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国产极品粉嫩馒头一线天AV,国产精品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亚洲 古典 另类 欧美 在线

首頁 > 文章 > 歷史 > 歷史視野

反思毛澤東創辦“江西共大”,讓人感喟落淚

一清 · 2010-07-26 · 來源:烏有之鄉
收藏( 評論() 字體: / /

按:一清先生的毛澤東研究,角度多,證據足,他筆下內容,有些甚至是別人聞所未聞,這一篇關于“江西共大”的東西,相信具有相當重要的價值,我是把他發在人民網博客的原文章全文端來,希望更多的人能看到,有利用我們更準確的認識毛澤東--司馬平邦。

 

反思毛澤東創辦“江西共大”,讓人感喟落淚

原作者/一清

小序:在走過了五十多年路程后當我們有暇回望毛澤東對“江西共大”的巨大情感投入時,突然覺得毛澤東竟是那樣的孤獨,他似乎總處在一種不為世人所了解的空域里。我們且不要侵擾這種崇高的孤獨吧,但至少,在說到毛的那種超越歷史眼光的先鋒嘗試時,“江西共大”應該成為我們善待老人家的一個支點。

凡五十年代六十年代過來的人,都會記得,在中國的當代政治和教育史上,有一所“大學”,曾經是那樣地舉世囑目,那樣的褒貶不一。以至于粉碎四人幫后好長一段時間,在大學的課堂里,對于文革教育所有的嘲笑都是用“馬尾巴的功能”來說事,往往引起一片轟然的笑聲。

這所“大學”就是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簡稱“江西共大”。

而“馬尾巴的功能”就是出自反映這所大學教學情況的電影《決裂》里面的細節。從現在的情況來看,在畜牧系,講馬不講馬尾巴的功能幾乎是不可能的,但因為《決裂》是用極其嘲弄的口氣丑化大學教授的,在十七年教育、文革教育、撥亂反正教育以及今天的多元化教育無數次顛覆反顛覆、否定和再否定后,這一個“功能”的道德邊界已經極其模糊了,沒有了事非感。但人們對于“江西共大”幾乎是徹底地忘卻了,徹底地否定了。以至于今天很多的為不知道“江西共大”是哪一門子的事,陌生得很。

但江西共大是毛澤東發現的,是毛澤東肯定的,是傾入了毛澤東改造中國、建設中國的一腔熱血的。

也許,很多人馬上就會說:毛澤東發現的、肯定的或者傾入了情感的就是對的嗎?這不是“兩個凡是”的繼續嗎?

我想,我必須面臨著這樣的質疑甚至批判。

但是,我也同樣想問一下,難道凡是毛澤東發起的、肯定的或者傾入了情感的就一定是不對的嗎?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團隊建立了這樣的一個新中國,難道他就事事處處要為他所建立的這個國家干點不對的事情嗎?

我不想與人抬杠,我只想在經過了幾十年的改革開放和教育改革后,我們有一份心情來收撿和清理一下歷史的舊抽屜,重新給一些我們忘卻了的東西以讀懂的機會。

一.毛澤東對農民兄弟的牽掛,情重千鈞

1958年,是我們所有的人都有特殊記憶的。因為這一年,發生了被歷史稱之為“大躍進”的運動。應該說,這個“運動”的初衷是非常好的,希望能“趕英超美”。

這一年的3月,在毛澤東身邊工作的中央軍委警衛局負責人汪東興將被派到革命老區江西任副省長,負責全省的農墾工作。毛澤東對江西一直很是掛念,派身邊這樣的一個人去江西,不能不說是毛澤東對江西的關愛。毛澤東在半年前就關注到了江西全境所發生的一些讓人心動的變化,即那里的省委、省人委及各地機關有5萬多名干部自動報名,下鄉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從而掀起了冬季生產高潮。毛澤東希望汪東興能去那里有所作為。

汪東興是江西人,這次算是回老家,因而心里非常高興。在江西的一年里,他走遍了全省的墾殖場,以圖了解更多的情況,總結經驗,以便向毛澤東匯報。

在汪東興走訪的過程中,他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即這里因是老區,在紅軍撤離后,受到國民黨反動派的反復剿殺與摧殘,破壞相當嚴重。老百姓普遍沒有受過教育,絕大多數不識字,是文盲,因而生產力低下。汪東興與省長邵式平等人交換過意見,大家認為,真要讓江西有更好的發展,還得從教育上入手,提高勞動者的文化水平。于是,他們在取得較統一的意見的情況下,著手在一些農場、墾殖場辦起了技術學校,讓參加學習的農民、農工掌握一些必要的新工具使用知識,達到整體上提高文化水平的目的。

這個嘗試經過大半年的試驗,效果是好的,也很受農民們的歡迎。他們發現,凡是辦有技術學校的地方,工作推動要快于其他沒有辦校的地方。省里明顯感到了這一創新對有組織地集中力量大辦農業有好處。

從1958年3月到達江西,到1959年5月北京召開全國農墾工作會議,一年多了,汪東興沒有見到過毛澤東主席了,心中多有想念。趁著會議空隙,汪東興來到了毛澤東的跟前。

毛澤東非常關心汪東興在下面的這些時間里做了些什么,汪便將一年來在江西的情況作了詳細介紹。講到江西在農場和農墾場辦技術學校,并產生了好的結果的情況時,立即引起了毛的關注。毛澤東很感興趣地說:“這個辦法好,三十幾年前我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搞農民運動調查,許許多多的農民不識字,要說的說不清,想寫的寫不出,不學點文化,農業生產的發展有困難。你們做得好啊。”

毛澤東是從農村出來的,對農民有著貼切的了解。二十年代在韶山搞農民運動時,他與楊開慧所做的一項主要工作,就是辦農民夜校,提高農民的識字水平,在延安時,他也是要求軍隊與農民一道,多識字,多掃盲。現在,江西大規模的農民生產運動又面臨著識字讀書的問題,毛澤東當然感興趣。他站起來很懇切地對汪東興說:“你回去與邵式平省長商量辦法,多辦些學校,讓上不起學的農民上學!你看好不好?”

毛澤東的心里裝的是農民,他對農民兄弟的牽掛,可謂情重千鈞。

二.江西共大,橫空出世,學生5萬!

農墾工作會議后,汪東興在北京畢處理了一些事情,便立即回到了江西,第一件事就是向省長邵式平匯報與毛澤東見面時所談到的情況。汪東興把毛澤東的想法具體化了些,建議省長考慮在江西正式一點辦一所農業方面的學校。汪東興想像中的這個學校是:學生是適齡農民;學費全免;資金來源靠學員自己勞動創造。汪東興當然也提出,如果望省里能最先給一些小部分的資金啟動這一工作,當然是最好的了。

“這樣做,主要是想從辦教育入手,促進江西的農業發展。”汪東興申明著說。

邵式平聽了,很是贊同:“這個想法很好啊,辦農民教育,這是件大事,省里要想法支持才好。”邵省長這樣的話,一則這個話題中間有了毛主席的想法在內,二則在他的人生中也是有過勞動大學這樣的經歷的。

邵式平的一席話讓汪東興獲得了盟友的感覺。

“辦一所農業學校的這個想法很好,應該好好地考慮。我們在蘇聯留學的人就曾上過蘇聯的勞動大學。學生也是邊念書邊勞動的,靠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養育學校。我看,江西也可以辦勞動大學,這對我們發展江西的經濟有好處啊?!?/p>

辦學的事,最后提到了省委和省人委的工作會議上。沒有人提到這里邊有毛澤東的想法在內,因而會議上是兩派觀點自由討論。反對的觀點主要表現是:江西不具備辦農業大學的條件。有三個理由:1、墾殖場剛建立不久,以墾殖為基礎辦學,分散了墾殖場的工作力量,會影響到墾殖場的工作;2、農民不愿意上學,辦學如果沒有生源怎么叫學校?3、辦學不可能不花錢,江西百廢待興,各個行業基礎薄弱,錢從何來?

會議爭論得很激烈,最后誰也沒有說服誰,散會時的結論是,讓劉俊秀與汪東興先做調查后再作決定。

于是,汪東興和省里的負責人劉俊秀等便去了全省各地的墾殖場。經過認真的走訪問,絕大多數的墾殖場長和書記都同意辦勞動者自己的大學,并表示愿意各自出力,促成其事。汪東興他們調查時,一些農工聽說辦勞動大學可以用半耕半讀、半農半讀的方式上學,都高興得不得了,期盼著有機會能上這樣的勞動學校。

事情很快又回到省委和省人委的工作會議上來了。省委書記楊尚奎在討論的基礎上拍了板,下定了決心,于1958年6月9日作出創辦“江西省勞動大學”的決議,并于6天后在全省墾殖場場長和黨委書記會議上,經與會人員議論確定,名稱改定為“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這樣,所謂的“江西共大”就算正式確定下來了。“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在報請省委和省人委最后批準后,于當年的8月1日舉行了開學典禮。當天,同時還有總校以外的井岡山、大茅山、九連山等30個分校同時舉行開學典禮。

“江西共大”橫空出世,這所在開學時間里學生數由2萬很快達到5萬的學校,在中國的教育史上,掀開了前無古人的一頁。

這樣一所以農民為主的學校也注定要成為歷史的一面鏡子,照出世態人心。

三.毛澤東:“你們一定要堅持下去!

在經過了歷史洪水淘洗52年后的今天,我們回頭想一想,不管這些農民在學校學了多少知識,50000人??!50000農民、農工,從分散在各個山包上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中,暫時放下手中的鋤頭扁擔,一下子聚集到了一個叫學校、甚至叫大學的地方,這在中國農民的心里,是怎樣地一種讓人振奮的喜事。

毛澤東一直關注著這所學校的一切,他希望看到中國農民生活現狀的改觀,希望看到中國的農民成為國家生產建設的主力軍。

在這種情況下的辦學,實在是很不容易的。當時,每個學員在入學時由學校發給30元的“開辦費”,以后就全靠自己的勞動了。學校當時的計算和安排是,每個學員至少需有200個勞動日,方可獲得240元左右的收益,以維持學員吃飯、穿衣、醫藥等最基本的消費費用。當然,既是學校,當然得有學習時間的保證,學校計劃,除去節假日,得有不少于120個學習日的安排,以保證教學計劃的系統實行。

就是在這樣一種狀態下,“江西共大”開學了。

學員們的第一堂課就是開荒種地,搭棚子,以解決住宿問題。接下來是如何解決自給自足等系列問題。不管學業條件和生活條件是如何的艱辛,這里注成為一個人人向往的地方。學員由最開始報名時的20000人,很快達到50000多人。按當時的發展勢頭,全省一個總校,30個分校發展到100至120個分校,以每個學校培養4000人計算,幾年內即可培養出40多萬的“農民大學生”。

我們不必苛求于這“大學生”一定要懂微積分、懂歐洲文藝復興運動,但即使這樣的“大學生”只有中學生甚至小學生水平,讓更多的農民走進學校,通過半耕半讀的方式獲得一定的知識,這難道不是一件歷史性的創舉嗎?要知道,當時離新中國成立,也就是個8、9年不到的時間啊,中國的建設需要人,需要有知識的、有技術的人才??!

毛澤東急在眼里,他希望以這樣的方式讓中國的發展走得更快一點,讓中國的農民兄弟更多地進入具有現代知識的人才行列。

學校辦起來后,也不是沒有議論的,很多人認為國家不投資,垮掉那就是遲早的事。同時也認為這樣的大學不能算大學,不能保證質量。便是今天,或者也會有人說,這也算大學的話,那就沒有大學了。

是的,什么是大學,這倒是值得包括我們今天的人一起思考一下。大學教育是解決什么問題的?什么樣的人才才能表現大學教育的成果?我們聽一下當年邵式平的一席講話,或者也會明白點道理。針對當時的種種反應與評說,邵省長在總校有過“特別講課”。他說:“我們對辦好共產主義勞動大學是有信心的。過去我們的革命大學有過很多,八一起義前朱德同志做教導團長,以后這些教導團的同志到處跑,都成了骨干。在蘇維埃時期,我們又有過紅軍大學,抗日戰爭時期有過抗日軍政大學、陜北公學。我做過中央黨校的學生,抗大的副校長,陜北公學的教務長。當時有學生問我,學校有什么特點,我說有三點,第一叫大,第二叫光線好,第三叫空氣流通。當時我們學校就是這樣,毛主席的許多著作就是當時的講義。”

在談到抗日軍政大學這一類學校時,邵式平的回憶更是讓學員們振奮:“這些學校,毛主席說,來者不拒。沒有米,開荒種地,沒有房子住就挖窯洞。沒有教員就請負責同志每人講三課。就這樣,那批學生打出了一個新中國!”

客觀地說,難道不是這樣嗎?

在這種精神鼓舞下,“江西共大”克服一切困難,艱難前行著。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全省各個勞動大學和勞動技術學校,建成校舍近10萬平方米,自制的家具、用具、教具達幾十萬件。各校興辦農場66個,工廠243個,畜牧場71個,由學校經營的耕地面積42750畝,林地面積142050畝,一年的勞動總收達到了472萬余元,平均每個學員的收入約100元左右……

這些創收的財富,在節約的前提下,解決了學校的辦學經費問題。

1959年8月,中共中央在廬山召開八屆八中全會,而作為地主,汪東興負責這次會議的接待工作。這次會議雖然發生了毛澤東與彭德懷這種在毛澤東看來極不愉快的事,但會議有前期還是開得很順利的。汪東興借著會議的空間,向毛澤東匯報了“共大”的詳細情況。

毛澤東一直在認真地聽著,不時地點頭,表示贊許。汪東興看著自己的匯報時間有些長了,怕影響主席的休息,中途便中斷了自己的匯報。毛正聽得入神,見汪東興沒了聲音,便把熄滅了的煙頭往煙灰缸里一放,伸手又點了另外的一支煙,催著汪東興往下說:“接著講接著講。你能不能總結一下你們共產主義勞動大學的特點呀?”

汪東興想了想,便從5個方面對“共大”的特點進行了總結,包括教育方針、學校學制、人才計劃、品德要求、師資隊伍建設等。

聽完了汪東興的匯報和總結,毛澤東很高興地說:“看來,你們的共產主義勞動大學辦得很有起色,很有希望啊,你們可不要松懈,一定要堅持下去啊?!?/p>

汪東興見毛澤東眼里含著期待,便回道:“請主席您放心,再困難,江西的這所勞動大學,我們也要往下走”……

四.毛澤東高興地說:三十年前想辦的事,你們給實現了!

有毛澤東的支持,“江西共大”一定會堅持下去的。為了鼓勵“共大”學生,也激勵自己,全省77所分校和38所勞動技術學校的50000多學員一起,開展了各項創造發明工作,并且有了讓人信服的成果。1959年10月,北京農業展覽館舉辦了一次大型的農業展覽會,“江西共大”的多項成果,包括各類農產品、許多革新發明創造都放到了第一展臺上展出。

也正是從這個展臺上,更多的人們發現了“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這個新生的事物。而在展臺上累累成果面前,更激發了人們向“江西共大”學習的熱情,很多地方的人遠道而來,向“共大”學習取經。

在接下來的日子,國家發生了困難。汪東興也回到了毛澤東的身邊。1961年7月,毛澤東再一次因重要會議上到廬山。上山后,他記掛著江西共大,要求汪東興了解“共大”的情況。而汪東興雖然離開了“共大”,但與江西省委一直保持著聯系,對“共大”了如指掌。正好省委也希望汪借機會向毛澤東詳細匯報“共大”的情況,以便就毛澤東關心的事情有一個交待,同時在困難時期獲得來自最高層的支持。

畢竟,無論是人還是單位,在困難的時候,很多細節容易被放大,被提升到一個平常時刻難以想像的高度。無論你如何努力,一切都很容易得到詬病。實在地說,江西省委在“共大”問題上也多有擔當不起的地方。后來“四人幫”的電影《決裂》里有一個細節,他們為了表明“江西共大”與舊教育制度的“決裂”,極端地夸大了“決裂”的“裂度”,說所有招生學員的標準就是,看誰手上的手繭厚,誰就可以當大學生。(在講到“江西共大”的問題與故事時,因了歷史的詭異,實際上所有的是非都模糊了,處在一種混沌狀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改革開放多少年來,“江西共大”的話題誰也不愿意去提,仿佛這事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似的。)其實,當時的情況并不是這樣。汪東興為此向毛澤東就“共大”發展的系列問題作了匯報。

事實上,就入學的資格和基本條件而言,“江西共大”針對1958年開辦時的學生文化程度統計,采取了多規格、多形式、多學制的管理辦法。這樣做,主要是為了教育差異化的實施,讓不同文化程度的學生進入不同學制的學校學習。當時的“總校”以辦本科和??茷橹?,并負責分校的業務指導,擔負分校干部師資的培訓提高任務。

“分校有省、專、縣三級,省專屬分校以辦中專為主,條件好的省屬分校,也可以開辦大專班??h屬分校,以辦初級技術學校為主,但有不少有條件、有能力的縣屬分校同樣辦起了中專。不管是總校還是分校,都辦有預科班,為文化程度底的學生補習文化,然后再根據需要與可能將他們編入專業班學習?!?/p>

毛澤東聽到這里,找到了他對于辦農民大學的另外的一個興奮點。他打斷汪東興的話說:“除青年人需要提高文化水平外,成年人、中年人的文盲問題也要解決一下,是否請你們共大的各個分校再開辦一些文化夜校?”

這就是毛澤東。

他的心里始終裝著的是中國最普通的老百姓,是關心和支持過中國革命的老區農民。在新中國建立的最初一些年月里,在很多時間里,很多重要的場合和會議上,他一直希望解決的問題是如何在我們這樣的一個農業文明國度里,讓更多的農民脫離文盲狀態。

汪東興表示會與江西省委商量如何解決“文盲”類的問題,毛澤東很高興地示意汪東興繼續往下談。汪接下來談的是關于如何通過“共大”覆蓋全省的高等、中等、初等一個完整的農業教育網絡,并十分詳細地描述學校在辦學體制、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所進行的各種探索。最后汪東興說:“在具體辦學上,我們采取教學、生產、科研三結合,教師、學生、工人三結合的組織形式,將教學、生產、科研統一安排、統一計劃、統一管理、統一領導。具體的做法就是實行場系合一、班(教學班)隊(生產隊或車間)組(教研組)相結合。”

毛澤東聽完,不竟拍案。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情緒,有些激動地說:“辦得真夠大,夠氣派,辦得好??!看來,我30年前想辦的事,終于在你們江西實現了?!?/p>

毛澤東又接著說:“辦教育,這是個事業,一件大事。搞社會主義建設沒有文化,不講科學,不培養人才是不行的?!?/p>

談話已至深夜了。汪東興見主席高興,便提出要求,說明天就是“8·1”了,是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建校三周年的日子,希望主席寫幾個字,以為鼓勵。

毛澤東聽后,很痛快地說:“這是一件大事,我要寫幾個字去慶賀他們!”

五.毛澤東徹夜難眠,寫了賀信,即著名的“七·三O指示”

毛澤東答應為“江西共大”寫字,表示他認可了“共大”的作法。寫什么呢?毛澤東頗費思量。

送走汪東興后,已經是深夜了。毛處理了些日常事務后,便躺下。貼身警衛張仙鵬見主席躺下了,也便退了出去。不一會,毛澤東按電話鈴讓張進來,張有些納悶。毛澤東說:“睡不著啊,還有一件事沒有做完哩,要寫幾個字?!?/p>

毛澤東讓張仙鵬將筆墨準備好,便開始試著寫了一行:

“同志們:你們的事業我是完全贊成的?!?/p>

看來毛澤東決定的不只是“寫幾個字”了。

剛才毛澤東躺下后,其實一直在思考著怎樣表達對“江西共大”的支持。既然起了筆,毛澤東一氣呵成,便有了如下這個長長的“祝賀信”——

同志們:

你們的事業我是完全贊成的。半工半讀,勤工儉學,不要國家一文錢,小學、中學、大學都有,分散在全省各個山頭,少數在平地。這樣的學校確是很好的。在校的青年居多,也有一部分中年干部。我希望不但在江西有這樣的學校,各省也應該有這樣的學校。各省應派有能力有見識的負責同志到江西來考察,吸收經驗,回去試辦。初時學生宜少,逐漸增多,至江西這樣有五萬人之多。再則黨、政、民(工、青、婦)機關,也要辦學校,半工半學。不過同江西這類的半工半學不同。江西的工,是農業、林業、牧業這一類的工,學是農、林、牧這一類的學。而黨、政、民機關的工,則是黨、政、民機關的工,學是文化科學、時事、馬列主義理論這樣一些學,所以兩者是不同的。中央機關已辦的兩個學校,一個是中央警衛團的,辦了六、七年了,干部、戰士們從初識文字進小學,然后進中學,然后進大學,一九六0年他們已進大學部門了。他們很高興,些了一封信給我,這封信,可以印給你們看一看。另一個是去年(一九六0年)辦起的。是中南海的各種機關辦的,同樣是半工半讀。工是機關的工,無非是機要人員、生活服務人員、招待人員、醫務人員、保衛人員和其他人員。警衛團是軍隊,他們也有警衛職務,即是站崗守衛,這是他們的工。他們還有嚴格的軍事訓練。這些,與文職機關的學校是不同的。

一九六一年八月一日,江西共產主義勞動大學三周年紀念,主持者要我些幾個字。這是一件大事,因此為他們寫了如上一些話。

                                                          毛澤東

                                                     一九六一年七月三十日

寫完信,已經快凌晨了。毛澤東這才放心躺下。等到起床時,已經是8月1日的下午時分了。毛澤東將原稿再看了一遍,考慮到了另外的一些問題,于是,讓張仙鵬打電話將汪東興叫過來。

毛澤東對汪東興說:“我又想了一下,這封信還是暫時不要公開發表的好,一旦公開發表,全國各地都要派人去江西參觀、學習、取經,江西要管吃管住管招待,這樣一來,影響生產,影響教學,大大加重了江西的負擔,好事就變成了壞事嘍!你告訴一下江西共大的同志們,就說我向他們表示祝賀,你看怎么樣?”

對于毛澤東如此周到的考慮,汪東興還能說什么呢?這畢竟是毛澤東對“江西共大”的貼心呵護??!

六.余言:“江西共大”應成為善待毛澤東的一個支點

為此,毛澤東給江西共大的祝賀信當時沒有公開發表。

毛澤東確實不希望因了自己的信給舉步維艱的“共大”帶來新負擔。但毛澤東讓汪東興將這封信送給了中央政治局傳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他們很快就知道了毛澤東對江西共大的重視與關懷。這些領袖都先后到過江西共大參觀、考察,并留下了很多祝賀的話和題字題詞,同時也從多方面表達和付諸了支持。

從1949年10月新中國城立到1958年,這近十年的時間段,是中國經濟建設凱歌行進的時期,毛澤東看到了中國人民內心里潛藏的積極性和創造力。他也思考著重大的問題,即共產黨如何從革命黨的“革命”到執政黨的“建設”,他希望以一種非常規的形式實現巨大跨越。但了解中國政治和民生現狀的毛澤東深深知道,中國的老百姓雖然具有建設自己國家的熱情,但歷史留給現實的卻是,這還是一個到處都存在著文盲半文盲的國家,勞動者的文化素質很低,這勢必會影響到未來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質量與速度。毛澤東心里很著急,他總希望舉國的民眾都能受教育。他也一直堅持認為,重要的問題是教育農民,最重要的問題是讓人民大眾都有受教育的權利。

毛澤東多么希望實現中國的教育,至少是農民教育,有一種新的嘗試與新的突破?。?/p>

毛澤東自己沒有讀過大學,但是,這并不影響他成為中國革命的領袖。毛澤東也同樣相信,在沒有多少大學讓更多的建設者接受教育的情況下,就不可以有一種新的大學形式出現。而“江西共大”模式,就是一種值得注意的模式,至少它為實現毛澤東從1925年搞湖南農民運動調查以來冀圖解決農民讀書識字的重大問題提供了一種希望與實現的可能。

毛澤東所聽到的匯報,以及憑他對中國大學教學內容的了解,他不可能不知江西“共大”的教學方式和體制上與正規教育的差距。但他還是堅定地支持這樣的“勞動大學”,這其間的世道人心,只要我們還原于歷史現實,就可以知道毛澤東在想什么做什么,他想通過這樣的“大學”達到什么樣的目的。

其實,毛澤東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更多的人接受教育,不管這種教育是不是如學校名稱上所說的。至少進了學校比沒有進學校強,能讀小學的、能讀中學的,能讀大學的,一概地在“江西共大”接受教育,總勝過坐而論道,幻想著中國某一天突然就有了幾十所幾百所的出現。中國的經濟發展急需大量有知識有文化的建設者啊,這是等不來、靠不來的!!

早在井岡山時期,毛澤東就希望有這么一所學校,讓紅軍們都接受教育。新中國建立后,毛澤東一直要求各地干部落實掃盲工作。今天,他看到了一個沒有用國家一分錢,而開學即招生了50000農民入學的學校,他能不高興嗎?他能不支持嗎?即使這樣的學生畢業了不能進科研室,不能造機器不能寫論文,總勝過沒有進學校。

況且,一次招生解決的就是幾萬中國農民的“讀書”問題。

在宏觀面的關注之下,毛澤東對于江西共大又是貼心呵護的,連這封支持信寫出后都要掂量再三。理由很簡單,不能因此給這個靠農民、學員自己勞動支撐著的學校有額外的負擔。因此,毛澤東“七·三O ”賀信,十年之內,一直就沒有發表。直到1975年,經中央批準,《江西日報》才發表了該信的部分內容。也就是我們在《決裂》里看到的那些片斷和那重要的一句:“你們的事業我是完全贊成的!”

但是,這個時候對毛澤東賀信的發表,已經被一些人從另外的需要角度利用了,以至于有了我們至今都難以接受的系列記憶:江西共大是個只憑手繭的厚薄為招生選人標準的山寨“大學”。

……

中國的教育改革,從1978年到現在,已經走過了32年了。這內中有一些需要反思的地方,但總體上是成功的,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與建設培養了千千萬萬的有用人才,值得慶賀。在教育戰線,要說,我們吃了十個大餅,吃飽了。但是我們不要忘記當年吃第一個餅第二個餅時的那種經歷和饑不擇食的無奈。便是到了今天這般的國家經濟規模,如果還有一所不用學員掏錢的學校,能一次接收50000農民兄弟入學,誰還會反對有人對它的支持嗎?真要較起真來,現在如有這般免費接受農民教育的學校,該是怎樣的一奢望??!

在走過了五十多年路程后當我們有暇回望毛澤東對“江西共大”的巨大情感投入時,突然覺得毛澤東竟是那樣的孤獨,他似乎總處在一種不為世人所了解的空域里。我們且不要侵擾這種崇高的孤獨吧,但至少,在說到這種超越歷史眼光的先鋒嘗試時,“江西共大”應該成為我們善待老人家的一個支點。

毛澤東,需要真誠地去理解!

「 支持烏有之鄉!」

烏有之鄉 WYZXWK.COM

您的打賞將用于網站日常運行與維護。
幫助我們辦好網站,宣傳紅色文化!

注:配圖來自網絡無版權標志圖像,侵刪!
聲明: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觀點——烏有之鄉 責任編輯:執中

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訂閱烏有之鄉網刊微信公眾號

收藏

心情表態

今日頭條

點擊排行

  • 兩日熱點
  • 一周熱點
  • 一月熱點
  • 心情
  1. 反抗吧,我的人民,反抗吧
  2. 毛主席,為什么反不得?
  3. 為什么總有人把毛主席放在后四十年的對立面?
  4. 劉繼明|隨想錄(20)
  5. 吃飽了才會有道德嗎?
  6. 美化軍閥是嚴重錯誤,整改批判應一視同仁
  7. 孫錫良 | 圓圈里的天才
  8. 由“高考狀元”想到了毛主席教育革命
  9. 從‘10塊’到‘400塊’:新農合背后的沉重與希望——請對農民好一點
  10. 子午:請珍惜我們的社會主義傳統
  1.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2. “深水區”背后的階級較量,撕裂利益集團!
  3. 大蕭條的時代特征:歷史在重演
  4.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
  5. 瘋狂從老百姓口袋里掏錢,發現的時候已經怨聲載道了!
  6. 到底誰“封建”?
  7. 兩個草包經濟學家:向松祚、許小年
  8. 掩耳盜鈴及其他
  9. 該來的還是來了,潤美殖人被遣返,資產被沒收,美吹群秒變美帝批判大會
  10. 小崗村分田單干“合同書”之謎及其它
  1. 北京景山紅歌會隆重紀念毛主席逝世48周年
  2. 元龍:不換思想就換人?貪官頻出亂乾坤!
  3. 遼寧王忠新:必須直面“先富論”的“十大痛點”
  4. 劉教授的問題在哪
  5. 季羨林到底是什么樣的人
  6. 十一屆三中全會公報認為“顛倒歷史”的“右傾翻案風”,是否存在?
  7. 歷數阿薩德罪狀,觸目驚心!
  8. 陳中華:如果全面私有化,就沒革命的必要
  9. 我們還等什么?
  10. 只有李先念有理由有資格這樣發問!
  1. 車間主任焦裕祿
  2. 地圖未開疆,后院先失火
  3. 孔慶東|做毛主席的好戰士,敢于戰斗,善于戰斗——紀念毛主席誕辰131年韶山講話
  4. “當年明月”的病:其實是中國人的通病
  5. 何滌宙:一位長征功臣的歷史湮沒之謎
  6. 央媒的反腐片的確“驚艷”,可有誰想看續集?