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內學術界,有這樣一個術語與學位、晉升職稱、評獎等密切相關,那就是——“核心期刊”。有一群人游走在學術的灰色地帶,串聯起一條巨大的利益鏈。
生財之道
“在SCI(《科學引文索引》)上所列的期刊上發表論文,從來就沒有收取版面
在調查中記者發現,核心期刊版面費的多寡是根據該期刊在學界的影響和地位來確定。一般說來,核心期刊的增刊,每個版面大約在300~600元;而核心期刊的正刊,就需要800~1000元,一些知名大學的學報以及有影響的專業核心期刊,有的高達5000到8000元,甚至更多。
為了畢業
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學院的陳博士2006年9月份已經升入博士四年級了。他對記者說:“學校規定我們這個專業的博士必須發一篇SCI或者EI(《工程索引》)和兩篇中文核心期刊才能畢業。但說實話,我們這個專業要想在博士三年之內既完成學位論文,又發三篇核心,真的是很難。因此,我們基本上都讀四年,甚至更多。我的一個讀計算機集成制造的師兄,現在已經讀到博士的第九個學期了,他論文答辯剛結束。這個師兄是他們班第二個畢業的?!?
華東理工大學的車博士說,在讀博士期間必須多發論文這種強制性的要求,使得他身邊的同學在做學問的時候都顯得特別浮躁,有些結論下得過早,就是為了發文章而發文章。
為了獎學金
某高校的小奇很自豪地說,前幾天他剛聯系了一個核心期刊,已經發給他用稿通知了。在碩士階段他已經花錢發了四篇文章。
當問到他為什么要花錢發這么多文章時,他說:“當然是因為發文章多,可以評獎學金了。我算了一下,花錢買版面費發文章,就能評上獎學金,獎學金的錢基本上跟版面費差不多。雖然從中我沒賺到錢,但是,我可以在我的簡歷上添上‘獲得某某獎學金’和‘在某某核心期刊上發表論文’等光鮮的一筆。因為這在一定程度上代表著‘科研能力’,總體來說還是很劃算的?!?
為了職稱
某高校規定,申請教授職稱,需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內外核心刊物上發表8篇以上學術論文。
車博士說,他們發表的論文即便是導師沒有多大幫助,但在寫作者的時候經常要加上他們的名字。這樣,在老師評職稱的時候,就完全可以算作他的科研成果。
而要找個核心期刊來發表,目前比較流行的做法是,學校或者院系請一些權威期刊的主編、副主編到學校作報告,以付報告費的方式來拉攏他們。
山東某師院的楊教授說:“前幾天我們專門把《文學菖菖》的副主編請到學校作報告,給了他28000元的講課費。他們雜志就答應給我們學校老師發表論文數篇。”
都想分杯羹
因為核心期刊在國內學術界占有特殊的地位,有特殊的作用,因此很多期刊不擇手段地使自己晉升為“核心期刊”之列。
在評定期刊的過程中,有7個重要指標是必須參考的: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它引量、被摘率、影響因子、獲國家獎或被國內外重要檢索工具收錄等,但是在實際操作過程中走樣了。就拿文摘量來說,大家比較熟悉的權威文摘刊物有《人大復印資料》、《新華文摘》、《高校學報文摘》等。于是,那些還未被評為核心期刊的,就使盡渾身解數期望提高自己的轉載率。
吉林某大學的一本非核心期刊為了成為核心期刊,多年來主編一直在努力與相關文摘刊物的編輯們搞好關系。曾任該期刊的一位編輯告訴記者:“這么多年來,我們主編經常到北京、上海等地請這些編輯們吃飯,請他們到長白山旅游?!? (《瞭望東方周刊》2006年第49期)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