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一陵園與當地銀行聯合推出“墓地按揭貸”,最高能貸款20萬元,期限可達10年。該陵園市場部負責人稱,此行業特殊,不需要抵押。
這是繼九江銀行的彩禮貸之后,又一款引發爭議的貸款產品。
雖然銀行工作人員說,這其實是個消費貸,墓園推銷時說成了按揭貸,才造成了負面影響。
但不管叫什么名字,本質并無不同,即老人相中墓地后,子孫為其償還貸款。銀行將入土為安的傳統風俗,變成財源滾滾的生意。
當然,從資本邏輯上看,有需求就有市場,只要不犯罪,一切皆可貸。
如今墓地資源被寡頭壟斷,陵園變成“另類樓市”,死不起、葬不起成為國人的普遍焦慮。墓地貸的推出,可以解一些家庭的燃眉之急。
這樣老人死后能有一個滿意的歸宿,子孫贏得孝順的美名,銀行賺得了超額利潤,簡直是一箭三雕。
但問題在于,墓地或者說天價的墓地,并非一個合理、必需的存在。“死不起”不是說死無葬身之地,而是買不起想要的墓地。
墓地價格的高企,除了受寡頭控制影響外,背后還有攀比求貴和市場炒墓之風的推波助瀾。
放眼全國市場,貸款20萬的墓地,算得上是“天價”了。而“天價墓地”早已被人詬病,每次一曝光都引來無數罵聲。現在竟然被擺上臺面,包裝成金融產品,堂而皇之地出售。
銀行如此推波助瀾,當真是覺得什么錢都可以賺?
很多網友感嘆“生前當房奴,死后當墓奴”,“一生都在還貸,死后還要子孫還貸”,連死都不能死得輕松,都要負債累累,這是何等的悲愴和凄慘啊!
由此產生的無力感,反過來進一步加劇了國人的生存焦慮。
可見,墓地貸不是在為人生的終點提供一條體面的出路,而是在給戴著鐐銬艱難求生的老百姓再套上一把沉重的枷鎖,讓生存這件事變得更為困苦,更為黯淡無光。
更令人擔憂的是,銀行推出墓地貸,并不僅僅“給客戶子女或孫輩解決實際經濟問題”,更是允諾貸款無需抵押,這相當于用很低的門檻,把杠桿引入到墓地生意之中。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