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績與智商無關
作為一名大一的學生,我沒有過多的依據和威望去下一個定論,但我將用親身經歷的學習過程去試圖豐富我所想要表達的立場?! ?/p>
一、 如果用會不會爬樹的標準去衡量一條魚,它會終其一生,以為自己愚蠢
我們有太多的例子去呈現這個主題,名人暫且不說,我想從身邊說起。記得小學時有一個同桌,經 常被 老師拿來當反面教材批評。他很老實,認真地(至少我認為他的態度是認真的,雖然錯誤很多)完成作業、認真完成值日、聽老師的話。就是因為成績不好,試卷、作業經 常成為被 老師拿到課堂上講、大家嘲笑的對象,并由此及人。而且在老師的觀念中,成績不好就意味著道德品質也不會好,匿名違紀的事他總會先收到老師懷疑的目光。這導致他很壓抑,常常說話都不敢大聲。成績決定了一個學生在班級中的地位。我關注到他是因為他成了我的同桌,而在這之前的校運會里,長跑和立定跳遠項目中,他都以我們看來“非人”的成績為班級爭到了榮譽。校運會的幾天大概是他最期盼的日子,因為只有在那時候,老師才會對他展顏微笑,才會拍著他的肩膀讓他“加油”,同學的目光也會變得灼熱起來。他讓我意識到成績不是一切,盡管他可能與我想法的正好相反。我問他為什么不報體校,為什么不向體育方面發展,他總是苦澀地搖頭。漸漸我知道了他從外地遷徙來打工賣菜的一家,賭不起也賠不起,家中唯一的男丁要做的事就是安安穩穩、平平淡淡地養活一家,沒有野心,也沒有任何波瀾?! ?/p>
另一個例子是我的高中同學,他的想法很多,也很極端。他的高考成績300
出頭,然而他是全省藝術考生聲樂類第一名。他在我的同學錄中寫道:或許你們不理解我這幾年為什么那么頹廢,就像我也不理解你們為著那個不可理喻的目標學著我不可理喻的東西一樣?! ?/p>
也許只有一個對教育體制心灰意冷、并清楚自己想要什么的學生才能突破獨木橋的桎梏,不受應試教育、他人眼光的束縛吧?! ?/p>
我始終堅信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天賦,有些人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發現,而有些人用畢生去發展那些天賦,并成就與眾不同?,F存教育體制飽受詬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無法給予學生發掘天賦的自由。在某些時候,甚至是去抑制的?! ?/p>
二、 專心程度是與成績成正比的自變量
我在小學和初中成績一直很好,一直是老師夸獎、同學羨慕的對象。回憶過去,課下除了乖乖地完成每一次作業外,我并沒有用過哪怕一分功夫在學習上。而我從來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成績這么好,甚至曾一度以為自己是難得一遇的天才?! ?/p>
當然實際上并非如此。初三時因為厭倦了老師反復強調的那些所謂的重點、難題——那些于我一眼就可以看出怎么做、毫無難度的東西,于是我不再專心聽課,作業也開始不認真對待,早自習趕作業或不交作業成了常事。但是由于兩年扎實的基本功,我毫無懸念地考入了當地最好的高中。我以為自己是天才,以為只要稍一努力就可以輕易成為第一,所以延續了初三時輕狂而膚淺的行為。我開始沉迷與游戲、小說、各種事物除了學習?,F在想來,當初那自欺欺人的關于天才的謊言不過是讓自己沉淪的借口罷了。畢竟處在一個好奇而叛逆的年齡上,學習不再是唯一可做的事情。我從進校時的十名以內到高三時三十名上下的游離,這從學校排名更能看出端倪:全校一千余人,我考過二百名也考過八百名,考過四百名也考過六百名,期間非常不穩定?! ?/p>
我深知自己的心思不在學習上,所以我曾花了很多時間去思考“過去”與“現在”自己的不同,去思考改變的突破點在哪里。最終發現,原來那個就連趴在桌上進入似睡非睡狀態也能一字不落將老師的話聽進腦海的“我”不見了!我察覺到自己已經很難在課堂上集中注意力——哪怕是有意識的。表面上看似正在聽課的我,要么神游、要么發呆、要么記下老師的只言片語——卻難以像原來一樣跟著老師的思路大腦旋轉一節課,甚至知道說完這句,將在老師嘴里吐出的下句是什么?! ?/p>
當我意識到這點后,我開始關注當地報紙記載的每年高考高分學生的學習經驗,毫無意外,都會有一句“認真聽課”。這句再平凡再普通不過的話語現在看起來竟是這么難!
不止是我,班上成績處于中游的同學都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能集中注意力的問題,反觀成績好的同學,甚至在手里玩著PSP時還能不失時機地回 應 老師的問題(這個我特意試過,我做不到,但我記得初中時自己曾做過類似的舉動)。這一切都是我在該“認真聽課”時發現的?! ?/p>
處在那個年齡段,需要接受的東西有很多,做到心無旁騖真的很難。有段時間我們會認為成績好的人情商低,除了學習就什么都不知道了。然而當你深入探究,你就會了解,他們普遍有著各自不同的愛好,對待事情嚴謹而認真。他們或許不知道正在流行的元素,這無關緊要,很多差生也不一定知道。但他們的特點是單純而執著的念頭,也許將來他們是最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實干家。
不專心有時候是因為不感興趣,有時是因為長期思維渙散的定勢習慣,更多的可能是其本人根本沒意識到這是個問題。或許有些同學從入學第一天開始,就從未學到過什么是“專心致志”。追溯一下每個學生不同的經歷,成因便得以重現。
三、 惡性的循環發展
我成績好過,也差過,我相信我更有資格去說明環境因此的變化和帶來的影響。
初中時,語 文 老師基本上一整節課都在與我們幾個“優等生”眼神交流,一提問必然點其中的一個回答;數學老師更喜歡點其他同學回答問題,然后一旦遇到都答不出的情況,他必然點到我去解答……你甚至可以注意到,當一向上完課就走人的 歷史 老師在無意間看到你出色的答卷后,上課時瞟過你的眼神都變得柔和起來。這一切都像是自吹自擂的榮譽,然而還不止這些,以至于后來在我經常不交作業 時 老師們也理解地認為是壓力太大,應該放松一下??上攵蠋焸儗Τ煽兒玫耐瑢W是多么優待了。而高中時,我發現自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人物、老師幾乎不會注意到的存在,犯了錯也不會有什么特殊的優待了,但是老師看優等生的眼神依然如我所熟悉的初中老師的那般柔和?! ?/p>
面對不同的待遇,心中的感覺自然是千差萬別的。同學們的存在,更為這樣的感覺增加了籌碼。如果你成績好,同學們自然羨慕嫉妒恨,巴結討好地請教題目、沒來由的恭敬……反之,你得有選擇地去問別人題目,以避免被一些傲嬌的優等生愛搭不理的態度中傷,還要避免問出一些“2”的問題而受到鄙視,同時還要注意平日里的言語,因為大多數班干都是由優等生擔任……一切都要小心翼翼?! ?/p>
除了成績優秀的學生,其他同學在這樣的環境里更能認清現實,也多少會有自卑的情緒——這對于差生而言情感尤其強烈。這樣一來馬太效應就好逐步被驗證,影響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幫助他們認識現狀、認清自我顯得尤為重要。
四、 成績代表一門技能的熟練程度,而思想德操無法評估
除了知識,還有很多我們需要學習、卻只能依靠人生際遇來體驗的東西。我還記得小學語 文 老師經常占走思想品德課,勞動課只是稍稍一帶而過而更多地去開班會講班務……老師和分數都在暗暗告訴我們,這些課程不重要,這些內容不重要……分數面前一切理想的教育設定都成了無效的框架,血肉不存?! ?/p>
更無奈的教學失職是在中學階段,學生有能力思考起人生與未來、道德與社會,而教科書與現實多角度的解讀,讓分辨能力尚弱的學生無所適從、困惑不已。又或者,最信任、親近的父母早已把現實而冰冷的人生信條植入下一代的腦海中,根深蒂固。世界不再若曾經想象的那般,迷茫成為必然;在無人引導的情況下,事實與內心的交鋒令人飽受煎熬,叛逆成為必然。至于結果,大概便不必多說了?! ?/p>
此外,目標有時供給這驚人的原動力,但中學生并不容易找到目標,尤其是在他們知道學習并不代表著一切的時候。
高中畢業后,我問過好些同學關于各種癮的問題,他們都可以理智地指出諸如網絡小說、網游都是多么浪費時間的東西,但是他們無可自拔地沉迷于里面。高三時,我通過手機看了無數小說,網絡的經典的都有,厭倦了;然后開始游蕩于各個貼吧,關注于每一刻哪怕每一秒貼吧里的更新狀態,又厭倦了;再然后,我開始找歌,聽不同風格的歌,跟著哼唱……最后,我終于猛然醒悟,其實我所做的那些并沒有多大興趣的事,都是為了逃避學習?! ?/p>
學校教不了的太多了,每一樣都需要自己艱辛地摸索,一個失措便會被洶涌盲目的洪流沖擊得無可依托?! ?/p>
五、尋找與追逐
每個小孩都或多或少尋找著目標與方向、信仰與希望,在廣闊的遐想空間與逼仄的現實出路間徘徊、掙扎。
我已不確定幻想熱血沸騰驚天動地是哪一個年齡段應有的標記了。那些曾天真無邪夸下??谡f要拯救世界的小超人們各自奔向了不同的道路,直到某一天發現自己當下的心愿不過是身邊朋友、家人能擁有小小的幸福時,面對著兒時照片也只能苦澀而留念地一笑而過了。而在此后的歲月里,很傻很天真、不能維持生計的想法便不會再出現了罷?! ?/p>
謹以此文,作為十八歲的紀念。希望身為家長、老師的路人能留給孩子一個不那么殘忍的夢,也希望90后的孩子們能夠找到自己人生的燈塔。讓我們為了心中的烏有之鄉而奮斗!
拉弘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