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8月,18歲的我經歷了一次抗洪的過程,現在回憶起來,仍然記憶猶新。
那年8月中旬接到公社通知,說近期將有大雨,公社的各個水庫有溢洪的危險,各個大隊要做好防洪、抗洪的準備,特別是水庫附近的生產大隊,防洪、抗洪是當前的重要任務。當時我所在的生產大隊,離我們公社最大的水庫僅僅不到一里地,水庫的溢洪道就在我們的村前.。溢洪道和水庫是1958年修建的,擔負著周圍近10個生產大隊近1000畝土地的灌溉任務。水庫大壩下游是京原鐵路和京原公路,水庫溢洪道從京原公路路橋下穿過。水庫一旦溢洪跨壩,直接威脅鐵路和公路的安全。溢洪道排水不暢,也會沖垮公路大橋。我村前的溢洪道,一般年份是不發揮作用的,前面是專門的溢洪道,后面只是一條鄉村道路的一部分。那年據說預報雨量很大,可能水庫上游的幾個梯級小水庫要潰壩,存水將全部進入大水庫,嚴重威脅大水庫的安全。因此,用現在的話說,那就是要“嚴防死守”,確保水庫和水庫大壩的安全。現在有人可能說,你一個小青年怎么會知道公社(現在叫鄉鎮)的事,其實在那個年代,上級的指示是很快就傳達到群眾中的,執行起來也是行動很快的。當時有一句話說“黨委發號令地動山搖”,還真是那么回事。
根據公社布置,防洪的首要任務是拓寬挖深溢洪道。原來的溢洪道截面是梯形狀,下窄上寬,下面寬度3 米多,深度為4米多。據當時測算,要保證水庫和大壩的安全,需要溢洪道挖深1米,底部拓寬到4米,需要拓寬的部分約600米左右。為了搶在大雨之前完成任務,要求工程在一星期內完工。公社組織了水庫周邊5個大隊1000多精壯民兵參加工程。那時候叫發揮民兵的生產突擊隊作用。當時民兵的“三隊”作用是:階級斗爭戰斗隊,生產斗爭突擊隊,科學實驗先鋒隊。施工根本沒有任何機械工具,只有每人一張鐵锨。施工的方法是采用逐級倒土的方式,即在渠道側壁逐級挖開三個平臺,渠底的人把下面的土用鐵锨扔到第一個平臺,然后逐級把土扔到最上邊。俗話說,土寸難移,可是經過大家的努力,按時完成了任務。現在一看到紀錄片中當年千軍萬馬治理黃河、海河的鏡頭,就想起了我們拓寬溢洪道的情形。
8月末的一天傍晚,雨仍然下個不停,大隊書記、主任叫我們5個青年民兵到大隊部,說公社通知,晚上可能上面的小水庫潰壩,大水庫庫容將猛然增加,為了保證大壩安全需要水庫放水。要我們到水庫泄水口執行泄水任務。公社的副書記武裝部長和大隊副書記主任帶領我們執行任務,當地駐軍也在營房待命,隨時
準備支援大壩。公社副書記武裝部長帶了信號槍,情況緊急時,往駐軍營房方向打三顆紅色信號彈,駐軍即可出發。我們這里水庫的泄水方式很有特色。隨著大壩迎水的斜面在大壩中間用石頭修制一行臺階,實際上這是貫通大壩的泄水通道,臺階高1.5米,臺階平面為方2米,在4平方米的每個臺階上,鑿有4個直徑45厘米的大孔,平時正常水位時,水下幾個臺階
上的大孔用特制的木塞堵住,水面上的大孔敞開。當水位略有上升,可自動從敞開的大孔泄出。我們當時的任務就是在需要時,拔起水下石頭臺階上面的木塞泄水。為了完成任務,我們幾個人先下水摸清了木塞情況
,向領導報告。大家一起商量了作業的方案和安全的措施。因為最大的擔心是怕在拔最后的木塞時,水下巨
大的吸力把人吸進泄水孔內。
風雨中等待了一夜,慶幸的是上面的小水庫安然無恙,我們沒有真正執行任務,最怕看到的那三顆紅色信號彈也沒有出膛。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