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5月19日,成都市民自發聚集在天府廣場,悼念5·12地震中的遇難者,許多鮮花被整齊擺放在廣場中央毛主席像的周圍。
一些上了年紀的成都市民抬頭望向這尊巍峨肅穆的毛主席像時,不禁潸然淚下。
其實在40多年前,這尊毛主席像險被拆除。
緊急時刻,他所熱愛的人民站了出來……
成都自古以來有著“天府之國”的美譽,而天府廣場正是這個“天府之國”的地標性建筑。
廣場是一個城市的象征,不僅是人流匯聚的地方,更代表一座城市歷史文化的融合,天府廣場正是美麗成都的縮影。
談及這座廣場的建設,以及毛主席像為何會擺在天府廣場的中央,還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
今天的天府廣場,其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朝時期的“蜀王宮”。公元1644年,張獻忠攻陷成都,曾以此地作為皇宮。兩年后撤離時,縱火焚城,將其毀于一旦。
1655年,清政府在原“蜀王宮”的地址上建設“貢院”,此地成為全省舉人應試之地,最大規模時可讓14,000人同時進考。
此后的民國時期,這里先后被用作軍政府、學校和民政辦事機構,其建筑群基本上被妥善保留,成都老百姓仍習慣稱之為“皇城”。
進入20世紀50年代,在大規模城市改造和一系列政治運動中,“皇城”遭受巨大破壞,直至消亡。
到了1968年,為慶祝新中國成立二十周年,成都市政府在位于今天天府廣場正中央的位置,啟動修建毛主席雕像和展覽館的工程。
據說每天都有2000多人參與義務勞動,四川各地人民更是毫不吝嗇,拿出了自家珍藏的“寶物”,比如宜賓地區就獻上了珍貴的楠木和白果木,寶興縣將整塊的大理石先運到云南打磨,再運回成都,
經過一年的緊張修建,至1969年10月,展覽館與毛主席雕像幾乎一前一后落成。
這尊總高達20米的偉人像是由一塊重達56噸,取材于攀枝花的漢白玉原石,再經數十位雕塑家精心制作而成。建成后的毛主席像基座高達7.1米,寓意著黨的誕辰;偉人像高12.26米,代表毛主席出生于1893年12月26日;基座四面鑲有七朵葵花,象征當時四川七千萬民眾共襄盛世之舉。
而在雕像后面的則是“毛澤東思想勝利萬歲展覽館”,現在展覽館已經成為四川科技館,同樣是成都地標建筑之一。
又過了八年,1977年2月,成都市政府批準成立“成都市人民南路東西廣場改造建設指揮部”,對人民南路東西廣場進行拆遷,面積達到九萬平方米,形成現在天府廣場規模和草坪,為后續建設創造條件。
直至1999年10月,成都市政府調整建立“成都市天府廣場建設指揮部”,具體組織協調建設工作。
2007年2月9日,人們期盼多年的天府廣場終于以全新的面貌出現。
換言之,先有這尊毛主席像,然后再有天府廣場。
而在1980年7月,中共中央下發文件,內容是關于部分地區開始籌劃拆除毛主席塑像。按照計劃,位于如今天府廣場的這尊毛主席像也要在規定時間內進行拆除。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意大利女記者法拉奇來到北京采訪鄧小平同志。這位女記者就“毛主席像還要掛多久”等敏感問題做出提問。
按照黨史記載,小平同志的回答是:毛主席像要永遠保留下去,但過去毛主席像掛得太多,到處都掛,這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更不能表明對毛主席的尊重。
對于圍繞減少毛主席像和拆除毛主席紀念堂以及大型毛主席塑像的問題,小平同志誠懇地告訴法拉奇:盡管修建毛主席紀念堂違反毛主席本人的意愿,但做這件事情還是從求得穩定來考慮的。
可不管怎樣,在當時的歷史和政治背景雙重影響下,天府廣場的這尊毛主席像看來是要保不住了。
當拆除的消息傳至成都,成千上萬名成都市民自發聚集于雕像的周圍,用血肉之軀層層護衛毛主席,堅決抵制拆除。
這并非一時沖動,更不是忤逆相關文件精神,而是源于對偉人的深厚情感。
在成都市民的心中,毛主席雖然已經離開人世,可他的精神早已留存下來。這尊毛主席像見證了成都的興衰,他早已不是一座冷冰冰的雕塑,已成為整座城市歷史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更代表了市民對毛主席的無盡緬懷之情。
一計不成,又生一計。
負責拆除工程的有關人員找到當時雕塑毛主席像的龍德輝教授,咨詢他可否在一夜之間就拆除這尊高達20米的巨大雕像,以防引發市民的強烈反響。
龍德輝教授聽完提問后長久不語,過了好一陣,他耐心解釋了這尊雕像的構造:“巨石之間用鋼索連接,與基座牢固地結合在一起,拆除工作的難度將大幅提升。”
最后,龍教授斬釘截鐵地指出:根本不可能在一夜之間拆除,其復雜程度遠超預期。如果你們不想把事情鬧大,那么就不能如此魯莽行事!
由于技術層面的難題,再加上來自人民的重重阻力,最終這尊毛主席像得以保存下來,成為全國為數不多“幸存”的偉人雕像之一。
其實,在1968年,即天府廣場中央毛主席像工程過半時,中央突然下發了一份“第13號文件”,叫停全國各地修建的偉人像。
中央之所以下發這份文件,完全是因為毛主席本人的意思。1967年7月10 日,毛主席對《全國各地群眾正在積極塑造毛主席巨像》簡報進行否定性批語:“此類事勞民傷財,無益有害,如不制止,勢必會刮起一陣浮夸風。請在政治局常委擴大會上討論一次,發出指示,加以制止。”
據一些知情者回憶,當年毛主席還抱怨說:“你們到處掛像,有的還在大門口塑個像。警衛戰士還能兩個小時還能換一班,我卻站在那里沒人換,倒成了為你們站崗。”
由此展開了第一次拆除全國各地毛主席雕像的行動。
當時,成都有關部門為此連夜召開會議,得出結論是:修建這尊毛主席像,與任何浮夸風沒有關聯,就是代表西南民眾對他老人家的熱愛之情。
因此,當地向中央遞交報告申請繼續安裝。
可見,這尊矗立于天府廣場的毛主席像,從建立之初就命運多舛。
時光荏苒,2007年2月,成都市民期盼多年的天府廣場,以全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
整個廣場有著神妙的巴蜀文化與太極生水、水興天府的歷史名城。再加上廣場中央的毛主席雕像,構成一幅既奇特又和諧的壯觀場景。
從天府廣場的變遷再到偉人雕像的建立、拆除,最后得以留存,皆體現了成都這座城市歷史傳承和時代發展,以及毛主席在人們心中的崇高地位。
如今網絡上有一條短視頻非常火,視頻的內容是拍攝者用無人機飛到天府廣場毛主席像的背后。在華燈初上之時,帶入毛主席的角度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化。
經歷這么多的風風雨雨,這尊毛主席像已經不是一座雕像,而是歷史的有力見證者。
他承載歲月,更寄托了老百姓的美好期盼,和成都這座城市相互交融,化作永世不滅的印記。
這可真是一座雕像,一段歷史,一座城市的未來。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