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毛主席時代,白手起家,艱苦奮斗,勵精圖治。
大家之所以“窮”,并不是經濟建設沒搞好,一是因為打了十幾年的仗,國家都打爛了,經濟基礎底子太差了;二是工業落后,科技落后,生產力落后;三是全國人民省吃節用,只為攢錢搞工業基礎建設。
很多農產品都拿去換外匯,購買工業設備和材料零件,導致城鄉居民糧食供需不足,全國人民節衣縮食完成了工業化原始積累。
為了保障糧食供應,棉花種植面積不能擴增太多,故此棉花總產量得不到大幅提升,多年維持在4000萬擔左右。
加上新中國人口增長較快,所以老百姓穿衣問題,沒得到根本性解決。由于布匹產量有限,市場供應嚴重不足,老百姓買布做衣服,需要憑布票才能購買。
那時期,幾乎每個家庭孩子,都穿過舊衣服。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是過去穿衣的真實寫照。
2
上世紀,80 年代中期。
市場布匹供應充足,民眾買布做衣服,不需要憑票購買,且沒有數量限制。老百姓穿衣問題,得到徹底地解決,布票退出歷史舞臺。
很多人,看問題比較表象,誤認為這是設計師改革帶來的變化。
事實上,真正解決民眾穿衣問題,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我國化纖技術得到快速發展,全國紡織業得到井噴式增長,為市場提供了豐富充足的布匹;二是我國經濟有了一定積累和基礎,工農業得到長足發展。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國化纖技術得到發展和推廣,人工合成化纖維大量使用,彌補了傳統棉纖維的不足。
化纖技術,為紡織企業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大幅提高了紡織廠和服裝廠的產能產量,從而為市場提供豐富而充足的布匹,進而徹底解決民眾穿衣問題。
中國化纖技術,受益于“四三方案”。
而這個“四三方案”,是毛主席晚年最為重要的經濟決策之一。
3
1971年8月,毛主席去南方視察。
在長沙視察時,毛主席給工作人員放假,也順便讓他們買點東西,出去搞點調查。
有位工作人員,回來后很高興,毛主席問對方為啥這么高興。工作人員說,辛苦排了半天隊,終于買到一件“的確涼”。
“的確涼”是廣東話,真名叫滌綸,屬于合成纖維,具有結實耐用、彈性好、不易變形、易洗快干等特點,深受年輕人喜歡。
毛主席,聽后感觸很深,對此念念不忘。
回京后,特意找周總理商談。
毛主席問到:“解放這么多年,吃飯和穿衣問題還解決不好,怎么向人民交代?”“為什么,我們不能多生產一點‘的確良’”?
周總理說:“我們沒有這個技術,還不能生產,只能靠貿易進口。”
毛主席又問:能不能從國外引進相關生產設備和技術?
周總理說:當然可以。
事后,周總理找李先念、余秋里等人研究引進國外化纖技術問題。
4
碰巧,機遇來了。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美歐資本主義國家集體發生經濟危機,正需要尋找出口市場,來轉移經濟壓力。
周總理抓住了這個機會,授意國計委向毛主席報送了《關于進口成套化纖、化肥設備的報告》。
毛主席閱后,表示同意及贊賞。
并囑托相關同志,要趁機把成套設備、技術一起進口過來,不要滿足于單純的商品進口,要學到西方化纖和化肥技術。要堅持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方針,學習和獨創要相互結合。
在毛主席支持下,國計委于1972年上半年,向日本、法國、聯邦德國,引進了4套化纖新技術成套設備、2套化肥設備,以及部分關鍵設備和材料,總價值約需4億美元。
投產后,每年可生產合成化纖24萬噸,相當于500萬噸棉花,可織布40億尺。其中,“的確良”產量大幅提高,年產量為19億尺,滿足民眾對“的確良”的大量需求。
另外,還引進兩套化肥設備。
當時,還向西方引進兩套30萬噸、大型合成氨化肥廠設備,分別建在四川瀘州和黑龍江大慶。
在這個方案基礎上,國計委先后向毛主席增補遞交了《關于進口一米七連續式軋板機問題的報告》、《關于請示進口成套化工設備的請示報告》,以及《關于增加設備進口、擴大經濟交流的請示報告》。
報告均得到毛主席的同意。
其中,第四個報告內容,因引進成套設備總價值為43億美元,也被稱為“四三方案”。
5
設備進口,進展很順利。
我國向日本、聯邦德國、法國、意大利,先后引進4套化纖新技術成套設備,分別建設在天津、遼寧、上海、四川。
以遼寧石油化纖總廠為例。
1973年從法國德布尼斯·斯貝西姆公司引進成套化纖設備,中央決定在遼寧省遼陽市落戶建廠,由解放軍工程兵負責基礎建設,從1974年開建,直到1981年9月才建成,1982年初才開始全面投產,累計總投資24.15億元,是當時投資規模最大的化纖項目。
由于,我們缺乏相應的工業設計經驗,加上部分人為因素,導致建廠時間拉得過長。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先生就參與了這個化纖項目建設,當時他就是部隊的優秀技術工程師,在化纖設備工程安裝、調試儀表、完成生產過程中還有自己的發明創新,為化纖工業做出重大貢獻,后來還受到國家的隆重表彰。
同年,建成投產的化纖廠,還有天津石油化纖廠。
而上海化纖廠和四川維尼綸廠,早在1978年5月和1979年12就建成投產。總體而言,從簽約、到建廠、再到投產,整個過程都比較順利。
截至1983年,四套化纖設備,全部建成量產。
6
我們來看一組真實數據。
根據國家統計局工業交通物資統計司編寫的《中國工業經濟統計資料1949-194》顯示,1965年,我國化學纖維的年總產量為5.01萬噸,紗的年總產量為130萬噸,布的年產量為62.8億米,毛線的年總量為1.10萬噸。
1972年,我國化學纖維的年總產量為13.73萬噸,紗的年總產量為188.6萬噸,布的年產量為83.5億米,毛線的年總量為2.21萬噸。
1976年,我國化學纖維的年產量為14.61萬噸,紗的年產量為196.0萬噸,布的年產量為88.4億米,毛線的年產量為2.78萬噸。
1980年,我國化學纖維的年產量為45.03萬噸,紗的年產量為292.6萬噸,布的年產量為134.7億米,毛線的年產量為5.73萬噸。
1984年,我國化學纖維的年產量為73.49萬噸,紗的年產量為321.9萬噸,布的年產量為137.0億米,毛線的年總產量為11.00萬噸。
通過對比1965年、1972年、1976年、1980年和1984年的數據,發現化學纖維、沙、布、毛線的工業生產總量都是連年穩步增長。其中,化學纖維年產量增幅最大,從1965年的5.01萬噸增至1984年的73.49萬噸,十年間增長了14.66倍。這個完全受益于技術的進步,得益于向西方國家引進的化纖設備完成安裝投產。
由此可見,如果沒有70年代初期的引進化纖設備做基礎,那么就沒有80年代的化學纖維及布匹高增長。
7
從中,我們可以得知。
人們穿衣問題,之所以能得到徹底解決,主要是因為我們引進了4套化纖設備,彌補了棉花供應不足的短板。
新技術的應用,為布匹生產提供豐富原料,改變了布匹市場供應鏈,從而為市場提供了充足的布匹。引進化纖技術成套設備,改寫了人們缺衣的歷史。
“四三方案”是新中國前30年,第二次大批引進國外工業設備,對完善中國工業體系和優化國民經濟結構,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這也足以說明,毛主席時代一直在積極擁抱世界。
只不過我們的歷史相比其他國,更為曲折與坎坷。前十年是美歐的圍堵,中間十年是美蘇遏制,后十年全面融入世界。
可見,毛主席選擇有秩序地開放,并非一窩蜂地盲目對外開放。再次強調一下,前三十年并不是封閉鎖國的狀態,而是一直保持對外開放的狀態。
美國為了極力封鎖新中國,還搞出了一個對社會主義國家實行禁運和貿易限制的非法國際組織——巴黎統籌委員會,該組織還成立“中國委員會”專屬機構,負責對中國實施禁運管制工作。
盡管如此,毛主席領導下的新中國,依然可以通過各種渠道,同西方國家開展實質性的貿易活動,實現商業上的互通有無。
事物都是一步又一步發展的,從低級走向高級,很少有一蹴而就,一竿子插到底的情況。
新中國的外交史、開放史,就符合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原理。
8
向西方國家引進化纖設備和技術是毛主席的英明決策。
由此可見,中國領先全球的化纖技術,是毛主席晚年打下的工業基礎。只不過,時間節點往后推,在改開后才開始凸顯規模效應。
如果沒有這個基礎,那么后來用一億件襯衫換一架外國飛機的基礎都沒有。
這就好比,父親種下大片蘋果樹,過了幾年才開始掛果,兒子接手管理蘋果園時,剛好進入豐收期。兒子管理有功,但也不能忽略父親開荒種樹的基礎。
要用辯證的視覺,去看待過往的歷史,要在發展中看到傳承。
前30年為后40年打下厚實基礎。
沒有毛主席、華主席時代的厚實物質做基礎,后來的改革開放事業就沒有可依托的前行陣地。
那些年,沒有崩潰,只有不停地探索與發展。
全盤否定前30年的經濟建設史,都是虛無歷史主義,都是錯誤的歷史觀,都是過河拆橋、忘恩負義的行為,要不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