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勤(jixuie)題記:1974年發生了很多大事,其中由毛主席決策,鄧小平出席聯合國特別會議,就是其中之一。當時周總理已患重病,不過還是在4月6日和在北京的中央領導同志(包括王洪文、江青、姚文元)一起到機場為代表團送行。
在鄧小平登機準備進入機艙時,喬冠華示意轉身向歡送的人再道別。這個細節很有意思。
參考:
視頻資料
(點擊圖片觀看視頻)
01
鄧小平在聯大特別會議上的發言
主席先生:
聯合國大會關于原料和發展問題的特別會議,在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革命委員會布邁丁主席的倡議下,在全世界絕大多數國家的支持下,順利召開了。聯合國成立二十九年來,舉行專門會議討論反對帝國主義剝削和掠奪、改造國際經濟關系的重大問題,還是第一次。這反映了國際局勢的深刻變化。中國政府熱烈祝賀這次會議的召開。中國政府希望會議將為加強發展中國家的團結、維護民族經濟權益,為促進各國人民反對帝國主義、特別是霸權主義的斗爭,作出積極的貢獻。
【1971年的“兩阿提案”促成聯合國2758號決議通過,兩阿指的是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這次聯合國特別會議是由阿爾及利亞民主人民共和國革命委員會主席布邁丁倡議下召開的。鄧小平在會議期間還專門代表中國政府宴請了參會的阿爾巴尼亞代表團。
顯然,這是延續了1971年喬冠華首次代表中國正式參加聯大時的做法,那個時候,是毛主席指示要那么做的,喬冠華對毛主席的想法領悟比較深。
這里摘錄喬冠華首次在聯合國發言的前面兩段——“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本屆聯合國大會以壓倒多數通過決議,決定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并立即把蔣介石集團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一切機構中驅逐出去。這是敵視、孤立和封鎖中國人民的政策的破產。這是美國政府伙同日本佐藤政府妄圖在聯合國制造“兩個中國”的計劃的失敗。這是毛澤東主席的革命外交路線的勝利。這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勝利。
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緬甸、錫蘭、古巴、赤道幾內亞、幾內亞、伊拉克、馬里、毛里塔尼亞、尼泊爾、巴基斯坦、也門民主人民共和國、剛果人民共和國、羅馬尼亞、塞拉勒窩內、索馬里、蘇丹、敘利亞、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阿拉伯也門共和國、南斯拉夫、贊比亞等二十三個提案國,堅持原則,主持正義,為恢復我國在聯合國的合法權利進行了不懈的卓有成效的努力;支持這一提案的許多友好國家,也都為此作出了貢獻。還有一些國家也以不同方式對我國表示了同情。我代表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對所有這些國家的政府和人民表示衷心的感謝。”
這樣的說法,顯然體現了毛主席“高屋建瓴,勢如破竹”的要求。在鄧小平的聯大發言里,依然是這種風格。】
當前國際形勢對發展中國家和世界各國人民非常有利。建立在殖民主義、帝國主義、霸權主義基礎上的舊秩序,遭到了日益深刻的破壞和沖擊。國際關系激烈變化。整個世界動蕩不安。這種狀況用中國的話說,就是“天下大亂”。這個“亂”是當代世界各種基本矛盾日益激化的表現。它加劇了腐朽的反動勢力的瓦解和沒落,促進了新生的人民力量的覺醒和壯大。
在“天下大亂”的形勢下,世界上各種政治力量經過長期的較量和斗爭,發生了急劇的分化和改組。一系列亞非拉國家紛紛取得獨立,在國際事務中起著愈來愈大的作用。在戰后一個時期內曾經存在的社會主義陣營,因為出現了社會帝國主義,現已不復存在。由于資本主義發展不平衡的規律,西方帝國主義集團,也已四分五裂。從國際關系的變化看,現在的世界實際上存在著互相聯系又互相矛盾著的三個方面、三個世界。美國、蘇聯是第一世界。亞非拉發展中國家和其他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是第三世界。處于這兩者之間的發達國家是第二世界。
【這是根據毛主席“三個世界劃分理論”,對世界形勢的分析。毛主席從來就不怕“天下大亂”。亂的是誰?不是人民。】
美國和蘇聯兩個超級大國,妄圖稱霸世界。它們用不同的方式都想把亞非拉的發展中國家置于它們各自的控制之下,同時還要欺負那些實力不如它們的發達國家。
兩個超級大國是當代最大的國際剝削者和壓迫者,是新的世界戰爭的策源地。它們兩家都擁有大量核武器。它們進行激烈的軍備競賽,在國外派駐重兵,到處搞軍事基地,威脅著所有國家的獨立和安全。它們都不斷對其他國家進行控制、顛覆、干涉和侵略。它們都對別國進行經濟剝削,掠奪別國的財富,攫取別國的資源。在欺負人方面,打著社會主義旗號的超級大國尤為惡劣。它出兵占領自己的“盟國”捷克斯洛伐克,它策動戰爭,肢解巴基斯坦;它說了話不算,毫無信義,唯利是圖,不擇手段。
處于超級大國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發達國家的情況是復雜的。它們當中的一些國家,至今還對第三世界國家保持著各種不同形態的殖民主義的關系;象葡萄牙這樣的國家,甚至還在繼續野蠻的殖民統治。這種情況應當結束。同時,所有這些發達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受著這個或那個超級大國的控制、威脅或欺負,其中有些國家在所謂“大家庭”的幌子下,實際上被超級大國置于附庸的地位。這些國家都在不同程度上具有擺脫超級大國的奴役或控制,維護國家獨立和主權完整的要求。
【當時兩個超級大國,蘇聯對世界的危害更大。毛主席革命路線,對反對霸權主義,維護世界和平,從來都是直言不諱的。
1937年9月7日在《反對自由主義》里,毛主席整篇文章都是講“思想斗爭”的,我上小學就記得這句名言:
一個共產黨員,應該是襟懷坦白,忠實,積極,以革命利益為第一生命,以個人利益服從革命利益;無論何時何地,堅持正確的原則,同一切不正確的思想和行為作不疲倦的斗爭,用以鞏固黨的集體生活,鞏固黨和群眾的聯系;關心黨和群眾比關心個人為重,關心他人比關心自己為重。這樣才算得一個共產黨員。
毛主席對高級干部的要求是很嚴格的。所以毛主席在世的時候,在國際場合,任何人都在器層面不能在說法做法上有任何出格的表現。】
廣大的發展中國家,長期遭受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的壓迫和剝削。它們取得了政治上的獨立,但都還面臨著肅清殖民主義殘余勢力,發展民族經濟,鞏固民族獨立的歷史任務。這些國家地域遼闊,人口眾多,資源豐富。這些國家受的壓迫最深,反對壓迫、謀求解放和發展的要求最為強烈。它們在爭取民族解放和國家獨立的斗爭中,顯示了無比巨大的威力,不斷地取得了輝煌的勝利。它們是推動世界歷史車輪前進的革命動力,是反對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的主要力量。
兩個超級大國既然要爭奪世界的霸權,就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不是你壓倒我,就是我壓倒你。它們之間的妥協和勾結,只能是局部的,暫時的,相對的,而它們之間的爭奪則是全面的,長期的,絕對的。什么“均衡裁軍”,什么“限制戰略核武器”,到頭來都是一句空話,實際上,既沒有“均衡”,也不可能“限制”。它們可能達成某些協議,但是這種協議只不過是表面的和騙人的東西,骨子里是為了進行更大、更劇烈的爭奪。超級大國的爭奪遍及全球。歐洲是它們爭奪的戰略重點,處在長期緊張對峙之中。它們在中東、地中海、波斯灣、印度洋、太平洋地區的角逐正在加劇。它們天天講裁軍,實際上天天在擴軍。它們天天講“緩和”,實際上天天在搞緊張。它們爭奪到那里,那里就出現動亂。只要帝國主義和社會帝國主義存在一天,這個世界就決不會安寧,就決不會有什么持久和平,不是它們相互之間打起來,就是人民起來革命。正如毛澤東主席所闡明的那樣,新的世界大戰的危險依然存在,各國人民必須有所準備。但是,當前世界的主要傾向是革命。
【這句話十分關鍵,對于我們今天以至于未來認識世界,改造世界都有啟發:“正如毛澤東主席所闡明的那樣,新的世界大戰的危險依然存在,各國人民必須有所準備。但是,當前世界的主要傾向是革命。”
毛澤東文化里對世界潮流的判斷是:“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
【莫三鼻給,后來譯作莫桑比克。這一段講的十分具體,這種說法從風格上講,依然是毛主席為喬冠華首次在聯大發言定的基調。】
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也激起了第二世界發達國家的強烈不滿。這些國家反對超級大國的控制、干涉、威脅、剝削和轉嫁經濟危機的斗爭,日益發展。它們的斗爭,也對國際形勢的發展產生重要的影響。
無數事實說明,一切過高估計兩霸力量,過低估計人民力量的觀點,都是沒有根據的。真正有力量的不是一兩個超級大國,而是團結起來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第三世界和各國人民。廣大的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既然能夠通過長期斗爭取得自己的政治獨立,就一定也能夠在這個基礎上,加強團結,聯合受到超級大國欺負的國家,聯合包含美國人民和蘇聯人民在內的全世界人民,通過持續不斷的斗爭,徹底改變建立在不平等、控制和剝削的基礎上的國際經濟關系,為獨立自主地發展民族經濟創造必不可少的條件。
【東風吹,戰鼓擂,現在世界上究竟誰怕誰?】
主席先生:
原料和發展問題的實質,就是發展中國家維護國家主權,發展民族經濟,反對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的掠奪和控制的問題。這是當前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反殖、反帝、反霸斗爭的一個極其重要的方面。
大家知道,在過去幾個世紀里,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對亞非拉人民進行了肆無忌憚的奴役和掠奪。它們利用當地人民的廉價勞動力和豐富的自然資源,推行畸形的單一經濟,攫取廉價的農礦產品,傾銷自己的工業產品,扼殺民族工業,進行不等價交換,榨取超額利潤。發達國家的富和發展中國家的窮,是殖民主義、帝國主義掠奪政策造成的結果。
許多亞非拉國家在取得政治上的獨立之后,殖民主義、帝國主義依然在不同程度上控制著這些國家的經濟命脈,舊的經濟結構并沒有根本改變。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采用了新殖民主義形式,變本加厲地繼續對發展中國家進行剝削和掠奪。它們向發展中國家輸出資本,通過“跨國公司”這樣的國際壟斷組織,建立“國中之國”,在經濟上進行掠奪,在政治上進行干涉。它們利用在國際市場上的壟斷地位,提高它們自己的產品的出口價格,壓低發展中國家原料價格,牟取暴利。隨著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危機的加深和它們相互間競爭的激化,它們還用轉嫁經濟、貨幣危機的辦法,加劇對發展中國家的掠奪。
應該指出的是,一個號稱社會主義的超級大國在進行新殖民主義的經濟掠奪方面,并不遜色。它在自己那個“大家庭”中以所謂“經濟合作”和“國際分工”的名義,采用高壓手段,榨取超額利潤,其損人利己的程度,在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中也不常見。它打著“援助”、“支持”的旗號,在一些國家中搞的聯合企業,實質上就是“跨國公司”的翻版。它慣于利用陳舊設備和報廢武器,標高價格,換取發展中國家的戰略原料和農產品。它大做軍火買賣,成了世界軍火商。它經常乘人之危,進行逼債。在這次中東戰爭中,它用販賣軍火賺取大量外匯,用低價買進阿拉伯石油,再用高價出售,轉瞬之間大發橫財。它還鼓吹什么“有限主權論”,什么發展中國家的資源是國際財產,它竟然說,“發展中國家對自然資源的主權,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工業對這些資源的利用能力”。這是赤裸裸的帝國主義理論。它比另一個超級大國所標榜的名為“相互依存”,實則維持剝削與被剝削關系的論調,更加露骨。一個真正的社會主義國家,理應遵循國際主義的原則,真誠地支援被壓迫的國家和民族,幫助人家發展民族經濟,而這個超級大國卻反其道而行之。這就更加證明它是口頭上的社會主義,實際上的帝國主義。
殖民主義、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的掠奪和剝削,使得貧國愈貧,富國愈富,貧國和富國的差距越來越大。帝國主義是發展中國家解放和進步的最大障礙。發展中國家打破它們在經濟上的壟斷和掠奪,掃除這些障礙,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來保護國家的經濟資源和其他權益,這是完全正當的。
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的所作所為,阻止不了發展中國家在爭取經濟解放的道路上勝利前進。最近在中東戰爭中,阿拉伯國家團結一致,用石油作為武器,狠狠地打擊了猶太復國主義及其支持者。這件事做得好,做得對。這是發展中國家在反帝斗爭中的一個創舉。它大長了第三世界人民的志氣,大滅了帝國主義的威風。它沖破了帝國主義長期以來壟斷國際經濟的局面,也充分顯示了發展中國家團結起來進行戰斗的巨大威力。既然帝國主義壟斷資本可以勾結在一起,任意操縱市場,嚴重地危害發展中國家的切身利益,那么發展中國家又為什么不可以團結起來,沖破帝國主義的壟斷,維護自己的經濟權益呢?石油斗爭打開了人們的眼界。在石油斗爭上已經做到的事情,在其他原料問題上也應該、而且能夠做到。
還應當指出:發展中國家捍衛自己的自然資源的意義,絕不僅限于經濟方面。超級大國為了擴軍備戰、爭霸世界,必然要瘋狂地掠奪第三世界的資源。發展中國家掌握和保護自己的資源,不僅對于鞏固政治獨立、發展民族經濟是必要的,而且對于反對超級大國擴軍備戰、制止它們發動侵略戰爭,也是必要的。
【這一段是就本次大會的主題而談的。】
主席先生:
我們認為,第三世界的國家要發展自己的經濟,首要的前提是維護政治獨立。一個國家的人民取得政治獨立,還只是走了第一步,還必須鞏固這個獨立,因為在國內還存在殖民主義的殘余勢力,還存在著帝國主義、霸權主義進行顛覆和侵略的危險。鞏固政治獨立必須經歷一個反復斗爭的過程。歸根結底,政治獨立和經濟獨立是不可分的。沒有政治獨立,就不可能獲得經濟獨立;而沒有經濟獨立,一個國家的獨立就是不完全、不鞏固的。
發展中國家在獨立發展經濟方面擁有巨大的潛力。只要各國根據自己的特點和條件,沿著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進行堅持不懈的努力,完全有可能在工農業現代化方面逐步地達到我們的前人所沒有達到的高度生產水平。帝國主義對發展中國家發展問題所散布的一切悲觀失望、無所作為的論調,都是毫無根據的,別有用心的。
這里,我們要著重指出,發展中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第三世界國家過去有著共同的遭遇,今天都面臨著反對新老殖民主義和大國霸權主義,發展民族經濟,建設各自國家的共同任務。我們有一切理由進一步團結起來,而沒有任何理由互相疏遠。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正在利用我們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某些暫時分歧,進行挑撥文化,破壞團結,以達到它們繼續操縱、控制和掠奪的目的。我們應當保持充分警惕。我們發展中國家之間的某些分歧,完全可以而且應當在有關發展中國家內部,通過協商,求得解決。在石油問題上,有關的發展中國家,正在做出積極努力,尋求適當途徑,謀求問題的合理解決,對此我們感到高興。我們發展中國家不僅在政治上應該互相支持,在經濟上也應該互相幫助。我們之間的合作是真正平等的合作,是具有廣闊的前景的。
【結合我們中國的實際,進一步闡述中國的立場和觀點,并且也闡釋了中國的方法。】
主席先生:
我們主張,國際貿易應當建立在平等互利、互通有無的原則基礎上。我們支持發展中國家改善它們的原料、初級產品、半制成品和制成品的貿易條件。擴大銷售市場,確定公正有利的價格等迫切要求。我們支持發展中國家建立各種原料輸出國組織,進行反殖、反帝、反霸的聯合斗爭。
我們主張,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援助,應當嚴格尊重受援國的主權,不附帶任何政治、軍事條件,不要求任何特權或借機牟取暴利。對發展中國家提供的貸款應當是無息或低息的,必要時可以延期還本付息,甚至減免債務負擔。我們反對假借援助對發展中國家進行高利盤剝和敲詐勒索。
我們主張,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轉讓必須實用、有效、廉價、方便,派往受援國的專家和人員有責任向受援國人民認真傳授技術,尊重受援國的法令和民族習慣,而不應當要求特殊待遇,更不得進行非法活動。
【旗幟鮮明表明中國就未來世界如何運轉問題的主張。】
主席先生:
【理直氣壯表明中國的態度。】
主席先生:
歷史在斗爭中發展,世界在動蕩中前進。帝國主義、特別是超級大國困難重重,日益衰敗沒落。國家要獨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這是不可抗拒的歷史潮流。我們相信,只要第三世界國家和人民加強團結,并且聯合一切可以聯合的力量,堅持長期斗爭,就一定能夠不斷地取得新的勝利。
【這個講話,發言稿喬冠華起了主要作用,而主要思想,主要觀點,以至于風格,那都是毛澤東文化的特色。這個講話當時在聯合國大廳受到極其熱烈的歡迎。鄧小平本人也說過,他講話之后,回到座位,各國代表紛紛走過來和他握手。這種場景,喬冠華每次到聯合國大會發言,都是如此。世界各種人民的友好姿態,是針對毛主席領導的中國的,他們由衷敬佩毛主席,各國代表把對毛主席的敬佩,通過與中國代表團代表握手,來展示,來表達。】
02
毛主席“三個世界劃分理論”具有劃時代意義
毛主席的三個世界劃分理論,是1974年在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時正式提出來的,但從道層面理解,那是毛主席一貫的想法說法做法。
毛澤東文化有個維度——遇強不弱,遇弱不強。
毛主席始終堅定地,毫不動搖地站在被壓迫民族被壓迫人民一邊。
什么樣的國家才能叫做強國?這是個值得探究的問題。是否以經濟實力為標準?看來不行,例如20世紀后半葉日本經濟實力僅次于美國,能叫強國嗎?好像也不行。看來還是個相對強的問題,也就是說每個時段世界上有超強的國家,例如二戰結束后的美蘇兩個超級大國,那應該是強國了。其他的國家強不強,那就看你能否向這兩個國家挑戰。敢于挑戰的國家,就不能算弱國了。毛主席領導的新中國,當年就是敢于挑戰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毛主席在國際關系上,用事實證明我們以弱勝強。同時,我們對第三世界弱小國家,總是平等相待,給予力所能及的幫助。因此,新中國在國際事務中切實做到了“遇強不弱,遇弱不強”,這是新中國的特殊的強,是毛澤東文化里的強國應有之意。1971年新中國恢復聯合國合法權利之之際,我國政府發表的聲明,其中涉及到柬埔寨的一段話,特別值得深思。在“兩阿提案”投票時,柬埔寨朗諾政府所控制的代表投了反對票。我們當時是不承認朗諾集團的,因此他們這么投票不奇怪。但我國政府聲明里,又特別提到西哈努克親王對我們恢復聯合國合法權利的支持,這體現了我們作為一個大國特殊的胸懷,從做人角度說,也是毛主席講究真摯友情的體現。個人、企業、國家,都是要做事,得先做人。人際交往,是企業之間,國家之間交往的基本環節。玩技巧,把別人當做傻子,最多也只能是一錘子買賣,甚至一次花招也難逃別人的法眼。我們現在真得老老實實學習毛主席的交往之道,這樣才能理解毛澤東文化所展現的“我們的朋友遍天下”之情景,那樣的道器變通,是要從道層面去感悟的。
悟道,方能道器變通。
窮幫窮,更多是道層面的心意,當然在物質上的幫助不算多不可能很大。但是,窮也兼濟天下,那是需要有遠見卓識的,唯有毛主席才會有這樣的遠見卓識。經過抗日戰爭,毛主席國際斗爭實踐經驗迅速上升到理論高度。
1946年8月6日毛主席和安娜·路易斯·斯特朗的談話明確提出“中間地帶”概念,這是后來的三個世界劃分理論的道器變通之基:
【美國和蘇聯中間隔著極其遼闊的地帶,這里有歐、亞、非三洲的許多資本主義國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美國反動派在沒有壓服這些國家之前,是談不到進攻蘇聯的。現在美國在太平洋控制了比英國過去的全部勢力范圍還要多的地方,它控制著日本、國民黨統治的中國、半個朝鮮和南太平洋;它早已控制著中南美;它還想控制整個大英帝國和西歐。美國在各種借口之下,在許多國家進行大規模的軍事布置,建立軍事基地。美國反動派說,他們在世界各地已經建立和準備建立的一切軍事基地,都是為著反對蘇聯的。不錯,這些軍事基地是指向蘇聯。但是,在現時,首先受到美國侵略的不是蘇聯,而是這些被建立軍事基地的國家。我相信,不要很久,這些國家將會認識到真正壓迫它們的是誰,是蘇聯還是美國。美國反動派終有一天將會發現他們自己是處在全世界人民的反對中。】
1950年到1953年的抗美援朝,毛主席對國際事務的斗爭經驗進一步豐富,他的理論進一步得到發展。
抗美援朝,是一個想法,是一個說法,在轉化為一個做法的過程中,毛主席無疑是一個自始至終保持一致性的中國領導人,獨一無二的。
這個決策難,不是毛主席本人想法上有什么動搖,而是說服別人難,達成共識難。
新中國成立以后,我們的對外援建工作,都會遇到類似抗美援朝決策難的問題。因為我們國力從短期內看似承受不起,但長遠就不一樣。
誰有這個魄力拍板?
唯有毛主席。
毛主席至少比我們早看50年,還有假嗎?
坦贊鐵路本來在1971年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以后,應該是可以看清楚其戰略影響力的。
1974年2月22日毛主席會見來訪的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明確提出了“三個世界劃分理論”。當年這個理論在聯合國上廣泛傳播,影響深遠。
后來歷史虛無主義思潮影響很壞。
到了21世紀的今天,我們會有怎樣的感悟呢?
是不是該認真用唯物史觀加以總結呢?
器層面的物質缺乏究竟是一個怎樣的問題?
道層面的精神缺乏又是一個怎樣的問題?
究竟是精神問題,還是物質問題更麻煩?
從抗美援朝到援建坦贊鐵路,這里面有多少經驗需要從道層面加以領悟,從器層面加以概括?
毛主席獨有的遠見卓識來自老人家對歷史地理的深刻了解,來自老人家對唯物史觀的深刻領悟,我們對此不能不有所領悟。
毛主席來自人民,同時他又是一位在道器結合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領袖,這里的人民不僅是中國人民,也是坦贊人民、非洲人民、世界人民。
毛主席能夠指導第三世界國家人民的正義斗爭和建設實踐,是不是獨特的道器變通呢?這與物質上的窮不窮有什么樣的關系?
請收起對毛主席的傲慢與偏見
每遇大問題,不妨多研究毛主席
毛澤東:一個無與倫比的被研究者
跟著毛主席就能感受到頂端之美:無限風光在險峰
遇強不弱,遇弱不強:毛主席對國際事務的總體把握|濟學悟道
再來進一步說說抗美援朝。
抗美援朝,我們一下子讓美國,讓整個世界對我們這個曾經的“東亞病夫”,刮目相看。
連當時被稱作老大哥的蘇聯,斯大林也頗為意外地領略新中國遇強不弱的風采。
這樣,作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的斯大林,采取了極為積極的政策,幫助我們迅速武裝了陸軍、空軍和海軍,并且在我們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幫助我們在基礎工業上,實現了極大突破。
請注意,這不是施舍,我們打出來的。
因為抗美援朝,事實上也為斯大林解了圍,給社會主義蘇聯領導的社會主義陣營,提供了精神與物質兩方面的保障。
冷戰時期的東西方關系,抗美援朝是個轉折點。
中國,作為東方世界的大國,強,還是不強?
斯大林逝世后,蘇聯從赫魯曉夫開始,背叛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毛主席當機立斷,與蘇共斷絕往來只保持國家關系。
在毛主席心中三個世界劃分理論逐漸成形。
到了1971年,第三世界兄弟把我們抬進聯合國的時候,全世界的輿論焦點,常常關注中國,不亞于美國蘇聯,有時候甚至超過他們。
當中國代表喬冠華走上聯合國講壇發言后,國際輿論這么說:
“喬冠華的發言成了聯合國的最強音”!
我們看一看,喬冠華獲得掌聲時間最長的一段話:
喬冠華的這段精彩發言,博得聯大代表們持續2分鐘的熱烈掌聲。
這是一種新文化——毛澤東文化。
其中的強與弱,大與小。
不是絕對的,是可以轉化的。
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和第三世界人民,早就實踐了。
道器變通了!
03
為人處世之道:
毛主席對高級干部既滿腔熱情培養,又毫不留情嚴格要求。
公道,誰也比不了他。
但戰友、同志思想行為出了岔子,毛主席會及時給予批評指正,對此有的人能夠接受,有的人卻不一定,毛主席心里老人家。
老人家總是耐心細致做思想政治工作,從不一棍子把人打死。
毛主席的想法說法做法,究竟有沒有出現過錯誤?
從人的共性特征來說,任何人都不能保證一點錯誤都沒有。
毛主席當然也一樣,也會犯錯誤。
可是,毛主席的“錯誤”,兩個鮮明特征,一個是毛主席肯定是好心辦錯事——毛主席的“錯”也許不完全是錯誤的,可能會是對的,往往經過若干年后人們發現,當初認定毛主席錯了,其實是我們判斷錯誤——毛主席是對的;另一個是,即使毛主席真的錯了,那他決不會重犯同樣的錯誤——無二過。
這里再強調一下:毛主席在世的時候,中國在任何國際場合的發言或者表態,都是在毛主席革命路線指引下推而行之謂之通的道器變通。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