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某電視臺做了一檔農村適齡青年婚姻狀況調查節目,他們發現,雖然農村脫貧有力,但農村問題卻非常多,單身漢成群,彩禮畸形膨脹。有個典型案例,一位三十多歲的男青年,遲遲找不到對象,去年撞上大運,媒人給他介紹了二婚女性,一個月內速速完婚,為了這樁婚姻,付出了他家幾代人60萬元的積蓄,還另外借了錢,包括彩禮、新車、婚房裝修、為新娘購置三金、辦酒席等等。不過,婚姻只維持了一個月新娘便從家里出走,從此便無音信。電視鏡頭中,那個男人除了無奈還是無奈。記者問:“下一步該怎么辦?”他說:“我能怎么辦?人都找不到。”
就在本周,老家來了一行人,我自然要與他們好好聊聊家鄉情況,在眾多話題中,我了解到一個非常難過的信息——家鄉單身男也是成堆。他們可以一家家地給我點出人頭,粗略算了一下,幾百人的小村子,單身漢就高達四五十人之多。這與我之前了解的河南、湖南的情況非常相似,全國多數地區是否類似?大家想一想,這些現象可怕不?除此之外,他們還帶來了許多農村扶貧信息和農民謀生信息。
國人總認為,單身漢多的原因是貧窮。其實不然,是價值觀混亂了。若論窮,今天的中國難道比五十年前還要更窮?五十年前未曾出現的問題為何在盛世出現?我清楚地記得,過去,我們村頂多也就不到十個單身漢,主要是因為好吃懶做,個別是家庭成份不好,大部分地主富農的兒子都能順利成家,何況一般人?再窮的人家,只要人勤快,也能有適當的對象可找。
我們再把目光轉移到城市,又會發現,剩女多得讓人心焦,一部分是離婚女性,一部分是未婚女性。她們為什么落獨?難道也是因為窮?肯定不是。據有關方面的信息統計,中國城鄉獨身男女總和已達7000萬人,農村是單身男,城市主要是單身女,男女兩頭獨,城鄉不相容。
針對這個情況,有磚家建議,把城市剩女嫁給農村剩男便可以解決問題。在文明社會,強配自然只能當笑話,不可能落到實處。
在我看來,“城鄉兩頭獨”的問題本質上是“農村何處去?”的問題。
世界大勢,有兩個規律是共性的:所有發達國家,城市化率必須高,農民必須占比小,沒有哪一個國家刻意把農村作為發展重點,更不會把農民穩在農村作為目標;人的互融,必須以思想和觀念靠近為前提,越往發達的方向前進,對伴侶三觀融合的要求越高。
我不準備討論農村的扶貧政策和振興政策,因為這顯得不合時宜。
我的農村十問
文人知識分子是否真的愛農村?
要回答這個問題,不妨從文人知識分子對毛主席的態度說起,在中國文人知識分子群體中,有影響的那些人中曾經有部分人到農村當過知識青年,也正是這批人,現在一提到自己下鄉的經歷就痛恨毛主席,說曾經的農村經歷差點毀了他們一生。把農村經歷視為苦難的一幫人,他們能真心喜歡農村和農民?他們會真心視農民為兄弟?你信,我不會信。他們寫出愛農村的作品是為錢還是為農民?
你自己真心愛農村和農民嗎?
不需要問別人,我自己就可以回答。我愛農民,是因為我出身農民,但我根本不想當農民,如果真想當農民,我就不會拼命從農村考出來。我愛家鄉,那是基于歷史情感,不是因為農村有多美好,如果美好,我自然不會出來,如果真愛農村,出來了,我還會想辦法回到農村。然而,我讀完書以后便不再回到農村,證明農村無法吸引我。
多少人像我一樣是從農村走出來的?你們是否與我有相同的內心世界?你們為什么不愿意回農村奉獻?
專家憑什么讓農民守住傳統文化?
馮驥才,曾經當了某先生近十年的軍師,他一直在高呼:“農村快亡了,農村文化快滅了,請守住農村!請守住傳統文化!”然而,他自己回到農村守文化了嗎?封建時代,真有鄉情的人,退休后就會回到家鄉,包括農村,然后用自己的知識和見識來改造并傳承鄉村文化。今天,成百成千萬像馮先生一樣的人,有幾人愿意扎根農村去研究文化和傳承文化?坐在舒適的城市別墅里高呼農村人守文化,是偽道德還是偽信仰?
農民守村就能守住傳統文化?
今日之農民早已不是封建之農民,他們可以行走世界,他們可以見識現代,城市文化即是農村文化,你城里人享受到的信息時代文化之風,農民也可以即時享受,憑什么要他們堅守傳統文化?城里人過新生活,你想讓農民總是過舊生活?
即便農民愿意守住傳統,他們能守得住嗎?文化的詮釋與繼承,永遠需要文化的根底,若農民自身缺少文化積淀,他們如何解釋傳統文化?以農耕為謀身立命條件的農民,哪來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自信,他們如何傳承文化正統?如何實現文化創新?
大家回村就可以發現,農村彌漫的不是傳統文化,是雜亂的現象和想法,精華沒留住,糟粕全繼承。
你退休后愿意回家養老嗎?
現在,許許多多從農村出來的人,張口閉口就是:農村空氣好,退休好養老。這也成了很多人要求大力發展農村的恰當理由。那么,我就想問:有多少人退休后回農村養老了?你自己退休后會回村養老嗎?
你和你的農民老鄉還有多少共同語言?
虛偽的嘴和真實的心永遠是一對矛盾,這對矛盾在知識分子心中表現得更為充分。他們為了顯示自己的正義和愛心,始終喜歡把自己包裝成“大愛者”和“大仁者”,個個想當農民的救世主,為此不惜講許多言不由衷的熱愛農民宣言。
然而,我想問的是:看著城市里流動的農民工,你們給出了多少愛?你們跟仍在農村種地的老鄉還有多少共同語言?你還能跟幼時的玩伴談天說地嗎?如果做不到,那是為什么?解決這些問題的最好方法是什么?是把他們困在農村還是讓他們融入城市?
你們能否把偽善換成真心?
中國有句老話: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實上,大多數人就喜愛“把己不欲硬施于人”,自己不想當農民,自己想辦法逃出農村,然后又高乎讓農民守著農村。
這有什么好處呢?讓農民把自己當成愛農民的大善人,讓自己可以時刻成為同情農民的大好人,偶爾還能讓自己回到農村去施舍一把。這些人的內心真實動機是什么?是優勢心理。自己成功了,自己需要有足夠多的農民來為自己撐底,從而實現自己的比較優勢。
我經常跟親人和老鄉講:“年輕人,如果能從農村出來,盡快出來,不要有絲毫猶豫,努力打拼,然后在城里安家。中年人,如果城里有依靠,也可以到城市謀生。老年人,如果子女在城里,條件許可的話,也要到城里住住,醫療條件比農村會好很多。”當然,對愿意留在農村的老鄉,我沒有任何歧視心理。
對農民的真心關懷是什么?就是讓現有的大多數農民改變被同情的身份,讓他們成為跟我們一樣的平等人,同情是一種不平等環境下的愛,平等了,才能做到互愛。偽情結,本質上是想維持自己的虛榮心。
農民變市民真的會返流嗎?
中國大約有2.6億動態農民外出務工,簡稱農民工。實際上,他們就是正規的工人,加個“農”字就改變了他們的身份和待遇。從事農業的就是農民,從事工業生產和商業服務的就是工人,搞個混合概念,本質上是想剝離工人本該有的合法待遇,把外出務工農民從法律上給架空。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很多人反對農村耕地返還到村集體,讓農民工繼續虛擁農村耕地,以保證農民失去城市謀生能力時返流。
真的需要如此擔憂嗎?不需要。從世界所有國家的發展經驗看,城市化是一種必然,沒有哪個國家出現過逆轉現象。有人曾反駁我,說中國人口多,生產力不高,國情不一樣,不宜于搞城市化。我會告訴他:假如把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視為一個國家,它們擁有多少人口?它們為何不會返流?如果是因為國家小才可以走城市化道路,是否意味著把中國視為30至50個小實體就可搞城市化了?若成立,各省不就是小實體嗎?各省能實現,全國不就可以了嗎?邏輯上難道不是這樣?我跟大家講個事實,1945年,日本的城市化率已經超越46%,相當于我國2005年的水平,難道說1945年的日本達到了2005年的中國生產力?
有多少農民還愿意讓自己的后代回鄉接班務農?
那些希望把現有農民穩在農村的人,理想是讓農民的后代繼續承擔農村發展和農業安全的任務。對于40歲以上的農民而言,也許有一定希望。然而,這些農民的兒孫還能如你所愿嗎?大家不妨回鄉問問看,有幾個農民愿意讓自己的兒孫繼承自己的耕田家業?農村可不是官二代、富二代的美好世界啊!
你愿意讓自己的子女成為留守兒童嗎?
讓農民不離開農村,又讓農民有生活出路,還不脫離農民身份,城里人最理想的辦法就是繼續讓農民外出當農民工,繼續背井離鄉,繼續讓子女和老人留守。城里人,不想生二胎,說是不容易帶,不容易養。天天守著小孩,你們還抱怨培養不好后代,你讓背井離鄉的人怎么敢生孩子?你讓靠電話和視頻聯系的父母如何培養出人才?
農村發展,是為了向前,不是為了后退而發展,鄉村振興絕不能陷入這樣的思路。
農村到底該怎么辦?
政策上必繼續須完善有限的基礎設施建設。
我加了個“有限”,是想說明,農村基礎設施需要完善,但又不能盲目鋪開,不能造成二次浪費。舉例講,農村通管道氣的問題,并不是所有村垸都適合,從眼前看,通管道氣,肯定不如用罐裝氣,為什么呢?農村留守人口少,要說方便,也只是為了春節的幾天方便,平時,老人孩子用氣量極少,買一罐氣,可以用一季度,只花60元,一年只花兩百多元,而開通管道氣,初裝費都得交5000元到6000元,農民不愿意用,造成極大的建設浪費。電力設施建設已經相對完備,不需要太多改造,通水工程可以適時適地改善。
農業必須從“大集體”向“小集體”過渡。
新中國初期,由于基礎非常落后,國家是農業國家性質,農村人口占總人口超九成,農業生產力也相當落后,當時必須實行大集體農業。現在,機械化和信息化進步很快,以耕地為生的農民數量大幅減少,過去需要上百人的農活,現在只需要十人就可以完成。要實現小集體目標,必須回收不務農的非農民手上的土地,凡不以務農為生的人都應該把土地交回集體,再由集體組織真農民從事規模耕種。
要解決小集體問題,必須先解決人的私心作怪問題,包括我自己在內,兄弟、親友都已經不務農,但都擁在承包地,并且都不愿意交出去,這是幾十年私有化導致的結果,需要農村革命性的政策運動才能翻轉過來。擁有那么幾畝地真的關乎家庭命運嗎?真的可以保證代代安全嗎?真的可以坐擁其發財嗎?不可能。不要說幾畝幾十畝,就算是擁有幾百畝的田莊,又能如何?那么多私有制的發達國家,不都只有不到百分之十的人住在農村嗎?放棄土地的人變得更窮了嗎?
必須通過多種政策引導農民向城市轉移。
“兩頭獨”的可怕現實,靠短期政策已經無法彌補,多數單身人士實際會陷入終生苦楚,沒有實現城鄉婚配的任何可能性。為了下一代和更后面的一代代,農村多數人口當且僅當轉入城市,通過融入城市,提高國民整體素質和生活條件,充分縮小各類人群之間的現實差距,最終達到感情互融的目標。
要實現共同富裕,同樣需要多數農民融入到城市,人均耕地較少的中國,不可能容納太多農民,即便只有一億農民純粹以耕地為生,人均也只有18畝,何以致富?難道家家開工廠、家家辦旅游?農業耕地的任務是保證農業安全,無法保證五六億人的農民致富。但農民數量上的減少并不是影響農業豐收的根本原因,只要農產品價格合理,加大農業科技推廣力度,較少的農民仍然可以保證農業安全。
住房政策必須讓入城農民居有定所,不管出租還是安置,有窩才是家,有窩才能容人。無論人均數還是總量,中國的住房面積都已經接近甚至超過了部分發達國家,并不是沒有解決條件,是沒有調節住房公平化的決心,炒房仍然是致富手段,這大大抑制了農民進城意愿。
“三農問題”最終轉變成“一農問題”,即農業問題,中國才有共富的希望。
扶貧和振興資金必須科學合理。
中國的扶貧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已經獲得了國人認同和支持。但是,扶貧工作是否還可以做到更好呢?當然可以,至少在精準上能夠做到更好。扶貧,一定要濃縮覆蓋面,一定不要定指標,一定要把扶貧的錢用到貧困戶和五保戶身上。據說,有不少非貧困戶在領扶貧資金,一天“兩場麻將一場舞”的人也在吃低保,家有大額存單的人也領扶貧款,人心不平,人心有怨。扶貧款是有限的,領的人多了,對真正貧困的人扶助就小了,無法讓他們過上正常生活,當物價上漲時,赤貧只不過是轉為貧困,并非真的脫了貧。
以后的振興資金怎么用暫不知道,希望不要走指標扶貧的舊模式。
縣級及縣以下各級組織精簡機構已經勢在必行。
除直轄市外,其它各省的縣級政府實質上也可以認為是農村管理組織,鎮級機構和村級機構是更直接的農村組織。這三個層級的機構分類過多過細,養人太多,完全超出了農村可以支撐的程度。比較簡單的辦法是:并合最底層村級組織,虛化中間層鎮級組織,加強縣級組織直接指揮村級組織的能力。農業是弱質產業,又是安全產業,縣域工業在多數地方又表現為極不發達,單靠商業不可能養活龐大的機構人員,唯有精簡一條路可走。
引導產業重構,促進合理平衡。
農民入城,并不完全指進入大城市,更包括縣城和小鎮。農民進城了,工商業發展應適時跟上。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國家有必要用政策刺激發達地區的部分產業適時向其它地區流動,尤其是向縣域經濟流動。新中國前幾十年,表面看,工商業并不發達,但布局相對合理,無須全國人口的大面積流動。通過近幾十年的進一步工業化,應該講,已經創造了更好的產業平衡條件,具備重新構建的能力。
結論:真的愛農民,就讓更多農民過上你自己想過的生活。
附言:
1,我今天談到的農村,不是指新聞里的農村,也不是城市周邊的郊區農村,是一般性農村,是務農的農村。
2,有人問如何看待中美對話?答:美國的戰略已定,特朗普走了,戰略不會變,變的只是形式。對美國,嘲諷和輕視都不可取,懼怕它,又沒有出路,按毛主席的話干,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3,有人問如何看待金融市場的動蕩?答:金融不只是反映金融,更反映經濟,規律比語言更真實。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