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3天配送“多多買菜”,首先沖擊的是超市
1,破壞穩定性與安全感
近段時間,因為剛發生過蛋殼公寓暴雷事件,人們比較關心互聯網資本巨頭進入那些市場的問題。畢竟蛋殼公寓害租房的年輕人出了錢,流了淚,甚至流了血。對于某些互聯網資本巨頭不負責任的行為,人們還記憶猶新。最近這幾天,有些有識之士把目光轉移到資本巨頭進入菜市場,中國古語:“民以食為天”。確實是大事,天大的事!
筆者認為,一般涉及居民日常生活領域都是大事,打車、租房、外賣、菜市場等等,都包含在衣食住行里面,牽一發而動全身。一點環節被毀壞,都會導致地動山搖,因為涉及人數廣泛,干好了,容易成群體受益,反之就是群體受害??傮w感覺來說,當互聯網金融巨頭進入某類服務居民行業時候,必然過程中,起碼前期肯定導致市場不穩定性與不安全感蔓延。比如外賣市場的衛生問題,就很顯然地涉及到食品安全,但因為監管的困難,至今狀況令人擔憂。
同樣不穩定性,一邊是從業人員,一邊是從業的商家,都會受到沖擊。筆者給一些外賣店鋪比如“云端廚房”這類送過餐盒,因為激烈的價格競爭,如果原先有很好店鋪房的正常店鋪都難以生存下去,因為租金高昂,而價格大戰需要死命地壓縮成本,結果在地下室,在居民樓,反而極其簡易的地方,有了更好的優勢。
在2019年年底,當初配送餐盒的店鋪大致有6家,到了今年7月左右,只剩下1家,其它全部倒閉。
2,3天配送“多多買菜”
說來也巧,筆者在10月份給拼多多的“多多買菜”做過三天配送, 在10月22日、23日、26日,做過3天。不包含油耗車損,大致給220元一趟,一趟需要配送15家以上站點,一天一趟,到了11月底才拿到這三趟的錢,給了681元。
凌晨3點半開始,從天黑得伸手不見五指開干,一路開車到配送中心,規定4點以前到達,當然也可以晚點到,因為資本巨頭在這個城市的菜市場開打,那才剛開始,所以沒有引成什么規定。第一天是早到的,結果等了1個多小時,那邊分揀員還沒把物品(大部分是菜)給分揀完,一直等到5點才可以拉貨。
那是一座估摸起碼幾千平米的大型倉庫,一排一排把分揀好的物品堆放在托盤上。需要司機用鏟車把貨物拉出倉庫,車就停在倉庫前面空地上,大致100輛到150輛的車,大多數是面包車,否則市區里無法開。
在拉貨物出倉庫前,各車隊的領導會把一份單子分送到司機手上,需要自己對號找到對應的位置,那個位置放著兩個一平方米左右托盤,前后放置,上面堆放著物品,一般80%到90%是食品,食品油、雞蛋、各類水果等,也有已經袋裝了的土豆、青菜、魚類肉類干貨為主。其它就是襪子、鞋子、內衣等這類。
分揀員把分揀好的東西放到托盤上,司機再按照單子把貨物校對一遍,確認無誤之后,就用鏟車拉到外面,然后自己裝車。
第一天分到15個站點,分屬于15家店鋪,一般就是煙雜店、飯店、水果店、小吃店等這種店鋪,屬于團購,具體到購買人,需要自己到站點領取,這種形式。店鋪的老板就是團長,應該是給他們錢的。我問過其中一名站點團長,好像每個具體的一單是給0.5元。有些站點有幾十單,有些就一二單。
第一天,可能不熟悉吧,分揀員也分揀得很慢,凌晨4點到達配送中心,一直等到5點多他們才分揀完,等到筆者把貨物拉到外面,裝上車,都早上6點了,15個站點馬不停蹄地送,一直干到中午12點多送完。
當然這些都需要手機“多多買菜司機端”APP的輔助,每天凌晨4點多,點開多多買菜司機端APP,里面會出現今天需要配送的站點名稱,有導航地圖以及“團長”電話號碼。按照導航一路就近到遠,送到站點,然后卸貨,完成后就點一下這家站點已經完成配送。
第二天就熟悉了不少,大致上午10點多就配送完畢。10月26日的最后一次,共計有18個站點,只用了5個多小時,到上午9點多就配送完畢。
估摸可能還是流程沒搞通順,分揀員與司機都會搞錯東西,因為不可能每個貨物品牌,或者各種菜都是熟悉的。而這幾乎是經常出錯的,每天都有。
3,首先沖擊的是超市
訂購過 “多多買菜”的人反應,確實是非常地便宜,但這便宜肯定需要貼很多錢。換句話說,資本巨頭采取的還是老辦法,燒錢……
多不說,司機15個站點派送,220元一趟,這些貨物(菜)的利潤,很多時候都讓筆者懷疑能有多少利潤,雞蛋、土豆、青菜等,這些菜正常市場里本身就不是很貴,而成本放在哪里,比如物流成本,分揀人員成本等等。
從局限性來看,筆者覺得菜市場還是應該能夠幸存下來的,因為菜品的新鮮度受到影響,不可能車里放一個水箱拉魚,車都裝得滿滿的,占據一定空間,少拉其它物品。估計也太不可能放一個大冰箱,起碼暫時新鮮度無法保證。這都是菜配送的目前瓶頸。
一定范圍里的菜,還是要受到沖擊,超市里的一些物品,衣、襪這類,食用油、雞蛋,包括蔬菜、干貨,與超市重疊性更高。
筆者的看法,現在超市到處都有,已經相當方便,互聯網巨頭殺入菜市場,以站點形式,最多也就把這種站點當成一個小超市,有朋友認為“便利”。筆者認為也需要顧客自己去站點拿菜的,具體“便利”性還體現不出來。那么能不能送到顧客的家里呢?物流成本感覺很難做到。
遍地的超市也讓菜市場幸存下來,超市沒有淘汰菜市場,這種互聯網買菜能不能壟斷?從物品重疊性來看,首先沖擊的是超市,再而可能沖擊到菜市場。互聯網金融巨頭燒錢是燒錢,但一廂情愿地認為能夠壟斷這個市場,感覺還是太難,很可能白燒錢。
筆者一直在說,這些互聯網金融巨頭實際上很少關注于具體市場的本身,需要經營市場的那些細節,比如外賣市場的衛生問題,或者APP買菜市場的物流瓶頸,他們只知道砸錢與壟斷,至于擾亂了這個市場怎么辦?甚至是能不能壟斷這個市場?他們都是用拍腦門的方法。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