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因83年前的“九一八事變”而成國恥日。
這一天,搜狐新聞推出專題“中華抗日英烈祠”,制作抗戰中犧牲將領的紀念墻,借網民獻花、祭酒和留言。
形式極好,半天時間里,獻花、祭酒共達25萬余人,留言近7千。一個不懂得尊重英雄的民族,是一個沒有希望的民族。
然,細細看來,卻總覺有著太多不知是有意還是無心的錯誤存在著,讓自己無法寧靜平和待之,只能期待搜狐能和廣大網友解開讓人費解之迷。
迷一:國民黨的戰俘呢,不是被俘而是投誠?在傷亡一欄的統計中,赫然寫著中共抗日部隊的俘虜為45989人,而國民政府軍的俘虜為--不好意思,沒有顯示,一個都沒有。國民黨政府軍俘虜都去哪了?沒有俘虜,那當時國內近150萬的偽軍是從哪來?都是百姓扮演的?或者國民黨潛入日軍的第五縱隊?于是,有人就說了,“偽軍,什么叫偽軍?說到底就是淪陷區的警察部隊和準軍事化部隊。”不假,偽軍中的確有非正規部隊,但要知道,抗戰期間,除了有包括汪精衛、陳公博、周佛海在內的20位國民黨中央委員投敵之外,還有58位旅長、參謀長以上的將官率部投敵。1943年1月,國民黨山東新編第4師師長吳化文率所部于懷安投敵。之后吳化文晉見日軍侵華總司令岡村寧次,被委任為日偽第三方面軍總司令。這個少將還是中將的師長是警察部隊還是準軍事化部隊呢?只有一種可能,國軍沒有俘虜,說明那些偽軍是主動投靠過去的,從搜狐的立場來看,那是起義。
迷二:誰的傷亡越多,誰的功勞越大?在搜狐的專題下面,很顯眼地對比著國軍與共軍犧牲的人數。國軍為365萬,共軍為58萬,數目相差懸殊,足見國軍付出之多犧牲之大--這應是每個不懂得這段歷史的網民看到這個主題時的第一印象。是的,我尊重每一種犧牲,但戰場上沒有氣節的死亡,卻是我所鄙夷的。以南京保衛戰為例,當時國民黨調集十五萬人(多為裝備差的雜牌軍)守衛南京,可由于準備倉促,且沒有堅守的決心,布置不當,指揮混亂,高級將領搶先逃離,軍隊各自潰逃。日軍攻打南京時,尚有數萬未逃脫的國民黨軍隊放下武器投降,最后被日軍象宰羊一樣一批批砍頭、活埋或作活靶子射殺,這些人當然被作為抗戰陣亡將士統計到國民黨軍的陣亡人數中,并作為比共產黨軍隊死亡的多而證明國民黨軍隊比共產黨軍隊功勞大的證據了。何其荒唐!對這幾萬“軍人”的死,我們除了表示同情外,卻無法對其表示尊敬。他們能稱之為英雄嗎?再說,國民黨軍素質低,戰斗力差己是不爭的事實(要不然也不會被共產黨軍消滅八百多萬而逃亡臺灣)。日軍素來瞧不起國民黨軍,他們對國民黨軍的戰斗配置是1:10,即以一個中隊(連建制)或加強中隊打國民黨軍一個團,居然每每得手。對八路軍日軍開始也不放在眼里,仍按1:10進行戰斗配置,及至屢吃苦頭后開始重視,改1:5配置,仍不行,再改1:3配置,改1:1配置,最后不得不說“殺雞也要用牛刀”。即使這樣也還是出現了二千五百多日軍將兩連八路軍當主力部隊包圍在村莊,激戰一天也不能攻克,反讓兩連八路軍趁夜殺出重圍。天亮后日軍進莊才明白真相,狂妄的日軍無法面對這一現實,一名日軍中隊長精神崩潰而自殺。從戰亡比例來說,共產黨軍隊和日軍戰亡比是1:1,而國民黨軍是4:1到5:1,唯一能說明的就是國民黨軍無能而已。還是那句話:如果共產黨的軍隊也擁有和國民黨軍隊一樣的人數和裝備,我想現在就不用在吹噓張靈甫、王耀武等國軍將領了,共產黨軍隊出的名將一定會更多。
迷三:抗戰的勝利,真是22場會戰來決定的?且不說搜狐算術能力之差(明明包括百團大戰在內是進行了“22場會戰”,后來在褒獎國民黨軍隊的豐功偉績時,仍是忘了百團大戰是共產黨的軍隊組織的,不容置疑地納到國民黨的統計里),對于正面戰場與敵后戰場的評價,歷史早就給出,但搜狐大概是順應民決心,只突顯了會戰的偉大歷史意義,選擇性地忘卻了敵后共軍的奮戰,吹噓國民黨軍隊在抗戰中諸如忻口大捷、臺兒莊大捷、萬家嶺大捷、長沙大捷等“一系列”勝利,似乎是這“一系列”勝利造就了抗戰的勝利。須不知,國民黨所謂的大捷大多發生在抗戰初期,且共同指向中國西南地區,即國民政府及國軍守川不出的最后的落腳點。敢情這些大捷是在一路潰敗中“創造”出來的?它們既沒扭轉潰敗的戰局,更沒轉化成戰略上的勝利對抗戰產生深遠的影響,除了增加點敵人的傷亡數外,最大的意義就是為國民黨軍逃跑爭取了寶貴的時間。以臺兒莊戰役為例,它是徐州的門戶,因此徐州戰區李宗仁集結四十余萬國民黨軍與日軍兩萬余人在此血戰,付出慘重代價后贏得斃、傷敵一萬多人的“勝利”。然而,一個月后日本軍卷土重來奪取臺兒莊直撲徐州,國民黨軍早已放棄軍政機關己基本搬空的徐州有備而“逃”。此時距臺兒莊大捷僅一個月時間,可不是除增加點敵人傷亡數外為逃跑爭取了一月時間而己嗎?更可氣炸開那黃河大堤,以決口之河水阻隔敵軍。自己逃跑了,可大片土地被淹,數十萬百姓淹死病死餓死,數百萬百姓流離失所淪為難民。無視百姓的痛苦,居然將此稱為了不起的“黃河戰略”,這也算是“大捷”嗎?真正有點意義的戰役在抗戰初期國民黨退縮至西南以后。實在不能再退了,再逃就要出境成流亡政府了。于是從四川長江口至湖南長沙,國民黨正面戰場進行了真正意義上的堅決抗戰,憑借天時地利及將士拼命,取得了幾次勝利,保住了最后這塊“自留地”。而當時的背景卻是:日軍面對云貴川險峻的地勢及過長的戰線難有作為,加之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不斷在敵后開展運動戰、游擊戰,建立和擴大根據地、游擊區,打亂了敵人“鞏固后方,以戰養戰”的圖謀,日本侵略軍被迫停止了對國民黨軍正面戰場的進攻,轉而全力剿除八路軍新四軍,抗戰進入相持階段。有資料顯示,日軍將關內超過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用于對付八路軍新四軍,若按日軍投降時的一百五十萬計算,則日軍用超過一百萬的兵力及幾乎全部的偽軍(也有一百六七十萬)對付八路軍新四軍,而僅用四十多萬與國民黨軍近四百萬對峙。國民黨軍居然也不敢主動出擊,縮在西南坐視八路軍新四軍在敵后艱苦戰斗而無任何積極行動,這能稱之為抗戰的主力嗎?
迷四:共產黨的將領傷亡甚少,真是貪生怕死之輩?前段時間里,一直在人說共產黨抗日只犧牲了左權和楊靖宇兩個高級將領,而國民黨將領犧牲220余位。每一種犧牲都有價值,這200余位國民黨將領也是為國家為民族而逝,可歌可頌。搜狐這次沒有瞞天過海,在犧牲將領中列入共產黨軍隊光榮的上將2位,中將5位,少將25,總計50位,占所列將領五分之一,只不過,他們卻隱瞞了另一重要歷史背景,即當時共軍當時雖然有軍銜,旅長一般為少將(),但軍銜制很不完善,并非人人都有,而且沒聽說和國民黨一樣追認軍銜(國民黨軍團長犧牲后追認少將的有一大堆,還有什么“鐵道破壞隊長”之類也被追認為少將,這被很多人忽視了)。更何況,紅軍在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的時候,大部分將領的軍職級別是降低兩級以上的,賀龍、劉伯承等在10年前就是軍級將領,抗戰中也只能當師長。國民黨中征兵2000者成軍,7000者為集團軍,而八路軍到未了也只是三個師,這樣的形勢下,共產黨的將領又能有幾個,犧牲者又能有幾個是將領?如果按國軍團長即為少將的標準,共軍在抗戰時期,犧牲者不下200優秀將領(見附錄)。這一歷史事實,搜狐是真的不知道呢,還是選擇性地不知道呢?
美國總統羅斯福是這樣評價中國的抗戰:中國抗戰最大的意義在于牽制住了二百萬(關內關外的總和)日軍使其不能用于其他方向,否則后果不堪設想。以此為標準來看,國民黨軍僅牽制住約五十萬日軍,而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新四軍牽制日軍超一百萬,東北抗聯牽制關東軍七十萬,誰是抗戰主力,誰是最大功臣還用說嗎?當然,抗日是中華民族同仇敵愾浴血奮戰的共同勝利,計較誰功勞大誰功勞小是有點太小家子氣,但這日本控股85%以上的搜狐,用這樣的“真相”來誤導網民,卻明擺著還是想再和國民黨“親日友好”一下嘛。
這些失誤(姑且稱之為“失誤”),到底是無知還是無恥?或者,是以無知的形式無恥?
【附錄:】
一、101人的八路軍“團”以上犧牲將領名單(1937-1942):http://cache.baidu.com/c?word=%D2%B6%3B%B3%C9%3B%BB%C0%2C%B6%AD%3B%CC%EC%3B%D6%AA%2Cwww%3B%2E%3Bcww2%3B%2E%3Bnet&url=http%3A//www%2Ecww2%2Enet/printpage%2Easp%3FBoardID%3D240%26ID%3D23690&b=0&a=76&user=baidu
【另有人補充1943年犧牲的13人。】
二、121人的新四軍“團”以上犧牲將領名單:http://www.junmeng.org/html_data/23/0503/147.htm
另有一份名單,含新四軍“團”以上犧牲將領50多人,見:http://oldblog.blogchina.com/article_29340.370856.html.
【按:其中有死于國共摩擦的,如皖南事變、上饒集中營等,應去掉。還有一些副團長、團參謀長、團政治處主任,游擊隊隊長,也可以去掉。不過國 民 黨的名單中也有游擊司令之類,算了不計較這個了,為了避免爭議都去掉。團政委要算,因為按共 軍“黨指揮槍”的規矩,團政委的地位比團長還要高一點。這樣算來有20多人。】
相關文章
「 支持烏有之鄉!」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