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篇 拜書為師
三、書中體味你我他
用人和看人,不僅僅是組織部門的事情,也是社會的一大課題?!读奶熹洝芬矎摹度龂尽泛汀度龂萘x》兩本書中剖析了對人的多方位觀察?!度龂尽肥怯浭鋈龂宋锏囊徊空?,《三國演義》則是通過虛構來描寫各色人等的悲歡離合,這兩本書不僅對問題的傾向各有千秋,而且對書中人物的評價也差異很大。在吳蜀既聯合又斗爭的許多爭奪中,周瑜被描寫成了一個目光短淺,氣量狹小,不能容人的小人,最后被諸葛亮三氣而死。其實從正史上看,周瑜是一個文武雙全,很有戰略頭腦的將領。他氣量恢弘,善與人交,多才多藝,是東吳的頂梁柱。在赤壁戰役開始時,孫權命周瑜為統帥,程普為副帥。程普是東吳的開國元勛,資格比周瑜老,看不起周瑜,對他很不服氣,但周瑜根本不計較。戰事展開后,程普看到周瑜調兵遣將十分得體才大驚,認為周瑜的才能在自己之上。經過一段合作,程普被周瑜的氣量感動得五體投地,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就在周瑜和諸葛亮的比較中,兩本書的描述恰恰相反。他說毛主席對這兩個人曾有評價,說這兩個歷史人物的聰明程度是一樣的,差別是諸葛亮善于總結經驗教訓,做對了要研究一下為什么做對,錯了研究一下為什么錯。周瑜在這方面就比諸葛亮差。由此可以懂得,一個領導干部在選人用人方面要全方位的看,從對一個人的日常觀察與一般了解中找出本質性的東西,看哪一方面是他的核心本質。
通常人們認為,最真實的東西是通過耳聞目睹才能得出結論,但親耳聽到和親眼看到的是不是都是真實的呢?張懷英通過曾參殺人的誤會和顏回試飯引起孔子反感兩組例子說明了一個道理。曾參的母親聽說曾參殺人的消息剛開始是從容自若,認為自己的兒子不會殺人;結果知道曾參真的殺了人,才越墻而逃,殊不知這個殺人的曾參不是自己的兒子,而是另一個曾參;孔子周游列國,被困在陳國和蔡國的半路上,七天沒有吃到一顆糧食。顏回出去搞了一點小米,回來給他煮飯吃,飯快熟了,他見顏回在鍋里抓了一把,塞到嘴里吃了。孔子假裝沒有看見,他想顏回向來誠實,今天怎么背著我偷吃?想必是太餓了吧!待顏回把飯端到他面前,孔子說,我方才夢見了我父親,飯要干凈的話,我就來祭奠他。顏回說:“不行,這飯不干凈。因為飯快要熟的時候,掉進去一根柴棍,上面粘了好多米,我舍不得把米扔掉,就塞到嘴里去了。”如果孔子不探問,恐怕要對顏回誤會一輩子了。
張懷英分析了這兩個典故,體味到親耳聽到的和親眼看到的不一定都是真實的,尤其是在判斷一個人品行的時候。這就把耳聽是虛眼見是實絕對的道理辯證化了。更重要的是,他讀書的目的就是要在實際工作中應用。他用這個辯證的觀點在壽陽反標案件和運城的盜車案件中就處理的十分得體了。任何一個道理都不能絕對化,只能相對看待。孔子當時也是在弄清楚原因以后,才感嘆說:“真正了解一個人不容易??!”
張懷英從中驗證,要多方位看人。不要太相信自己的耳朵和眼睛。對任何聽見或看見的事情都要反復核實,特別是做領導工作的同志,更要用這種辯證態度對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