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的故事(之二)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是對毛澤東最好的寫照。毛澤東一生讀書不輟,豈止萬卷;僅長征就走了兩萬五千里,又何止行程萬里。毛澤東通過讀書獲得知識、提高修養,通過旅行了解社會、積累經驗。我們看幾則毛澤東學生時代讀書、旅行的故事。
一萬二千字的批注
學生時期,毛澤東寫了很多筆記,有在課堂上寫的,有自學寫的,有他和友人的來往記錄,有書信和詩。內容豐富,有若干本,字寫得很密,改動很多。當今留下了兩份毛澤東珍貴筆記,一份是在第一師范學校課堂學習筆記《講堂錄》,一份是毛澤東對泡爾生《倫理學原理》的批注。毛澤東在《一個共產黨人的由來》中說道:
給我印象最深的教員是楊昌濟,他是從英國回來的留學生,后來我同他的生活有密切的關系。他教授倫理學,是一個唯心主義者,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他對自己的倫理學有強烈信仰,努力鼓勵學生立志做正大光明的人。我在他的影響之下,讀了蔡元培翻譯的一本倫理學的書。我受到這本書的啟發,寫了一篇《心之力》的文章。那時我是一個唯心主義者,楊昌濟老師從他的唯心主義觀點出發,高度贊賞我的那篇文章。他給了我一百分。
按,蔡元培譯著指泡爾生的《倫理學原理》,是楊昌濟老師講倫理學使用的教材。毛澤東在這本書上所做的批注,有12000字。毛澤東讀書愛加批注、打記號的習慣,是從學生時期養成的,每本書看下來他都打記號。他認為好的,就寫上自己的感受,不妥的,就批上自己的看法。由于習慣,別人的書看了,也加批注,最后不好意思地向原書的主人道歉。
一個大網籃
毛澤東讀書、記筆記,還把讀書筆記積攢起來,朋友之間進行交流。1915年,在長沙第一聯合中學讀書的羅章龍,與第一師范學校讀書的毛澤東,成為好朋友。羅章龍回憶,毛澤東寫有大量的筆記,都放在一個大網籃里。他們見面談話時,也將彼此的筆記詩文交換著看。毛澤東看羅章龍的筆記,有好的內容就在自己的筆記本上記下來,看到不以為然的就在下次交談中提出來討論。毛澤東從不隱瞞自己的觀點,也從來不是泛泛而談。他看書提出的問題很多,和同學們進行討論,征求大家的意見,做學問很扎實,很認真。
遍游古跡
學生時代的毛澤東,不是“秀才不出門,便知天下聞”的一介書生,而是一個關注社會、關心民生的時代青年。他通過旅行,豐富自己的知識,增長自己的社會閱歷和社會經驗。在長沙讀書期間,毛澤東到過許多地方。長沙附近有個拖船埠,那里有個禹王碑,傳說禹王曾在此拖過船。毛澤東說,大禹是個勞動人民,對他懷有好感。還去過玉笥山屈原故居、紀念漢代賈誼的太平老街賈太傅祠、唐代杜甫曾住過的岳麓山崇德寺、宋代辛棄疾練兵之處的飛虎營所在的營盤街,以及清代王夫之家鄉等。長沙郊區妙高峰,是當年太平天國將領蕭朝貴帶領軍隊攻打長沙的地方,毛澤東也去參觀過。他說,我們要向前代英雄人物學習,使自己思想豐富、意志堅定起來。
賣春聯游衡山
毛澤東和在長沙廣益中學讀書的柳直荀是好朋友。一年寒假,毛澤東打算和柳直荀游衡山,沒有錢,兩個人想了一個辦法:毛澤東同志寫春聯,柳直荀同志去賣。兩個人游完衡山回來,還剩幾吊錢。
徒步走湖南
寒假有賣春聯游衡山之舉,暑期則有徒步走湖南之行。毛澤東在《一個共產黨員的由來》中說:
有一天我讀到一份《民報》上面刊載兩個中國學生旅行全國的故事,給我很大的鼓舞。我想效法他們的榜樣,可是我沒有錢,所以我想應當現在湖南旅行一試。一個叫蕭瑜的學生與我同行。第二年夏天,我開始在湖南徒步旅行,游歷了五個縣,最明白花一個銅板。農民給我們吃的,給我們地方睡覺。所到之處,都受到款待和歡迎。
游魏都,作詩紀行
1918年8月,毛澤東率領新民學會會員20余人,從長沙坐火車去北京,交涉留法勤工儉學事宜。火車到河南郾城縣,因沙河漲水,在漯河車站住宿一夜。第二天,毛澤東帶著陳紹休和羅章龍,坐臨時車子到了許昌,在那里停留了一兩天。毛澤東對許昌很感興趣,許昌是三國的魏都,但舊城已荒涼。他建議去看看,三人步行到郊外,憑吊魏都舊墟,并作詩紀行。
俗語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我們在欣賞毛澤東那洋洋灑灑、大氣磅礴之文章的時候,更清楚這是他從不斷讀書積淀和熏陶出來的。俗語又云:“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當我們欽羨毛澤東高屋建瓴、高瞻遠矚的領導智慧時,更能體會到他的能力和經驗是在社會實踐和社會閱歷中鍛煉和提升的。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