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堅實的中國大地
――寄語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西部之窗”協會
孟登迎(中國青年政治學院中文系 副教授)
每次面對我校“西部之窗”協會的同學,面對他們真誠而充滿熱情的目光,我內心都有一種說不出的歉意。兩年以來,由于工作的、家庭的、個人的種種原因,我不但未能和同學們一道下鄉調研,甚至連和同學們進行交流的時間也非常有限。在同學們的調研報告即將付印之際,我想正好可以談談自己的一些感想,以表達我對他們的尊敬和期待。
我本人是在經歷了漫長的10年大學學習生活、獲取了從中專到博士等各級學位之后,直接進入學校從事教育工作。這一經歷非但沒有給我帶來真正的精神支撐,相反卻讓我更多地感受到了大學教育的諸多局限和潛藏的危機。考試、考研、過級、評優、出國……,種種衡量人才成功與否的指標招貼在學校的角角落落,高學歷、高收入、大機關、大都市、大公司……,也曾經是我們許多人的理想和目標。當我們將自己的青春和熱情貫注于這些可見的競爭“指標”時,卻不無遺憾的看到:那讓我們曾經為之激動的大學生活,卻讓我們開始疏遠我們來自的那塊堅實的土地。如果我們的教育最終讓農村孩子越來越漠視農村、恐懼農村、遠離農村,并以簡單的二元對立思維(如“文明”都市/“落后”鄉村、現代化/傳統之類)來看待城鄉關系和人生抉擇,那么我們的教育到底在干什么?當我在課堂上總會發現很多同學連自己家鄉有哪些自然風物、古圣先賢、名勝古跡和民間工藝都無從知曉(甚至不屑一顧)的時候,我也不禁會問自己:我們的教育到底都干了些什么,還要干什么?
在不斷反詰這些問題的同時,我首先會反問自己:10年前的我不也一樣嗎?那個時候,我不也和今日的許多同學一樣,對自己來自的鄉村幾乎一無所知嗎?在這10多年里,我努力的結果最終讓自己日漸遠離了自己的“西部故鄉”。在繁華的十字街頭經歷了心靈的流浪之后,我日益感覺到“西部”對我而言已經不只是地理意義上的故鄉,它會成為我終生掛念的精神故園。人們一提起“西部”,可能首先浮現在腦際的都是“農民”、“農村”、“農業”、“弱勢群體”、“基礎教育”、“生態環保”、“醫療保健”……這些讓倍感壓抑的困難和艱辛。然而,在我看來,對于都市中的無根之人,西部還是我們魂牽夢繞的精神家園,那里有廣袤蒼涼的原野,大漠孤煙直的氣度,還有無數充滿熱情和創造力的鄉親。
在工作幾年之后,我對大學的體制學術逐漸感到失望,不由得將自己的目光移向了我們共同的故鄉――中國的鄉村和土地。這成為我從事鄉村建設志愿者活動的開始。在一次偶然的機會里,我有幸與一群素不相識的志愿者相聚在華北平原的一個小村里。我們在“國慶節”那天從北京西站出發,在河北定州的一個廢棄的校園里共同緬懷晏陽初先生70年前開展鄉村建設運動的壯舉(到過晏陽初鄉村建設學院的朋友,大概都要觀看介紹晏陽初的電視專題片,看完此片的人,不能不為中國有良知的知識分子走向民眾的勇氣和毅力所動容)。從此之后,我與這些素昧平生的朋友走在一起,在北京老巷破舊的小平房、在王府井豪華商場的地下室、在大學校園的草坪邊開展了多次的鄉村建設志愿者活動。由于工作地點和時間所限,我參與的這些活動大都在北京城區進行,而且多停留在研討和聯絡信息方面。即便如此,在這些活動中我認識了不少關心三農問題、貧困問題和環境問題的有識之士。這些人當中,有80歲高齡的協和醫科大學教授、有10多歲的中小學生,有退休的普通職工,還有那些自己生活并不寬裕的普通市民和進城打工的民工。當然,更多的還是來自全國(包括臺灣和香港等地)以及海外留學的青年學生。有一位修理自行車的民工也來參與我們的鄉村建設志愿者活動,他還給我們講了他自己經歷的一件讓人難忘的事情。這位民工就在人民大學西門附近修理自行車,盡管他的收入菲薄,但堅持免費給生活上有困難的大學生修車。他說自己之所以會有這份愛心,源于一位城市年輕母親的話。有一天,那位年輕的母親帶著自己的小女兒來修車,一邊等候一邊對孩子說,“你看伯伯多辛苦呀!你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好好做事,好讓更多的人不再受苦。”修車師傅給我講這番話的時候,顯得非常激動,他受到了都市人的尊重和關愛,更堅定了為窮苦學生服務的決心。這讓我們更加相信,中國的新農村建設決不只是農村自己的事情,也決不是簡單的物質生活的改善,更重要的是我們要重建健康的城鄉人際關系。
在不長的時間里,由于接觸到更多具體的事例,接觸到這群思想活躍充滿憂患意識和行動意識的人,我感覺在思想上很有收獲。一些志趣相投的志愿者結成的組織開始相互支持,聯合邀請那些在國際上頗受好評的印度鄉村建設者舉辦研討會,這些研討會讓我對中國農村問題的復雜性有了更具體的理解。與這些志愿者朋友相聚、共同扶助鄉村的那些日子,是我感覺精神最充實最放松的時刻,因為大家沒有什么功利的奢求,只希望能盡力為鄉村建設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遺憾的是,由于我隨后開始擔任繁重的行政工作,并且承擔起初為人父的責任,我非常無奈地減少了參加志愿者活動的次數,在非常繁忙的時候甚至完全中斷了和志愿者朋友的聯系。不過,我相信,只要你做志愿者,總會有機會的,因為你可以從身邊的一點一滴開始。
也許是機緣相會,在我開始中止校外志愿者活動的時刻,中國青年政治學院“西部之窗”協會的同學又來邀請我去擔任他們的指導老師。同學們給了我新的機會――我的志愿者活動又在校內開始了。我非常感謝同學們,他們讓我重新找到了做志愿者的某種感覺;但在繁重的行政工作、課堂教學、學術研究以及養育小孩這些日常生活事件的逼迫下,很遺憾我只能做非常有限的工作。為了尋找心理平衡,我在心里勸自己只作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不要給自己太多苛求,只做點力所能及的小事即可。但是,當“西部之窗”的同學們將他們的調研報告和總結送給我的時候,我還是被他們的認真和真誠打動了。我早已習慣了不少同學對待畢業論文和作業的草率態度,對許多同學已經失去了某種激動的期待和要求。但“西部之窗”的同學們以自己的執著和行動教育了老師,讓我似乎又回到了曾經熱情澎湃的大學歲月。我記得2006年“五一”節譚前飛一行到河北去調研和支教的時候,他每天早晚通過手機短信向我報告他們的“行蹤”和日程,傳達他們的收獲和困惑。在這個時刻,我感到非常幸福,因為同學們不只是將我當作指導老師,更是當作一個志愿者朋友來看待,讓我來分享他們的快樂和收獲。我一直認為,這種分享和共同擔當才是志愿者活動的魅力之所在,在這里沒有誰是指導者,大家彼此平等、民主和諧,共同參與并創造著思想和快樂,而且愿意將這種快樂分享給每一個人。
面對同學們所寫的這些真誠的文字,我在這里不想作過多評斷,因為我本人沒有下鄉去調研,沒有資格做判斷。我只想談談自己對于鄉村建設問題的一些困惑,以供大家思考。鄉村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我國學界和實踐界對這一重大問題的研究還剛剛起步,需要我們大家的艱苦努力。憑我個人的理解,鄉村建設和三農問題,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醫療、城鄉關系等等各個方面,需要我們從更廣闊的理論視野當中去觀察。比如,在如今這樣一個全球化的時代,我們中國的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到底應該走什么樣的道路?我們給予農村孩子甚至農民的扶助性教育,如何體現本土人文價值和世界普遍價值的結合?如何挖掘農民和農村自身的創造潛能和合作意識,而不僅僅靠外力扶助?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如何促進農村的發展,城鄉之間的互動還有哪些更具有戰略意義的新方式?政府所推動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如何與農民的自發性合作相結合,如何在不同地區探索各具特色的實施方式?凡此各種問題,如果我們以后下鄉能多多關注,能結合實踐成果給予更多理論思考,就會發現自己在校所學的知識還不夠扎實,還不夠開闊。因此,對于實踐當中的難題進行理論思考,可以充分動員自己在校所學的知識并激發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并且會對學校專業教育提供更為直接而活躍的實踐內容。我想,真正健康的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最終應該化為學生在校學習基礎知識的動力,應該能夠強有力地激發學生的學術研究興趣和調研熱情,這才是我們大學生志愿者活動應該達成的理想狀態。
最后,作為一名為你們吶喊助威的朋友,我只想對“西部之窗”的同學們說一句:只要你認真去做,就肯定要收獲!你們只要保持這種韌勁,堅持走在中國這塊堅實的大地上,努力去學習、生活和工作,必將成為社會的脊梁。
2007年5月22日初稿
10月19日修改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