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寄生經濟——關于污染問題的聯想
晚上幾個朋友一起聊天,一個朋友說現在世界經濟這樣瘋狂發展是不可持續的,尤其是污染。他不知道從哪里找到很多資料,還給我念了念。說中國大約三分之一的城市飲用水屬于三級標準。三級水質屬于不適宜直接接觸的水,別說喝了。等等。貧道說,現在世界最重要的不是污染問題,而是地球變暖等人類影響地球自然節奏的問題。至于污染,那是你沒去過美國、歐洲,那里山清水秀,空氣清潔,到處是綠地。一點也沒什么污染感覺。這20多年來,西方國家的污染指數越來越低,是中國污染越來越厲害。
回來查了查資料,發現中國確實污染情況驚人。世界銀行調查,全世界污染最嚴重的20個城市中,中國占了16個。每年有75萬人因污染過早死亡。
先說空氣,中國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顆粒物濃度低于每立方米空氣40微克的城市中。而世界衛生組織的指引上限是20微克。也就是中國城市人根本沒吸過合格的空氣!
水污染是影響最大的污染,因為中國本來就缺水。四大流域的整體污染現狀已經成為常態。7大水系中有26%水質為五類和劣五類,9大湖泊中7個是五類和劣五類,而五類和劣五類水是連農用水都不能做的“廢水”,更不用說拿來飲用以及接觸人體!也就是說,中國城市居民基本沒幾個喝過能喝的水的。
土壤呢?目前全國受污染的耕地約有1.5億畝,污水灌溉污染耕地3250萬畝,固體廢棄物堆存占地和毀田200萬畝,合計約占耕地總面積的1/10以上。土壤污染還有一個在日益加重的因素,就是化肥、農藥、農膜等殘留物的污染。過量施用化肥會引起土壤酸化和板結、重金屬污染、硝酸鹽污染和土壤次生鹽漬化,從而導致土壤肥力下降,并且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淋溶污染地下水,致使作物品質下降,硝酸鹽含量超標,并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氮肥過量食用還引起溫室效應,引起臭氧層的破壞。2005年,中國單位面積化肥施用量是印度的2.9倍,美國3.4倍,加拿大的6.25倍。除了沒有什么化肥的國家,中國是世界化肥施用量最高的國家,也等于說是世界上耕地土壤最有毛病的國家,土地肥力下降最嚴重的國家。
土、水、空氣構成了人類生活的基本環境,中國基本就是全球環境污染最嚴重的國家,中國人也就生活在全球污染最厲害的地區了。
多數人對此的結論都很簡單,就是政府監管不力,環保單位玩忽職守,地方政府盲目追求GDP。
貧道以前也這樣看,現在總算想通了。不過一說就扯遠了,有耐心的可以看下去:
全球經濟在80年代中期后進入了一個全球化階段,其主流經濟形成了一個全球經濟體,這個經濟體的基本形態是“寄生經濟”。寄生經濟有兩個子系統,一個是寄主經濟,一個是寄生者經濟。前者也就是所謂新興市場國家,這些國家吸收后者轉移來的產業資本,從事制造業生產產品,并供應給后者;后者是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他們把產業資本轉移給前者,主要依賴虛擬賭博經濟賺錢,并消費前者創造的產品和服務。兩者互相以對方的存在而存在,缺了誰都夠不成這樣一個全球經濟社會。
既然貧道說是寄生關系,就需要補習一下生物學知識:
不同生物會產生“共同生活”關系。這種關系分為三類:共棲、互利共生、寄生。共棲關系中一方利用對方生活,但這種利用對對方不造成侵害。
互利共生關系如螞蟻和蚜蟲。螞蟻把蚜蟲搬運到有嫩芽的葉子上,這里吃完了再搬新地方。螞蟻吃蚜蟲排泄的“蜜露”。雙方和睦相處,螞蟻不去動吃掉蚜蟲的念頭。螞蟻離開蚜蟲一樣活,他們可以吃別的東西。生物學上這叫“互利共生”(mutualism)。貧道前天的帖子用螞蟻與蚜蟲比喻,顯然是錯了。因為寄生關系更像當今世界經濟。
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其中一方受益,另一方受害,受害者提供營養物質和居住場所給受益者,這種關系稱寄生(parasitism)。受益者稱為寄生物(parasite),受害者稱為寄主(host)。
寄生關系與共生關系的區別大概有這樣幾點。首先,寄生者要依賴寄主生存,寄生者本來都有獨立生存能力,而一旦演化出寄生能力,寄生者越來越依賴寄主提供的營養生存。其次,寄生者會通過形態變化和功能變化逐漸演化出一種功能,這種功能足以從寄主身上不斷汲取養分而不用付出。如某些寄居于宿主消化道的吸蟲和絳蟲,演化產生了固著器官,(吸盤、吸槽、頂突和小鉤等),營寄生生活的絳蟲通過體壁吸收宿主腸腔中的營養,其消化器官則完全退化。沒有這種功能就不可以產生寄生關系;第三,寄生者會形成免疫逃避功能。寄生關系一旦形成,寄主會產生免疫能力以排斥寄生蟲。寄生者會不斷遭到宿主的免疫攻擊,在兩者長期相互適應過程中,寄生蟲產生了逃避甚至抑制宿主免疫攻擊的能力;第四,有些寄生者在不斷侵害寄主肌體,最終殺死寄主。殺死寄主后寄生者能夠選擇新的寄主來生活。大多數病毒都是這樣生活的。
下面就分析一下現代西方國家與新興市場國家之間關系。
首先,不少西方國家現在已經基本不從事什么生產。美國已經基本不生產生活物資了,除了造點所謂高科技產品,剩下的就是武器。有人會說,美國還是靠自己生產生活的,高科技價值高,出口換匯多。其實,美國所謂技術產品出口還沒有糧食出口額大。最主要的是,美國、英國、西班牙等國已經20多年連續巨額貿易逆差,也就是一種享用財富大于創造財富的長期生活方式。這符合寄生關系第一條。
演化出能從寄主身上源源不斷地汲取營養的功能是寄生者存在的核心能力。在“公平交易”的市場經濟環境下,美國既然可以享用財富大于創造財富,就必須生成一種能夠不斷“生錢”的能力。一般人喜歡說是美國印錢來買的。這樣說很解氣,很簡單,但不準確。美國等寄生者經濟主要以金融經濟,或者叫虛擬經濟,或者叫賭博經濟為主要經濟活動方式。前面的帖子貧道多次描述了其中原理。賭博經濟的特點是,在籌碼不變情況下,進入資金越多,會形成賭徒們贏的人多,輸的人少的局面,于是這個經濟體可以成為不斷為居民創造財富的“提款機”。那么怎么使這個賭場資金規模不斷擴大呢?主要通過不斷超發貨幣;制造衍生貨幣;迫使新興市場國家把外匯流入;在真發生問題時直接大量印錢等4個招數。于是使他們的金融經濟,也就是股票、金融期貨、樓市的資金規模在20多年中保持了持續擴大形態。道瓊斯股票連續22年中以年均12.5%速度增長。依賴和半依賴這個提款機生活,就成為標準的生活方式。也就是虛擬經濟的“財富效應”。這樣一個“財富”生成機理,就是寄生者的基本寄生功能。這些內容貧道前面的帖子講的比較多,這里就不再做重點了。
在寄生關系中,寄主一定不斷產生免疫能力,產生抗體。而寄生者必須具備抑制抗體產生和對抗體的免疫能力,否則寄生關系不會長久。在世界新經濟中,新興市場國家會有抗體產生。
寄主免疫力最大威脅是擺脫寄生關系的抗體。這還要回到寄生能力的原理上。貧道在以前的帖子里曾經詳細介紹過美元成為非稀缺性物品后,西方各國競相超量發行貨幣情況。但是實體經濟也在西方國家,貨幣比商品增加的多,商品就漲價,這就是通貨膨脹的原理。后來,西方產業資本到新興市場國家生產了,但貨幣發行還是不減,不僅不減,還用其他三種手段擴充總量。這個時候西方沒有了通脹,是因為錢都到賭場里去了。但是賭場的錢一樣是真金白銀,拿出來照樣花,因此就整個世界來講,貨幣還是遠遠大多于商品,增長快于商品。西方居民不斷從賭場里取出錢來消費,背后還是那個巨大的貨幣資金,因此對應新興市場國家的實體經濟的產出來講,一樣有一個潛在的促進通脹的力量。也就是說,新興市場國家的商品,從全球經濟來說,應該要漲價。
從另一面說,新興市場國家隨著西方產業資本的快速流入,工業化加快,技術進步,勞動生產率大幅提高,勞動者的工資和收入也有提高的強烈沖動,也就是中產階級化的趨勢。
但如果商品價格上升速度趕上了貨幣發行速度,也就是新興市場國家出口商品在漲價,寄生者就無法汲取營養。因此,新興市場國家的勞動力價格上升屬于寄主的免疫力表現,屬于產生抗體。是寄生經濟的最大威脅。
寄生者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由好幾種,首先,他們會鼓勵寄主們按照“新自由主義經濟理論”來組織經濟,也就是政府減少干預,讓資本家壓低工資,國家裝作看不見勞動工資低的現象,也不再分配。
其次,由于新興市場國家之間處于競爭地位,這些競爭雖然也有按優勢元素來競爭的內容,但主要還是勞動力價格競爭。壓價出口成為寄主們自己分泌抑制抗體的分泌物。寄生者就處于優勢地位。尤其新興市場國家只是更多發展中國家的一部分,而幾乎每個發展中國家都希冀做寄主。這樣,寄生者還有兩手可用:一手是不斷表揚你做得好,做得符合世界潮流,說你馬上要成為世界強國了。這一招當年用在拉美國家,說他們是典范,現在受表揚的主要是我們,那些肉麻的吹捧現在還在大家耳朵里轉悠。其次督促你“進步”,說:“別自滿了,深化改革吧,不然印度就趕上你了”。結果你慌忙不迭地加快步伐。
民族主義是另一個抗體。消除民族主義不能從外部入手,因為從外部入手反而增強民族主義傾向。一般方法都是影響對方的統治階層和主流知識分子。因此主動分泌一種東西去刺激寄主,使他們麻醉并樂意充當寄主角色是很重要的辦法。方法也很簡單。首先最重要一點是鼓勵他們中少部分人“先富起來”。因為只有這些控制國家權力資源、經濟資源和話語權的群體很快達到寄生者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才能使寄主內部組織力量最強的部分有利益,有動力,有能力驅使整體不得不做寄主而不產生非分想法。這樣,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其他人保持貧困,一個合格的寄主就一定是國內迅速兩極分化,貧富差距拉開的國家才行。富的富不起來不行,窮的窮不下去也不行,當一個合格寄主也不容易的。
大多數寄生關系中,寄生者并不最終把寄主扒皮抽筋,吃干喝凈。但是現在世界寄生經濟中的寄生者,發揮了寄生關系中所有功能。由于寄主國家產生于發展中國家,發展中國家數量遠大于寄主國家,而任何一個發展中國家都想當寄主,這就為寄生者提供了更充分的選擇余地。寄生者雖然有時候會一方面與現有寄主做到盡量“雙贏”,不去傷害寄主以便生存。但是,一旦出現某發展中國家表現為更適合充當寄主,努力與其他老寄主競爭并取得優勢后,寄生者會選擇突然毀滅老寄主而發展新寄主。于是,在1997年到1999年間,當中國成為主要寄主后,寄生者選擇了一次性把老寄主都吸食干凈的策略。方法為通過制造金融危機刮干凈他們前些時候積累的財富,再抄底把他們的產業控制起來。這就是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98-99年拉美金融風暴的根源和過程。
中國之所以至今還沒遭受金融洗劫,是因為中國扮演寄主角色扮演得太出色了,一點毛病也找不到。首先,兩極分化做得很漂亮。一開始就要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同時不準罷工,長期壓制了主要勞動者——農民工的工資,用行政力量避免了“抗體”的產生。其次,中國不僅為他們提供最低價格,無限供給的廉價勞動,還以最低價格提供土地,很樂意“有水快流”,把自然資源隨著產品供給給寄生者。第三,中國選擇了“既然反正要被強暴,不如順其自然”的策略,通過銀行和大型企業上市過程中“引進戰略投資者”的幌子,直接把巨額財富“分配”給西方公司。而且還不怕逐漸貶值,把巨額外匯支持寄生者創造虛擬財富的能力。最令人感動的是,當寄生者的賭博經濟體發生運轉不良的時候,中國會主動為寄生者“救市”。這讓寄生者感動得如滔滔江水,連綿不絕,哪里還忍心施暴!
這就是當今世界經濟。一些學者說叫虛擬經濟,那就少了實體經濟這一面。叫賭博經濟,那也少了實體經濟這一部分,都顯得概括不全。貧道終于想明白了,應該叫寄生經濟,這才是準確描述這個世界主流經濟的恰當詞匯。
貧道太羅嗦了,這就回到污染問題。
如果中國本來就打算做個世界最合格的寄主,那么污染本來就是分配給你生活的一部分。制造業,尤其是污染厲害的加工業都給你了,你不污染誰污染。別的不說,就是這么大的制造業數量,就足以讓你無法治理污染。能污染的都給你了,我們這里當然要山清水秀,空氣清新了。這是世界新秩序對這個工業化必然產生麻煩的分配規則。因此,無論寄主的政府多認真,環保部門多負責,這問題總是不可能解決的。就說說土壤污染,青壯年勞動力都去城里務工了,剩下的都是老頭老婆,小孩孕婦,還要保證中國人吃飯,怎么種這1. 3億公頃 耕地?除了霸王開弓硬上化肥,還有別的路子嗎?既然選擇當個世界第一大寄主,你不成為世界第一大污染國,合理嗎?
貧道發現,很多事情以前想不開,總覺得我們有些地方怎么這么傻,這么不認真,做的事情怎么這么不合理,其實是自己沒搞通。現在想通了:只要我們選擇了做一個合格的寄主,我們做的所有的事情,大師們忽悠的所有的理論,都是完全正確的,都是保障中國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選擇。左派吵吵也是瞎吵吵。
最后說個小事。貧道現在額頭上還有一塊小青斑,靠近頭發,有時候看不見。這是貧道三四歲時候落下的。有一天我看見鄰居家的菜園子里有一只幼貓,很好看,眼睛就只盯著它,跳到菜園子里就撲了過去,結果只覺得頭猛一痛,就什么也看不見了——沒看見地上豎著一根木桿子,直接撞上了。現在想想,我們中國就犯了貧道小時候的錯誤:看著西方國家經濟那么發達,社會那么安定,制度設計那么合理,人民安居樂業,當然想“接軌”。但是沒注意這個經濟體的全貌,就像貧道只看見貓了一樣,只盯住了發達國家那一塊,其他部分根本沒注意。于是慌慌張張,跳過籬笆就去“接軌”。結果沒接到美國這一塊,接到了阿根廷、巴西、泰國的尾巴上了,現在想甩都甩不掉。
你看冤枉不冤枉!
全世界有沒有開始做寄主,最后上升為主子——做了寄生者的國家或地區呢?有,就是中國臺灣地區、星加坡這兩個地方(韓國也有點像,但還是沒經住金融洗劫,因此現在不太有希望了)。這三個地方與其他新興市場國家不同的是,他們任由“抗體”自然產生,也就是說不限制勞動力價格自然上升。因為只要勞動力價格上升,你就不適合做寄主,自身保持了一個能夠擺脫寄主地位的力量。同時,由于這些地區太小了,而且處于東西對抗的前緣,美國不在意這些小寄主的“叛變”,甚至還想讓他們給其他寄主們“有一個夢”,因此不僅不打擊他們,還給他們好處。這樣,這兩個小不點就開始向中國轉移產業資本(內需太小,不轉移就“生產過剩”),像模像樣地當個小寄生者了。就像四爺手下的奴才李衛,當奴才也娶了個如花似玉的翠兒,該沾的便宜沾了,還熬成個小主子。
看來世界上還真有比貧道眼睛好使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