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與瘋狂—謝長廷的「逆轉勝」策略
許楨
2005年11月,謝長廷在其行政院長任上,引用大陸順口溜「不到北京,不知道官小;不到上海,不知道錢少;不到臺灣,不知道文革還在搞。」以響應各方對民進黨府、院的責難。如今,面對落后選情,謝營宣稱進入最后十五天,選戰才真正開打。殊不知,于此倒數階段,抹黑、謠傳、黑函滿天飛。最無所不用其極地施展文革式批斗、煽動、栽贓、株連伎倆的,正是謝團隊。不少臺灣媒體認為,謝陣營已呈半放棄狀態,當下種種偏執言論和荒唐舉措,只是著眼于選后民進黨的權力大洗牌。個別香港報章更以「謝長廷大勢已去」為題,斷言綠軍未選先輸,馬英九篤定當選。然則,事實是否如此?
民進黨的狂歡選舉學
以文革比喻臺灣亂局,并非穿鑿附會。株連無辜﹙從吳晗到北京市委VS從馬大姐賣藥到馬英九濫權﹚、借古諷今﹙批林批孔批周公VS去中貶蔣攻小馬﹚、歷史原罪﹙黑五類/叛徒VS外省人/賣臺﹚。一切彎曲、扭動的蛇形機動,最終指向都是對手的咽喉。無中生有的罪名、自相矛盾的責難;實與在位者保衛權力的原始欲望、撕咬挑戰者的本能,二而為一。執政者種種荒誕的論述,有如符咒,既緊貼對手,也迷惑信眾。蘇俄思想家巴赫金﹙Mikhail Mikhailovich Bakhtin﹚,透過研究詩學,洞悉民眾的狂歡暢飲,隱含對威權的蔑視,以及反抗暴政的醒覺。民進黨則反其道而行,將嚴肅的政治、偽善的選舉,極度狂歡化﹙Carnivalesque﹚、荒誕化﹙Grotesque﹚。憑借煽動民粹,鍛造悲情,綠營切割敵我,殲滅對手,無往不利。何為「鍛造」悲情?毋庸諱言,數十年來,閩南族群與國民黨、外省人,每有起因殊異、形式不一的對立與沖突。然而,歷史糾葛有如盤石,成份復雜,你我互參,難以割舍;既由日積月累而成,終由歲月撫平,了無塵跡。民進黨偏要將之發掘,并以民眾的恐懼、懷疑與仇恨為薪火,視戰事之須要,或煉成鏃矢,或鍛為劍戈;一場又一場的選舉,不過是兵不血刃的祭禮。一年前,陳水扁以火辣言論對蔣介石精神鞭尸,終使草山行館付之一炬。一如李敖所謂,臺灣政局,由「暴君專制」的此岸,過渡到「暴民專制」的彼岸。當「話語權」變成「話語極權」,絕對的權力,使民進黨絕對腐化,也使其蛻變為綠色恐怖政權。執政的綠營,憑借司法機關、情治單位、地下電臺、非法媒體,構筑其選舉迷陣。馬英九一旦進入,即如街老鼠,時時面對無處不在的狙擊。藍營偶爾反擊得手,也因身負原罪,怎也逃不出既定劇本。陳水扁下臺下即,卻忙著「大赦臺商」、「登陸松綁」。馬蕭提出「兩岸共同市場」構想,卻成為「外省權貴」賣臺新鐵證。謝長廷更利用3月14日西藏軍警與示威群眾的沖突,說明馬氏當政,國共串通,寶島傾刻淪為疆、藏,會被赤化,被鎮壓,被屠殺。為選舉,綠軍四處放火。藍營欲要點燈?連想都是罪。民進黨用混亂不堪的邏輯,精確無比地打擊對手。謝長廷幾近「蠻纏」的打馬招數背后,卻是「精確」無比的選舉計算。「理性」與「瘋狂」,在此合一。
「外省權貴—勾結中共—出賣臺灣—摧毀民主」的經典劇目,扁規長隨。剩下的,只看藍營出了甚么紕漏,再行對號扣帽。久尋不獲?非常光盤、臺灣周報自會從天而降。律師出身的謝長廷,無視對手隱私權,亦不顧各界對情報部門介入選舉的疑慮,自行公布馬英九原綠卡號及簽發日期、地點。民進黨籍高雄縣長楊秋興,更稱馬在港出生,具英籍,再憑此換領美國護照。當上述推論已叫大眾瞠目結舌時,謝長廷又「提醒」臺灣男人,別當「豬哥」,以為大陸女人「便宜」就好。隨后,謝氏鄭重告誡八大行業,馬英九當選,大陸妓女必定蜂擁臺島,介時四十萬本地從業員,盡將痛失飯碗。當謝總部向媒體發表「找兒子要到黑龍江」順口溜時,復繪聲繪影地「吹噓」大陸妓女的「競爭力」。及后,哈佛博士張啟典等人,窮追猛打「周美青偷報」,摧毀對手人格尚在其次,重點在于指控周氏盜竊《望春風》、《臺獨月刊》、《獨立臺灣》、《臺灣青年》等獨派報刊,意圖扼殺本土思想于搖籃之中。無巧不巧,六年前,民進黨派出李應元挑戰馬英九臺北市長寶座;李氏「哈佛校友后援會」指控對手留美時為職業學生,張啟典又在其列。對謝長廷來說,馬氏夫婦自幼即替外來政權打壓臺灣人民的「罪證」,比起雅賊的形象,實在管用得多。臺灣選舉的色、腥、爛、蠻,已達極致。下流已極的手段與言語,緣何出奇奏效?
大陸臺商、中間選民都不是關鍵
有別于主流媒體的估算,筆者以為,是次大選投票率,不會低于上一屆。投票人數,比1月立委選舉,起碼多三百萬。而返臺投票的臺商,人數不過十萬,對馬蕭得票的加持,亦只達千份幾之譜;即便和挺藍僑胞的力量相結合,都難以撼動大局。再者,在激烈的藍綠對抗下,所謂「中間選民」多已選邊。勝負關鍵,在于大量淺藍、淺綠選民的投票熱情。在這方面,一如既往,綠軍的嗅覺與反應,遠比藍營靈敏。總統大選涉及全臺范圍,比起逾見地方性的立委選舉,更利于綠軍操作意識形態和族群對立。尤為重要的是,選制,而非陳水扁集團的貪瀆丑聞,才是民進黨月前大敗的關鍵。立法院選舉,過往采中選區多議席制。如臺北市,2003年只分南北兩區,每區十席。藍綠得票為六、四之比,議席對分。今年改采小選區單議席制,該市劃為八小區,竟被國民黨「八仙過海」。必須指出,北市近年重大選舉,如03年立院﹙43%﹚、06年市長﹙41%﹚,到本年1月﹙37%﹚。綠營一直穩守四成支持率。陳水扁貪瀆無能,對這四成選民幾無影響。舉臺北為例,因傳統以來,綠軍在該市輸掉選票最多。2004年連宋僅敗之關鍵,正是國、親聯軍在北市贏得太少。此外,臺北是寶島最典型城市選區,中間選民多,最受貪瀆丑聞影響。還有其它縣市,因選制改變,而導致當選議席與得票率極端不符。如云林縣﹙國民黨支持度46%,民進黨支持度41%,國民黨得席2/2,民進黨得席0/2﹚、高雄縣﹙51%:45%,3:1﹚、臺南市﹙49%:51%,0:2﹚等,更為夸張。又見兩黨支持度、不分區得席、分區得席如下。國民黨—50%:20席:61席;民進黨—37%:14席:13席。可見,比起分區選舉,不分區較能排除制度扭曲,直接反應支持度,可作總統大選參考。
國民黨在臺執政半世紀;歲長、錢豐、人多,組織綿密。十年來,每逢重大選舉,看似藍天綠地,兩黨平分席次。實質,在地方選舉,國民黨一直占壓倒優勢。和大陸五級政制相似,臺灣有中央、直轄市、縣市、鄉鎮等行政區域,其首長及議會多以直選產生。自縣市以降,特別是鄉鎮及其下的甲里長,國民黨的得票和當選人都倍于對手。今年立院選舉,選區縮小,選立委有如選里長;使國民黨熟練的組織戰,比民進黨擅長的議題戰,更能發揮戰力。而贏者全拿的單議席制,也使稍大于綠的藍軍,得以大勝。事實上,無論藍綠,此次折損的兵員,多是高票落選。在北市盡墨的綠營如是,在臺南縣市敗陣的藍軍亦如是。陳水扁丑聞的殺傷力,早達極限,新選制成為重創民進黨的利器,國民黨立委的超級助選員;在總統大選的舞臺上,馬英九卻無福消受改制紅利。總括而言,立委選舉的懸殊結果,極端夸大了藍長綠消。各界高估了中間選民和返鄉臺商的數目,又低估了國、民兩黨的基本盤的差距。現任陸委會主任陳明通,學者出身,更是民進黨專業、精準的民調系統奠基人、操盤者。陳氏不諱言,選前兩周,民進黨所作調查,謝落后馬若四個百份點。而國民黨所作結果,馬蕭亦只領先百份之七。藍、綠支持者的人數,相差不過百份之五到十。選舉之關鍵,在于雙方投票動員能力的差距。此乃十年來臺灣政治板塊的移動、變異、重組之結果。
謝長廷比陳水扁更陳水扁
當藍營在總統大選屢戰屢敗,不得不厲利本土化之時,早將其極右的意識形態束之高閣;并由「統一中國」的守護者,蛻變為「緩和兩岸」的代言人。藍與綠,已非統與獨的硬碰,而為溫和與激進的競爭。民進黨基本教義化,與國民黨去意識形態化,一正一反,一剛一柔,共同推動了臺灣政局的本土化。上述變易,也使兩黨逐漸吸納所有中間選民。吊詭的是,自此,綠營卻被困在百份之四十幾的籠牢里。民進黨欲要故伎重施,用「外來政權」的耙子狠狠打在對手身上,卻越來越夠不著。逾見極端的路線,荒誕的邏輯、瘋狂的抹黑,成為民進黨鞏固信眾,將其投票意愿一點一滴地榨盡的不二法門。就此而言,綠營極端意識形態路線是否有誤?以立委選舉為例,綠營政黨得票維持在百份之三十七之譜,不分區立委比分區還要多一席。可見,陳水扁極端路線,令中間選民厭惡,致使區域立委慘敗,卻也成功鞏固基本教義派。事實上,這正是一年來民進黨選戰基調。自黨內初選開始,綠營就以「排藍民調」等手段,針對新選制,避重就輕,死守不分區,在區域且戰且走。陳水扁成功把民進黨和其貪腐集團捆綁,扁家廷=民進黨=極端支持者。經此探底,我們愕然,竟然仍有四成臺島選民擁護陳水扁﹗憑此,馬英九當然寢食難安,自必枕戈待旦。反過來說,若陳水扁學國民黨打民生牌,行溫和路線,展開理性討論,會比對手表現更好,吸引更多中間選民?因此得罪的極綠份子,又有多少?民進黨立院議席遽減,政治實力嚴重萎縮。但勢力和實力遠非一事,那四成死硬派,任誰也不敢輕視。可知道,連宋敗績以來大小選戰,國民黨得票幾無成長,極限亦不過五百萬。扁、謝仍是民進黨內最懂選舉的人。正因其洞悉新選制厲害關鍵,也深明民進黨即使臭如腐尸,在臺灣,仍得四百萬選民支持,憑此死士,何不與「溫良恭儉讓」的國民黨對賭?何須矯揉造作,故作溫文,以挽回中間選民的心?
就此角度而言,謝即使與扁切割,也只是慮及形象和觀感,而無涉路線與手段。事實上,論言詞之辛辣、出手之狠毒、意識之偏執,謝長廷較諸陳水扁更陳水扁。甚么「憲法一中」、「和解共生」、「朝野共治」,早被拋到九霄云外。在316超級星期天,長昌配以「逆轉勝」為號,絕非空話。由于藍綠激烈對抗,臺灣選舉逾見詭譎;「本土意識」竟與「兩岸三通」一道成為吸票王牌。民眾受盡八年煎熬,「肚子扁扁也要選阿扁」的熱情不再。馬英九遂請蕭萬長復出,又得歷屆,包曾獲括陳水扁任命的財經官員背書,大打經濟牌、三通牌。馬蕭看似無懈可擊的策略,非但未把對手打得丟盔棄甲,反被長昌暗度陳倉,夜襲烏巢。「一中市場」,遂成扣在馬蕭頭上的大紅帽。謝長廷不獨守敵必攻,更連消帶打攻其必守。謝氏火中取粟的膽識,富貴險中求的氣魄,實不負其九命怪貓名號。面對苦思良久的救國宏圖被丑化,中興大計遭抹紅,馬蕭在氣急敗壞之余,圖呼我心惴惴。
從來就沒有甚么救世主
歸根究底,馬蕭的競選主軸,有根本缺憾。正如謝營所言,去掉大陸,馬蕭的振興計劃,即告瓦解。王永慶長子王文洋,在大陸發展獨當一面,近年又每就臺灣政局發表意見。他指出,對陸開放是必然,但絕非靈丹妙藥。兩岸三通對臺灣經濟會起立竿見影的作用,亦只為一時,更難以解決所有問題。3月初,世銀首席經濟學家林毅夫,以臺籍人大代表身份與媒體座談。林稱,南韓得以超越臺灣,正因抓住了大陸經濟騰飛的機遇。這話,只對了一半。誠然,中韓建交不過廿載,經貿、文教交流發展之迅速,實在驚人。大陸市場的確成為南韓電子、工業和文化產品的命脈。然而,兩國從小到泡菜大到鋼鐵的糾紛未曾間斷。此外,站在南韓的角度思考,近在咫尺的環渤海經濟區,特別是大連、天津、青島等地,對釜山一帶的造船、航運乃至軍事工業而言,都是強而有力的對手。對任何區內中小經濟體而言,大陸的高速發展,機會與挑戰并存,已成定論。與其說韓國人借助了中國崛起的東風,不如說他們順應了全球化的潮流。就筆者的親身感受而言,從洛杉磯的大道,到直布羅陀的窄巷,LG與三星,至少在廣告架勢上,已成全球品牌。在最為講求科技實力的軍工領域,韓國的火炮裝備了土耳其,軍艦交付與印度尼西亞,戰機在全球競標,與俄歐爭雄。經過廿載努力,南韓,早已在電子產品代工的路途上,與臺灣分道揚鑣。從更宏闊的角度看來,韓國人放眼全球的知識型經濟,改寫了自己的命運;而在中國,他們留下了特別濃重的一筆。僅就此而言,豈只林毅夫說的臺灣人,所有中國人在南韓面前,都應當汗顏。
再者,隨著對全球化的反思和左翼思潮的回歸,經濟與民生,被視為相關而非相等的兩個范疇。炒作也好,銳見也罷,「M型社會」的提出,讓普羅大眾也明白,經濟政策和社會規劃之間,確有鴻溝;將之填平,成了當政者的新責任。在國民黨中常委當中,富商巨賈如王又曾之流,大不乏人。要處理經濟問題,藍營老手多有,但是否熟知民間疾苦,又似非必然。即使馬蕭將「兩岸共同市場」包裝為臺灣全面開放的一環,從邏輯上,也證明不了此策必能改善民生。嚴格而言,把餅做大,并不能保證更多百姓受惠。起碼,馬蕭須有更多演繹與補足。二十到四十年代,由國民黨經營,以廣州和上海為核心的兩大經濟圈,其實相當開放,且發展迅速。但連餅屑都吃不到的老百姓,又何只億萬?退一步講,金融風暴前后,不用說南韓,連港、新經濟發展都呈負數時,臺灣反得微量增長。即使在陳水扁任上,臺灣經濟也見百份之三到五的發展;雖居于四小龍之末,亦不算丟人。而臺北市特殊地段的樓價,更節節攀升。緣何民生凋敝如此,自殺個案不斷,倫常慘劇連連?居高不下的失業率和物價,以及臺灣社會保障機制不健全,方為關鍵。
與港、新、韓相比,臺灣稅目繁雜,但在醫療、扶貧、養老福利等領域,卻乏善可陳。社會安全網的大漏洞,致使失業人士和低薪階層的生活,甚為清苦。返鄉依靠務農老父母的失業者,大有人在。因而,謝、馬、扁等人,才在老農津貼的問題上狂開支票。原來頗受好評的教育體系,學費、考試費也連年遞增。物價方面,糧食和天然氣的漲幅最為驚人。因選舉考慮,被民進黨用行政手段強行壓下的油、電費,亦已抗不住加價壓力,隨時飆升。可見,臺灣發展趨緩雖為事實,但當地民眾對「M型社會」感受之深,實難為外人道。事實上,任何經濟體進一步開放,會否造成更嚴重的貧富差距和失業問題,既無定見,即可公評。此類討論,在歐洲各國選舉最為常見。馬蕭忽略此點,實在托大。當大部份民眾,最看重的,并非整體增長,而是抓不太牢的飯碗,以及所剩無幾的余糧時;對于「共同市場」的種種抹黑,才得以在民生最為苦困的中南部極速發酵,沖擊馬蕭選情。而馬英九「承認大陸學歷」的政見,連專業人士,如律師、醫師、建筑師和會計師團體,也感憂慮。
八年前,陳水扁好歹提出了「有夢最美,希望相隨」的競選口號。謝長廷百份百的愿景欠奉,只會捏造藍妖、紅魔謠言,制造恐慌,從中漁利。謝氏除了大力扭曲「兩岸共同市場」,就是炒作「一黨獨大」。「312國民黨立委闖謝總部」事件后,謝營即把矛頭對準新黨出身的外省籍立委費鴻泰。謝長廷痛斥費氏一行,把立委當成「警總」做,又說馬氏當選,難保不會搜查報館。四名民意代表甫離開一銀大樓,「中國人欺負臺灣人」的吶喊又起。配合陳水扁「逆風行腳」,「苦行」十多公里,長昌帽反戴、逆時針的「逆轉勝」游行集會;謝接扁任民進黨主席時信誓旦旦,要找回的「創黨精神」,竟成了親身上陣的歷史鬧劇。綠營的頭面人物,集體扮演二十年前的自己。作為執政者的民進黨,竟可硬生生復制悲情,重塑國民黨在威權時代,打擊異己、壓制言論的形象,堪稱當代政治奇觀。然則,臺灣的選情會否就此翻轉?
選舉,特別是臺灣的選舉,總是那么的峰回路轉,柳暗花明。312事件剛好發生在選前十天內,根據選罷法,任何民調,自此不得公布。誰都聽見爐內突如其來的爆響,可誰都不能開門偷看,面包烤成怎樣。事件漸見平伏以后,媒體和民眾疑竇漸生。為何立院財委員會,月來屢次要求一銀提供租賃證明而不獲?一銀總經理公布的租金和樓層數,為何前后相差近倍?國民黨立委,為何昂首登樓,卻不得其門而出?謝長廷私闖民宅、偷竊放炸彈的責難,又有何憑據?早被謝系人馬困于電梯的費鴻泰一行,如何破門入侵?緣何在半小時內,綠軍竟可聚眾五百,繼而圍攻立委,打砸警車?謝長廷坐鎮高樓,卻未見緩解沖突;坐下四大金剛,李應元、卓榮泰、姚文智、徐國勇,卻在現場,或指揮、或傳令、或沖鋒、或攔截,左右策應,沉著應戰?無論如何,該事件已激起了綠軍的悲憤與藍營的危情。312事件讓哪一方受損最深?322決戰鹿死誰手?請寄希望于臺灣人民。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