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借鄉村振興之機遇壯大新集體經濟
“財政危機”來敲門了,又一場精兵簡政的機構改革風暴即將首先在全國鄉村全面登場。
吃財政飯的人太多了,實在太多了。現在,連農村收集垃圾、轉運垃圾、填埋垃圾都要財政負擔,甚至農村人尿一泡尿都要財政花錢過濾一下。這樣的“全能財政”,全世界最富有的國家,也做不到的啦!
機構改革、精兵簡政,十幾年總會來一次的。但,機構總是膨脹、吃財政飯的人總是越來越多,這趨勢總是無法改變的。和人的衰老一樣,怎么干預,衰老是不可阻擋的!然而,十幾年來一次精兵簡政,精簡了再膨脹,膨脹了再精簡,也是必須的,是無法阻擋的。
咱鄉村基層干部,必須明白什么事情是一陣風的,什么事情是長期的。一陣風的,你應付一下,時間到了,任務就完成了。長期的,是一生的事,是一代接一代干的事,是必須認真干的。提高三農組織化程度是長期的,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是長期的,壯大集體經濟是長期的,追求共同富裕是長期的,堅守初心是永恒的。
壯大集體經濟是長期的,咱鄉村基層干部做的很不夠,不不不,不是做得不夠的問題,很多地方把集體經濟給改姓私了、給賣光了,還恬不知恥的冠以改革之名。
集體經濟是什么?是共同富裕經濟,是鄉村兩級“保吃飯、保運轉、保穩定”的保命經濟,是人民經濟,是鄉村基層干部群眾的自主性經濟。沒有鄉鎮集體經濟,沒有村集體經濟,當鄉村干部,就是個要飯的,要飯的還有人同情,連要飯的都不如。沒有鄉鎮集體經濟和村集體經濟主導的鄉村經濟,就是個連稅收權都沒有的“經濟飛地”,怎么可能有共同富裕呢?怎么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呢?
我們有些領導干部,把祖宗用鮮血和生命拼下來的家業賣掉,手上有了一堆現錢,以為是自己賺大發了,就膨脹起來了,財大氣粗,花錢如水。僅十幾年功夫,祖宗留下的家業就全敗光了,現在連吃飯的錢都沒有了,就剩一群張嘴等飯吃的人。怎么辦啊?再到處安裝攝像頭,釣魚執法去罰人民群眾的款嗎?到處檢查評比考核驗收、吃拿卡要、巧取豪奪嗎?這在90年代行,往后不行的、絕對不行的。快速“增量”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怎么辦呢?合法的道就只有一條:大力發展鄉鎮新集體經濟,大力發展村社新集體經濟。
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有大量的財政資金或專項債要投入到鄉村,咱鄉村基層干部要抓住機遇,千方百計把這些錢用好。用好的標準就一個:將財政資金轉化為鄉鎮集體經濟、村社集體經濟的資本金。把用于鄉村振興的財政資金,轉化為農民合作金融資本金、集體經濟產業園區資本金、集體企業資本金……轉化的越多越好。要用新的增量資金,激活鄉村巨大的“沉默”資源資產——轉化為活錢活資本。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咱鄉村基層干部,要一代一代堅持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這就是干社會主義事業,這就叫不忘初心。
咱鄉村基層干部,要多長個心眼。咱是范偉,別被趙本山忽悠瘸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