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邦又驚詫:經濟民族主義忽悠誰?
由匯源并購案引發的廣泛爭議,同樣引起了國外關注。據《環球時報》報道,英國《衛報》網站刊登文章說,歐洲在華企業擔心中國的經濟民族主義,并稱“經濟民族主義正在抬頭,這是我們相當關心的一個問題”。友邦驚詫于經濟民族主義,并特別指稱可口可樂收購中國匯源能否如愿,將是北京對待外國企業態度的一個試金石,這顯然是平中有仄、柔中帶剛的一種姿態。
經濟民族主義是個什么尤物?照中國歐盟商會主席伍德克的話說,“民族主義基本上會表現為保護主義”,那么經濟民族主義,大概也會表現為經濟上的保護主義。一個國家的經濟問題,必然事關國計民生,既不能片面倚重外向拉動,更不能完全依賴外資企業,必要的保護也是理所當然。治大國如烹小鮮,假如民族產業、民族企業、民族品牌經歷若干年的發展后,人人主張“品牌無國界”的國際思維,個個走入“企業當兒子養卻當豬賣”的怪圈之中,到頭來自有品牌越來越少,連猴子掰苞米也還不如,恐怕日子很難過下去。故經濟民族主義也算一種持家思維,往往有點迫不得已。
既然經濟民族主義相當于經濟保護主義,恐怕也是當今世界的一種潮流。民生問題成堆的發展中國家,玩不得歐美親家間你來我往的并購游戲,需要實實在在過自己的日子。即便是在大國俱樂部中,那種類似經濟民族主義的保護色彩也已變得越來越重。當今紛至沓來的規則壁壘、技術壁壘、安全壁壘、標準壁壘、環保壁壘、衛生壁壘等,其實世界各國都在創新發展,進而集中表現為貨幣、資本或貿易等方面的政治保護層。說穿了,經濟民族主義實際牽涉經濟主權,就跟一般意義上的民族主義一樣,各國或多或少全都存在,最終體現為全球化條件下的主權自控能力,并不帶有負面性。值得玩味的是,主張“人權高于主權”的發達國家,其經濟保護主義也即經濟民族主義的花樣更為繁多,手法尤其新穎,
特殊地,經濟民族主義還會伴隨經濟殖民主義應運而生,彼此之間存在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邏輯關系。一個國家的經濟命脈及其自控能力,最終必將決定和影響全部主權問題,從而展示出經濟基礎的終極地位。實質上,經濟自主性的不斷缺失,就跟以往傳統式殖民掠奪的主權威脅沒有兩樣,只不過在歷史發展進程中,獲取和控制資源的方式方法不同而已。春江水暖鴨先知,當弱勢國家面臨經濟殖民主義的現實威脅,而國家政治應對策略尚未完善之時,民間率先形成經濟民族主義也是一種必然現象。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之處,當自身根本權利受到威脅或侵害時,民眾首先就有自我保護的自激反應,就有自主命運的本能出現。而且這種本能反應還會隨著形勢變化,越來越為強烈。
實際上,在經濟民族主義思維中,一種民族品牌,到了外資手中,即使能夠發展得更為光彩奪目,也早已變得面目全非,經濟本質已經發生變化。比如“可口可樂”改樹“匯源”招牌也無不可,比如“強生(中國)”換名“大寶”字樣并無大礙,叫什么不再具有實際意義,而權利歸屬、經營思想、市場策略和生死去留問題等,必然由主家說了才算數。對于國人而言,能夠容你打工混飯實屬萬幸;它與本國政治間的制約關系,僅僅剩下國民待遇和規則游戲而已。而外資控制下進退自如的風箏效應,決定了規則阻力若有若無,它有國內企業無法比擬的騰挪空間。
在思考經濟民族主義這個新詞時,不禁想起毛澤東主席提出的“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經濟主張,實際包含了經濟主權和民眾利益的深謀遠慮。而經濟民族主義的指控對象,顯然就是自主經濟上的權利要求。由此表明,拋出“經濟民族主義”的友邦們,無論驚詫到怎樣的夸張程度,也不過是新瓶裝上老酒,僅僅換了一種詆毀自主經濟的花樣罷了,沒有什么新鮮內涵。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