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美化侵略歷史 美國緣何態度曖昧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在亞洲各國人民紀念抗戰勝利之際,日本上至天皇、首相,下至政壇精要,共同上演了一出又一出為日本軍國主義“招魂”、美化侵略歷史的“鬧劇”。
6月27日,作為二戰時期的日本天皇裕仁之子,明仁天皇與皇后首次前往位于夏威夷西南6100公里處的塞班島(美屬)去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是為二戰期間在該島喪生的4萬余名日軍和1萬余名平民 “慰靈”。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不顧廣大亞洲國家和人民的強烈反對,多次悍然表示要繼續“參拜”供奉有甲級戰犯的靖國神社。
為“支持”小泉繼續參拜靖國神社,45名來自自民黨和民主黨的國會議員6月22日在東京召開“日本會議國會議員懇談會”。通過了關于“支持”小泉的決議,反對對甲級戰犯進行分祭和建立新的追悼設施。
5月26日日本厚生勞動省政務官森岡正宏更在自民黨議員會上妄稱: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審判是單方面的審判;東條英機等甲級戰犯“在日本國內已經不是罪人”。次日,自民黨總務會長久間章生也“站出來”公然否定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結果,為甲級戰犯開脫罪責。
而在此前的4月5日,日本政府不顧中、韓兩國民眾的強烈抗議,公然通過了日本扶桑社出版的否認、美化二戰侵略歷史的新版教科書。在書中,日本被“美化”成亞洲的“解放者”和戰爭的“受害者”。對別國犯下的滔天罪行,新版教科書百般抵賴、竭力否認,而對自己所受到的“傷害”則是大書特書,極盡煽情之能事。
對于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美化二戰侵略歷史的種種行徑,亞洲各國政府和民眾提出了嚴厲的批評和抗議。但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的主要對手,美國卻對日本的所作所為卻保持沉默、態度曖昧。4月7日,一位記者向美國國務院新聞發言人鮑徹提出關于日本修改歷史教科書,美國政府所持立場的問題。一向侃侃而談的鮑徹竟然一時語塞,不知道如何作答。鮑徹的失態表明,美國顯然沒有對曾經的對手——日本,否認歷史、美化侵略的行為認真對待。此后,盡管美國對中國和韓國批評日本新教科書的問題最終表了態,“我們注意到了有關國家對此表示憂慮。很不幸,這些爭論持續存在。我們希望相關國家能夠找到一個彼此都能接受的和平的解決辦法”。很顯然,美國政府在這一事關亞太乃至世界和平與安全的重大事態罕見的裝聾作啞與它一貫喜歡對他國事務“指手畫腳”作法大相徑庭。
那么,日本美化二戰侵略歷史,與美國有沒有關系呢?答案無疑是否定的。
日本在新修訂的歷史教科書將日本與美國之間的戰爭定性為列強爭奪勢力范圍,這從根本上否認了美國反法西斯戰爭的正義性質。書中對美國的“鞭笞”更是毫不留情。如在《占領下的日本和日本國憲法》單元中稱,“聯合國軍總司令部僅用1周時間就向日本政府提出了自己制定的憲法草案,強行從根本上改變憲法”,并在注釋中說明“根據海牙陸戰條約占領軍改變占領國憲法是被禁止的。”在關于《東京審判》單元中把東條英機等人發動的侵略戰爭說成是自衛,遠東軍事法庭“用這種罪行懲罰國家領導人在此之前沒有先例。”教科書中還寫道:“聯合國軍總司令部占領后不久,對報紙、雜志、電臺、電影等一切言論進行審查,通過媒體宣傳日本戰爭的確不正當。這種宣傳和東京審判一起,讓日本人產生對本國戰爭的罪惡感,對戰后日本人的歷史觀產生影響。”而從美國方面來看,在為期4年的太平洋戰爭中,作為世界反法西斯的主要國家,美國在對日作戰中遭受了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死亡10萬人,受傷20萬人,損失艦艇100多艘,飛機2萬多架,財產損失更是不計其數……
從邏輯上來說,作為曾經的對手、戰勝國,美國不應對日本美化侵略歷史一事“無動于衷”;而作為二戰中并肩作戰的盟國,美國更不應該在中、韓等國與日本就歷史問題發生“爭執”時“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顯然,美國在日本美化二戰侵略歷史問題上態度曖昧有著“不可告人”的原因。
原因一:難辭其咎 除惡未盡留禍根
眾所周知,日本自明治維新之后,就走上了對外侵略擴張的道路。二戰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的鐵蹄踐踏了大半個亞洲,給世界人民造成了深重災難。但由于種種歷史原因,日本對于過去發動的那場侵略戰爭并沒有進行認真清算,鼓吹侵略有理的“皇國史觀”沒有得到徹底否定,致使日本社會長期以來對歷史的認識是非不清。在這其中,美國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
日本戰敗投降后,作為占領國,美國為了要使日本“不再成為美國的威脅”,為了要“最后建立一個以支持美國為目的而負責的政府”,最初確實采取了諸如審判戰犯、廢除右翼反動組織、修改憲法等打擊軍國主義的“民主改革”措施。但很快為了適應冷戰需要,美國開始改變策略,處心積慮地要把日本搞成反共“防波堤”、“橋頭堡”。當時的杜魯門政府和駐日總督麥克阿瑟皆全力保護戰犯裕仁天皇并保留日本天皇制。東京審判期間,日本軍國主義的許多罪行,如“七三一”細菌戰部隊,不僅得到了隱瞞,而且許多罪行累累的戰犯得以逃脫制裁,有的甚至在不久以后重新登上政治舞臺。除惡未盡,這是造成戰后日本一再拒絕為侵略罪行認錯﹑不斷歪曲及篡改侵略史實和軍國主義思想從未消失的主要原因。
原因二:心中隱痛 核彈轟炸授把柄
美國對日本否認侵略歷史的行徑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原因,除了歷史因素外,恐怕還有一個擺不上臺面的原因——“傷亡平衡”說。一些美國學者認為:相對于日本在二戰中給美國造成的損失,“美國那兩顆原子彈已經給日本以致命打擊,徹底征服了日本人。如果說美國人有什么怨氣的話,也出得差不多了。”
美國是世界上第一個也是迄今為止最后一個將核武器用于實戰的國家。1945年8月6日、9日,美國先后在日本的廣島、長崎投下威力巨大的原子彈。從戰略上看,美國的原子彈轟炸在加速戰爭進程,促使日本軍國主義無條件投降的意義無可厚非,但上升到道義層面,原子彈轟炸對日本普通民眾所造成的巨大的殺傷力,確是言必稱“人道”的美國政府的一塊心病。尤其是當日本反戰團體發表聲明說,“轟炸廣島和長崎的行為構成兩項反人類罪名,肆意轟炸和大規模殺害”,宣布要成立民事法庭,以“戰爭罪”起訴美國政府時,“授人以柄”的美國政府只能暗自心驚,更談不上對日本的所作所為“說三道四”了。
原因三:冷戰思維 聯日遏華現利益
美國不愿意譴責日本否認歷史、美化侵略的行為,更重要的原因是美國對日本的現實戰略需要。經濟上,隨著歐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的不斷加強,美元的國際貨幣地位每況愈下。而日本擁有的8000多億美元外匯儲備和大量的有價證券,這既對美元國際儲備貨幣地位構成巨大的支持,也是日本調動美國對日政策的一個重要砝碼;而在政治上,隨著近幾年中國和平發展的進程加快,美國日益感覺到來自中國的強大壓力。美國國內有人擔心中國的崛起將改變亞洲的政治結構,成為美國在亞洲利益的最大潛在威脅。同處亞太地區的盟國——日本,無疑是制衡中國崛起的最有效棋子。特別是在當前,美軍深陷伊拉克、阿富汗戰事,日益顯露出戰線過長的窘態之際,日本這個美國在遠東的最重要盟友在白宮眼中價值也就越來越重要。很明顯,如果在此時就歷史問題上指責日本,美國將不得不擔心日本是否愿意繼續配合美國的遠東戰略。美國對亞洲其他國家民眾擔心日本軍國主義復活的心聲置之不理、不聞不問,相反卻和這樣一個不斷美化侵略歷史的國家加強軍事同盟,這更加暴露出美國的極端“利己性”。
英國的帕麥斯頓有一句名言:國家之間沒有永恒的敵人,也沒有永恒的朋友,有的只是永恒的利益。這句話無疑是對美國在日本美化侵略歷史問題上立場曖昧的最好注解。(王 道 云)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