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集體經濟下輝煌的興十四村比比承包后一直靠外援仍在窮的小崗
本網民到過興十四村。這里想介紹一下一直堅持集體經濟的興十四村。并請讀者和小崗人在心底用興十四村去比比小崗!
一、興十四村人在集體道路上走進了輝煌
興十四村位于甘南縣城東南17公里處,由1956年山東移民組建而成。全村幅員面積3.3萬畝,其中耕地1.68萬畝、林地1.13萬畝、草原4000畝,有村民198戶、956口人。幾十年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興十四村人同小崗村人相反,始終堅持“集體合作,共同富裕,艱苦創業,拼搏爭先,苦干實干”的精神,在既不沿江、不沿海、不沿鐵路線、不沿大中城市、也無礦產資源的東北偏僻荒村,依靠集體的力量、立足農業資源優勢,搶抓機遇,大辦農副產品加工企業,經過多年的艱苦創業,把當年窮出名的“生產靠貸款,吃糧靠返銷,生活靠救濟”的三靠村,發展成為今天的擁有35家企業、1800多員工、10多億元總資產的集農工貿于一體的大型企業集團——富華集團。2006年全村人均收入實現1.5萬元。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興十四村先后受到國家、省、市、縣表彰獎勵100多次,其中,1979年受到國務院嘉獎,1994年被省委命名為“奔小康紅旗黨支部”、被齊齊哈爾市委市政府命名為“奔小康先進標兵”,興十四村黨總支書記、富華集團董事長付華廷同志也多次被國家、省、市授予優秀共產黨員、勞動模范、優秀鄉鎮企業家等稱號,分別當選過兩屆全國人大代表、全省人大代表、省委委員和四屆省黨代表,黨的十六大代表,曾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更為重要的是,該村幾十年來,始終上下一心,正氣高揚,社風良好……故而,1999年被國家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村”稱號,并曾獲得“龍江第一村”的美譽。
二、主要實踐和成績:始終扭住“集體”這個龍頭
興十四村經過幾代人在集體道路上——歷時近50年的——辛勤勞作和艱苦創業,如今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主要實踐、成績和經驗,有以下三個方面:
——農業生產在集體化的基礎上基本實現了現代化。
興十四村一直依靠集體經濟,從而更有效地保證了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實施,他們集中力量辦大事,在利國利民的統籌規劃下辦好事;因地制宜,自強不息,堅持不懈地發展現代農業,基本實現了土地集約化經營、農作物良種化種植、耕地機械化作業、農田噴灌化灌溉、牧業專業化養殖、林業生態化建設。近30年來,興十四村緊緊依靠集體經濟的積累、擴大再生產和流動發展,先后購置大小拖拉機130臺、400多套農機具、28臺大型運輸車,成立了機耕運輸公司,種植業從種到收全都實現了機械化;投資1000多萬元打農田機電井583眼,上噴灌120臺套,節水灌溉覆蓋面積100%。如今,全村1.6萬畝耕地已由6戶農民用于農業生產(其他農民進入村辦企業),辦起6個家庭農場,實現了土地規模經營和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建起2處大型集體牧場,奶牛飼養量達到1000頭,生豬2200頭,山綿羊2000只,開發養魚水面30畝。投資100多萬元建起了年產2000萬株,集育、管、造于一體的集體林場,已營造人工林1萬多畝,林地覆蓋率達到34.2%,綠色銀行存款達到2億元。
——工業經濟通過集體力量實現了產業化。
他們利用集體便于規劃、集體好積累,集體有力辦大事的有利條件,緊緊抓住全國大上“鄉企”的歷史機遇,從調整產業結構入手,把村辦工業的立足點放在當地農產品資源優勢上,把著眼點放在高科技含量上,以敢闖、敢試、敢于爭先的膽識和氣魄,拉開了村辦工業創業、發展的序幕。1983年,建起了當時全國唯一的村辦乳品廠,1991年又投資1300萬元進行了二次技術改造,日處理鮮奶由10噸提高到80噸,形成了奶牛——乳制品產業鏈,帶動了周邊奶牛養殖業的發展。1994投資5000萬元,通過集體會戰,僅用5個月時間就建起了年產3000噸檸檬酸廠,先后開發了玉米精深加工產業鏈。同時,利用該廠廢料建起了一個年產5萬噸的節糧飼料廠,利用玉米秸稈生產全價飼料,形成了飼料——畜牧產業鏈。投資2600萬元建起了食品甜蜜素廠,并開發出甜蜜素、糖蜜素、蔗糖脂、羧甲基淀粉、雙乙酸鈉等5個被國家科委認可的高附加值產品,以及用于石油第三次開采革命的生物驅油劑。2001年,又歷時3個月建起了年加工玉米達10萬噸的啤酒專用糖漿廠,開發生產全營養啤酒專用糖漿、麥芽糊精粉、結晶葡萄糖、低脂玉米粉等產品。幾年來,已相繼建起18家資源型企業,并通過產品梯次開發形成了生物工程、精細化、工畜禽飼料、乳制品等4大系列的產品體系,有4項高科技產品填補了國內空白,切實把資源型企業納入了良性的產業環流之中。同時,他們還根據集團發展需要,實施收購和兼并,走出了一條低成本擴張之路。先后買斷了甘南縣塑料紡織廠,兼并了大連裕龍油脂廠,在惠陽、日照、哈爾濱等地創辦了東惠實業集團公司等6家企業,在全國各地設立了20多個辦事處,大搞區外開發,借地生財。通過搞活資本運營,節約投資近億元,吸納外埠增量3.2億元,使富華集團規模得到迅速壯大。2006年,全村總資產達到10、5億元,總收入達到7億元,人均純收入實現了1、5萬元,成了全國農村人均收入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行政村。
——農民生活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實現了城市化。
應當說,通過多年的集體奮斗,興十四村人的物質生活已得到了極大的豐富。早在1981年,他們就利用集體積累,集體改造了住房,實現了磚瓦化,如今,又向別墅化邁進,迄止2006年,全村已有116戶村民住進了花園別墅(剩下幾十戶,將在近兩年內搬進別墅)。1982年成為全國第一個彩電村。目前,已蓋起了幾棟500平方米的專家別墅,村里主要街道鋪筑了白色路面,安上了路燈,還鋪筑了通向縣城的黑色路面;投資200多萬元,蓋起了全省一流的村級小學教學樓,配齊了微機室、閱覽室、試驗室等設施和器材;建起了村級衛生所、圖書室、游藝廳、文化宮和東北地區唯一一家村級無人值守3.5萬伏變電所;自來水、有線電視、電話免費入戶率達100%,;農民實行了退休制,兒童免費入托,入學率達100%,60歲以上老人每月還可另外領到80元的生活補貼。2004年完成了次干道水泥路鋪裝、文化宮改擴建、休閑公園布景、2500米路燈安裝、15處垃圾投入點設施配套、12個標準化廁所修建等八項工程,進一步改變村屯面貌,提升品位和層次。2005年,建設了保齡球館、游泳館、賓館等服務設施,增設一批人文景觀。如今,興十四村已基本發展為生態旅游觀光度假村,正向全國聞名的富裕村、文明村邁進。
三、根本性經驗:實是求是不跟風——堅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回頭
現代的經濟學常識都認為,在現代生產力下,生產資料只有相對集中,才能有利于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幾十年前率先“大包干”的小崗村人,如今也把全村的土地集中出租給上海人統一經營,也說明了這一道理。興十四村人,通過廣大群眾自身利益的體察和理論引導,始終實事求是地走在集體的道路上,是他們“發家致富”的最為根本的經驗。
(一)“不使一人受窮,不讓一人掉隊”是他們的共同心愿。
發展的根子,還是靠集體。興十四村地處甘南縣,一開始,那里僅有1萬多畝耕地,既不沿江靠海傍城市,也沒有鐵路,他們從自身利益追求中認識到,只有大家“抱成‘團’”,利用集體“力量大、好做事、做大事、能互助”的優勢,堅持黨的富民政策,共同奮斗,才能讓自己真正富裕起來。在此共識下,幾十年來,該村黨支部,以“決不使一人受窮,不讓一人掉隊”的強烈責任感,矢志不渝,一心一意帶群眾走共同發家致富的道路。
幾十年前,村的耕地本來全是沙土地,破皮黃,漏水跑肥,不打糧。如果不改土造田,就打不出多少糧食。村里依靠集體的力量改土造田。帶上山東大煎餅,青壯勞力全部上一線,老太太在家看孩子。無論是寒風凜冽的冬季還是烈日炎炎的盛夏,7年“愚公移山”式的苦干,硬是把4萬多立方米河泥搬到3300畝瘠薄的耕地里,把600多畝高低不平的地整平耙田,建成了5000畝“旱澇保收”的方田;接著,他們又以集體力量,把2100多立方米的石頭從50里外的山灣采回用到農田基本建設上,把14000多立方米的凍土搬到音河堤上,筑起兩條7華里長的攔河壩,徹底免除了洪水的威脅。前幾年的“三江大洪水”后,他們又以集體的大會戰,在東北,第一家筑起了——可防“百年一遇”大洪水的——防洪大堤。
(二)在集體經濟的統籌規劃下,科學推進農牧業,富裕在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
集體的比較優勢是多方面的,除了便于“蓄力積累”辦事外,還具有——在共同利益支配下,便于統籌、統分自由,確保科學發展的優勢。多年來,興十四村人在“著眼長遠利益、共同利益”的共同愿望中,在開墾荒地多種地多打糧的同時,從不搞掠奪式開發,他們邊開墾邊保護。決無“吃眼前飯、資源飯和子孫飯”的的欲望。他們從1972年以來,把7千多畝沙包地退耕還林,堅持年年植樹造林,到現在累計造林1.1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4.2%,農田全部實現林網化,不但保護了萬畝糧田,而且為子孫留下一座“綠色銀行”。有關專家給興十四村人算過一筆帳:這1萬多畝人工林,價值3億多元。每天增值10萬元,也就是不吃不喝,一閉眼一睜眼(經過一晝夜時間),10萬元到手了。
在其它經濟活動中,他們也都是依靠“集體便于統籌、統分自由,確保科學發展”的優勢,一路發展過來,業績越來越輝煌,后步后力也越來越大的——良性發展道路,杜絕了“道德滑坡、社風日下、環境污染、生態惡化……”等,各種社會性后遺癥。
(三)實事求是,堅持集體化、共同富裕。
有偉人說,一切“因具體情況而轉移”;我們黨也曾多次告誡全黨:政策和策略是黨的生命;但最好的黨的政策執行者,不是死搬硬套黨的政策條文,而是根據自身情況、把握政策靈魂,靈活地創造性地貫徹政策的領導者。
從1982年到1986年,中央連續發布五個“1號文件”,一步步將農村改革推向全國,引向深入。聯產承包,包產到戶,分田到戶,在中國廣大農村推行著(據我看來,這一個一刀切“政策推行”,現在應根據幾十年的實踐,作出新的科學的反思)。而這時的興十四村,生產能力已上了一定層次,農林牧副也已全面開花,有了厚厚的家底了。1979年村總收入達到80萬元,其中30%是來自工業、副業及多種經營;村民的人均收入已達1173元;人均占有糧食為5483斤。這時,甘南縣全面推行大包干,周邊村屯都包產到戶了。在此大勢下,興十四村怎么辦?興十四村前面的路該怎么走?像身邊的雙陽農場那樣把家底分掉?拖拉機拆卸成零件,張家一個輪子,李家一個柴油機,趙家一個車斗?村辦工廠怎么分?萬畝松林怎么分?要是分掉了,有病有災的人家咋辦?!年老體弱的怎么辦?此時的村黨支部一班人同全村群眾進行反復多次的大討論,并征求了上級黨組織的意見。
有道是,積思方能廣益,人民群眾才是真正的廣智萬能的上帝。在廣泛的上上下下的討論中,興十四村人終于心底透亮了,“咋整合乎群眾的利益就咋整”。在黨支部會上,支部委員們一致認為:有些人家搞了“大包干”,是有他們自己的情況,是對的;而只要咱們根據自己“集體已具一定優勢”——不搞“大包干”,帶領鄉親們共同富裕奔小康,咱們的路也是對的,這也是響應黨的號召,也是模范地執行黨的政策;咱們的現實狀況是:家業已大,生產能力已強,不分更為有利,我們可以不分。于是,支部最后形成了“不分”的決議。接著,村黨支部召開了全村村民大會。支部書記付華廷代表支部對鄉親們說:“黨支部集中全體村民中大多數人的意見,決定不分了!繼續走共同富裕的路,不讓一戶受窮,不讓一人掉隊……”付華廷的講話博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吃了定心丸,村子里不再人心惶惶。
隨著時間的推移,歲月的列車從80年代“咣當”一下到了90年代;再而飛速進入二十一世紀,如今又在向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邁進。二十多年間,中國大地萬象更新,其中有發展,也有心病隱憂,而興十四村人在獲得更大的突飛猛進的同時,卻羸得社會的全面健康。在經濟上,由1985年總產值230多萬元“打把式折個子”地往上翻,翻到2006年,興十四村整整翻了近200倍,廣大群眾的生活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社會生態上,人心向上,敬黨愛國,信“社”斥“資”,團結摟“抱”,民風清純……
在毛澤東時代,人們憧憬共產主義,曾以美夢般的語言形容共產主義的物質生活,說:所謂共產主義,就是電燈電話,樓上樓下;吃講營養,衣求瀟灑;要上哪去,小汽車一駕……而今,興十四村人可自豪地說:“這些,我們已基本實現!”他們更應自豪的是:在毛澤東式的集體化道路上,光榮地走來!為“共產”和“真正的共產黨”爭得了榮譽!
讀了興十四,再去看那個承包后三十年、接受外援三十年,但至今還算貧窮的小崗村,組集體和單個,孰優孰劣,定會十分清楚!尤其是共產黨會更清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