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金融整體配套改革方案
中國銀監會四平監管分局 姜柏林
黨中央國務院2004、2005、2006連續三年出臺三個中央1號文件,推動農民增收、提高農業生產能力和新農村建設,充分反映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度重視“三農”工作。相繼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推動三農工作開展,如取消農業稅、對農民反哺、減免經濟落后地區學生學雜費、開展新型合作醫療、加強農業基礎設施、開展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立法等。這一系列的重大政策和措施,讓農民看得見、摸得著,農民忠心擁護黨中央。
如果說,2004年一號文件是解決農民問題、2005年是解決農業問題、2006年是解決農村問題,那么三個文件應是一個完整的政策體系,是指導今后開展三農工作的總綱。
然而三農問題的解決,有待于經濟的發展。長期困擾農村生產力發展的農村生產關系,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立法得到調整,農村生產力會進一步得到解放和發展。農村經濟的核心是農村金融。現在農村金融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問題更加突出。農村金融無論從組織看還是從功能看,都是不完整的,嚴重的可以說農村金融體系是崩潰的。除一家農村信用社壟斷經營外,農村沒有互助金融、沒有政策金融、沒有競爭性商業金融、沒有保險、沒有信托、沒有擔保、更沒有期貨。農村金融問題不解決,農村發展問題就不能解決。
因此,2007年很迫切的需要以1號文件的形式,對農村金融改革做出總體部署,突出重點推進農村金融配套改革,解決農村金融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問題,建立起功能完善的組織體系和制度。為此建議:
(一) 大力引導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發展,培育新型的以農戶為主體的互助合作金融組織。這個問題是農村金融改革的核心要求,沒有農戶互助金融組織,商業信貸和保險都無法在農村生存,因為農戶過小的規模和過高的交易頻率,無法使商業金融追求到利潤,必將進一步退出農村市場。只有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發展了,新的合作金融組織出現,商業金融才能回歸農村。如果不把資金互助組織作為農村金融整體改革的基礎工作來抓,那么農村金融改革就不會突破。
(二) 以財政扶持和政策銀行支持,用經濟的辦法培育和引導新型合作金融組織。通過財政和政策銀行轉貸款支持農戶建立資金互助組織,既能把農戶分散的資金組織起來,發揮余缺調節作用,形成農村資金的蓄水池,又能建立起適應農戶和農民專業合作社借貸特點的金融組織,可有效防范金融系統風險發生。
(三) 促進商業性信貸與保險機構與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合作。解決商業金融市場信息不對稱、交易和監督成本高等問題,通過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的橋梁和紐帶,促進商業信貸與商業保險同步進行。農業保險將促進農村信貸供給,農村信貸將促進農業保險發展,二者是相互制約和相互促進。離開農戶資金互助組織或專業合作組織,農村商業信貸與保險是無法實現結合的,更不能相互促進發展。
(四) 建立資金互助信托,讓城市資金下鄉。要向城市推出資金互助信托產品,大力開展公益信托和投資信托。信托基金通過資金互助組織轉貸給農戶,農戶通過發展專業合作社開展標準化生產、聯合進入市場、延長產業鏈條、開展農產品加工等來提高市場競爭力,防范市場價格風險,通過開展互助保險和商業與政策保險結合等轉移自然災害風險。資金互助信托產品將引導城市資金下鄉,促進城鄉互助,增加城市居民投資農村開辟了道路。
(五) 大力推進以政府引導為主和農戶參與的互助保險和擔保業的發展。農業是弱質產業,不僅來自發達國家農業的競爭,更來自天然的自然災害風險,如何承擔和分散與轉移這些風險,是要充分發揮金融工具的。長期以來,農業弱質產業風險完全由農戶自己承擔,這不僅不符合經濟規律要求,更不符合國家責任與國際通行做法。由于農村金融改革受困,因此農村經濟不斷受到打擊。發展互助保險與擔保來多主體分擔風險,分散和對沖風險,將是農村金融改革的重要內容。
(六) 大力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促進期貨市場發展。期貨是對沖農產品價格風險的工具,把農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市場風險轉移給期貨市場,實現預期的穩定收益,保持農業生產的連續性,促進農業的持續發展和增收。
(七) 積極開展整體推進和綜合配套農村金融改革試點。國家財政和政策銀行安排一部分資金支持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建立,通過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將財政和政策銀行資金轉貸給農戶,農戶要按一定的杠桿率向資金互助合作社入股,增加互助資金,形成承擔經營風險的責任,商業銀行和保險要按照企業方式,開展向農戶資金互助組織批發貸款或保險,實現規模經營,由資金互助組織承擔內部市場交易成本,實現信息對稱和組織對稱。在各合作社之間開展互助保險與擔保業務,選擇開辦期貨品種的農產品進入期貨市場。在糧食主產區建立期貨產品交割庫,減小社會交易成本。
(八) 鼓勵城市商業金融到農村參與市場競爭。
(九) 加速推進農村商業銀行改革,完善治理結構,轉換經營機制,以培育新的市場主體產生競爭壓力促改革發展和經營體制機制轉變。
(十) 放開只存不貸小額貸款組織。穩步發展社區銀行。
(十一) 鼓勵郵政儲蓄銀行與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結合,與農村信用社適當競爭,發展競爭性農村市場,國家要積極引導和創造適度競爭主體與條件。
(十二) 建立分層次需求主體和農村短期、中期和長期借貸市場。當前農村借貸市場以短期為主,這不符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規律和要求。農戶資金互助組織、只存不貸的小額貸款公司和農村信用社以短期、小額為主,加速資金周轉,滿足農戶高頻率和速度的要求;農村信用社、郵政銀行、農業銀行要以中期借款為主,以滿足農民合作組織周轉資金需要;農業銀行、農業發展銀行要以長期貸款為主,主要承擔農業基礎設施開發和農產品加工企業固定資產投資需求。
(十三) 加強金融監管,引導農村金融組織創新和整體改革推進。建立起分工合理、功能完善、長短結合、適度競爭、品種齊全、服務方便、城鄉互助、監管有序的農村金融組織體系和市場。
1、 分工合理,功能完善。農戶資金互助合作金融是基礎,主要是完成對內部成員交易,解決商業銀行面對農戶信息不對稱和交易規模過小問題;商業金融主要與資金互助組織交易,實現規模經營;政策銀行扶持農戶資金互助組織發展,起到引導和傳導貨幣政策功能;
2、 長短結合,適度競爭。農村金融市場需要長期信貸與短期信貸相結合,才能化解經營風險,才能符合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競爭是促進機制和體制轉變的最有效手段,開展適度競爭,將使金融機構充滿活力,提高效率。
3、 品種齊全,服務方便。農村雖然一家一戶經濟過小,但同樣更需要信貸、保險、信托理財、方便借貸、互相擔保等等。
4、 城鄉互助,監管有序。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這是國家戰略。城鄉互助,引導城市資金回流農村必須引進新的市場主體和產品,如信托等,這就需要建立嚴格的市場主體自我約束機制和自律體制,形成以自我約束為基本要求,建立分層次的監管機制和體制,促進有序監管,保持金融穩定與繁榮。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