億元人民幣的二次注資,以避免技術破產。這些企業早就是如假包換的ST上市公司,政府注資讓他們獲得喘息之機。
誰說只有金融機構才能獲得政府青睞,所有大到不能倒的央企,在關鍵時刻都能受到政策扶持。而航空公司則是這一輪救助潮中的領頭羊。如同當初救金融機構一樣,一次注資不夠,還要二次注資,航空公司也將如此,政府將一直扶持到這些企業脫離破產風險,重組成功,無生存之虞。
如果國企經過重組通過獲得新的治理結構,那么,救助就是值得的,如果國企注資僅僅讓他們延長現狀,那么,救助就是浪費納稅人的錢。
全球航空公司遭遇金融危機沖擊,但中國的航空公司遭遇金融危機、治理結構不嚴、失去風險控制盲目投資等三重風暴的沖擊。除了金融危機導致業績下降以外,其他都是中國航空公司獨有的。比如航空公司的成本居高不下,比如東航在其上市11年之后迎來第6任董事長和第8任總經理,比如航空公司從事期貨投機而不是簡單的套保交易,放大了金融風險。
政府作為大股東有一定的責任,壟斷的航材與航油占據了成本的大頭,行政化的用人手段,使航空公司大大小小在管理人員,實際上異變為大大小小的官員。現在控股股東的控制者開始買單,用的是央企預算資金。
一些人說,這并沒有損害納稅人的利益,因為本屬央企盤子里的錢。這是錯誤的認識,央企預算回哺央企減少了中央政府的稅收收入,高額成本削減了乘客的利益,國際油價下跌如此之多,但是,我們在12月25號之前,還必須繳納每張機票150元(800公里以上)、80元(800公里以下)的燃油附加費。而我們并不清楚,中航油的那么多壟斷收益用到了哪兒,航空公司的燃油附加費是否合理?當然,注資對于航空股的投資者是利好,他們獲得了短期炒作的題材,不過,好處僅此而已,一個板塊的重生需要的是長期的利好預期,而不是短期炒作題材。
航空公司怎么辦呢?只有注資。目前注資是為了2008年度報表不至于過于悲慘,也是為了早日實現重組。注資、上市是銀行業的改革之路,避免中國銀行出現整體技術破產,上市被認為是建立市場化公司治理結構的仙丹,航空業卻向我們提供了反證。他們已經上市,曾經不缺資金,如今卻因為落后的公司治理結構與嚴重短缺的資金,不得不再次尋求重組。
上市不是仙丹,難道重組就是嗎?實際上,我們有必要拿出壯士斷臂的勇氣,在航空公司拿出徹底的整改方案、表現出有效地提升公司治理結構、提高勞動生產率以前,暫停對航空公司注資。
筆者相信以下幾點:航空公司注資不會就此終結,在明年中國航空公司結帳之前,國際燃料油的價格會繼續下跌——12月19日,美國原油期貨跌到令人置信的33美元,回到中國石化雙雄上市時的價格低位;除了航空公司以外,如果明年經濟景氣不佳,其他行業的國企還會繼續要求注資,或者要求政府取締民企,減少過剩產能。
實際上大規模隱性注資已經開始。云南宣布進行有色金屬及化肥儲備,儲備時間為2008年12月1日至2009年3月31日。傳說中的百萬噸鋼材儲備計劃將摻時實施。而有色金屬巨頭聚會,要求取締高污染、高耗能的中小企業。取消中小企業,就能解決產能過剩危機嗎?各地的鋼鐵廠難道主要不是主要由國企主導的嗎?中石化、中石化的化工產品過剩,難道不是他們跑馬圈地的后果嗎?如果說儲備戰略性物資如石油、煤炭等還在情理之中,儲備到化肥、鋼鐵等實在匪夷所思,莫非今后面對一個行業的國企,就要有一個儲備公司予以對接呢?
中國經濟、中國股市最讓人擔心的現象是低效率企業受到追捧,珍貴的資金資源逆向選擇。這些上市公司沒有發表整改方案,倒是民航總局出臺了十項措施,包括嚴格控制運力增長、減免2008年下半年至2009年上半年民航建設基金、免征燃油附加費營業稅、國際航班使用國產航油增值稅返還、落實對部分航空公司的注資、支持企業聯合重組等。
這不能改變人們對航空公司生產效率的擔憂。首先,這是行政命令,而不是企業行為;其次,方案基本是應急之舉,而沒有對航空公司治理結構的調整;第三,涉及到結構的只有企業重組一條,顯然未觸及核心。
我們不應該救助未顯示提高效率意愿和能力的企業,不應該救助以環境為代價取得贏利的企業,一句話,我們不應該救助落后生產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