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潭,古稱“海山”,又名“海壇”。平潭與福清山海相連,自古隸屬福清。
宋慶歷八年(1048),福清縣建10鄉轄50里,后合并為7鄉36里,平潭編為海上里、海下里,屬福清縣太平鄉。元代行政區劃與宋代相同。明初,福清分東、西、南、北4隅。平潭境域分屬南上隅、北一隅、北二隅、西隅。清雍正八年(1730),福清縣丞移設于平潭,候均區等12區及東庠等9個島嶼析歸平潭縣丞管轄。
平潭自古就是福州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也是海上門戶與閩江口航路的重要通道,至今保留著琉球接貢使墓、水下沉船遺址等重要海絲遺跡,平潭與琉球有著非常悠遠的歷史文化淵源。
(一)
包括沖繩群島在內的琉球國,在明清時代,是中華的屬國,與中國之間,有著漫長的交往史。
明洪武五年(1372),琉球國王中山王察度派遣其弟泰期出使中國,明朝政府多次派遣冊封船前往琉球,建立起密切的中琉封貢關系。清承明制。
雙方交往期間,有大批琉球人前來中國從事各種活動,其中一部分或因海難,或因疾病不幸亡故。這些琉球人大致可分為三類:一類是使團成員,一類是留學生,還有一類是漂風難民。由于中琉航道艱險,巨浪滔天,再加上當時造船和航海條件的限制,琉球亡故人員的遺體經常無法運回琉球,便只能埋葬在中國。
琉球人在華活動范圍十分廣泛,由此琉球人墓也遍布各地,有些地方還形成了不同規模的墓群。福建福州、北京張家灣、江蘇淮陰、浙江蘭溪等地,都曾發現了比較集中的琉球墓群。明代中期,福州被指定為中琉交通唯一開放的口岸,成為琉球人來華的第一站和離開的最后一站,同時也是琉球人在華的主要聚居地。位于福建師范大學倉山校區后白泉庵的琉球墓園,是目前中國保存最完整的琉球墓群之一。此外,連江縣海筱埕鎮、平潭蘇澳鎮,也有不同規模的琉球墓。
(二)
貓頭墘山北望閩江口,南接海壇島,西側與大練島隔海相望,東臨大安底,是進出平潭主島的重要節點。據《平潭縣志》第三十二卷記載,清嘉慶十二年(1807)九月二十三日,琉球國接貢船由那霸開航,十月二十七日,在海壇島和尚礁觸礁,遇難者為琉球國那霸府大夫等60余人,僅拾漂尸30余具,葬于貓頭墘山上。
該墓群朝向東南,背北臨海,分上下兩層排列,呈臺階式。每層長約4米,寬17米,總占地面積約150平方米。三合灰土封頂,墓前用粗石條作墓碑,上刻墓主姓氏、職務、籍貫等。因年久失修,業已損毀,但遺跡尚存。墓葬的造法、布局與選材,反映了平潭地方的墓葬工藝,對認識福建地區墓葬建筑及其演變,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平潭琉球接貢使墓1988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2020年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三)
據記載古琉球國與周邊國家來往的文書《歷代寶案》記載,嘉慶十一年(1806),琉球王世孫尚瀚“遣耳目官楊克敦、正議大夫梁邦弼,赍捧表章方物入貢天朝兼請封襲”。因此,楊、梁二位貢使先行到達福建,并經福建等處承宣布政使司起送赴京,開展朝貢與接封活動。
嘉慶十二年(1807),琉球國中山王世孫尚灝為了迎接次年清政府的冊封使臣,及楊、梁二位貢使返回琉球,又遣接封正議大夫蔡邦錦、在船都通事阮文光等,依照慣例帶領接貢定例官、跟役等共105人,乘船前往福建。不幸的是,接貢船在馬齒山遇到風暴,船篷被吹壞,隨風漂到平潭觀音澳。得知災情后,平潭同知候補知府于天澤對相關人員予以照料,一面將船牽進澳內修理,一面把接封大夫蔡邦錦及其11名跟從由陸路送到省城。
由于當時福建沿海地區海盜活動猖獗,福建巡撫張師誠便令閩安協水師副將徐涌率兵船到觀音澳護送琉球船來省。然而徐涌接到命令,并未立即前往,以兵船只有7只為由,要求增派船只。巡撫張師誠認為7只兵船護送1只琉球船足以保障安全,加之當時手上并無多余兵船可供調撥,在張師誠再三敦促下,徐涌才開船南下。
另一方面,在平潭等候的琉球船不見兵船趕到護送,但正值順風,便不顧地方官員攔阻,逕自開出澳口,結果遇到風暴,船只漂到鐘門洋面時遭遇觸礁被擊碎。經救援,生還者30名,淹斃63名,撈獲尸身37具,其余人員都漂沒無蹤。接貢都通事和在船使者全都淹死,琉球船只上攜帶的咨文、土產等全部沉沒海底。
地方官員將撈獲的尸首,就地備棺殮埋在平潭鐘門貓頭墘村。獲救的30名琉球人則由陸路送到福州柔遠驛,照例加倍賞恤。之后,嘉慶皇帝詔令由國家庫銀和閩府捐賞銀6500兩,由琉球使臣帶回,用于賑濟撫恤海難中罹難人員的家屬,以示大清“懷柔遠人”“待以寬和”的外交政策。
從現在挖掘的史料來看,“琉球駙馬墓”埋葬的并不是琉球國的駙馬,而是接貢船的琉球使者,當年說琉球駙馬葬于此地,可能是以訛傳訛。
對在這次事件中失職的官員,閩安協水師副將徐涌被革職,發配新疆。平潭同知于天澤由于攔阻不力,交吏部嚴加議處。
(四)
對于在中國亡故的琉球人,明清朝廷一貫采取厚恤政策。清順治元年(1644)準議:“外國貢使,或在途病故,由部具題,令內院撰擬祭文,所在布政使司備祭品,遣官致祭一次,仍置墳塋,立石封識。如同來使人,自愿帶回骸骨者聽。若到京病故,給棺木紅緞,遣祠祭司官諭祭,兵部應付車馬人夫,其應賞等物,仍付同來使臣頒給。若進貢從人在京病故者,給棺木紅綢。在途病故者,聽其自行埋葬。”
琉球人的姓名包括童名、家名、爵號、唐名。童名是琉球人本來的姓名,也是平民百姓使用的名字。家名即家號,來自領地或祖先的領地名。爵號是士族身份的標識,出現在墓碑上較多的有“親云上”“里之子親云上”“筑登之親云上”“筑登之”等。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特別是中琉封貢貿易體系逐漸形成后,琉球人開始使用唐名。此外,記載墓主辭世時間時使用了中國年號,也反映琉球人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
平潭琉球接貢使墓原有墓碑20余塊,多毀圮散失,僅實驗區文化館收藏3塊,由平潭綜合實驗區旅游文化服務中心文物與博物館科負責保管。碑文一“琉球國那霸府接貢船……新垣筑登之現……”,碑文二“□□國□霸府大夫……內嘉手川子……”,碑文三“琉球國乂茂□村五生阿潑連□登之壽墓”。其中,“大夫”是官職,“新垣”是家名,“筑登之”是爵號。
從接貢使船漂沒事件中可以看到,清朝奉行“懷柔遠人”“待以寬和”的外交政策。不僅對琉球罹難使臣極力賞恤,而且對隨船的一般民眾也積極賑濟撫恤,對本國失職的官吏加以嚴厲的懲罰,可見清朝對琉球使臣的優待和保護。這些對加強中琉政治、經濟和文化的聯系,鞏固中國在琉球國的宗主國地位,起到了重要作用。
根據琉球慣例,凡琉球國王去世,繼位的國王雖執掌國事,但不能稱王,只能稱世子、世孫,只有經過中國皇帝的冊封,才能稱王。
平潭琉球接貢使墓與這次冊封活動直接相關,見證了中琉交往歷史。除了文物本身具備的歷史價值和科學價值之外,還為中琉封貢關系提供了重要實物佐證。
參考文獻:李磊《平潭琉球接貢使墓的文化價值與保護》,劉丹《琉球墓園:中琉友好交往的見證》。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