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邢臺有個前南峪村。前南峪村位于太行山深處,這里曾是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總校所在地。從1963年起,山場綠化工程成為前南峪村不變的規劃。經過幾代人的艱苦奮斗,昔日的8300畝荒山禿嶺變成了花果山。目前,全村10條大溝全部建成了高標準的生態經濟溝,栽種各種果樹23.84棵,林木覆蓋率達90.7%,植被覆蓋率達94.6%,每年果品收入360萬元,僅此一項人均收入2700多元。
在全國勞模郭成志的帶領下,前南峪山林綠了,錢袋子鼓了,村莊更漂亮了。村里投資150萬元建起了文化廣場,投資120萬元建成了文化大院,購置了100多種文體器材和3000多冊圖書,組建了村秧歌隊、武術隊、鼓樂隊,投資500多萬元實現了道路硬化、街道凈化、村莊綠化。露天廁所改成了沖水廁所,家庭垃圾實行袋裝化管理,定點存放,定時清理。如今的前南峪村民主制度健全,村務管理規范,村容村貌干凈整潔,村風正、民風淳,多年來全村沒有一例刑事案件,無一人上訪告狀。
1995年,前南峪榮獲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全球五百佳”提名獎,被生態學專家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并成為國家旅游局認定的“全國百家農村生態旅游示范園”。
看了這個介紹,對這個前南峪村頓生好感。之所以頓生好感,首先是因為它的“綠”,它不僅有自然生態的“綠”,社會生態環境也“綠”得可愛。再就是它的“富”,它的“富”好像與南街村、華西村以工致富的路子有些不同,與一些地方賣地致富更不一樣;它走的“綠色”致富的路,或許對解決三農問題國有現實意義。有了這樣的好感,便產生了探求它發展過程的想法。于是在網上搜索,一個標題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是怎么來的?》的文章被最先打開,轉貼如下:
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是怎么來的?(2009-06-12 21:22:2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3688b70100dw4r.html)
最早知道邢臺,是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的邢臺大地震。五十年彈指一揮間,邢臺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邢臺的名勝古跡也很多,如開元寺,如漢植牡丹等,我們也造訪了幽靜美麗保存完好的明清風格的英談古村落,但給我留下最深印象的還是被譽為“太行山最綠的地方”的前南峪村。
說起前南峪村,不能不說是太行山區的一個奇跡。上世紀六十年代,在最高指示的號令下,全國“農業學大寨”之風愈刮愈猛。前南峪村與山西接壤,大寨開山造田的炮聲隱約可聞。人均耕地不足一畝的前南峪人,也曾虔誠地匯入去大寨取經求寶的滾滾潮流,回來后在山坡上放炮崩山造梯田。但全村男女老少忙了一個冬春造出的十幾畝梯田,其產量低得僅夠來年的種籽。最可怕的是,1963夏天的一場七天七夜的大雨,引發的特大山洪,不僅沖毀了前南峪村幾百畝河灘薄地,沖毀了山間辛苦建造的小塊梯田,連山坡上祖先留下的幾千棵有百歲樹齡的板栗樹也有半數被連根拔起。睹此慘狀,前南峪人欲哭無淚.痛定思痛,他們做出了一個重大的驚世駭俗的決定,堅決不再炸山石造梯田了,換言之,不學大寨了!他們要植樹造林!
前南峪人冒著極大的政治風險,鐵下心來植樹造林。一支在村里流傳的歌謠唱道:“不管東西南北風,綠化山頭不放松。老的頭白山不綠,治山路上有后生!”有的干部因與上頭頂著干,被撤了職,村里人自然而然地把他一家養起來。新的干部上任了,他還要造林!前南峪村就是靠著這種前仆后繼的精神,進行了一場悲壯的綠化山區改造家園也重塑自身命運的“戰爭”。
皇天不負有心人,三十三年過去,1996年,一場特大暴雨再次襲來時,漫山遍野的果樹盡情地吸吮著充沛的雨水,山溝里奔瀉的不再是黃水濁浪,而是潺潺綠水。據不完全統計,自上世紀六十年代中期開始,歷經三十多年的植物造林,共栽植各類果樹二十多萬株,森林覆蓋率高達九成。前南峪人,用自己的遠見卓識,用勤勞的雙手,把一個貧窮落后的山村,變成了太行山區最璀璨的明珠。今天,當我們來到這兒,看到滿目蒼翠,滿山遍野的栗子樹正逢花期,粉白的穗花撲入眼簾,一如輕霧彌漫,清芬撲鼻。秋天再來,這兒肯定是果實累累,果香四溢!
原以為看了這個帖子,就能夠了解“太行山最綠的地方是怎么來的”了。但是看過之后,還多出一些疑惑。按文章的意思,前南峪村的“綠”是與“農業學大寨”斗出來的,是像小崗村那樣“與上頭頂著干”干出來的。但是文章中時間有些不對頭。文中說前南峪村是在“1963夏天的一場七天七夜的大雨”后“痛定思痛,他們做出了一個重大的驚世駭俗的決定------不學大寨了,要植樹造林!” 可是那時候“農業學大寨”還沒有“出生”啊!
這個作者難道不知道,1963年夏天襲擊前南峪村的這場狂下了7天7夜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也襲擊了大寨。虎頭山的7條山溝濁浪滔滔,村民們眼睜睜地看著洪水摧垮道路和堤壩,馬上就可收割的作物一片片地倒下了。當時統計的數據是,全村近800多畝土地中,有139畝梯田被沖為平地,41畝莊稼被沙土掩埋,其余620畝也幾近于絕收;全村270間窯洞和房屋,塌了190間,63間成了危房,能住人的只剩下17間。80戶人家,78戶無家可歸。隨后重建過程中,大寨村對全體社員宣布:大災之年,不要救濟物資、不要救濟糧、不要救濟款;還要做到糧食畝產不少、群眾口糧不少、上交國家公糧不少,當時稱為“三不要”和“三不少”。陳永貴同志鼓勵村民,“有我們一把镢頭兩只手,一根扁擔倆籮頭,自力更生,艱苦奮斗,就一定能戰勝窮山惡水,一定能戰勝自然災害。”
那一年,大寨人正是因為兌現了“三不要”和“三不少”,創造了奇跡,才得到中央領導的重視,毛主席才在1964年發出“農業學大寨”的號召。前南峪村怎么可能在1963年就“痛定思痛,他們做出了一個重大的驚世駭俗的決定------不學大寨了”呢? 還有,上世紀70年代末,安徽小崗村開始分田單干,一場涉及億萬農民的分田分山分集體運動轟轟烈烈在全國范圍內展開,前南峪村的集體資源又是怎樣保存下來的呢?
有了這些疑惑,所以更有了對前南峪村進行探求的興趣。在那太行山最綠的地方,也許隱藏著中國農業的希望。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he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