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的最后二十年,面對經過明治維新開始強悍起來的日本的步步緊逼,中國的根本大計當然在于深化內部改革。但在內部改革阻力重重,難以立竿見影的情況下,退而求其次的選擇也不是沒有。那就是利用本國海軍仍處于優勢的時候,對日本實施先發制人的打擊。
可是,廟堂之上的清廷高層,卻大多只知道消極防御,從來沒有想過積極還擊,更不要說主動出擊了。
但這并不等于說,當時所有的中國人都缺乏氣魄和智慧,在被歷史遺忘的角落里,我們看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小人物。
大時代 小人物
這個小人物,名叫姚文棟。
1883年,即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11年,清廷委派黎昌庶為駐日公使,黎的隨員中有一位直隸試用通判姚文棟。清代通判為地方知府的副手,況且還是“試用”,職位是不高的。但小人物自有大胸懷,他將日本陸軍省出版的《兵要日本地理小志》一書譯為漢文,希望“印給外海水師各營”。
這部《兵要日本地理小志》,作者為時任職于日本陸軍參謀局的漢學家、史學家中根淑(1839~1913年)。書中專講日本山川險要、地理、氣候、人情、風俗、政治、歷史、物產、戶口以及戰史、戰場等,是近代日本國第一部軍事地理志。
該書序言中明確指出,“此書本為陸軍軍人課本,而今為小學課本”,“今也兵農一途,舉海內皆兵。小學生徒能讀此書,詳山勢水脈險夷廣狹,則他日或從兵事,攻守進退之劃策,有思過半矣。然則此書名為地志,實兵家之要典,而小學生徒不可闕書也。”
由此可見,日本明治時期全民皆兵的國防意識。
姚文棟在翻譯全書的同時,還在卷首進行戰例分析:元朝進攻日本,專攻其西,日本得以全力防御一方,因而得勝。他引用了日本歷史學家賴襄的觀點“元幸自一面來耳,若自四面來,扼吾要喉,斷吾糧道,杜絕吾兵之策應,其禍豈可勝言”,并點評道“此誠破的之論,兵家與地家所宜共知者也”。
姚文棟不僅照譯原文,還從戰略的高度對日本地理形勢進行評述。在分析對日作戰的兩條海上攻擊通道時,他認為一條是“上海歷長崎、神戶而達橫濱”,“自長崎至神戶者必經瀨戶內海。其間島嶼棋布,節節可伏,且一入下關口峽,彼若以兵絕吾后路,則能入而不能出,皆犯兵家所忌。故用兵時,此道不復可行”;另一條是“自香港至橫濱,即彼所謂南洋,一水汪洋駛行無阻,可以直搗浦賀,進逼品川,東京、橫濱皆震動矣。此正道也”。
“武斗”未輸 先輸“文斗”
對日本陸上的戰略要點,姚文棟也剖析得十分清晰。
他收集記錄了當時日本陸軍步、騎、炮、工兵各營駐地及人數,還有各軍、師管區、近衛軍、常備兵、預備兵、后備兵、國民軍的總人數,依中國地方志之體例編成《兵制》一章,收入《日本地理兵要》一書中,并特別針對給中國造成最大潛在威脅的日本海軍艦船,逐一記述之。
姚文棟由東京乘車前往橫濱途中,遇到“二客論郵便新聞及朝野新聞、近日所刻日本水師策略”,遂將兩人論說要點整理,附錄于書中供國人參閱。
可惜,姚文棟不是國家領導人也不是海軍司令,沒有辦法依照自己的遠見卓識一展抱負。當時的海軍領導人另有想法。
與姚文棟際遇類似的人物,還有清政府派遣國外的游歷官、時任兵部郎中傅云龍。他所著的《游歷日本圖經》中,有《日本疆域險要》一章,是以用兵的觀點對日本作軍事地理的分析,可謂字字珠璣,論說精到。
如果在西方或日本,這兩個人可能當海軍司令,但在晚清中國,他們注定只能默默無聞。即使到了這個時候,清廷大多數當權派,仍堅持認為,大清國國門之所以被攻破,無非是洋人“船堅炮利”而已。
就在中國難得一見的創新型軍事理論人才郁郁不得志之時,他們的日本同行,卻不僅緊緊把握住了時代的脈搏,也幫助日本國抓住了難得的機遇。
早在德川幕府末期,日本民間學者佐藤信淵(1769~1850年)便在《宇內混同秘策》中聲言:
萬國混同“必自弱而易取始,當今世界萬國中,我日本最易攻取之地,無有過于中國之滿洲者。何則?滿洲之地與我日本之山陰、北陸、奧羽、松前等處,隔一衣帶水,遙遙相對,距離不過八百里,其勢之易于擾,可知也。故我帝國,何時方能征討滿洲,取得其地,雖未可知,然其地之終必為我有,則無疑也。夫豈得滿洲已哉,支那全國之衰微,亦由斯而始,既取得韃靼,則朝鮮、支那皆次第可圖也。”
此后,吉田松陰(1830~1859年)更進一步建議,加緊擴充武備,“艦粗具,炮略足”,就應先開墾北海道,然后征服琉球,繼而“北割滿洲之地,南收臺灣、呂宋諸島,漸示進取之勢”。
日后,明治政府正是按照這個規劃,步步為營地走出孤島,向他們長期覬覦的廣袤大陸推進。
國運與命運
1884年,日本利用中法戰爭之機,在朝鮮策動政變,企圖奪取其控制權。當時中日雙方海軍實力接近,清軍還占了地利,可以直接用輪船把直隸地區的部隊海運到朝鮮,總算僥幸遏制了日軍的圖謀。
此次行動失敗后,一些日本主戰派人士不免慌了神,畢竟中國大、日本小,他們非常害怕拖得越久,中國越強,所以力主搶在中法戰爭結束前對華開戰,以收兩線夾攻之效。
但是,即將登上權力巔峰的伊藤博文(他于1885年12月出任日本首屆內閣總理大臣兼宮內大臣),卻看出清國改革力度有限,并警告說,此時日本尚未做好開戰準備,如貿然出兵,只是平白幫法國的忙。
伊藤博文甚至辛辣地說:“中國以詩文取文,以弓馬取武,所取非所用,稍微變更,則言官肆口參之。雖此時外面于水陸各軍,俱似整頓,以我看來,皆是空言。現當法事甫定之后,似乎奮發有為,一二年后,則又因循茍安。誠如西洋人所說,中國又睡覺矣。”
他堅持,倘此時日本發動侵華戰事,反而“是催其速強”,而“若平靜一二年,言官必以更變為言,謀國者又不敢舉行矣。即中國執權大臣,腹中經濟,只有前數千年之書,據為治國要典。此時只宜與之和好,我國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今年我國鈔票已與銀錢一樣通行,三五年后,我國官商皆可充裕,彼時看中國情形再行辦理。……惟現時則不可妄動”。
總之,伊藤博文主張暫時忍耐,加大內部改革力度,并明確提出了“速節冗費,多建鐵路,趕添海軍”的施政要領。這個結論得到了日本決策層的認可,隨后的歷史發展,宛如是在給伊藤的宏論作一個精確的注腳。
再看看同一時代在英國學習的中日兩國的留學生后來的命運,局勢就更清楚了:
伊藤博文先后擔任四屆內閣總理大臣,號稱“明治憲法之父”,而同樣才華橫溢的嚴復,卻只能做一個學者,而且是一個非常邊緣化的學者。
東鄉平八郎成為日本一代海上名將,劉步蟾等卻只能當一個中級軍官,在一場指揮混亂的海戰中,悲劇性地以身殉國。
作者為國防大學教授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