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南峪村探求】在那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之七
前面說過,大于之所以對前南峪村產生好感,首先是因為它的“綠”,它不僅有自然生態的“綠”,社會生態環境也“綠”得可愛。再就是它的“富”,它的“富”好像與南街村、華西村以工致富的路子有些不同,與一些地方賣地致富更不一樣;它走的“綠色”致富的路,這條路對解決三農難題也許有現實意義。
像南街村、華西村這樣共同富裕的榜樣,對許多農村來說,確實有些可望而不可即,其中最大的困難是時機已過,起點太高,難以復制。前南峪村則是既可望又可即。[前昨今明后]網友有個跟帖說:“ 大于網友,前南峪集體經濟,我去過,不光富裕,簡直就是個天然氧吧。邢臺還有個“走了點兒回頭路”的村子,富崗山莊,這有一點兒資料。” 這個資料確實不錯,因為篇幅,下面摘錄部分內容: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崗底村和其他山村一樣:山禿、人窮、觀念舊。160戶人家690口人的崗底村當時全部家底是:8000畝荒山,200畝山間農田。一句順口溜為證:九龍崗下窮山莊,窮傻愚名傳四方;糠菜樹葉半年糧,光著脊梁睡土炕;三溝兩峪一面坡,八千畝山禿又光;三年五載不斷災,年復一年度時光。
1984年,從部隊退伍的楊雙牛,擔任崗底村黨支部書記。參觀、思考、分析和領悟,他最后把崗底村發展的突破口選定在治理荒山上,因為他看到山場與農田的面積比是40:1,把荒山治了,才能使富崗的山真正綠起來,富起來。
設想難,執行更難。意志堅強的楊雙牛,帶領他的創業團隊破解改變村民思想觀念,靈活運用政策,加大治山投入,最后取得了治山管山的成功。
治山管山首先要改變崗底村民的觀念。楊雙牛治理荒山的設想向群眾公布后,全村炸了鍋,群眾不理解。楊雙牛把干部代表、黨員代表、村民代表帶到邢臺縣的前南峪參觀學習。前南峪是治理山場的模范,秋季的前南峪正是收獲季節,人們看到了前南峪治理后山場遍地是果樹,板栗樹上滿樹是栗子,使他們在精神上受到了震撼:同樣是山,前南峪能治好,我們為什么不能治好?三天三晚的全體村民大會,達成了治理荒山的共識。
治山管山要靈活的運用政策,以好的管理基礎來治理荒山。治理荒山形成共識后,怎樣治山成了新課題。當時已把山場分給了一家一戶,幾年過去了,山場依舊是光禿禿。根源在于荒山分到戶,群眾放了“羊”。原因是一家一戶辦不起水利,請不起技術員,拿不出治山的資金,牲畜不能計劃放養,山場難看護。楊雙牛感到,要想把山治好,就必須收回山場,進行統一規劃,統一治理。將分下去的山場再收回來統一治理,是要冒很大風險的,鬧不好就要摘掉“烏紗”,受到處分,因為當時“分”是順潮流而行,“收”是逆潮流而動。一時楊雙牛犯了難:“收”是不是意味著與當時中央要求“兩山下放”政策相抵觸?楊雙牛反復學習黨的現行土地承包經營政策,悟出道理。黨中央的政策并不只是分,基本點是“統分結合”。宜統則統,宜分則分,統分結合,將山場統一收回集體統一治理,治好了再分給農民,和黨中央的政策并不矛盾。于是他堅定了“收山”的決心。他將想法通過班子會、黨員會和群眾會向全村一講,村民紛紛接受。交回山場、統一治理成了全村上下統一的意愿。
治山管山還要解決投入大、資金缺、見效慢的問題。治山初期,崗底的人均收入不足80元,集體收入幾乎是零。而治理荒山就是意味著根據荒山的特點,在保護生態的前提下,在片麻巖成土母質的山地,開墾隔坡溝狀梯田,再在梯田上填一層40公分厚的精土種上果樹。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困難沒有壓倒楊雙牛和崗底人。他們把治理山場的任務進行縱向和橫向的分解,然后根據工作量制定一個長期的規劃和短期的目標。辦法是:動員村民出義務工,按照人口、勞力將義務工分配到每家每戶,超額完成任務有獎,完不成任務挨罰;炸藥、樹苗、灌溉系統等物資由村委會出面向有關職能部門協調,申請有關扶持。為增強治山后勁,創辦了選礦廠等村辦企業,采取“以工補農”的方式補貼治山。崗底已逐步把連續十幾年治山積累下來的義務工分年度以現金的形式返還給村民。
治山管山還要形成一種機制,以提高治山管山的效率。楊雙牛深知,完善的機制將會使治理荒山不走彎路。靠自己的悟性,靠在實踐中的摸索,他總結出了“統一設計規劃、統一組織施工、統一質量標準、統一檢查驗收、治好后實施分戶管理”的“五統一分”的治山路子以及“分戶專業承包、分散經營管理、分類技術指導、分清權力責任、分級獨立核算、統一品牌銷售”的“五分一統”管山辦法。并聘請專家進行設計規劃,進行科學施工。按照科學的管理模式和工程技術,先后高標準治理開發了“三溝兩峪一面坡”,治理面積7800畝,動土石210萬立方米,累計投工40萬個,栽果樹15萬株,形成了經濟、生態、社會三大效益協同發展的格局。
現在的崗底村,山綠、水清、人富、觀念新,總資產達10553萬元,年總產值6800萬元,人均收入10300元,其中人均果品收入9000元,植被覆蓋率達到了82%,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高度統一。一位原全國政協領導到崗底考察工作,稱崗底是山區建設的一面旗幟,國內著名水土保持專家于宗周教授,稱崗底村山場治理“標準高、質量好、全國罕見”。愚公故鄉河南省濟源市委副書記張風濟參觀崗底村后留言說:“愚公故鄉在濟源,愚公精神在崗底”。崗底村被授予“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 (來源:河北日報20080125期 )
這一段文字寫得何其好啊!它沒有講什么大道理,但字里行間充滿著農村發展的硬道理。楊雙牛和這個黨支部干得也是何其好啊!他們不但自己看得真,還讓群眾都樹立起“同樣是山,前南峪能治好,我們為什么不能治好?”的信心與決心。一位老山區工作者說:“楊雙牛帶領崗底村的干部群眾管山治山歷經千辛萬苦,不僅改變了崗底村落后面貌,還給太行山中南部地區的荒山治理提供了一個模式,逐步成為了富崗綠色蘋果的生產連鎖基地,為太行山中南部地區實現綠色蘋果產業化奠定了基礎。”
其實,楊雙牛他們何止是給太行山中南部地區的荒山治理提供了一個模式,他們實實在在地為中國解決三農問題找回了一種模式,他們真實地為這種模式提供了可靠的證明,這個證明足以讓大大小小的禍國精英(包括小崗村18條好漢)臉面丟盡無地自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