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齡:39問楊繼繩:亳縣餓死了20萬人嗎
據楊繼繩說,《墓碑》的此篇——《第四章、 安徵不安·三、亳縣的慘劇》全部取材于梁志遠的有關作品原稿。
“在大饑荒期間擔任這個縣人委(即政府)辦公室副主任的梁志遠,兼任縣委農村工作生產福利科科長和縣委生活福利辦公室副主任,那時縣委和縣人委合署辦公,很多事情都由他經手。他既親身經歷了整個過程,又經常下鄉調查情況,是一個十分了解情況的歷史見證人。”
《亳縣的慘劇·3、全縣餓死20萬人》記載:
1960年冬整風整社以后的若干年內,縣委曾經研究過農村人口非正常死亡的數字,梁志遠見到過三組數字:
1961年3月17日,縣委在亳縣三級干部會上整風檢查,在一份絕密材料中說:全縣非正常死亡人口為4.4萬人;
1979年阜陽行署計委、農林局編印的《解放以來30年(1949-1978)農業統計資料》,其中亳縣1959和1960年兩年全縣農業人口減少了28824戶,占原有戶數的15.9%,150503人,占原有人口的21.1%;
1996年2月出版的《亳州市志》第75頁刊載:1960年城鄉總戶數比1958年減少了29400戶,總人口負增長9.6萬人。
這三組數據是怎么來的?
原來“1960年5月上旬,縣委為了對農村人口非正常死亡人口心中有數”,即委派梁志遠開始對非正常死亡人口的調查,先后三次,至年底結束。除此以外,沒見“經歷了整個過程”的梁志遠提過毫縣另有其他人的調查。
亳縣縣委1961年3月17日的“非正常死亡人口為4.4萬人”,出現在梁志遠的三次調查結束以后,這個數據應是源出于梁志遠的調查結論,否則,就沒有來源。而調查的目的是縣委為了做到“心中有數”,且以“絕密”文件保存,應不存在縮小數據的主觀動機。因此,這個數據應該是比較客觀的。
那么,1979年和1996年的兩組數據又是哪里來的呢?我們還得從梁志遠的三次調查說起:
第一次:“”1960年5月上旬,縣委為了對農村人口非正常死亡人口心中有數,讓他安排一個中等大隊人口死亡比例調查。他選了古城公社李8大隊作為調查對象, ……
接著,由縣委書記親自選點,以十河公社十河大隊為全縣中等大隊(缺東關分支三個生產隊,沒查),……
這兩個生產隊如果加上1959年和1960年1月到12月底的死亡人數,總共死亡人口都占原有人口的30%以上。
第二次:1960年底,梁志遠帶領姚志遠等,在雙溝公社王閣大隊調查了饑荒偏重的大王支廟等六個村莊。這里原有127戶,575人,兩年死亡239人,占原有人口的41.5%,
第三次:1960年底,梁志遠在五馬公社泗合大隊楊莊調查,原有68人,除4人外流未歸外,全莊僅剩18人,兩年死亡46人,占原有人數的70%以上。
梁志遠根據以上調查判斷,全縣農村人口非正常死亡應當在20萬人以上,有近3萬戶徹底毀滅。
請注意,這不是梁志遠在當年調查時及時作出的判斷,而是,“梁先生用自己當年調查研究的材料作了分析(見《墓碑》)”作出的“后補”判斷,即2002年以后在《炎黃春秋》發文時用當年的調查作出的判斷!
這樣,我們就有點懷疑了,1979年和1996年作出的判斷是不是也是出自他在那個時候的判斷?反正作為“親身經歷了整個過程”的亳縣餓死人問題的調查負責人,不是楊繼繩一句“梁志遠見到過三個數字”就可以完事的,尤其是出現在1961年3月的“非正常死亡4.4萬人”,梁志遠必須有個交待:
這個“4.4萬”是不是你調查過后在當時作出的判斷?
如果是,為何在40多年后你又作出了5倍于當時數據的判斷?
如果不是,它又是依據誰的調查作出的判斷?
如果不是,你調查了三次,當時為什么沒有作出判斷?
如果你當時作出了判斷,為什么不公布當時作出的這個判斷?
楊繼繩對這些問號不作任何思考,就直接采用了梁志遠的非正常死亡20萬以上,又變本加利的來了個概念轉換,變成了“全縣餓死20萬”!
附:百問楊繼繩·前言與目錄
http://oisum.com/Article/lishi/2017/06/380363.html
已發帖:
http://oisum.com/e/DoInfo/m_listInfo.php?mid=9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