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歷代糧食運輸能力,當屬今天,不要說汽運、軌道運、航運、海運,連空運都出現了,食物運輸的距離原來越遠,不僅僅是為了戰爭需要,更是和平年代常見的經濟行為了,已經實現了食物的全球一體化。然而,這種食物全球化隱藏的背后危機必須引起高度警惕。人類正面臨工業化農業的嚴重挑戰,資本黑手將輕易打亂國家的戰略平衡,最終控制人類。
某禽肉世界食品加工業,擁有當今世界最先進的肉類生產設備、強大的研發和市場推進支持。為全球超過80個國家的消費者提供便利和新鮮食品。他們之所以能夠實現全產業鏈的壟斷,主要得益于科技進步,人類與食物之間的距離被“拉近”了。
為說明人類食物供應鏈的變化,這里我們特提出食物公里概念:即食物生產地與消費地之間的空間距離,以公里為最基本的計量單位。這個食物公里,最近十公里之內,最遠則接近2萬公里。當今人類無法解決的食物長距離運輸問題,今天在資本與科技推動下,輕易實現了。當年的提法是百里不運草,而今連美國生產的轉基因苜蓿也不遠萬里(1.2萬公里)運輸到中國來。
要實現上述成本運輸降低,海運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中國上海港吞吐量由2.04億噸上升為5.31億噸,于2005年躍居世界第一大港。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2615萬標準箱,首次躍居世界第二,僅次于新加坡。中國沿海礦、煤、油、箱、糧五大運輸系統基本建立,港口貨物吞吐量和集裝箱吞吐量連續五年位居世界第一。美國、巴西、阿根廷來的轉基因大豆,都是經過海運不遠萬里進入中國的。
克服了食物空間距離障礙,加上我們不設防,國際糧商才得以在中國從容布局。ABCD四大糧商,指的是美國AXM、某吉、某嘉和法國某某孚四大跨國公司。四大糧商都是擁有百年以上歷史的跨國糧商,目前世界糧食交易量的80%都壟斷性地控制在這四大糧商手中。目前,全球前10位的谷物出口國中,四大糧商占據主導地位的就有9個。它們從種子、飼料、化肥這些最初環節直到產、供、銷一條龍經營,在市場幾乎每一個層面都占據絕對優勢。
進入中國市場較晚的某吉,在全世界32個國家擁有450多個工廠,在四大糧商中,以注重從農場到終端的產業鏈完整性而著名。在自由貿易體系下,資本滲透進農業,攫取了美國政府的大量補貼,在全球推銷低價糧食,打壓他們農民種糧積極性,中國農民深受其害。各消費國在低價糧食的傾銷之下,逐漸喪失糧食自主權。美國糧食巨頭和美國國家政權結合成“糧食帝國”,掌控了全球的糧食主權。
目前,中國已經淪為全球最大的大豆進口國,每年的進口量達到全球總進口量的1/3。海關總署統計,2015年大豆進口量達到創紀錄的8169萬噸。中國大豆淪陷已成事實,稻谷、小麥、玉米三大主糧也慢慢落入外資布好的局。早在十年前,外資就開始在東北布局水稻全產業鏈,從種子、種植、倉儲,直到加工,無一遺漏。
遺憾的是,外資在中國糧食主產區大肆收購國有糧庫,布局全產業鏈時,卻得到了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2008年,某海糧油以極低的門檻收購了黑龍江某糧庫和黑龍江省綏化某糧庫,用于水稻加工和稻殼發電,以及依托當地豐富的農產品資源,進行大規模的糧食精深加工。不僅在東北,某海集團已經在全國各地與地方糧庫合作,河北省、山東省、河南等地的縣糧食局直屬國有糧庫都和益海集團開展了所謂的“合作”。
在全國主要的糧食產區,跨國糧商對縣級糧庫都有不同程度的合作。除了某海集團,謀吉、某嘉、某某孚等跨國糧商都通過類似途徑,滲透到中國糧食流通市場的廣大領域,進一步控制中國糧食市場。
技術縮短了食物生產與消費之間的距離,但又拉大了消費者與食物安全之間的距離。作為13億人口大國的中國,我們吃的糧食,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上,還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安全感嗎?隨著食物公里數的不斷延長,地球承載力也在下降,生物多樣性降低、氣候變暖、人類健康面臨挑戰,糧食進口國被控后政局面臨動蕩危機,乃至潛在的戰爭災難。人類為此所所付出的上述巨大代價,那些國際大糧商他們會管嗎?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