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問題的癥結在于農村渙散
最近事情比較多,加上不喜歡炒冷飯,所以就直接用一篇舊文回忽悠先生吧。忽悠網友認為小崗不是造成三農問題的原因,真正原因是戶籍制度,我們就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來探討。先看看什么是三農問題,探討一下三農的癥狀。
=======================================================================
論壇上各路神仙忙著給“三農問題”指點出路。就象一群醫生,大家都忙不迭的給病人開藥方。可病因到底是什么?沒有弄清楚病因就亂開方子是要醫死人的。那么三農問題的癥結到底在那里?
先來談談三農問題的癥狀。農村的狀況是“散”、“亂”;農民的狀況是“窮”、“閑”;農業的狀況是“低效”、“落后”。說農村的“散”,主要體現在土地使用上。在合作化完成之后,農村曾經興起一陣土地整治的風氣,將原來很多不成片的耕地連在了一起,而農戶也搬遷聚居在一個地方,這實際上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降低了農民對生活資料的消耗,同時也為機械化耕作打下了基礎。而土地承包之后,原來成片的土地之間又起來了一條條溝壑,隨著農民改換新居,農村土地的散的狀況又出現了;關于農村的散,還體現在農作物的種植上,由于土地承包,各家種植意向并不完全相同,于是東邊一塊油菜地,西邊一塊小麥地;有的種藥材,有的蔬菜.......,但這樣對于土地、水源的消耗都比較大,而且并不便于作物的生長;說農村的散,另外也可以體現在農村精神文明建設上,在集體解體之后,集體性的活動基本上沒有了,如果有的話也是地下教會或者封建迷信才能組織得起來,農民一般的活動就變成了打麻將、打撲克牌賭博等等。由于農村的“散”,導致的農村另外一個癥狀,那就是“亂”:治安亂,小偷小摸的又多了;管理亂,宗族勢力又冒了出來;農民亂,有傳“福音”的,有信“主”的,有修廟的等等。
三農問題的另外一個大問題就是農民的問題。現在農民的主要問題就是收入低,也就是窮。估計很多人會將這個看成最主要的三農問題。農民之所以窮,原因是多方面的,農產品價格低,農民收入低是一個方面;以前各種稅賦高,日常消費品價格高,隨著石油漲價化肥價格猛漲,導致農民支出高,這是農民收入低的另外一個方面;農民收入低的本質原因卻是農產品在市場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而隨著中國對外完全開放農產品市場,這樣的態勢會更加明顯,如果不切實落實國務院提出的增加農民收入的政策,那么農村危險。那么要怎樣增加農民收入呢?這一點上我贊同DAMMUS網友的按人發錢,國家根據戶籍,給每個農民直接發錢,如果每人每月50元,1年就600元,就算中國有10億農民,1年也就是6000億。6000億看起來很多,但實際上從官老爺們嘴里的9000億也就可以摳出來了。但這6000億在社會上流動產生的社會價值恐怕會遠遠大于國家的付出。這里不展開說這個問題。接著說說農民的“閑”,并不是說農民偷懶不干活,而是說目前農村的狀況造成了農民的“閑”,由于缺乏組織,大規模的水利項目是沒有辦法進行的,因此農民們就沒有能力去主動改善耕作環境,還得靠天吃飯;這樣,在農閑的時候,大家寧愿一起打打麻將,也不愿意集體組織起來修修溝渠,為來年做一些準備。既然少了這項大工程,那么農民顯得閑散也就是必然的了。
三農的另外一個大問題是農業。對于農業問題,由于不具有專業知識,所以我這里只算我自己瞎說。我記得很久以前我們好象提過什么四個現代化,其中一條就是農業現代化。那么我們現在實現了農業現代化了嗎?如果大家來審核當年提出的農業現代化目標,估計大家都會搖頭。什么叫農業現代化?起碼農業機械化應該普及了吧?但我們現在普及了嗎?起碼我們現在不用肩挑手抬去澆水灌地了吧?但我們現在實現了嗎?我們的農業,其實現在還是延續農民們習慣了千年的耕作方式,對著黃歷,按日子耕田下種子,然后就指望天老爺發慈悲了。我們的農業是低效的,低效主要是體現在土地利用率;資源消耗量。可能有人會反駁,我們的農民最會精耕細作了,我們單產很高,這點我承認,但農業消耗的資源和它創造出來的價值比,仍然是低效的。另外,說農業是落后的,主要意思就是說我們的農業意識落后,現在大家一提農業,頭腦里馬上就想到耕田種地,馬上想到的就是臉朝黃土背朝天,馬上想到的是高梁大豆和小米。我們的農村有多少在進行無土栽培?大棚種植面積有多大?采用滴灌還是悶灌?這些問題在我們的農業主管官員頭腦里有多少?所以,我認為我們的農業是落后的。
上面談了三農問題的癥狀,下面來說說我認為的病因。病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集體的解體,農村渙散,由于渙散,因而生出“亂”來;由于無法組織,所以無法“農業現代化”,因此農業效率低下;由于沒有組織,農民各自為政,所以無法規模經營,所以農民窮;由于沒有組織,所以無法整治土地,興修水利,所以農民依然靠天吃飯,所以農民無法預期自己的收入;由于農業沒有現代化,依然是傳統農業,所以農業不能消化掉大量勞動力,所以農民閑,農民只能外出打工補貼家用,于是城市多出了1億農民工去和幾千萬下崗工人比誰更“賤”,于是城市的再就業又成了問題。所以才生出了那么多下崗職工的悲愴故事。
由于農村的解體,中斷了農村的現代化進城,從而造就了大量的“剩余”勞動力,這個過程中得到好處的是誰呢?不是真正的中國自己的工業,而是中國的“外向型”制造企業,他們擁有了大量的廉價勞動力,于是“中國制造”憑借其成本優勢,占領了全球。買辦們在“中國制造”推向全球的過程中,獲取了豐厚的回報。中國現在成為了全球加工廠,為地球捧出了一個碩大的蛋糕,而留給自己的是三農問題和環境問題。在全球博弈中,中國做了大公無私的奉獻者。
有人說農村出路在于工業化,有人說農村的出路在于集約化農業。無論是工業化還是集約化,這都需要一個前提,就是農村組織起來,都需要集體化。沒有集體化,怎么來工業化?怎么來集約化?所以,如果農村的病根是渙散,那么解決辦法就是集體化。而南街村、華西村證明了這點。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