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白南堡村思考精準扶貧之一
我希望能有習總的福氣
趙云常
今年兩會期間,也就是3月份的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四川代表團的審議。對于扶貧問題,總書記強調,要堅定不移打贏脫貧攻堅戰。“他說,看到涼山州“懸崖村”的村民和孩子們常年在懸崖上爬藤條,上山下鄉,安全得不到保證,看了以后心情還是很沉重,也很揪心。前不久又看到材料,說當地已經建了新的鐵梯,這樣,心里又感覺到松了一下。”
作為山西省靈丘縣柳科鄉貧困村莊白南堡村的第一書記,我好羨慕習總的福氣,我也想像習總一樣,心里也能夠“輕松”一下。因為在我心中,也有一條性質上類似的路。雖然它在形式上不是懸掛在懸崖上的藤條,而是一條能夠接通山外文明的公路。
我剛進住白南堡村時,村民們就對我說:趙書記,你來我們村里扶貧,別的事情即使啥也不做,能給我們把從白南堡到孫莊的公路修通,我們就給你塑像。
塑像我不要,我要的是白南堡村的脫貧,白南堡人的幸福生活。
那條路不長,也就是十來里地,一旦開通,就能受益七個村莊。這七個村莊包括靈丘縣柳科鄉白南堡、北上莊、白北堡、茍莊、磨石溝、水土安、塔地七個村子。
白南堡等七村,因為沒有這樣一條路,發生過許多悲慘的故事。白南堡村老支書苗慶池13歲的女兒肚子痛,眾人抬著擔架往縣醫院送,沒走出山中就病逝在途中。村中前主任崔永兵的媳婦發高燒,也是沒走出山中就病逝在途中。誰都知道,村干部是村中的強者,能及時調動村里最強的力量,要是弱勢村民,情況會更加糟糕。
白南堡村有一位七十來歲老太婆,去年臘月的一天我從她老人家門口過,她用害病時發顫的那種聲音叫我:“趙書記,你能不能聽聽我的困難。”
我說:“能。”
老太婆說:“我硬病的,生活困難,沒有線……”
我當時因為有一件急事,對老人說:“我有點急事,下一次吧,下一次我一定到你家聽你說說你的困難。”
因為有這個約定,幾天后我去了她家,她卻因得腦梗治療不及時(道路遙遠,無法及時治療)全身癱瘓在床上了,說話舌頭也僵硬了,但還能辨別出說話的內容。我感到吃驚,沒想到這么快老人就癱在炕上了。當時,山西省國稅局愛心人士李涓同志給我寄了3000元錢,讓我賣些物品,送給白南堡村貧困的老人們。考慮到這位老人從此再也不能起床,每天得由不會做飯的光棍兒子伺候,我為用李涓同志捐來的一部分錢為老人買了一個電炒鍋、電餅鐺、電暖包、拔罐器等物。當把這些東西送到老人家時,老人已經完全不會說話了。又數天,也就我過完星期再來到白南堡時,這位老人已經去世,家里人在為她辦理后事了。
“王八蛋,這么快就讓一個人死了?”我當時來了氣,就罵了一句。同行的北上莊的第一書記王建生問我:“你這是罵誰呢?”
我說:“罵公路。”
王建生說:“神經病。”
那是一條千呼萬喚不出來的公路。
現在談談這條公路為什么能受益七個村莊。就地形地貌而言,這七個村座落在梨虎山和龍須山夾出來的曲曲彎彎,寬寬窄窄的白擴峪之中。其中龍須山海拔1841米,系靈丘縣名山之一。梨虎山則是靈丘縣與廣靈縣的縣際界線山。如果把由這兩大山脈夾出來的白擴峪比喻成一個鳥籠的話,這七個村子就是久困在籠中的七只鳥。
由于受大山阻隔,這七個村莊從盤古開辟天地以來,就與外界聯系不暢,無論是經濟還是文化,都與外界相差許多節拍。貧困就像用強力膠粘貼在我們身上一樣,撕也撕不開。他們的上輩人,一輩一輩懷著脫貧的愿望死去,現在的人卻趕上了人民當家做主的好時代,趕上了習總書記帶領人民脫貧“攻堅拔寨”的好時代。他們希望在這次扶貧攻堅戰中,政府能夠徹底解決這七村久困大山的問題。
在我介紹這七個村莊的地理位置時,讀者千萬不要以為這七個村莊屬偏遠地區,其實它們與兩片文明發達地區為鄰。一片是以靈丘縣城為中心的平川發達地區,另一片是以廣靈縣城為中心的平川發達地區。如若修通白南堡與孫莊的公路,從縣城到白南堡僅有45華里,半個小時就可到達。也就是說修通這條公路,意味著將這七村與靈丘平川發達地區以最短的路線連為一體。而要把這七村與廣靈縣平川發達地區連為一體,白南堡村與廣靈縣馮家溝之間的公路最為重要。目前白擴峪通向靈丘縣城的道路有兩條,一條繞柳科鄉政府所在地的柳科村,約有80-90華里,另一條繞廣靈縣馮家溝村,約90多華里。由于這七村是靈丘屬地,上述兩條公路相較,對于七村的發展而言,修通白南堡至孫莊村公路意義更為重大。
第一、有利于七村莊勞動生產力的能量釋放。這七個村莊約有居民3000多口。他們雖然文化不高,但熟悉他們他們村莊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了解七村的春夏秋冬四季更替規律。他們秉承了祖輩吃苦耐勞忠厚善良的優秀品質,傳承了祖輩積累的農、林、牧富業知識及其技能,是最適合開發白擴峪的勞動生產力。修通白南堡至孫莊村公路以后,一方面,他們的勞動、創新熱情必然勃發,他們的勞動必然更加有效,經濟文化的蛋糕必然越做越大。另一方面,他們還能及時吸收外面世界的經濟、文化營養,不斷地壯大他們作為生產力的機體,提高他們的素質,使他們緊跟著時代的節拍前進。
第二、有利于七村莊巨大生產資源的能量釋放。七個村位于柳科鄉之西,面積接近全鄉總面積的一半,約100平方公里以上。就地形元素而言,有高山、土梁、溝谷、河流等。發展林業,有廣闊的宜林地;發展枚業有良好的牧場;發展農業有面積可觀的土梁田、溝谷田以及河邊田;礦藏有珍珠巖、大理石、螢石(氟石)、雞血石等。就氣候而言,屬靈丘縣三塊高寒地區之一。其農業具有靈丘其他地方不具有的特色,土豆、莜麥、胡麻、豌豆等在靈丘縣及周邊縣頗為有名。油松、落葉松、楊柳樹、榆樹等喬木,在此處長勢良好,灌木及草類繁多,所有這些資源,雖然頗為豐富,但由于受交通之困,其蘊藏的能量不能很好地釋放。遠在計劃經濟年代,有一年雁北日報社的兩個同志來到了白南堡村。他們在村外轉游時,發現村北河灘有一片濕地,就建議把河灘地開辟為菜田。在他們的熱情幫助下,村里在那里種上了茴茴白、芹菜、大白菜。結果大獲成功,這些蔬菜無疑找到了樂園,長勢喜人,肥壯得令白南堡人至今想起來都樂得合不住嘴。然而由于交通不便,村民不能及時把蔬菜運到山外的市場,只得放棄種植這些蔬菜。由此可見,交通之困對白擴峪巨大生產資源的能量釋放影響之重。如果修通了白南堡至孫莊村之間的公路,蘊藏在白擴峪巨大生產資源中的能量就可以得到很好的釋放。
第三、有利于七村改與外界的信息交流。當今早已進入了信息社會,信息價值之大,交流之迅速,已達到了空前的高度。而我們白擴峪七村,由于交通之困,卻與外界的信息交流不暢,許多有用的消息要么不能到達,到達之后要么已經陳舊過時。修通白南堡至孫莊村之間的公路,這種狀況無疑會得到極大的改善。
此外,修通白南堡至孫莊村之間的公路,對于七村的醫療、教育等事業,無疑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一條路富七個村莊,可見它的扶貧效益之大。
在中國,有許多貧困村莊和上述七個村莊一樣,被久因在偏遠的大山里面。把它們與發達地區的文明連接起來,才是使它們脫貧的精準點。
希望這些村莊和四川的懸崖村一樣,能夠真正幸福一回。
也希望我們這些貧困村莊的第一書記,也能像習總那樣有福,幸福一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