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7月,國民參政會參政員黃炎培訪問延安,與毛主席在窯洞里談起了歷史周期律,探詢跳出這個圈子的辦法,后來被稱之為“窯中對”。
黃炎培老先生所說的歷史周期律,是說各個朝代都脫不開由興旺到衰敗的結局。每個朝代的初期,無不聚精會神,無不一心做事。但環境好了,官員們便忘記了初心,開始貪贓枉法,使社會風氣敗壞,直至無法控制,無力扭轉,從而走向滅亡。
對黃老先生的提問,毛主席胸有成竹地說:“我們共產黨已經找到了新路,這條新路就是讓人民來監督政府。”
黃炎培聽了毛主席的話很感興趣。毛主席解釋說:“只有這樣,政府才不敢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
其實,這就是毛主席始終堅持的群眾路線。他一再強調:“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的動力。”所以,他無論做什么事都依靠人民群眾,從延安時期他就發動群眾開展整風運動;新中國成立后,他又先后開展了“三反五反”和“四清”運動。這些運動的開展,使干部隊伍在相當一段時間保持了純正。
毛主席一生清廉,最痛恨那些貪污腐敗的干部。他曾經說過:誰搞腐敗我就革誰的命,我毛澤東搞腐敗就讓人民革我的命!可見,毛主席讓人民監督干部不只說在嘴上,寫在紙上,而是真槍實彈的。
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更加認識到毛主席發動群眾運動的必要性。歷史實踐證明,治理國家絕不是一句依法治國就萬事大吉的事情。古往今來,哪個朝代都有法律,而且還有法律的監督機構,比如清朝不僅有刑部,還有督察院和大理寺。刑律不能說不嚴,監督制度不能說不完善,可結果是什么呢?形同虛設,沆瀣一氣,使貪腐之風更加猖獗。
由此可見,毛主席堅持讓人民參與對政府的監督是符合國情的,是具有深遠的戰略意義的。活生生的現實告訴我們,法律失去監督,必然會出現權大于法,法為權服務的現象,根治腐敗是很難實現的。
然而,現在提起群眾運動,立刻有人談虎色變,極力反對,甚至給人扣上什么對改革不滿、想拉歷史倒車等一摞大帽子。
其實,根本就沒這個必要,群眾運動的對象是那些違法亂紀的壞分子,如果自己心里沒鬼,手腳干凈,又怕個啥呢?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