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民族總是以有文化自居,卻忘了問一句,是有什么文化,是真理真相的文化,還是弱勢文化;是符合事物規律的文化,還是違背事物規律的文化,歸根到底都是那種文化屬性的產物,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
中國的傳統文化是皇恩浩蕩的文化,它的使用是以皇天在上為先決條件。中國為什么窮,窮就窮在幼稚的思維,窮在期望救主,期望救恩的文化上,這是一個滲透到民族骨子里的價值判斷體系。太可怕了!”
——《天道》】
1
“有過痛苦,方知眾生痛苦。有過執著,放下執著。有過牽掛,了無牽掛。”
這是三個人的死,這是三個家庭的不可承受之痛苦,這本應該是所有文化名人、社會精英、蕓蕓眾生共同關注并警醒的“喪鐘為誰而鳴”。
可最后,我看見熱搜榜上被引導出來的“爆款話題”,是#鳳凰傳奇演唱會取消#、是#吳彥祖去看賈玲了#、是#費翔胡子刮了#。
另一邊,是#南寧規培生#的詞條,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被夾了”。
有人聽不見,有人看不見,有人聽見了故意裝作看不見,有人看見了卻故意讓更多的人,聽不見。
棺材上面蓋一塊黑布,死人這件事,便可算作從未發生過。
然而造化又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駛,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這淡紅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又給人暫得偷生,維持著這似人非人的世界。
2
2月24日凌晨,湖南省人民醫院的25歲規培生曹麗萍,被發現在醫生值班室內自殺。
2021年8月,曹麗萍考上湖南師范大學后,作為內科學的專碩生,一直在湖南省人民醫院(湖南師范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當規培醫生。
(按照規定,在成為具有充分臨床自主性的合格醫生前,必須在醫院經歷3年的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只有拿到住院醫師規培合格證書,才有機會畢業后成為執業醫師。)
直到警方將曹麗萍的手機解鎖之后,家屬才看到了曹麗萍留下的遺書:
“永遠在加班,活總是做不完,就算休病假,由于工作沒完成,也沒有時間看病,“明明心臟已經快要跳出來了,明明咳嗽咳得胸痛,明明胸悶得內衣都不敢穿,可是還是有做不完的事情要做,不能回去休息。”
她向其中一位同學抱怨道,自己因無奈待在神經內科,“不待又拿不了規培證。好窒息。”
曹麗萍曾連續加班42.5個小時,輪轉壓力散落在事無巨細的瑣碎中,回報卻只有每天70多元的工資,請假更是艱難,但為了規培證,她不得不忍耐...
一個規培生自殺了,知道院領導的第一反應是什么嗎?
曹麗萍自殺后,她所在的醫院給規培生召開心理健康講座,要求他們簽署保證書。保證書具體是什么內容,外界不得而知。
不用驚訝,常規操作而已。
4個月前,河南鄭州,管城區建興路小學一名“00后”小學女老師跳樓自殺的帖子引起網絡關注。
遺書中,女教師稱“真的撐不住了”、“好難過,我覺得自己喘不過來氣”、“從來沒想過,作為一個小學老師會這么的難”……
“面對學生,很想真的做到教書育人,但是學校的工作,學校的活動,領導的檢查,讓我們這些沒有培訓過就直接當班主任的畢業生像入了牢籠,牢籠一點點縮小,我們每天都提著最后一口氣上班。
女教師自殺后,學校領導和地方教育局的領導們,是怎么處理此事后續的呢?
周六,全體一線教師到校“加班”,接受心理輔導課程“治療”,并寫下1500字心得體驗,周一統一上交。
我還有什么fuck可說呢?
我無fuck說!
3
湖南那邊的規培生自殺不到半個月,南寧這邊,接連兩起規培生自殺事件發生。
3月14日晚,一名麻醉科規培生在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洗手間割頸自殺身亡,原因疑似是在規培協議上與醫院產生矛盾。
割頸自殺的這個規培生,是個女生。
悲劇沒有就此停止。
6天后,3月19日晚,網傳南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悲劇重現,一名22歲實習生燒炭自殺。
3月20日上午,南寧市衛生健康委員會工作人員向記者證實已經收到了相關信息,并稱會跟進處理此事。
如果網傳截圖屬實,那么南寧第一人民醫院,一個星期內,就上演了兩名規培生自殺事件。
她死了,他也死了。
最終,他們都一樣,白死了。
規培制度沒有改變,實習生的困境沒有改變,基層廉價勞動力的權益保障,照舊是一句空談。
什么TMD狗屁規培生、實習生、編外輔助人員、第三方勞務派遣。
就是換了名詞,實際上都是免費勞動力、極度被壓榨毫無還手之力的底層牛馬!
4
2017年,山東大學齊魯醫院一名麻醉學規培生服藥自殺;
2017年,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一名麻醉科規培生頻繁加班后猝死;
2018年江蘇省鎮江市第一人民醫院一名規培生在呼吸內科輪轉值班14小時后猝死;
2022年,華西醫院一名泌尿外科規培生完成白天的規培工作,返回宿舍休息后猝死。
魯迅先生100年前棄醫從文,中山先生棄醫從政,因為在那個年代里,他們明白,學醫,救不了中國人。
一個世紀過去了,醫學生的普遍共識,變成了“勸人學醫,天打雷劈”。
一句規培,一句實習,一句服從院領導安排,加班猝死,不猝死的,割頸自殺...
死了一個規培生,是她的問題;又死了一個規培生,還是他的問題。
死了三個呢?四個呢?五個呢?成千上萬在死亡邊緣掙扎的“將死之人”呢?
她和他,是已經死去了的我們;我們,是可能將要死去的他和她。
律所、醫院、學校、基層、輔警、外包,不只是規培生之死,所有的行業里面,所有的基層尤其是剛入行的年輕人,被壓榨、被奴役、被剝奪正常的休息權益,都是常態。
這不是一個規培生心理脆弱自殺的問題,這是我們的規培制度、我們的用人制度、我們的勞動合同、我們的職工文化、我們的權益尊嚴,全面破碎潰敗的問題。
郝秀萍為什么會丟下年幼的女兒去跳樓自殺?
僅僅是黑惡勢力的逼迫嗎?
不,是絕望,是徹底的絕望,是對援助者的絕望,是對法治的絕望,是對一切的絕望!!!
5
世界多參差,新聞需對比。
一個月的時間以來,三個規培生接連不堪重壓自殺,另一個世界維度里,是接連三個“大人物”鋃鐺入獄。
昔日湄公河行動專案組組長,抓糯康回國的緝毒英雄,副部長級的“大老虎”劉躍進,于3月18日,被紀委通報“落馬被查”。
3月17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積水潭醫院原院長田偉因涉嫌貪腐,被帶走調查。醫療行業反腐,再度拉下一匹“大馬”。
2023年10月2日,覃輝在美國曼哈頓廣場酒店的一間公寓里被捕,罪名是“使用虛假身份證件”。
2024年3月18日,中國籍億萬富豪覃輝承認,其以他人名義政治獻金、移民欺詐和制作虛假身份證明文件的罪名。
覃輝這個名字,大家可能不熟悉,但是提到北京的“豪門會所”——天上人間,大家應該就都知道了。
覃輝,正是天上人間的老板。
憑借著美色圍獵,靠著給貪腐官員們安排后宮夜生活,覃輝一度在中國非法賺取了上億資產,然后,天上人間倒了,老板跑到美國避風頭去了。
到了美國,還在玩“政治獻金”這一套,玩砸了...
6
為什么要說三個大人物倒臺的案例?
因為副部長的兒子,不會不堪規培生壓力而“自殺”;因為醫院院長的女兒,不會加班過度勞累猝死;因為億萬富豪的孩子,不會面臨此類“累死”的悲劇案例。
累死的、被逼自殺的,永遠是楊白勞的女兒、駱駝祥子的兒子,而悲劇的是,變相逼死楊白勞的女兒、累死祥子兒子的,正是黃世仁的黑心、黃四郎的貪婪、趙老爺的權力壓迫和職場霸凌。
敲骨吸髓、霸王條款,他們像螞蟥一樣,粘在勞苦大眾和廉價勞動力的身上,瘋狂壓榨極度索取,用最下面的人的血淚,鋪成他們進階上位的路石。
死了一個年輕人,鞠三個躬,道三句歉,再給還沒死的那一群年輕人,上一堂心理輔導課,便算作是給了這個已經死去的年輕人,最真誠體面的回應和交代了。
卡車司機金德強自殺,“想為2000萬卡車司機說句公道話,希望用我的死,來喚醒領導對這個事情的重視。”
女教師自殺,“什么時候,讓老師能夠安心教書,而不去做那些與教學無關的打卡、檢查、填表、調查、開會等一系列無用事件?”
大廠的員工加班猝死,“什么時候能夠按照勞動法來,8小時工作制,免去隱形加班。”
死了一個人,出來問一遍。
充耳不聞,視而不見,再死人,再哭,再吶喊,再問。
貪官奸商們,活得光鮮亮麗;未成年的殺人惡魔們,逃脫法律制裁;權閥、學閥、財閥,權貴階層們,瘋狂撈金壓榨勞苦大眾,他們制定規則,他們更改規則,他們欺騙民意,他們欺辱底層,他們愚弄民眾,他們卻被稱為社會精英,被節目組奉為上賓。
這些有上進心的年輕人,這些吃苦耐勞的小鎮做題家們,這些信奉勤勞致富、相信天道酬勤、認為勞動者是有尊嚴的、最努力最能隱忍的一批毫無背景的普通年輕人們。
他們死了,他們累死了,他們自殺了。
他們是被殺死的。
是傲慢的權力,是該死的規定,是不公平的游戲規則,是不對等的權責分配,是不被重視的“螻蟻弱勢”,是潛在的強勢文化和級別壓迫。
是被這些集體的惡,給逼死的。
而那些所謂的社會名人們,所謂的上流社會,所謂的高位領導,他們慢慢地失去共情能力,失去感知苦難,失去體恤勞苦大眾的辛酸委屈。
假如一個民族,集體失去了感知痛苦的能力,失去了共情同胞苦難的心理,失去了為生民立命、為不公吶喊、為悲劇發聲的基本勇氣和擔當。
那么,這樣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
他們死了,你們甚至連一個熱搜都不肯給,連片刻的停留和反思都不敢有。
為了某某形象,為了某某正確,為了某某正能量,為了某某面子。
集體裝聾作啞,黑布蓋上白布,掌聲和鮮花遮蔽皇帝的新裝,光想著從廉價勞動力的人口紅利上榨出油來,卻未曾想過給這些無處安放的靈魂一個溫暖的擁抱。
且看著吧,這種社會發展的陣痛,最終會引發海嘯般的巨大災難。
某某覺悟不夠、“吃苦耐勞”能力不足、原生家庭困境、貧窮帶來的磨難以及不斷新添的變故或許是他們的共同苦難、社會貧富差距的拉大和資源分配的不均,使得寒門逆襲小鎮做題家光耀門楣,都變成了一件異常艱難的事。
與此同時,屬于“勞苦大眾”的公平與正義、體面和尊嚴,能夠有效維護的手段,也變少了。
長此以往,整個社會,會最終喪失“互助互愛”、“相偎取暖”、“彼此安撫治愈”的療傷系統。
這是當下社會的病。
一個很嚴重,很致命,急需解藥的,病。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