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致富已成新生代漸遠的夢想
沈洪溥(中國信達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員)
目前,社會存在浮躁情緒和拜金情結是人所共見的事實,但單純站在道德高地上指指點點顯然缺乏意義。如果從現實出發思索問題成因,恐將無可避免地發現令人悲哀的事實——之所以年輕人越來越期待盡早致富,起因皆在于依靠誠實勞動致富正日益成為遙遠的夢想,甚或無法完成的愿望。
原因至少有三:
一是勞動回報的起點日益下浮,財富積累變得日益艱難。由于就業隊伍的日益龐大,以及用人環境的相對規范化,用人單位需要支付的單位用工成本日益提升,但企業毛利率并未有效提升,使得勞動回報,特別是起點薪酬不斷下浮。就全國而言,如果剔除物價上漲因素,排除京津滬穗深的個別行業,最近幾年剛步出校門的新生代起薪其實并未上漲。
一個證據是,近日媒體報道2010年本科畢業生的平均起薪同比上漲16%;而據智聯招聘對全國2517家企業(廣州274家)薪酬統計,2009年碩士畢業生起薪點同比下滑11.96%。這意味著,絕對水平的起點薪酬兩年來沒有發生變化。但是,這兩年來的生活成本上漲有目共睹——大城市房價和房租大致上漲一倍左右,生活必需品漲幅也超過20%~30%。整個社會的新生代生活壓力,僅僅計入衣食住行,一直在放大,而不是在縮小。何況,前后五年,都已經或將有七八百萬的大學畢業生進入社會,他們都將面臨被迫“月光”、終日勞碌的命運,根本談不上積累財富與自我提升。
二是創業環境的質量缺乏實質性變化,技術與勞動的回報被資本強力征繳。改革開放之初,年輕人如不安于朝九晚五,或許還有創業一途借以改變命運。例如在1980年代做點小生意(典型代表如劉永好販雞苗)或者在1990年代開發個小程序(典型代表如史玉柱在1980年代末到1990年代初推出的中文處理軟件巨人系列漢卡),都有可能獲得機會并改變命運。但隨著社會經濟結構變化,創業空間日益逼仄。如果沒有足夠強的資本支持,多數具有增長潛力的細分領域都無法依靠個人單打獨斗實現規模成長。
即便存在個人發揮的空間,但只要資本再行介入,也足以擠出個人的經營、技術等才能,達到“以物役人”的效果。創新、科研、談判能力在資本面前均相形見絀。從當前社會上流行的炒作致富招法來看,無論炒煤、炒房還是炒蒜、炒綠豆,都暗示實業領域的投資價值日益下降,即使是存量的民間資本也無意戀戰,轉而選擇去掙“快錢”。在這種情況下,一個年輕人再指望從實業領域從頭開始,胼手砥足打拼事業,既要照章納稅,又要誠實守信,做成正當而成功的生意,真不啻于癡人說夢。
三是利益架構的壁壘不斷強化,社會階層向上流動的難度與日俱增。必須指出,當前關于“富二代”和“貧二代”的論證都是偽問題,“拼爹游戲”本身就是在上一代既定利益制序中進行,格局如此清晰,壁壘如此森嚴,結果其實早已注定。
我有一個朋友曾發出感嘆說,縱觀中國社會幾千年致富之途徑,無外乎勞動、交換、詐騙、偷竊和搶奪等數種。如今的現實是,一個年輕人假道勞動這一正當的途徑,無論進入正規的就業序列,或自主創業,均無法順利達到積累財富的目的,當然也談不上實現向上階層流動。這種情況下,其他“歪門邪道”也就順理成章地受到了更多關注。一個例子是馬諾,她說出“寧可坐在寶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車后笑”這樣情緒化的話,其實不過是為取得進入所謂社會上層的通行證,決定采用交換模式而已。另一個例子是滿大街的辦證、發票小廣告,表明欺詐是多么有市場。我們真該慶幸,限于體力和智力,以及殘存的良知,偷竊和搶奪沒有成為風氣。
更悲劇的是,社會新生代向上的途徑雖被堵死,但自上而下的滑落途徑卻并未關閉——致貧非常容易,致富無比困難。何況,即便如今一個年輕人能突破重圍得到一個崗位,而一旦“房奴”、“孩奴”的枷鎖上身,再要想致富也不啻白日做夢呢。
2010-07-29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