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關于赫魯曉夫,一般聯想到的都是抹黑斯大林的“秘密報告”和“解凍”——不同立場的人對這一事件的評價不一;或者他那失敗的玉米種植計劃。
對于中國人而言,則往往還要加上156工程和中蘇交惡。
而對于赫魯曉夫的個人崇拜,卻鮮見有人提及。
攻擊斯大林時代或者勃列日涅夫時代的“個人崇拜”的材料,我們早已經是見怪不怪了,而對列寧的“個人崇拜”問題,外國論壇上有時也會提起(當然,一般來說是以比較惡意的動機提起的)。
然而對于赫魯曉夫時代“大放異彩”的、在蘇聯乃至整個俄羅斯歷史上都空前絕后的“個人崇拜”——似乎卻被西方的輿論機器有意遺忘了。
赫魯曉夫對自己的“個人崇拜”進行構建的一個重點便是衛國戰爭史方面。不可否認的是,戰時先后在幾個“主要方向上”的方面軍擔任軍事委員會委員的赫魯曉夫的確在衛國戰爭中有著相當的貢獻。
然而問題在于——在赫魯曉夫時代的史書中,大有把他塑造成超越斯大林、朱可夫,無人能及的衛國戰爭唯一指定主角之勢。以1960-1965年出版的六卷本《偉大衛國戰爭史1941-1945》為例:
不知何故我手上的衛國戰爭史第六卷沒有人名索引,我也沒有精力在六百多頁的書里一行一行地找兩個單詞。不過就從前五卷看,赫魯曉夫的存在感無疑是和作為最高統帥的斯大林不相上下(確信)的。
尤其是在第三卷中,赫魯曉夫的出鏡率可謂是高到驚人。
誠然,赫魯曉夫之所以在第三卷中頻繁出鏡,部分程度上是因為該書的敘述重點是斯大林格勒大反攻、庫爾斯克會戰和解放左岸烏克蘭這“三大戰役”——而這些戰役都是赫魯曉夫參與其中的。
然而赫魯曉夫搭檔的兩位方面軍司令員——葉廖緬科和瓦圖京的出場率卻是無法與他們的政委赫魯曉夫相比的:在這本書中,葉廖緬科的出鏡次數是10次,瓦圖京略高一些,但也不過14次,即使加起來也與赫魯曉夫的41次相差甚遠。
有必要指出的是,他們的出場能上兩位數,某種意義上也是“沾了赫魯曉夫同志的光”:在同一本書里,作為總參謀長的華西列夫斯基出場了5次,羅科索夫斯基出場了6次,科涅夫出場了5次。
而該書出版時擔任蘇聯國防部長,且在書中所述這一時間段與赫魯曉夫短暫搭檔過的馬利諾夫斯基也不過出場6次。
值得一提的是,此時早已被赫魯曉夫打倒批臭、“永世不得翻身”的“野心家”朱可夫只出場了2次。
“赫魯曉夫,我日你先人!”
補充:總參謀長的副手安東諾夫僅出場1次,不過考慮到安東諾夫的存在感本來就不是“特別高”,所以就姑且忍一忍吧(悲)。
如果只是單純對方面軍領導人進行介紹的“報菜名式”的出鏡當然能理解——如你所見,這種比較“正常”的介紹:斯大林格勒方面軍由葉廖緬科上將領導,軍事委員會委員是赫魯曉夫:
還有一種是介紹赫魯曉夫在部隊政治工作上做出的貢獻,這自然也沒有什么問題:
但對于赫魯曉夫來說,這樣的出場顯然是不夠的,于是就開始硬湊:
來自赫魯曉夫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
怒刷存在感:
無內鬼,來點赫魯曉夫同志語錄:
或者是干脆玩尬的:
總而言之,斯大林格勒反擊戰是赫魯曉夫“策劃”的——來自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員葉廖緬科1961年出版的回憶錄《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司令員筆記》中的親自認證:
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和我(葉廖緬科)不止一次討論了與即將到來的進攻作戰有關的問題。由于反攻的問題對我們來說已經成為最緊迫和最令人興奮的問題,因此立即對此進行了積極的討論。我們得出的一致結論是,希特勒在斯大林格勒的軍隊正處于嚴重危機的前夜。
這項工作結束后,我們再次會見了赫魯曉夫。他仔細閱讀了計劃的所有細節。經過深思熟慮,他得出結論:“這個方案很好,它肯定會給我們帶來成功。現在所要做的就是下定決心讓它成為現實。”
同年6月21日,《真理報》上刊登了普拉托諾夫中將關于《偉大衛國戰爭史》的文章,文中直截了當地寫道:
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的勝利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的軍事委員會領導水平提高了。在這方面,斯大林格勒方面軍和東南方面軍軍事委員會委員、聯共(布)中央政治局委員、烏克蘭共和國黨中央書記赫魯曉夫做出了巨大貢獻。
克賴紐科夫中將的《解放基輔》(發表在《軍事歷史》雜志1963年第10期上)一文寫得更加……
說實在的,這篇文章關于赫魯曉夫的那些部分的文風拍馬屁到古今中外都過于抽象,以至于我根本不想翻譯:
列寧主義者中的杰出代表赫魯曉夫……我要指出的是,赫魯曉夫教會了我們軍事委員會成員,清楚了指揮員和軍事委員會的作用。
瓦圖京是一位天才指揮員,他在與赫魯曉夫的共同工作中獲益良多。在與我交談時,瓦圖京感激地談到了赫魯曉夫對他的無私幫助。
1943年的“三大戰役”里刷了大量存在感的赫魯曉夫似乎對此并不滿意,這里淺舉一例:
在這里,我想談一談軍事委員會成員赫魯曉夫的活動。
很遺憾的是,這種歪風邪氣連大名鼎鼎的科涅夫元帥都不能免俗——元帥同志在1964年發表在《軍事歷史》雜志當年第7期上的,關于利沃夫進攻戰役的文章《完成對烏克蘭的解放,進軍維斯瓦河》,正如約翰·埃里克森所言,該文“對赫魯曉夫和他的幫助做出了過度的贊揚”。
不過在我看來,這里更多似乎是在稱頌赫魯曉夫的“勇氣”:
我不得不說,赫魯曉夫的活動是不安全的,因為一些德國人仍然在樹林里游蕩。但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并不在乎這一點。
赫魯曉夫的“個人崇拜”自然不僅僅是體現在衛國戰爭史上,而是體現在各個方面。赫魯曉夫經常發表講話,媒體稱之為“列寧主義的復興”。
因為“個人崇拜”罪名被口誅筆伐的斯大林至少還自稱是“列寧謙卑的學生”、“我只是列寧事業的繼承者”、“我一生的目的就是要做不愧為列寧的學生”。
那么在赫魯曉夫時代——人們被告知:
赫魯曉夫就是“今天的列寧”、“當代列寧赫魯曉夫”、“赫魯曉夫是列寧再世”。
對赫魯曉夫的“個人崇拜”的推動主要是從1957年6月粉碎了“莫洛托夫、馬林科夫和卡岡諾維奇反黨集團”之后開始的。1957年6月27日的蘇共中央主席團聲明中這樣寫道:
我們認為,精力充沛、在黨內和經濟建設方面有豐富的經驗、與群眾有著密切聯系的赫魯曉夫同志完全符合我們黨和人民的利益。
主席團同一天的另一份聲明則表示:
我們對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堅定的列寧主義布爾什維克,赫魯曉夫同志表示完全信任,我們贊成他在我們黨的內外政策上所做的一切……我們將繼續遵循列寧的神圣意志,維護黨的統一,我們支持赫魯曉夫同志這樣的列寧主義者。
1959年,赫魯曉夫出訪美國,在這次出訪后,蘇聯出版發行了一本名為《和美國面對面:赫魯曉夫的美國之行》的書,這本書發行了多達25萬冊:
在這本書的第十一章收錄了許多“蘇聯人民致赫魯曉夫的信”,我從中摘錄一部分,讓我們體驗一下赫魯曉夫同志在蘇聯人民當中受到的愛戴吧:
坦率地說,當你掌權的時候,我像許多列寧格勒人,尤其是知識分子一樣,歡迎你的到來……在列寧格勒,幾乎沒有人談到你的時候不是帶著熱情和尊重:“我們的尼基塔是不會放棄的!” …… 沒有人會用“約瑟夫”稱呼斯大林,只有列寧會被尊稱為伊里奇。我可以肯定地說,繼列寧之后,你是第一個尊重蘇聯人民的人。
你展現出了共產主義的勝利的不可避免……你,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證明了20世紀是社會主義勝利的世紀,沒有人能夠將之逆轉。我對你的列寧式的直率感到高興……我們一如既往地感謝你,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
保重,親愛的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你不能生病,因為現在所有渴望和平、幸福、自由和社會主義的人都滿懷希望地注視著你。
親愛的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按照我們農民的習俗,我吻了你三次,并向你鞠躬。
親愛的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坦率地說,我想我不是唯一一個擔心你在國外被敵人的流彈擊中的人。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你是一個真正的列寧主義者,堅定地追隨著名為列寧的世界上最偉大的人的腳步。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你贏得了所有蘇聯人的熱愛和尊敬。你與廣大人民密切聯系在一起。
1961年,一部名為《我們的尼基塔·謝爾蓋耶維奇》的紀錄片上映:
麥 上 飛 人
在1962年召開的蘇共二十二大上,赫魯曉夫的“個人崇拜”進一步發展。盡管在二十二大上,“個人崇拜”遭到了尖銳的批判,但正如赫魯曉夫本人向大會做的總結報告中體現出的那樣——赫魯曉夫及其幫閑批判的僅僅是贊美斯大林的“個人崇拜”——吹捧赫魯曉夫的“個人崇拜”不在批判之列。
諷刺的是,赫魯曉夫報告中提到的“阿諛奉承、歌功頌德之徒”幾乎就是二十二大代表們最真實的寫照。俄羅斯歷史學家伊戈爾·皮哈洛夫和伊戈爾·杰尼索夫在他們合著的《失去斯大林的蘇聯》一書中對這些代表做出了非常精準的評價:
我們在二十二大上看到了對赫魯曉夫的個人崇拜的“爆發”。沒有人為此感到尷尬,代表們似乎在競相比賽唱贊歌和卑躬屈膝的藝術。
首先便是蘇共中央書記科茲洛夫的報告:
當然這只是開胃菜,后面的要比科茲洛夫的報告“沖”得多。至于翻譯嘛……算了我實在累了,不過我覺得值得一提的是,括號里那些詞語的意思是“掌聲”、“熱烈的掌聲”、“暴風雨般的掌聲”以及“長時間的掌聲”:
還有很多我就不一一發出來了,和上面的這些頌詞一樣,都是對“偉大的列寧主義戰士赫魯曉夫同志”的贊美,也都是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的。
在1964年赫魯曉夫70歲生日之際,對他的個人崇拜達到了“頂峰”——為了表彰赫魯曉夫“在蘇聯共產黨和共產主義社會的建設、經濟和國防事業、與兄弟黨和國家之間的友誼、列寧的和平外交政策以及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抵抗希特勒匪徒做出的一系列杰出貢獻、發揮的非凡作用”,授予赫魯曉夫“蘇聯英雄”稱號、列寧勛章和紅星勛章。
(勛宗青春版)
有趣的是,為赫魯曉夫授勛并率先為此唱哈路利亞的正是后來的“勛章控”,大名鼎鼎的勃列日涅夫:
與此同時,保加利亞人民會議主席團也通過了167號法令,授予赫魯曉夫“保加利亞人民英雄”稱號、格奧爾基·季米特洛夫勛章以及金星勛章:
當然,有些人會說這些“個人崇拜”都是“蘇聯人民”對赫魯曉夫“真誠的熱愛”,而對斯大林的不是——好吧,你們說的都對。
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當下的俄羅斯——斯大林在多次票選榮膺“最偉大的俄羅斯人”頭銜、同時被俄羅斯左翼、右翼、東正教徒、皇俄、甚至是梅德韋杰夫這種親歐美親西方自由派頂禮膜拜的同時——在俄羅斯民間的支持率是赫魯曉夫的30倍:
俄羅斯權威調查機構“列瓦達中心”進行的一項社會民調數據顯示,俄羅斯社會對斯大林的認可度達創紀錄水平。
根據民調,有70%的俄羅斯人正面評價斯大林在歷史上的作用,總共有19%的人對其作用持負面評價。
51%的受訪者表示出對斯大林本人的格外尊重或好感。
“尊重”選項增長最大(增加了12個百分點),有41%的受訪者對斯大林持這一態度。
那些由于忿恨、恐懼或厭惡而對斯大林持消極評價的人的比例為14%。
據“列瓦達中心”指出,俄羅斯人對斯大林的認可度具有全民性和普遍性,與受訪者的年齡和政治信仰無直接關系。
對斯大林持積極態度的受訪者的比例,在所有年齡組或各個政治派別/政黨的支持者中都占優。
約瑟夫·斯大林是1920年代末至1953年的蘇聯黨政領導人。斯大林因建立個人崇拜和大規模鎮壓而一再遭受嚴厲批評。但許多歷史學家將偉大衛國戰爭的勝利、開創蘇聯工業化時代、蘇聯的國力增長以及在國際舞臺上成為超級大國歸功于斯大林。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